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

相對於水泥來說,鍊鋼所需要技術更高,哪怕是小高爐,其中的配比,催化劑,還有溫度的控制,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研究,隨便配比就能夠少出一爐合適的水泥,這個存在,但是鋼鐵,不可能。

看發展軌跡就可以看出來,雖然水泥在中國沒有怎麼產生,可是在古羅馬時代,水泥的前期產品已經出現了的,公元左右,比較類似於現代化的水泥就可以出現了。

可是鋼呢,雖然偶爾從隕鐵,或者是鍊鐵的過程中,意外得到的一些剛,甚至不乏有出色的,可是真正的現代化的時期,實際上,是在18世紀,甚至是19世紀。

伴隨着化學,物理體系的建立,伴隨着科技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伴隨着因爲戰爭而引起的戰爭科技的不停提升,這纔出現了鋼鐵的大規模生產,而鋼鐵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戰爭態勢。

趙信是穿越者,並且擁有着卡牌系統,可以說是兩個逆天神器的相互組合,會爆發出多大的力量。

趙信相信,只要給他時間,弄出後世那種超級標號鋼鐵,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普通鋼,不鏽鋼,螺紋鋼這些普通鋼材,是絕對沒問題。

說白了,鋼跟鐵的區別,就是碳含量的比例,碳含量在0.2-0.4%之間的,才被稱之爲鋼,他擁有更低的熔點,硬度較大,耐腐蝕性較大,是天然良好材料。

或許現在的水平,直接冶煉出鋼的難度比較大,可是在北宋,鐵冶煉已經到了一個不錯的程度,熟鐵也已經出現了,如同添加一樣,在熟鐵之中添加部分的碳元素,讓他們形成固定和穩定的合金,這應該不太困難。

可惜,現在無法進行,甚至連最基礎的實驗都沒有辦法,原因很簡單,苗家莊現在的,地盤太小了,或許弄個水泥窯,磚窯之類的可以,哪怕是鍊鋼用的小高爐就根本不行。

實際上,歷史上的河北,還是一個產鋼的地方,在整個中原,也算是比較少見,品味不算很高,可是總量卻很大。

可惜這裡距離邊境太近了,如果只是水泥和磚頭,在不瞭解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用途的時候,遼國不會管,可是一旦上升到鋼鐵,還是一下子生產幾萬擔,甚至是十幾萬擔的前提下,這就足夠的可怕了。

冷兵器時代,鋼鐵產量,沒有熱武器時代那麼的可怕,直接決定着國家的國力,可是也相當的厲害,北宋如何在缺少了馬的前提下,一直跟遼西夏這兩個馬背上的國家對抗,依靠的就是出色的冶煉技術和大量的鐵。

換成遼國和西夏,擁有這麼龐大的鐵,恐怕他們早就席捲了,作爲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不缺馬,只要有足夠的鐵,就能夠組成一個讓人可怕的重甲騎兵。

當重甲騎兵的數目超過10萬,50萬,甚至是100萬的前提下,整個冷兵器時代,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住這麼一個可怕的鋼鐵洪流。

可惜了,趙信收起了心中的想法,鐵跟鋼,已經成爲了制約棱堡發展的一個瓶頸,可惜暫時沒有更好的改變,只能夠慢慢的來。

如果能夠對鐵改變,讓本身500貫左右的消耗,變成50貫,或者100貫,整個棱堡的造價,說不定就會被呀知道1000貫以下。

這個價格非常的可怕,當一匹千里馬,也不過是1000貫的時候,一個高大的,戰鬥力強悍的棱堡,只有1000貫不到的價格的時候,這對於北宋,對於整個現狀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要知道,只要西北開啓棱堡建設,幾乎必然,在遼宋邊境也會進行,可能會是2000甚至是5000個棱堡,哪怕一個棱堡減少500貫,這最終都是一個天文數字,100萬貫,甚至是250萬貫。

千頭萬緒的事情,無數發明創造等着趙信去做,暫時,只能夠挑選棱堡和長弓,因此衍生出來的子系統,磚窯,水泥窯,還有繅絲。

繅絲不是爲了織錦準備的,而是爲了更好的抽取蠶絲,製作弓弦,它更多的就向着弓弦方向,有幾個簡單的角度,根據這弓弦的長短不同,分成不同的刻度,用機器來纏繞繅絲的話,效率比起單人來說,提升了好幾倍。

之所以,能夠在保州攻城戰之前,就把1200套長弓送到陣前,這一個機器的作用不可小視。

可惜,這已經是極限了,如果讓趙信選擇的話,他更想選擇以鋼鐵爲主體的體系,從火藥和鋼鐵結合的熱武器,纔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長弓雖然厲害,卻還沒有脫胎於冷兵器的,比起普通弓手,在持續能力上面不錯,經過了專門的訓練之後,持久度還會增加,可是再怎麼的增加,也不可能超過一小時。

雖然說,長弓的訓練,容易上手,可是如果領弓手的人數較少的話,也不容易形成戰鬥力,北宋的情況是,本身弓手的數量就多,也比較精銳,只要他們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掌握長弓,就能夠成爲領弓手。

可是換做一窮二白的,比如說,團練,如果不是孫吉等人的出現,團練的長弓手,就是一個笑話。

真正的容易訓練,並且可以形成長期穩定的戰鬥力的,永遠只有熱武器,實際上,在擁有部分精品鋼鐵,還有合格的火藥的前提下,最少說火繩槍和一些銅炮,是可以製作。

可是趙信依然在猶豫,長弓是明顯的北宋優勢,可是火炮就不一定,北宋最多擁有材料上面的優勢,火藥的衆多材料,北宋甚至中國境內,還真的不多。

就亞洲範圍之中,碳可以忽略不計,有木頭的地方,都可以燒炭,整個世界都多,硫磺的最多是在海島,日本,還有臺灣多一點,硝石就少了,也就是東南亞,還有中亞地區有一些,中國西北鹽湖也有,可惜那些都是控制在遼國和西夏手中。

越是深入到這個時代,趙信就越是感覺到有些掣肘,實際上,穿越到現在,四五個月的時間了,真正他做到的東西不多,饅頭包子,肥皂,長弓棱堡,甚至棱堡也是在卡牌系統點亮之後,才這麼容易的拿出來。

如果說,用建造的方法,先不說能不能建起來,恐怕大規模興建引發關注,就會引來提前發動的兵變,到時候,真的就不好說了。

敵人一直在騷擾,趙信一直在被動的防禦,到現在,依然沒有一個盡頭,對方爲了皇位這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是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的,他們還會行動。

雖然,有了卡牌系統,現在有了團練,趙信的手中,可是掌握了一股力量,擁有了初步的自保能力,可是這就可以應對一切了麼。

棱堡的存在,極大的加強了防禦力量,只要有棱堡,有800團練,就算是來上幾萬人,他都可以抵擋,反殺做不到,一年之內,不被攻下,是一定,這樣的安全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這一次也暴露了棱堡的強大,將來,當棱堡和長弓,在北宋推行,幾乎必然,那些陰謀者會知道。

趙信也想過,如果隱藏這件事情,對他的好處,可是最終他還是決定推動,這兩款武器對於北宋的好處,是巨大,越早推行越好。

他有大局意識,考慮全局,可是對方會考慮麼。可想而知,爲了襲殺他,類似的叛亂還會出現,而且會越演越烈,在上位者眼裡,底層的民衆,甚至是國家的安危,根本就不是他們能夠考慮。

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爲了奪得這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出賣出賣國家的利益,這算的了什麼,如果得不到皇位,一切都是別人的,我保了給誰看。

這正是趙信最爲擔心的一點,北宋實際上,已經處於繁榮和衰弱的拐點,雖然說,立國時間不長,北宋的各方面矛盾,還沒有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方,可是外部的壓力逐步的顯現。

從北宋成立之後,就沒有多少消停的時代,初期,太祖時期,是爲了統一全國,在南方作戰,中期太宗和真宗,又跟遼國爭鬥,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野望,也有遼國的報復,大規模的傾國之戰也不少。

到了真宗後期和仁宗時期,終於宋遼之間消停了,可是西夏又冒頭了,剛開始,只是邊患,小毛病,可是伴隨着元昊的逐步興起,天才的指揮家和統帥,一下子連續打贏了立國三戰,從一個可有可無的對象,變成了影響北宋西北可怕存在。

戰爭永遠都是破壞性,可能十年生聚,甚至是百年生聚,聚集的財富,一下子就打沒了。

漢武帝牛吧,封狼居胥,一路把匈奴打的一蹶不振,可是結果呢,從文景之治數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時間之中,積累的資金,一掃而光,甚至不停的壓榨的商人,這才奠定了不世奇功,甚至之後,整個西漢都沒有可以稱道的東西了,一直到西漢滅亡。

盛世之中蘊含着毀滅,這對於北宋來說,真的是如此,幾十年之後,神宗爲什麼變法,不就是因爲長期的戰爭,引發的國庫空虛,卻因爲控制不當,徹底葬送了最後一律元氣。

這些陰謀家,可以不計後果的瘋狂,甚至越來越嚴重,最終引發遼國甚至是西夏的窺視,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他必須要給北宋增加力量,增加元氣,而不是毀滅。

同時,有一個意見,他不得不考慮,那就是仁宗的看法,如果他要保留這個身份的話,仁宗是永遠都繞不過去的。

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
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六十二章 800里加急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