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條約細節

陸承啓笑道:“不知道耶律大使什麼時候回國?”

耶律良說道:“吾等出來時日久矣,最多再逗留一日,便要回國了。”

聽了耶律良的話,陸承啓沉吟了一會,說道:“也罷,今日便談妥細節吧。禮部尚書何在?”此刻在隨行百官裡面的禮部尚書,聽得陸承啓召喚,連忙出列說道:“臣在!”

“馮卿,你現在便與耶律大使談罷,朕對細節方面不甚瞭解,還是你來。”陸承啓淡淡地說道,並沒有掩飾他的不懂之處。

馮承平還真想撂擔子不幹,由陸承啓一手包辦了。按照陸承啓的授意,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已經超出了馮承平的認識。寸土必爭,寸步不讓,唯一的目的就是保住國家核心利益以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這些個詞彙,馮承平連聽都沒聽過,還是陸承啓解釋了半天,什麼是核心利益,什麼是主權,領土又是怎麼回事。

馮承平那個裝滿了經典,儒家學說的腦袋,弄了半天,才明白核心利益是維護大順朝的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主權是指一個國家能獨立自主處理自己內外事務,管理自己國家的最高權力。領土完整好理解,但陸承啓的意思是,大順朝是建立在歷朝歷代上面的,漢代的領土擴張到哪,哪裡便是我朝故土;大順的軍隊曾經打到哪裡,哪裡也是曾經的領土。就算一時佔不回來,也要想辦法打嘴仗,佔點嘴上便宜。說白了,就是強硬到底。

馮承平被陸承啓繞到瘋了,儒家學說裡面,哪裡有如此無賴的思想?也不知道楊太師當年是怎麼教導陸承啓的,一肚子壞水,根本不像是飽讀詩書之人。一口一個利益,一口一個買賣,這不活脫脫是一個市儈商人嗎!

馮承平不想接這個差事便是這樣。陸承啓的話,讓他直接懷疑自己讀了三十多年的儒家學說是錯的,因爲陸承啓言辭錚錚地說道:“在談判桌上,沒有朋友。只有敵人!跟敵人講仁義道德,就等於是送羊入虎口!肯定,也是必須要寸土必爭,寸步不讓。放心,有朕在你們的背後支持你們。有大順朝廷在背後支持你們,有萬萬大順子民在支持你們,你們怕什麼?”馮承平和劉庚前往談判時,陸承啓如是說道。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爲了保住自己的鐵飯碗,還是捏着鼻子認了吧!馮承平心中哀嘆一聲,還是應聲而出,在文武百官面前,像一個市儈商人一樣,與耶律良爭執起來。

看到平時溫文爾雅的馮承平如此不顧形象地與人爭執。所有的文武百官都驚得眼珠子瞪大,好似不認識他一般。

唯獨陸承啓臉帶微笑,饒有興趣地看着。心中卻道:“早知道契丹人就一場比賽射箭就認慫,我就不弄這麼多虛的東西了,直接單刀直入,逼他們認輸就是。嗯,也是了,金庸筆下的耶律洪基不也是這樣,看見武功卓絕的蕭峰,不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直接與他結拜成兄弟,封了南院大王的大官?看來這是契丹人的死穴,這一點倒是得好好利用起來。對了,蕭峰。聽王韶說,確實有蕭峰這個人,我還以爲是金庸杜撰的人物。就是不知道這蕭峰這廝,武功是不是也一樣這麼厲害,比這盧胖子怎麼樣?”

陸承啓想着,想着。眼睛卻是瞥向了盧塵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這個大腹便便的胖子,頗爲驚訝這樣的胖子還能如此敏捷,難道他也是有功夫在身的?

盧塵洹見陸承啓打量起他來,心中一喜,裝作憨厚的模樣,衝着陸承啓咧嘴一笑,心道:“小皇帝注意到我了,嘿嘿,這一番風頭可沒白出!想我學武多年,總算是在人面前露了臉了。我那個固執的師父,恐怕也沒想到我有今日吧!”

見到盧塵洹這般模樣,陸承啓差點忍俊不禁,趕緊板起臉來,扮作嚴肅的模樣,將注意力放在了馮承平和耶律良這邊,心中卻道:“這個盧胖子,倒是一個活寶!”

陸承啓爲什麼對盧塵洹另眼相看?皆因盧塵洹的體形,讓陸承啓想起了前世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一個胖子。兩人從小穿一條開襠褲,一起逃過課,一起捱過打,那是陸承啓對前世,除了父母之外,最爲重要的記憶。重生過來這麼久,每日的政務,已經把陸承啓死死的拖在垂拱殿之中。大順朝內憂外患,他也不敢放鬆。導致除了周芷若,一個知心說話的人都沒有,這個皇帝做得可真寂寞啊!

陸承啓心中嘆了一聲,心道:“怪不得皇帝在古代要稱孤道寡,做皇帝,可真的很寂寞啊!”他想起了蘇軾,沈括,楊泓,唐勳,蘇頌等被他重用的大臣,這些只能說是他的臣子,卻難稱得上是朋友。哪個臣子敢和天子稱朋道友,恐怕是嫌命長了。陸承啓也不可能放下身段,與他們交朋友,不然一點天家的威嚴都不存在了,怎麼能服衆?

想到這裡,陸承啓突然有點明白了,爲何古代許多帝王心態都很扭曲。這麼多煩心的事情,沒人訴說,憋在心中,久而久之,戾氣越攢越多,性子也會因此而變了。明太祖朱元璋沒了馬皇后,行事越發乖張;明成祖朱棣,沒了徐皇后,也犯了很多錯誤。

陸承啓想到這,不由得心中警醒,他很怕自己以後也會成爲這樣的人,那樣的話,禍害的就不止是他自己,而是整個大順朝廷,整個大順子民了。

此時,馮承平和耶律良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兩邊的副使,都一一把條款記在宣紙之上。細節包括大順不輸送任何戰略物資,包括糧食、鐵器、礦石、鹽、武器弓箭等。雙方在大順檀州和遼國北安州之間設榷場,雙方軍隊不得進入百里以內,一旦進入,條約作廢。呈與陸承啓過目一番之後,便讓內侍請出傳國玉璽,正正方方地蓋了兩個大紅印。

這條約一式兩份,順遼各執一份。雙方確認無誤之後,即刻開始執行。耶律良等契丹使者,見塵埃落定,才鬆了一口氣。

而後,陸承啓宣佈在玉津園內擺宴,爲契丹使團踐行。文武百官、御前侍衛皆可參加,有道是“普天同慶”。(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六百三十五章:冰釋前嫌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615章:密旨到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638章:省元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七百六十八章:老天真會開玩笑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二百七十八章:死不認罪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
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漸露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六百三十五章:冰釋前嫌第五百四十九章:誰都沒想到第四十七章:廷議春闈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二百二十九章:百善孝爲先第615章:密旨到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638章:省元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六百七十七章:猜測第五百一十九章:子母炮 上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七百二十四章:你來我往第六百九十九章:蝗災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六百七十章:將心比心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四百三十六章:君子之交淡如水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九百一十四章:不發威你當我病貓?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八百三十六章:奮起反擊!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三百七十四章:火炮初成 七第九百二十七章:出了一口惡氣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三百六十四章:深宮夜話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七百章:真臘、占城來使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七百一十九章:盛世初顯 五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七百六十八章:老天真會開玩笑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二百七十八章:死不認罪第七百四十二章:一池三山,旺丁旺財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獨大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九百七十章:老將之殤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變天了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