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

許景淳此言一出,滿朝皆驚。歷朝歷代以來,人販子不會少到哪裡去。而且這些人販子的眼光也很毒辣,專挑美人胚子下手,然後高價賣與青樓。青樓老鴇則負責把這些美人胚子調、教成琴棋書畫皆精的女子,然後把她們當做搖錢樹,十五及笄便出閣賣笑。

這樣的生意,人販子沒有成本,狠狠賺了老鴇和青樓一筆;老鴇則從這些青樓女子身上,又狠狠賺一筆。唯獨這些青樓女子,用青春年華,換來的不過的嗟嘆一生。歷史上的名妓,大多數是被拐,或被賣,才導致悲涼一生的下場。即便遇到了真愛,也無錢贖身。這種專門賺血肉錢銀的聲音,最是狠毒,堪稱喝血吃肉……

在場大臣,哪一個對此不是心知肚明?哪怕從不涉足風月場所,對於前朝文人的風流韻事,也是瞭如指掌的。所以一說到人販子,他們想到的就是青樓。莫道他們是變態,實則乃是歷史原因。

陸承啓狠狠地拍龍椅,怒道:“是誰如此大膽?”

不得不說,陸承啓的演技已然出神入化,這一怒,嚇得滿朝文武都跪倒在地。其實陸承啓也是發自內心的,若是從查到的結果來看,秦怡康作惡已然不是一年兩年了,而是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二十幾年啊,什麼概念?青樓當家紅牌都能換三四代了,秦怡康到底做了多少孽?

許景淳環視了一眼周遭,猛地爆出勁料來:“回稟陛下,臣也是近幾日方纔發現,這幕後主使,竟爲朝中大臣!”

此話一出,陸承啓預料中的滿朝譁然不曾出現,反倒是鴉雀無聲。這些文臣武將似乎沒有反應過來一樣,都呆呆地看着許景淳,似乎都以爲自己的耳朵出現幻覺了。陸承啓注意到,秦怡康身子在微微顫抖,像是在竭力控制自己。

如此看來,秦怡康這個罪魁禍首沒跑了。陸承啓實在想不到,爲何一個人販子,竟能在朝中隱匿如此之久?難道大順的官員,就沒有一個人覺得不對勁的嗎?

當然,陸承啓不知道,當年有一個臣子覺得不對勁,但是還沒來得及說出來,也倒臺了。這個人,叫做范仲淹,是當年的宰輔。而幹掉他的人,也是秦怡康,用的招式,都是一模一樣的。先是挑撥元綬帝和范仲淹,讓范仲淹提出新政。然後再破壞新政,引起君臣猜忌,導致范仲淹罷相,最終客死異鄉。

兩次新政,一個功敗垂成,一個差點被攪黃。如果不是陸承啓提前佈局了報紙這個神器,恐怕也是改革不易。再加上秦怡康的暗中破壞,那即便沒有失敗,口碑也是極差的了。前幾日,又有槍手寫的報道,專門抹黑新政,一看就是異世版的噴子。陸承啓差點沒讓戶部去封了那家報館,好在秉着言論自由的原則,才強行按捺住心中的火氣。

其實大順老百姓自己心中也有一杆秤,自從新帝掌權,開啓新政以來,大順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功績,沒人抹黑得了。至於那些讀書人,在這一點上,竟是連大字不識的農戶都不如。

陸承啓有點想不通,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去做一個人販子,好玩麼?一旦發現有人徹查此案,便不擇手段想要破壞,掩蓋自己的罪行。如此行徑,比之貪官更加惡劣!

文武百官此刻都看向了陸承啓,見小皇帝臉上一陣紅一陣青,似乎是氣惱到了極點,良久才咬牙切齒地一字一句說道:“是、誰?”說罷,瞪大了眼睛,掃視了一番下面。被他眼光接觸到的大臣,一些心中有鬼的,都不約而同低下了頭去。陸承啓暗道:“看來,上次整飭官場,還是不夠力度啊!”暗暗把那些大臣名字記下,日後再找他們算賬。

許景淳搖了搖頭,假裝不知情道:“回稟陛下,臣等無能,僅能追查到長安城太平坊,一間喚作‘王府’的宅邸。因沒有旨意,不敢破門而入……”這是監察司的職權所限,在場文武百官很慶幸小皇帝給無所不能的監察司設立了這條限制,否則自己不知道有多少隱秘被揭穿了。秦怡康的心跳更是已經到了極限,差點沒休克過去。這如同過山車一樣的體驗,估計秦怡康是第一遭感受到。

陸承啓裝出一副竭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模樣,韓鳳兒不知情,見到陸承啓緊緊地握住了拳頭,拳面上的青筋暴漲,心道:“他……終究還是心繫百姓的……”見心上人如此,她心中充滿了柔情蜜意。

“那‘王府’裡,有什麼玄機不成?”陸承啓冷冷地問道。

許景淳說道:“回稟陛下,臣等已然探明,此間宅邸內,暗藏私兵數百!”

陸承啓還沒來得及反應,文武百官就譁然了。私藏兵丁,這可是造反的死罪啊!陸承啓聽着突如其來的吵鬧聲,也反應了過來,心道:“不對啊,我們對好的臺詞中沒有這一句啊,這小子是臨場發揮?”

心中盤算着要如何應對,許景淳卻絲毫不放過追打落水狗的機會,端着朝笏上前道:“陛下,請下旨,臣願領兵,查封王府!”

這時候,禮部尚書馮承平回過味來了:“那‘王府’可是神神秘秘的那個?”

說罷,還推了推身旁的刑部尚書周延華,誰讓他們是鄰家呢?周延華不苟言笑,直接說道:“不知道……”

馮承平咕噥道:“朝中有哪個大臣是信王的?我怎麼想不起半個來……”

好在陸承啓的腦子轉得快,知道許景淳是認定了秦怡康,纔敢一再逼迫,想就此逼得他現身。確實,如果那王府中真的有暗道的話,九成九是通到秦怡康的府上。只要出其不意,從王府內揪出那百多號人,再查出暗道。到了那時候,秦怡康便是渾身是口都說不清楚了。把秦怡康押入監察司大獄後,他那些罪行還不得全部招供?

陸承啓明白,這是許景淳的心思,典型的武人心思,直來直去。可以說,就是這樣的突如其來,徹底打亂了陸承啓的節奏,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再瞥了一眼許景淳堅定的眼神,陸承啓嘆息一聲,心道:“將錯就錯吧!”

“朕準了!”(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六章:御前侍衛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六百六十八章:榷酒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615章:密旨到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三章:楊太師第二章:失魂症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
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壯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九十三章:萬馬奔騰踏連營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八十二章:另生計謀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第五百三十章:將計就計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五百六十四章:好不熱鬧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八百七十五章:奸商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七百二十二章:不僅有字,還要有圖第六章:御前侍衛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一百七十八章:拍板定案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一百二十八章:戰爭紅利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四百二十六章:心上人不是你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六百五十八章:躊躇不前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六百六十八章:榷酒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廬論國事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四百九十八章:難得休閒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六百三十九章:野無遺賢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二百八十二章:一地雞毛的高麗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615章:密旨到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九百四十五章:追擊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四百二十一章:校正刊印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三章:楊太師第二章:失魂症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一百八十五章:胥吏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三百二十四章:水師敗落至此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二百五十九章:狗頭軍師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七百七十六章:臣願往!第六百二十二章:科舉試題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