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

盧塵洹一聽對方也是一個指揮使,再看看水寨的規模,也便一目瞭然了。.此指揮使,非彼指揮使。這裡就要從大順的軍制說起了。

大順的官職,分階官和職官兩種。不論文武,皆是如此。“官”只是說明這個人可以領取俸祿,而職纔有實際的權力。打個比方,如左、右僕射、六部尚書、侍郎、大夫、郎中、員外郎、卿、少卿等,在成爲官階的名稱後,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不再擔任與官名相應的職務。這些官名只用作定品秩、俸祿、章服和序遷的根據,因此稱爲正官或本官,又稱階官或寄祿官。

這裡面還有文資、武階的區別。“差遣”是指官員擔任的實際職務,又稱“職事官”。差遣名稱中常帶有判、知、權、直、試、管勾、提舉、提點、籤書、監等字,如知縣、參知政事、知制誥、直秘閣、判祠部事、提點刑獄公事之類。也有一些差遣並不帶上這些字樣,如縣令、安撫使等。

官階按年資升遷,即使不擔任差遣,也可依階領取俸祿,而差遣則根據朝廷的需要和官員的才能,進行調動和升降。所以真正決定其實權的不是官階,而是差遣。

至於“職官”,一般指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和秘閣中的官職,如大學士、學士、待制等,是授予較高級文臣的清高銜頭,並非實際官職。

比如內閣首輔徐崇光,就領着一個太傅的頭銜,但實際的職權,確實正二品的內閣首輔,享受的是正一品的官祿。這也是陸承啓顯示皇恩浩蕩之舉。

大順朝不同先前的那些朝代,三師,三公並不常設,授予的話,也是象徵意義而已,代表皇帝很看重你。但職官卻是另外給你了。不然的話,你就算領着太師,太傅的階官,也是一個清閒的官而已。一如現在楊道奇,領着太師頭銜,在皇家大學教書一樣。

至於武官的階官,則更爲複雜了。最高武官階官爲太尉,乃是正二品。諸衛將軍從四品的。諸位大將軍正四品的,諸衛上將軍從三品的,上護軍正三品……一直到沒有品階的下班祗應,屬於殿侍的一種。這些武將階官,就好像後世的軍銜一樣,都不是實職。

文官也是有他一套的階官順序的,至於分了多少級,就連大順皇帝陸承啓自己到現在都還沒搞清楚。這都是因爲古代的官職名稱實在太多太雜了,有些甚至從字的意思上面看不出是什麼官,到底是實職。還是虛職。大概只有浸淫在官場多年的老油條,才能一一道出來吧?整個大順的官員多達三萬多人,也難爲戶部統計政績,決定升遷還是貶謫了。貶謫的時候,時常會說降幾階幾階,這裡說的是降職官,一個品階裡面,又有多種階官的劃分,如武將階官裡面,單單是正九品。就有忠訓郎、忠翊郎、成忠郎、保義郎這四個階官了。

至於一個武將實際能領多少兵馬,則由職官決定。以禁軍爲例,職官有好幾個層次。第一等的是殿前司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各一人;第二等的有諸班都虞候、指揮使、都知、副都知、押班;第三等的是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

而馬步軍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廂都指揮使。捧日、天武左右各有都指揮使,每軍有都指揮使、都虞候,每指揮有指揮使、副指揮使,每都有軍使、步軍謂之都頭。編制爲廂、軍、營(指揮)、都這四個等級。廂轄十個軍,軍轄五個營,營轄五個都。不論馬軍還是步軍,每都在百人左右。

各級統兵官又分別爲: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都頭(馬軍稱副兵馬使)都是從高到低。邊軍最高編制是路:最高指揮官爲都總管,稱某某路都總管。

盧塵洹的職官是廂都指揮使,職官上面是正五品,階官上是“協忠大夫”,也是正五品,所以他領着正五品的官祿。要是升了階官之後,便是諸衛將軍了,從四品,那時候就領着從四品的官祿。不過盧胖子心中,大概想升職官,多過階官吧?

至於指揮使的稱謂,其實盧塵洹的職官是簡稱來的。皆因大順也有廂軍,廂都指揮使直呼其名的話,不僅太長了,還容易混淆其中的意義。所以一般都稱呼爲指揮使了,至於眼前這個水師士卒稱呼他們的頭頭爲指揮使,不算錯,但不是正規的“長安叫法”。皆因這個水師指揮使,只領五都兵馬,即五百餘人的兵。這還是盧塵洹儘量高估的結果,按照這樣小的水寨,有沒有五百人還難說!

想到這,盧胖子鬱悶的心情可想而知。這人一鬱悶,又有點本事的,火氣都會大起來,更何況是帶兵之人?盧胖子的火氣一上來,怒道:“在軍營裡面,居然敢玩忽職守,你家指揮使,還真的挺大膽啊!若是這樣的兵在本將手下,嘿,你們的罪可就大了!”

那水師士卒一聽,愣住了。可旁邊幾個機靈點的,已經認出了這些人穿的都是制式甲冑,敢如此大搖大擺的,除了同他們一樣是官軍的,又會是誰呢?

想到這,趁着盧胖子他們沒注意,這幾個機靈的士卒互相一對視,悄悄地四散開來,秘密地走入了水寨之中。

這時候,梁山水泊水師指揮使時乘興正長吁短嘆,心中苦惱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了。梁山水泊中的水賊日益強大,不僅在水面上橫行無忌,甚至還敢光天化日之下,去到附近地主家裡面去打劫!

這些還不算,這十餘夥水賊,隔得幾日半月的,便在水泊之中火併,打得那個慘烈,嚇得這個時乘興連水寨都有幾年不敢出去了。

也許這些水賊也知道這支水師是朝廷的臉面,動不得;又或許他們忙着搶地盤,未曾注意到這個實力弱小的朝廷水師。反正這麼多年來,水賊和官軍在這梁山水泊中,也還算得上是和睦共處,除了元綬年間那一次征討之外,並沒有什麼衝突了,反正就如同這湖面之水一樣,一片平靜,異常和諧。

即便如此,時乘興還是不敢出水寨啊,說不定水賊的探子就在附近,他一出去,給人家誤會是去搬救兵了怎麼辦?(未完待續。)

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十章:例朝風雲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二百五十八章:翻江龍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七百三十八章:指點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二百七十八章:死不認罪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三章:楊太師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
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四百七十章:流矢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九百七十七章:改革科舉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八十九章:拔營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一百一十八章:試築馳道 下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五百五十七章:淑女于歸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六百一十八章:親自走一趟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十章:例朝風雲第九章:掌控局勢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二百五十八章:翻江龍第四百零三章:就是要他們鬧第四百三十七章:不安寧的夜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三十七章:遇刺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請鑄炮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七百三十八章:指點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二百八十四章:妙計安天下第九百四十九章:捷報頻傳第二百七十八章:死不認罪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四百六十章:傳信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說你行你必須行!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三十三章:瘋狂的蹴鞠 上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五百七十六章:火炮齊鳴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三章:楊太師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九百六十七章:最後的決戰 八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七百七十七章:賜金券,免彈劾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九百二十八章:準備出征第一百四十二章:射藝較技 下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戰船模型 下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二百六十四章:馬車論道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