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翻江龍

靜謐的夜色中,水泊中微波盪漾。

清風拂過,蘆葦隨着風擺動。

只是這樣的景色,在水泊中住慣的人,不算得新奇。或許只有沒有見過湖泊的人,纔會有所感嘆吧。嗯,包括文人騷客。

梁山山麓之下,一直延伸到水泊之中。一座高大的水寨寨門沿岸而立,相比起大順水師的寒磣,水賊更像是正軌水師多一些。

水寨外面,戰船橫陳,旌旗獵獵作響。粗略一數,高大的戰船不在二百餘艘之下,其餘小船更是如同水中魚羣一樣,密密麻麻停靠在更遠的地方。

靠近水寨寨門的哨塔,也是依山而築,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即便是夜晚之中,水寨裡面傳出來的叫罵聲等,在十餘里外亦能隱隱聽得見,足見這梁山之上,聚集了多少水賊。

也難怪,大順武風盛行,雖然朝堂裡面重文抑武,可民間的俠客卻是很吃香的。即便是正史上的北宋,亦是如此。經歷了五代十國的動亂,北宋百姓多以習武爲榮。否則在亂世之中,沒有自保之力,那是很危險的事情。傳聞宋太祖趙匡胤的武藝也很高,曾傳下太祖長拳。

大順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皆因前朝乃胡人立國,雖然被漢化了,尊崇武風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大順之所以尊文抑武,不過是爲了消除前朝的影響,籠絡人心。但矯枉過正的後果,便是開國僅僅五十餘年之後,便讓異族欺辱到家門口了。換做前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原皇朝不去欺負別人就算了,怎麼能讓夷蠻肆無忌憚的橫行?

接下來的五十餘年,不過是穩定人心的過程,竭力消除前朝的影響。也由此讓科舉更爲盛行,恩科幾乎隔兩年就開,相比之下,武人連出頭都難。

但民間又武風盛行。“俠客們”沒了前程,又不甘心種地,除了落草佔山爲王之外,還有更好的出路嗎?

去當兵?你不過是一炮灰。在箭矢橫飛的戰場上,一個不留神就掛了。還不如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稱分金來的豪氣!

爲什麼大順境內,剪徑蟊賊多如牛毛?根源便在此處!剿匪不是目的。宣傳政治纔是目的。陸承啓早就把大順武人的心思摸透了,有了監察司,在大順境內,鮮少有陸承啓想知道卻無法得知的事情。

打仗不是一時興起的,而是爲了政治意義而服務的。若說陸承啓最惋惜哪一個名將,莫過於岳飛了。他本領很大,卻不懂政治。他一心攻打金國,金國也確實被他打得節節敗退,僅差一步便能光復河山。奈何他心中想的是迎回二帝宋徽宗、宋欽宗,這將南宋皇帝趙構放在哪裡?二帝回來之後。他們是皇帝,還是趙構是皇帝?

岳飛乃一屆武人,哪裡懂得其中的道理?精忠報國,他做到了精忠報國,可惜不被天家認可。秦檜不過是爲趙構背了黑鍋罷了,真正要弄死岳飛的,不是秦檜,而是趙構。沒有趙構的默認,秦檜能連發十三道金牌?

歷史的真相總是被掩蓋,只有做到感同身受之後。才能揣測一二。陸承啓此次剿匪,也是爲了他的政治目的。一來是清除匪徒,這個是真的,也是爲百姓着想的。二來則是清通商路。使得商業能更好的發展。第三,任何人都想不到,這是陸承啓爲了大興水師而設下的圈套。

爲什麼盧塵洹剛剛平定太原王家,就被陸承啓一道密旨遣往山東路東平府水泊之中進剿水賊?明明知道禁軍都是步兵,派去打水賊,這不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嗎!

陸承啓會這麼沒常識嗎?

當然不會,自然是要盧胖子覺得此事不可行,然後上奏疏,說要自己派出水師圍剿,自己辦不了。那樣的話,陸承啓就能借題發揮,大興水師了。

即便盧胖子沒有上奏疏,陸承啓也能“擺事實,講道理”,誇大水賊的兵力,堵住文官們的嘴,便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了。這一招,陸承啓也是從後世米國那裡學到的,他們不是老是講*****,要求增加軍費嗎?與米國要通過國會要錢不同,陸承啓要做的,只是堵住文官的嘴罷了。

這些文官太會借題發揮,說不得陸承啓也要效仿一番才行。

此時梁山水寨,早就有人佔山爲王了。《水滸傳》裡面,晁蓋也是取代了王倫的地位,做了梁山泊主。自從有了梁山水泊,水賊就開始盛行。皆因梁山地勢險要,前面有水,後面靠山,梁山山道險峻,易守難攻。

而現在佔據梁山的,喚作飛魚幫,幫主叫做翻江龍,原名叫做尤竣。傳言此人能在水中屏息小半個時辰,水性極好,纔有翻江龍的諢號。

此刻,翻江龍靜靜聽着手下嘍囉的報告,聽得近五萬禁軍來討伐,還沒有戰船的時候,他冷哼了一聲,不屑地說道:“大順想來也是氣數盡了,沒船還想攻打我?這小皇帝也是個蠢人罷了,沒船我怕他甚麼!”

這夥水賊裡面也是有高人的,或者前一任寨主是高人,這堂上的匾額上書“聚義廳”。尤竣坐了聚義廳下正中央的第一把交椅,把一隻腳支了起來,匪氣畢露。二十餘座明晃晃的燭臺,照得聚義廳上亮堂堂的。坐在最高位置的尤竣,一眼便能把廳中衆人的神色瞧得一清二楚。

他面前的嘍囉,則一五一十地把這些時日來,官軍的動靜說了出來,直聽得尤竣冷笑不已。作爲一個水賊頭子,尤竣是知道在水面上,戰船的重要性的。沒船,再多的人也無濟於事。官軍想要來剿,便往水泊一鑽便是了。反正官軍又沒船,哪裡打得到他們!

先前水泊尚未擰成一股勢力,便能抗衡大順水師了。此刻飛魚幫聲勢浩大,底下嘍囉逾五千人,戰船三百餘艘,小船不計其數。刀槍弓弩,應有盡有。糧草也能支撐半年之久,即便斷糧了,也能捕魚度日,有甚麼大不了的!

尤竣是沒有底氣和禁軍在陸上正面硬碰硬的,但是在水泊之中,尤竣就不怕了。沒有船的禁軍,那便是沒有牙齒的老虎,只是嚇人一點,卻咬不到人。

尤竣這番話一說出來,底下坐着的幾把交椅上的水賊頭目,也紛紛笑了起來。官軍不用怕,這是水賊能壯大的根本。元綬年間,水師來剿,不一樣是灰溜溜地被他們打跑了嗎!此次禁軍再來,想必結果也是一樣的。(未完待續。)

ps:謝謝付夢邀的打賞!

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614章:進退2難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614章:進退2難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638章:省元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軟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638章:省元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一章:悲催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三章:楊太師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章:楊太師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
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三百二十二章:虎翼宣旨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損過半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見第六十三章:不法商人第614章:進退2難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八百三十章:誰人出使?第614章:進退2難第一百二十四章:使臣鬧事第三章:楊太師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638章:省元第四百四十章:先發制人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軟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三百五十九章:韓家有女初長成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638章:省元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八百九十六章:爲國賦詞第一章:悲催皇帝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九百六十五章:最後的決戰 六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九百二十五章:馬車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二百九十五章:國子監辯道 二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五百八十三章:論功行賞第四百七十二章:皇帝夢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三百七十二章:火炮初成 五第三百二十章:保鏢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五百九十一章:太后召見第八百八十二章:認罪第二百四十三章:迷你水寨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八十四章:找到破綻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三章:楊太師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六十七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八十一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章:楊太師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四十九章:春闈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現第五百三十五章:進宮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