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

餓了一天的邊軍這時候纔有機會歇息,所有士卒用過飯菜後,不多時便響起了鼻鼾聲。而朱大光派今日沒有上戰場的士卒在城牆上放哨,以防止契丹大軍趁夜偷襲。

只是這個時代,契丹人很少能吃到水果蔬菜,一般的契丹騎兵在黑暗中幾乎等同瞎子,自然也不敢搞什麼夜襲了。

而生活極其清苦的邊軍何嘗不是如此?別說水果蔬菜,哪怕吃上一頓精米,他們也知足了。如果不是打仗,他們平常的伙食就是硬如石塊的乾糧,要不就是稀的能見底的米湯。甚至於有些兵痞非常期待有仗打,起碼伙食能變好一些。

不論是幽州城還是契丹軍營裡面,都是燈火通明,篝火通紅。因爲彼此都害怕對方偷襲,畢竟大多數人都患有夜盲症,一旦亂起來,不敗也敗了。

如此熬到三更,雙方都有點頂不住,相繼睡去。一輪殘月悄然升空,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一些尚未死亡的傷兵的**哀嚎,以及不遠處狼羣的嚎叫,勾畫出一副殘忍的戰爭頁卷。

此刻,陸承啓也沒閒着。很早之前,他就不直面之權交給了監察司司長,此刻有了邊境軍情,更是由監察士快馬送回,經過御前侍衛的檢查之後,便直接呈到陸承啓的御案上。

說不擔心那是假的,幽雲十六州乃中原門戶,事關大順生死和戰爭主動權的掌握,任憑哪一個皇帝都不能無動於衷。

陸承啓早就密令《大順民報》闡述幽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以及契丹人的兇殘,邊境漢人生存狀況的悽慘,被擄掠後做奴隸的悲涼……末了,報紙後面號召熱血子民,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共同保家衛國。

這期報紙一出,登時引起了熱議。時代的更迭,再加上先前胡人的統治,漢人並不以爲遊牧民族是異族,根本沒想到他們是這般兇殘,毫無人性。

報紙一出,全國譁然。契丹人的兇殘,大順子民也略有耳聞,哪裡想到契丹人居然是這般嗜血?打草谷時候的泯滅人性,把漢人奴隸當做貨物,地位甚至比不上豬牛。大順子民看了報紙之後,很多人心中都有些發堵,一股熱血直衝腦袋。《大順民報》這些時日以來,已經以它獨特的視角,精準的點評,直入人心的文字,和權威的報道,已被世人所認可,所有人都不曾懷疑這篇文章的可信度。

《大順民報》指出:“若幽雲十六州陷入敵手,則契丹騎兵一路南下,無險可守。我大順軍隊被動挨打,毫無戰爭主動權。屆時,契丹人想入侵就入侵,想擄掠就擄掠,中原大地將飽受塗炭。謹以此文,警醒諸位同胞,國運之戰在於幽雲十六州,在於每位大順子民的鼎力支持,在於三軍用命,在於文臣獻策……”報紙後面,還附了捐贈信息和參軍信息,號召有志青年,拿起刀槍,保家衛國。

這篇文章,巧妙地把家與國結合在一起,深刻地警醒了世人,國破則家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每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那大順滅國之日,便是大順子民破家之時。

一文驚醒萬萬人。大順子民也不缺乏有識之士,一呼百應之下,不少熱血青年涌向各地廂軍,嚇得兵部官吏連夜上奏給陸承啓。

陸承啓接到奏報,嘆道:“誰說我大順沒有希望,這些熱血青年,就是大順的希望!”

其中還有一則插曲,那就韓伯珂獨子,韓成義也是熱血青年,一身家傳刀法使得虎虎生風。他原本乃是文武雙全,文能提筆寫詞,武能上陣殺敵。只不過這次恩科沒有中,仍留在長安郊外苦讀經書。這日他看了《大順民報》之後,熱血上涌,就想報名參軍。

韓鳳兒嚇壞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道:“弟弟,你還記得爹爹臨終前是怎麼跟你說的嗎?我韓家就你一根獨苗,你若再戰死沙場,你叫我怎麼辦?爹爹不希望你去當兵,只想你能讀些詩書,做一個富家翁,把韓家香火傳下去。好在聖上取消了爹爹的罪名,爲他平了反,你能參加科考。你不思進取,怎麼對得住死去的爹爹和把你拉扯大的我?”

韓成義猶豫再三,才把那柄大刀給放回靈位之前,不忿氣地拿起了經典書籍,恨恨地看了一眼守在門口啜泣的姐姐。今年才十六歲的韓成義,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最容易衝動。一心爲着報效國家,卻不曾想想自己的家人。

陸承啓當然不知道這段插曲,他感到欣慰的是,通過《大順民報》,總算把大順子民的愛國情懷調動起來了。

幽州城,經過一日大戰,仍然巍然佇立。

雞鳴之後,氣氛突然再次緊張起來。

朱大光一夜只睡了兩個時辰,期間他還要起來巡視,盡心盡責做到了一個遊擊將軍該做的事情。

天只是微微一亮,朱大光就下令投石車立時把架在護城河上面的濠橋給砸掉。這方圓百里的樹木都被砍伐一空,適合做攻城器械的木材幾乎沒有。把敵人的濠橋給拆了,他們就要運土填河了。只是幽州城的護城河既寬又深,不知道要掘土多少,才能填出一條小道來。

耶律涅魯古聽聞濠橋被毀,又氣又怒,一連砍了好幾個漢兵,才稍稍止住怒氣。這時候,耶律重元也得到消息,早有準備的他命令漢軍拿着麻袋裝土,填護城河。

這一次他們有備而來,準備以填土戰術,一路填到城牆之上。這個戰術在東漢末年已經被髮明出來,只是那時候是諸葛亮用來夜間偷襲的,並沒有正面強攻。況且諸葛亮攻擊的那座是小城,哪裡有幽州城這般城高牆厚?

耶律重元想出的這一個辦法,看樣子好像挺有效的。難道天下堅城著稱的幽州城,會被這樣攻破嗎?看來還是得用事實說話。

只見漢軍掘了土,裝進麻袋後,一袋袋丟入護城河中。每一次上去,都有幾十人到上百人被箭射中。更有甚者,被投石車拋出來的巨石砸中,被牀弩串成一串糖葫蘆。

護城河還沒有填到一半,七千漢軍已經只剩下兩三千人了。耶律重元一看,心中暗道不好,他手下只有這一支步兵,若是打光了,雖不心疼,但要用騎兵的命去填,也不划算。

他趕緊派上其他遊牧民族,如室韋、女真等士兵,下馬去填河。這些士兵有了些甲冑,傷亡也降了下來,總算在黃昏之前,弄出了一條小道,僅能通行兩人,若是騎馬,還有掉入護城河之虞。

見天色已晚,耶律重元就算有心攻城,也只得吹起牛角收兵,來日再戰。回去一清點傷亡人數,居然超過七八千。雖然大部分是受傷,但邊軍的箭枝都是鏽鐵斑斑,受傷之後若不是命硬,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技術,肯定會被敗血症給害死。所以這些傷兵,也等同死亡了。

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三百九十章:蕭胡睹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
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四百五十五章:以進爲退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六十九章:契丹來犯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百零四章:拖延時間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八百四十八章:馬匪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三百九十五章:人口才是根本!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四十二章:新的外交政策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五百四十六章:朝廷大臣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三十五章:國子監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顯 一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二百六十六章:關學入駐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二百零一章:壯士斷腕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五百三十四章:一擊必中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九章:朕去赴考了第二百七十四章:登聞鼓第七百四十五章:上林苑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一百三十章:大吐苦水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七百四十三章:風水大格局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七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一百八十六章:準備事宜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五百六十八章:招安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槍第三百九十章:蕭胡睹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二百五十三章:聽朕的沒錯!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九百零六章:你調戲了朕?第六百六十四章:虛心納諫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三百六十七章:公共馬車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八百八十一章:刑部審訊第七百零七章:欣欣向榮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五百二十四章:火炮裝船第一百二十一章:獻俘第七百零九章:曉之以理第二百二十八章:庶母妃第二百五十二章:運河設想第三百一十章:天公作美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三百九十四章:女真崛起第二十七章:老將出馬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快人心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三百四十六章:投名狀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四百九十一章:達成協議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二百零二章:摩尼教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一百九十章:棉花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