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能吏

掃清缺口兩側的城牆後,餘深河掩護工兵對面前剛修起來的牆進行了又一次爆破。等近衛營士兵進入城區後,明軍的抵抗意志也隨着崩潰,團丁逃回各自的家中,把事先準備好的香案擺出門口,然後緊閉大門躲在後面聆聽着門縫外的聲音。

戒備森嚴的南門在許平面前打開,跑下城牆的明軍士兵在門前跪成兩行,一個頭目模樣的人快步向着許平的旗幟跑來。被帶到許平面前以後,這個頭目自稱是本地人,說守城的明軍軍官聽說城破以後,紛紛拋棄部下縋城逃走,留下的人已經不願繼續抵抗,他們搬開了堵門的石頭,懇求許平憐憫他們和他們的家人。

許平點點頭,從身後士兵手中取過他已經提前寫好的橫幅,雙手捧着遞給那個跪在地上連連磕頭的許州團丁:“這是我主的軍令,壯士,去把它懸在許州衙門的旗杆上吧。”

沒有等多久,幾個近衛營士兵擁着一個五花大綁的人向許平這裡走來。

“本官不降,本官不降!”

那個人被一路拖到許平面前時一直在高聲大呼。許平見到來人的官服已經被拉破,頭上的官帽也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髮髻被扯亂,亂髮遮住了他的半張臉。

一個近衛營的士兵上前報告道:“大人,這狗官企圖放火燒糧庫。”

絕望之中的方韋不但沒有逃跑,反倒組織衙役去放火燒燬許州庫房。但是衙役擔心這會激怒闖軍,所以拒絕服從命令。結果,方韋就想親自去縱火,衙役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他拿下捆起來,交給衝進城裡的闖軍。

後面的近衛營士兵用力把方韋向着許平一推,他踉踉蹌蹌地搶前兩步,挺直了腰板傲然而立:“許平你這逆賊,本官不降。”

方韋臉上的傲色讓許平不由得心生敬意,他簡單地吩咐道:“把方大人帶下去好生看管,等我回來再處置他。”

這時又有人報告在許州繳獲的炮,有兩門完好可用,顧留夢和近衛營的炮隊總算得到他們夢寐以求的首件裝備。經過顧留夢的檢查,這兩門都是質量很好的六磅炮,幾乎可以肯定是按照新軍的標準制造的。許平驚訝之餘仔細詢問被俘的方韋左右,從中找到幾個知情人和交易人,仔細詢問這精銳火器的來源。

原來這幾門炮都是方韋從廣州購買到的。事先方韋已經把商人的底細打探清楚,這替許平省去不少事。大炮如同其它裝備一樣,黃石通常是從軍火商那裡採購,福建、廣東有好幾家能生產大炮的商家。有不少南洋和佛朗機客商也到福建或廣東購買大炮,往來於大洋上的閩、粵海商更是購買過數目衆多的火炮,對此福建和廣東布政司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朝廷也不太過問,偶爾有人提出此事時總是不了了之。

新軍招標生產火器後,廣東這家軍火商也參與投標,不過最終卻落選。許平看到的這幾門就是他們參選的樣品,和新軍的火炮規格基本一致。落選後,廣東軍火商就把這種大炮樣品賤價出售,最後被方韋派去的人買回來。

“真是個能才。”許平心中招攬之意更重,心裡這樣想着直奔縣衙去接受庫房。

但還沒有走到縣衙,許平就感到氣氛有些不對,等到達縣衙前的空地時,許平就被面前的景象驚呆了,

只見許州衙門前挖了一個深深的大坑,裡面堆滿了骨瘦如柴的屍體,在大坑的周圍,除了近衛營士兵以外,還有大批餓得面孔發綠、形銷骨立的百姓。

“這是怎麼回事?”

幾個衙役告訴許平,城內本來就有些討飯的流民和逃難的人,人數還很不少,方韋從來不肯動用庫糧救濟百姓。闖軍抵達後,城內的居民都擔心會遇到長期圍困,家家都節約用糧。流民在城內討不到飯,沒有吃的,方韋怕他們餓極了生事,就把他們圍在縣衙前的廣場上任其自生自滅。這個大坑是方韋挖來堆放死人的,以免瘟疫流行。流民若是餓死了就扔到裡面去,活着的人就跳進坑,從死人身上割肉食用。

“我並沒有圍城,爲什麼不放他們出城?”

幾個衙役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答道:“方韋怕搬開堵門的石頭,將軍會趁機搶門,他還怕這些人出去以後會泄漏城中的虛實。”

此時近衛營的士兵報告許平,在庫房裡發現了三萬石存糧。許平咬牙切齒地叫道:“把那個狗官給我帶來。”

方韋再次被帶到許平面前時仍是一臉不屑。許平指着滿坑橫七豎八的屍體喝問道:“自古守城也發生過有人相食之事,那是到了糧盡之時,迫不得已。你這廝放着幾萬石糧食,爲何如此歹毒?”

方韋仰頭看着天,不搭理許平。許平又怒喝道:“我知道你自詡爲天子守牧一方,你堅守許州我不怪你,但你聽任百姓餓死,難道無愧於心麼?”

方韋聞聲爆發出一陣大笑:“這是國家的糧食。”

“拉下去,斬首示衆。”許平沉着臉下令道。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方韋被帶下去的時候仍大笑不止。

黑保一見許平沉思不語,就上前勸解道:“許兄弟,誰能想到這狗官如此喪心病狂,我們替天行道,這不是你的錯。”

許平搖頭道:“按着他的想法,他並沒有做錯什麼,就算把百姓都餓死了,這河南的土地還是朝廷的。但如果沒有糧食,就不能供應明軍打仗,就不能保住朝廷的城池。在這些昏官的心裡,百姓的性命就像草芥、螻蟻一樣,死不足惜,所以他寧可死掉無數百姓,也要保住庫房的糧食。”

黑保一憤怒地深深吐出一口氣,又道:“許兄弟,那你半響不說話,在想什麼呢?”

許平長嘆一聲:“看來大明在無能的貪官治下固然是民不聊生,但像方韋這樣有本事的能臣,更讓百姓沒法活下去啊。”

“許兄弟所言極是,故而我們纔要將乾坤顛覆。”黑保一笑道:“只是若論能力手段,難道還有比得上鎮東侯的人麼?”

按照李自成頒佈的政策,闖軍對於城內的官宦、有舉人以上功名的人一律抄沒家財。

方韋賢臣之名遠播四鄉,因此許州城內有許多避難的舉人和官宦,近衛營從他們那裡搜繳出大量金銀細軟,本地的富豪更是藏有大量的糧食。比如一個名叫李大雄的豪強,四代官宦,在附近有大批田地,在縣城內也有米行店鋪,從他的庫房內搜出的糧食竟有萬石之多。許平越看報告越氣,聯想起流民餓斃街頭的場面更是怒不可遏:“把這些爲富不仁的人盡數捆起來,埋了!”

左右鬨然叫好。接到命令後,近衛營馬上動手把城內有功名的人全數抓起來,在城外開始挖坑,準備把他們活埋。

下令開粥廠賑濟流民之後,許平就又埋頭研究起下一步的行動。

至此開封府南界已經平定,近衛營後顧無憂。顯然洛陽一戰讓開封府的汴軍元氣大傷,許平見對方確實已沒有餘力,就打算向府城進攻。只是汴軍雖然實力大損,卻仍然有數萬之衆,許平手下可戰之兵不過數千,他又不想以流民爲軍,因此也是頗費思量。

這時門外衛兵報告有人求見,自稱許平的故人。

“故人?”許平皺眉自言自語道:“我哪裡來的這許多故人?”

來人是那個曾經給許平算過命的清治道人,進門後自稱是前來拜謝兩次救命之恩。原來他正是許州流民裡的一員,差點就要餓死了,許平入城以後,他站在人羣裡認出了許平,

“大師請坐。”許平客客氣氣地請他坐下,不知道爲何,許平對這個道士有一種隱隱的信任感。

清治撩一撩袍子,端坐在椅子上,悠然說道:“許將軍開倉賑濟災民,真是上合天道、下順民心。”

若對方只是來奉承的,許平倒也不介意被打走一點點秋風,他笑道:“大師過獎了,我也是聊盡人事罷了。”

但清治道士沒有再多客套,馬上轉向一個他知道許平肯定關心的話題:“貴部追贓助餉以供軍用,但將軍可知這些官宦身邊之財只是毫末,而大宗財富仍在其它地方?”

“哦?”許平一聽也來了興趣,連忙追問道:“請大師賜教。”

“我朝太祖欽定,讀書人可以免賦免役,因此大多數官宦人家手裡都有大批良田。現在貧困的人無立錐之地,將軍開倉濟民只能救得了他們一時,卻救不了他們一世。以貧道之見,將軍還是要把田土分給這些流民纔好。”頓一頓後,清治又道:“這些流民在戰陣之上恐無大用,將軍如果用他們打仗,白白消耗糧食卻益處不大,他們若是有田地的話,不但可以自食其力,對將軍的霸業也是很有好處的。”

“大師所言極是,我本就不想讓他們參軍。”每次許平想起這件事也很是頭疼,闖王總是一地放糧,因爲這個名聲,許平進入河南來也總是大批的流民天天圍着他轉,糧食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因爲士人可以免糧,所以很多百姓都帶着自己的土地投到士人的名下。很多土地雖然名義上是士人的,但實際上卻另有主人,我如果把士人的土地分給流民,那就會奪取很多人的土地。”

“將軍是否知道,雖然名義上的土地很多並不是他們的,但至少有三成以上是他們自己的土地。大批流民逃難,他們兼併的土地更多。闖王追贓以來,這些無主之地都被惡僕私分了,所以流民並不能減少多少啊。”

“大師說的句句在理,”長期以來闖營一直想安撫流民回鄉,也好減輕些經濟壓力,不過效果卻不顯著。回鄉的農民沒有土地,只能再次投靠其他地主,而地主一貫是支持朝廷的。許平把兩手一攤:“哪些是有主的土地,哪些是無主的土地,清查起來頗費時日,而且也會讓鄉里動盪不安,與我軍‘討兵安民’的策略相違。”

“其實真想知道的話也不難,”清治慢悠悠地說道:“那些士人自己心裡有數的,若是讓他們和他們的管家對質,那麼清理土地也就不是很難了。”

許平不再說話,而是凝視清治良久,問道:“大師今日前來,到底所爲何事?”

見許平猜到了自己的心事,清治也不慌張,從容地說:“上天有好生之德。”

“這是他們咎由自取。”

“將軍,優待士人是高皇帝欽定的規矩,三百年來世風已然如此。既然官吏待百姓如同草芥,士人不憐恤小民又何足爲奇?將軍對士人太過苛責了。”

“大師不必再說!”許平哼了一聲:“高皇帝開國時,貪墨十兩便剝皮充草,若是高皇帝在,我真不知道天下的官宦還有幾個人能活命。”

清治見狀也就閉口不言。

許平氣憤憤地坐了一會兒,大叫一聲:“來人啊。”

門口衛兵聞聲而入,許平大聲說道:“傳我的令,去問問那些傢伙,有沒有肯用身外之財換命的。如果他們肯把田土交出來的話,我可以留他們一命,絕不食言。”

“遵命。”

衛兵領命退出後,清治微笑道:“將軍的仁德,必能上感天心。”

“豺狼當道,何必問狐狸。這個道理我還是懂的。”許平沒好氣地說道。一會兒,許平又向清治看去:“大師,我所見多是世間不平之事,有時難免起殺心。”

清治點點頭:“將軍身處高位不同常人,能時時反省自是大善大吉。”

許平沉思片刻,又問道:“不知大師要往何處去?我願助大師一些盤纏。”

清治微微一笑:“貧道乃閒雲野鶴,並無一定的打算。”

“既然如此,那大師可願意在我的營內稍留?異日大師若是想走,我絕不敢強留。”

清治又微微一笑:“敢不從命?”

第190章 科學第198章 僵持 (1)第128章 臨戰 (2)第448章 定策第261章 密鼓 (1)第204章 反擊 (1)第509章 動搖 (2)第413章 烈皇 (2)第472章 建議第309章 等待 (1)第512章 家書 (1)第262章 密鼓 (2)第31章 乾孃 (2)第400章 倒戈第10章 犄角 (1)第156章 頹勢 (1)第245章 內憂 (2)第542章 大捷 (1)第448章 定策第115章 閱兵 (1)第11章 犄角 (2)第295章 敗像 (1)第441章 問答 (2)第468章 諮詢第130章 修正 (2)第279章 對決 (2)第234章 前路 (1)第241章 攻心 (2)第294章 紕漏 (2)第44章 迷惑 (1)第532章 落馬 (1)第452章 導遊第167章 奔波 (2)第252章 軍法 (1)第573章 返京 (2)第539章 逃竄 (2)第247章 爭鬥 (2)第285章 交鋒 (1)第127章 臨戰 (1)第509章 動搖 (2)第424章 養士第477章 隱情第444章 結黨第158章 受降 (1)第337章 政治 (2)第299章 拐點 (1)第111章 能吏第306章 進步 (2)第63章 貪生 (1)第44章 迷惑 (1)第315章 衝鋒 (1)第371章 破關 (1)第518章 假像 (1)第198章 僵持 (1)第324章 天平 (1)第413章 烈皇 (2)第408章 坦誠第352章 說服第285章 交鋒 (1)第346章 講理第512章 家書 (1)第544章 口實 (1)第40章 疑雲 (1)第564章 突擊 (1)第323章 功高 (2)第184章 心路 (1)第318章 失敗 (2)第8章 冒名 (1)第215章 潛渡 (2)第374章 改元第12章 交兵 (1)第91章 賊x民 (1)第199章 僵持 (2)第524章 界限 (1)第281章 近戰 (2)第37章 敲打 (2)第305章 進步 (1)第38章 邀請 (1)第516章 調任 (1)第268章 賭博 (2)第320章 決鬥 (2)第65章 罪行第341章 遺產 (1)第43章 長青 (2)第380章 交易第565章 突擊 (2)第463章 遼藩第457章 班師第183章 擾亂 (2)第172章 基業 (1)第335章 對話第159章 受降 (2)第223章 善後 (2)第127章 臨戰 (1)第212章 譁變 (1)第26章 遺物 (1)第240章 攻心 (1)第296章 敗像 (2)第487章 口彩第19章 遲疑 (2)
第190章 科學第198章 僵持 (1)第128章 臨戰 (2)第448章 定策第261章 密鼓 (1)第204章 反擊 (1)第509章 動搖 (2)第413章 烈皇 (2)第472章 建議第309章 等待 (1)第512章 家書 (1)第262章 密鼓 (2)第31章 乾孃 (2)第400章 倒戈第10章 犄角 (1)第156章 頹勢 (1)第245章 內憂 (2)第542章 大捷 (1)第448章 定策第115章 閱兵 (1)第11章 犄角 (2)第295章 敗像 (1)第441章 問答 (2)第468章 諮詢第130章 修正 (2)第279章 對決 (2)第234章 前路 (1)第241章 攻心 (2)第294章 紕漏 (2)第44章 迷惑 (1)第532章 落馬 (1)第452章 導遊第167章 奔波 (2)第252章 軍法 (1)第573章 返京 (2)第539章 逃竄 (2)第247章 爭鬥 (2)第285章 交鋒 (1)第127章 臨戰 (1)第509章 動搖 (2)第424章 養士第477章 隱情第444章 結黨第158章 受降 (1)第337章 政治 (2)第299章 拐點 (1)第111章 能吏第306章 進步 (2)第63章 貪生 (1)第44章 迷惑 (1)第315章 衝鋒 (1)第371章 破關 (1)第518章 假像 (1)第198章 僵持 (1)第324章 天平 (1)第413章 烈皇 (2)第408章 坦誠第352章 說服第285章 交鋒 (1)第346章 講理第512章 家書 (1)第544章 口實 (1)第40章 疑雲 (1)第564章 突擊 (1)第323章 功高 (2)第184章 心路 (1)第318章 失敗 (2)第8章 冒名 (1)第215章 潛渡 (2)第374章 改元第12章 交兵 (1)第91章 賊x民 (1)第199章 僵持 (2)第524章 界限 (1)第281章 近戰 (2)第37章 敲打 (2)第305章 進步 (1)第38章 邀請 (1)第516章 調任 (1)第268章 賭博 (2)第320章 決鬥 (2)第65章 罪行第341章 遺產 (1)第43章 長青 (2)第380章 交易第565章 突擊 (2)第463章 遼藩第457章 班師第183章 擾亂 (2)第172章 基業 (1)第335章 對話第159章 受降 (2)第223章 善後 (2)第127章 臨戰 (1)第212章 譁變 (1)第26章 遺物 (1)第240章 攻心 (1)第296章 敗像 (2)第487章 口彩第19章 遲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