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抵抗 (1)

突降的大雪導致蒲觀水的渡河行動足足推遲了三天,一萬多名新軍以及協助運輸物資的數萬民夫,直到十一月七日纔開始橫跨黃河。新軍士兵在軍官的督促下,和民夫一起推動着那些如同小山一般的輜重大車,他們的最高指揮官眉頭緊鎖,注視着這支在冰面上艱難移動的大軍。

上午冰面就曾因爲不堪重負而破裂,天一營的工兵隊隊官親自跳入冰水中,花了一刻鐘才把深陷在冰水中的輜重大車搶救出來,參與搶救工作的官兵事後都疲憊不堪。方纔,一處被勘定爲安全的冰面在連續通過大批車輛後再次突然崩潰,隨着令人心悸的轟然破裂聲,輜重大車悶頭扎入水中,一眨眼的功夫就從官兵的視野裡消失。拖着這輛大車的八匹馬也被大車拖入巨大的冰窟窿中,連哀鳴都來不及發出就消失在冰層下面。推車的士兵們也有不少人陷了進去,他們在刺骨的寒冷中掙扎着發出呼救聲,但更遠些的士兵卻無暇相助,他們連滾帶爬地從蔓延的裂縫周圍逃出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那些不幸的同袍和民夫身上的棉衣迅速吸飽了水,帶着它們的主人一起沉到河底。

這次的災難讓新軍一下子損失了正車的火藥,不久後又一輛滿載炮彈的大車落水。蒲觀水只好下令停止進軍,重新分配每輛大車上運輸的輜重。工兵在冰面上忙碌了一個多時辰後,終於卸下了一半的的火藥和炮彈,把剩下的平均安置到了每一輛大車上。在給輜重大車減輕負重的同時,負責勘探的工兵軍官也重新劃定路線,指揮大軍又一次緩緩向西岸進發。

“今年這黃河的冰面,凍得也太不結實了。”

“是啊,往年都凍得像鐵石一般,今年一下子就裂了。”

“還有這場雪,來得真不是時候,我看快有兩尺深了,壓在冰上可是夠沉的,更讓工兵們勘探不清下面的冰。”

參謀們的抱怨聲不停地傳入蒲觀水的耳中,說話間又是一聲轟隆的巨響傳來,這次並不是冰面破裂,而是一輛大車在冰雪中打滑傾覆,堆放在上面的米包像雪崩似的滾落而下。隊伍又一次停頓下來,工兵們咒罵着圍攏到那輛大車的周圍,四下裡敲打着,檢查它周圍冰面的堅固程度,盤算着讓它後面的車輛繞道而過。

“大人,我們落後進度太多了,無論如何也趕不上了。”

參謀的報告絲毫不出乎蒲觀水的意外,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開始從車隊中抽調人手去對岸修築過夜的營寨。至於那些還在東岸的輜重大車就不必下河了,今天是不可能全數度過黃河的,希望明天河面會凍得更結實一些吧。

“新軍之所以遲遲不能將山東義軍消滅,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軍兵力不足。而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新軍還不敢以一個營爲單位對叛軍進行清剿,這是因爲上次山東之戰已經證明東江軍有能力重創新軍孤立部隊。”許平的帥帳內非常溫暖,闖軍阻擊部隊的將領們正在對作戰方案進行最後研討:“祀縣一戰後,我們闖營也證明自己有殲滅新軍一個孤立營的實力,這樣新軍同樣不敢在河南以一個營爲單位進行作戰,這點對我軍非常有利!”

許平的這個判斷是闖軍全盤計劃的基石之一。早在聽說蒲觀水領兵前來後,許平就告訴李定國等將領:蒲觀水雖然在新軍中素有威望,但卻根本沒有任何獨立帶兵的經驗,以往他總是在鎮東侯帳前聽令,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執行者而不是一個決策者。

“朝廷不讓鎮東侯帶兵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是比冬季進攻更大的軍事失誤。隔着幾百裡,鎮東侯不可能替蒲將軍佈置一切,他只能在出兵前給蒲將軍交代幾條最簡短的注意事項,如果我估計不差的話,鎮東侯肯定反覆告誡過蒲將軍不要分兵。”許平捫心自問,如果自己處在黃石的地位上,是不會指望蒲觀水能夠靈活地指揮三個營分進合擊的。闖軍對官道施行堅壁清野以後,毫無顧忌地沿着官道佈置了一字長蛇陣,絲毫不擔心會被新軍側擊或是包抄。

許平判斷說:“一萬兩千新軍官兵,還有三萬多民夫,他們抱成一團緩緩壓過來,速度會非常慢,在我們四個翼的節節抵抗下,很快就會精疲力竭。他們每向前走一步就會虛弱一分,等到他們爬到開封城下的時候,就是我們發起反擊的時候了。”

八日才渡過黃河的新軍於九日就遭到闖軍的激烈抵抗,直到當天下午,赤灼營仍未能攻佔闖軍的陣地。蒲觀水親自趕到一線視察時,從望遠鏡內看到一層又一層的闖軍戰壕和位於其後的棱堡矮牆。

“旗號是闖軍第三步兵翼,根據情報是闖賊西首營的部隊。他們修建了一個棱堡,然後以這個棱堡爲核心節節抵抗。這夥闖賊大約有一千五百人上下,擁有大量的火器,不過沒有見到任何火炮。”

參謀的彙報讓蒲觀水心情變得更加不好,面前這個闖軍的營不是許平的近衛營,可是他們從戰術到裝備上都和新軍非常類似,對新軍的各種手段也都十分了解:“上次的戰報還說西營沒有阻擋我軍進攻的能力,怎麼短短几個月,他們就強大了這麼多?”

“肯定是許平把手下的部隊派入西營了,”參謀們寬慰蒲觀水道:“我軍剛剛渡過黃河,士兵都很疲憊,一時攻不下來也沒什麼,等我軍修養些體力,定能勢如破竹。”

正如參謀預料的,經過一上午的激烈戰鬥,新軍先頭部隊仍然沒能填平闖軍的壕溝並緊逼到矮牆下。

李定國把相當多的步兵部署在壕溝裡,當新軍前進的時候首先會遭到矮牆和壕溝後的射擊,等新軍進一步逼近的時候,壕溝裡的闖營士兵就會出擊阻止新軍逼近壕溝,不擊退這些部隊天一營的工兵就無法填壕溝。而壕溝前面對面的作戰對闖軍十分有利,他們可以得到來自棱堡的火力掩護,李定國親自站在棱堡上指揮,如果發現某處是新軍的主攻防線,他就會指揮壕溝部隊後退,用矮牆火力阻止新軍追擊。而當新軍企圖填壕溝的時候,闖軍又會展開反搶。

“無法驅逐闖賊工兵就無法填壕溝,而我們的部隊又不能站在對方的火力前白捱打。”棱堡配合燧發步槍,讓天一營的指揮官一籌莫展,蒲觀水下令讓中軍的赤灼營參謀上前觀戰,這些人蔘加過蘭陽之戰,蒲觀水希望他們的經驗能對自己有所幫助。

“和蘭陽之戰一樣,闖賊並不龜縮在矮牆後,而是把大批士兵部署在壕溝裡,與我們展開反覆爭奪。”赤灼營的參謀們紛紛向蒲觀水指出,如果被闖軍引入類似蘭陽的戰鬥模式,就可能導致新軍的慘重傷亡,他們建議等把炮兵部署到位後再進行強攻。

“好吧。”蒲觀水不得不同意這一要求,望着橫在道路上的這個小型棱堡,嘆了口氣:“許平他真不愧是工兵出身的。”

蒲觀水命令新軍下午對阻擊闖軍繼續保持壓力,同時進行炮壘和過夜營寨的修築工作。今天大軍顯然不可能向西取得重大進展,而必須要在附近過夜。

第439章 召集第346章 講理第283章 應對 (2)第371章 破關 (1)第297章 轉折 (1)第418章 委任第217章 劫營 (2)第250章 入滇 (1)第66章 迷惑第109章 許州 (1)第512章 家書 (1)第524章 界限 (1)第61章 撫民 (1)第349章 危機第431章 官司 (1)第364章 尾隨第260章 志向 (2)第85章 成熟 (2)第291章 退卻 (1)第481章 曲終 (2)第52章 將門 (2)第336章 政治 (1)第111章 能吏第333章 追擊第561章 組閣 (2)第335章 對話第424章 養士第169章 歸德 (2)第390章 對壘第360章 守夜第407章 蘭臺第280章 近戰 (1)第230章 補充 (1)第367章 棄軍第396章 代價第273章 相對第391章 火線第449章 軍校第82章 脫身 (1)第475章 逆流第135章 回憶 (2)第255章 弱點 (1)第502章 義釋 (1)第549章 批判 (2)第3章 自薦 (1)第225章 戰俘 (2)第129章 修正 (1)第26章 遺物 (1)第95章 闖王 (1)第164章 轉變 (1)第529章 戰機 (2)第177章 啓蒙 (2)第234章 前路 (1)第432章 官司 (2)第256章 弱點 (2)第52章 將門 (2)第191章 抵抗 (1)第572章 返京 (1)第110章 許州 (2)第459章 兄弟第1章 序章 (1)第253章 軍法 (2)第172章 基業 (1)第577章 淮安 (1)第21章 軍法 (2)第183章 擾亂 (2)第433章 糊塗 (1)第147章 小將 (2)第240章 攻心 (1)第225章 戰俘 (2)第338章 勸降第539章 逃竄 (2)第289章 旁觀 (1)第494章 一伐 (1)第129章 修正 (1)第263章 變化 (1)第288章 喘息 (2)第420章 同享第157章 頹勢 (2)第453章 選戰(上)第169章 歸德 (2)第566章 論述 (1)第322章 功高 (1)第452章 導遊第393章 靜坐第572章 返京 (1)第480章 曲終 (1)第462章 國卿第472章 建議第13章 交兵 (2)第458章 風氣第364章 尾隨第252章 軍法 (1)第503章 義釋 (2)第160章 善後 (1)第391章 火線第436章 儲備 (2)第198章 僵持 (1)第85章 成熟 (2)
第439章 召集第346章 講理第283章 應對 (2)第371章 破關 (1)第297章 轉折 (1)第418章 委任第217章 劫營 (2)第250章 入滇 (1)第66章 迷惑第109章 許州 (1)第512章 家書 (1)第524章 界限 (1)第61章 撫民 (1)第349章 危機第431章 官司 (1)第364章 尾隨第260章 志向 (2)第85章 成熟 (2)第291章 退卻 (1)第481章 曲終 (2)第52章 將門 (2)第336章 政治 (1)第111章 能吏第333章 追擊第561章 組閣 (2)第335章 對話第424章 養士第169章 歸德 (2)第390章 對壘第360章 守夜第407章 蘭臺第280章 近戰 (1)第230章 補充 (1)第367章 棄軍第396章 代價第273章 相對第391章 火線第449章 軍校第82章 脫身 (1)第475章 逆流第135章 回憶 (2)第255章 弱點 (1)第502章 義釋 (1)第549章 批判 (2)第3章 自薦 (1)第225章 戰俘 (2)第129章 修正 (1)第26章 遺物 (1)第95章 闖王 (1)第164章 轉變 (1)第529章 戰機 (2)第177章 啓蒙 (2)第234章 前路 (1)第432章 官司 (2)第256章 弱點 (2)第52章 將門 (2)第191章 抵抗 (1)第572章 返京 (1)第110章 許州 (2)第459章 兄弟第1章 序章 (1)第253章 軍法 (2)第172章 基業 (1)第577章 淮安 (1)第21章 軍法 (2)第183章 擾亂 (2)第433章 糊塗 (1)第147章 小將 (2)第240章 攻心 (1)第225章 戰俘 (2)第338章 勸降第539章 逃竄 (2)第289章 旁觀 (1)第494章 一伐 (1)第129章 修正 (1)第263章 變化 (1)第288章 喘息 (2)第420章 同享第157章 頹勢 (2)第453章 選戰(上)第169章 歸德 (2)第566章 論述 (1)第322章 功高 (1)第452章 導遊第393章 靜坐第572章 返京 (1)第480章 曲終 (1)第462章 國卿第472章 建議第13章 交兵 (2)第458章 風氣第364章 尾隨第252章 軍法 (1)第503章 義釋 (2)第160章 善後 (1)第391章 火線第436章 儲備 (2)第198章 僵持 (1)第85章 成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