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批判 (2)

而且這次攻勢很快就發起了,順永昌八年、明弘光七年新年剛過,齊國公就宣佈還首南京,差不多同時江西明軍就大舉進入湖廣。此時南直隸北面大批領土還在順軍手中,明軍只是控制了江南和江北沿江一帶,正在大家考慮建立南直隸卿院是否合適時(不僅僅有順軍佔領區的問題,還有直隸地區是不是應該有總督府和卿院的顧慮。),齊國公就下令把南直隸一份而二,將明軍已經控制的地區改爲江蘇省,還在順軍手中的則爲另一省,同時取消直隸稱號,仿造其他省設立省卿院和直選產生的總督府。到四月初,李定國就放棄長江以南地區撤退到江北去,齊國公仿效之前對南直隸的處理,宣佈明軍控制區的大部將成爲湖南省總督府和卿院的選區,剩下的一部分爲未來湖北省的領土。

本來此次北伐的計劃中還包括對雲南的攻勢,但是出於選舉的考慮,那些任期將盡的官員和議員都不希望宣佈北伐勝利的頻率越高越好,於是在李定國撤回江北、開始湖南省府院選舉的籌備工作後,南明當局再次急不可待地對百姓宣佈第三次北伐又取得了輝煌成功。

此時天氣已經開始變得炎熱,順明兩軍的戰線上再次陷入平靜,不過明軍下一個目標是雲南已經不可置疑,大量明軍正在進入貴州,雲貴邊境上的前哨戰數量激增,而且南明的制憲會議對此也毫無隱瞞之意——他們宣佈第四次北伐的目標就是解放雲南省。

不過北順卻無力支援雲南前線,安徽和湖北戰場上的順軍對面的明軍都較他們強大並且子在積極備戰,一旦氣候轉涼他們多半就會再次發動攻勢。尤其是湖北戰場明順兩軍的兵力對比更是懸殊,急需大量的補充,否則李定國很可能就要退到河南。

蜀王李成棟被要求盡力支援雲南,不過四川飽受明軍摧殘至今仍遠遠沒有恢復,而且李成棟也需要組建軍隊保衛他自己的領地——順的藩國面臨進攻但是朝廷不但無力派出可觀的援軍而且還不能完全免去它們的貢金。

屋漏偏逢連夜雨,擁有大量富饒土地的遼藩今年也爆發了大災:之前北順允許大量的流民前去遼東,就是希望他們能儘快恢復遼東熟地的生產來支持朝廷,這些百姓主要也集中在沿海地區。但是去歲引海灌溉後,今年遼王府就宣佈遼東發生了史無前例的農業災害,大片土地顆粒無收。

儘管如此,遼王府在號召百姓不逃荒、團結一致不給遼藩添亂的同時,還向朝廷保證今年遼藩的貢獻會加倍,從南京返回遼東的《遼東人民觀察家》主筆易成撰文大力謳歌了遼王府的這個決定,自豪地聲稱遼東人民是有骨氣的,雖然在大災之年也要加倍提供前線物質,寧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這充分體現了遼東同工同酬制度的優越性。

在易成聲嘶力竭地爲遼王府叫好時,吳三桂又三顧茅廬去請范文程出山,這傢伙當年遵化一戰投降了祖大壽,然後在錦州又跟着祖大壽一起投降了林丹汗,最後在赤峰又降回大順。這次大災讓遼王對遼相洪承疇的行政能力非常不滿,對他變得冷落許多,初來乍到的范文程反倒被他引爲上賓,封爲遼王府左相,而原來的相國洪承疇則被降爲右相,甚至還在范文程之下。

對於這種人事安排,遼王府舊人當然難免會有點微詞,前明山海關總兵高弟,作爲吳三桂多年的老戰友出來爲勞苦功高的洪承疇鳴了幾句不平,認爲范文程之前雖然在遼東當差多年對具體情況非常熟悉,但畢竟比不得洪相和關寧一系武將關係這麼親近。遼王聞報大怒,下令把高弟馬上下獄,把他和圍攏在他身邊的山海關一派遼藩武將定爲高弟叛順降明集團。

在收拾高弟勢力的同時,王x輔臣又根據遼王的指示,讓易成集中火力攻擊南明,重點在於要讓遼民認識到南明的醜惡、痛恨之,同時還喲啊激發起他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剛剛從南方流傳開的《我們的太平之世》被易成選定爲突破口,對於這首歌各方勢力的態度都很複雜:

明軍內部對這首歌就有不同意見,比如金求德、李雲睿都感到這首歌似乎說明齊國公出現了走火入魔的前兆,在他們看來黃石似乎正在被自己的宣傳騙進去了,不過齊國公是主子、是未來的皇帝,這歌曲放在將來就是御製品,金求德等人自然不敢禁止它在軍中流通。

而北順得知這首歌的內容後,牛金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損人不利已”,可惜他沒有看過後世的武俠小說,不然牛金星一定會說黃石玩的是天魔解體大x法、傷人之前先傷己。不過這首歌曲感染力甚強,順軍士兵中有很多都很喜歡它,許平也不同意處罰他的部下就僅僅因爲他們唱了幾聲小調。當牛金星強調這是反歌時,許平則與他打起了筆墨官司,說這些部下都是出生入死爲大順打天下的人,之前一直覺得牛金星說的有道理的李自成看到許平的這句話後,頓時又反悔贊同軍方意見,不再同意處罰唱反歌的士兵,還反過來安慰牛金星:身正不怕影子斜,唱兩句歌就能照着做嗎?那軍中還有好多淫x穢小曲,也沒見他們就會因此燒殺搶掠違抗軍令啊。

相比讓牛金星無可奈何的李自成,英明神武的吳三桂立刻下令嚴禁《我們的太平之世》在境內傳播,易成則開始逐字逐句地進行批判,細摳其中的反中華的思想。

首先易成指出黃石和很多海外蠻夷之邦有來往,他受到蠻風的影響,淡忘了華夏的君臣大義。易成再三強調,皇帝是中國特有的,沒有皇帝中國人就不會繁衍衆多,不會成爲天下的共主,反皇帝就是反中華。

沿着這個思路繼續引申,易成隨即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陰謀,大意就是:海外的異邦都羨慕嫉妒中國有皇帝,畏懼中華無與倫比的優秀君父思想,和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中華子民不同,異邦人都看得很清楚:欲想顛覆中國的統治地位,就必須打倒引領中華前進的偉大皇帝制度,如果不能讓中國人懷疑皇帝制度的偉大,那麼中國在未來將永遠是高不可攀的人類頂峰。

而賣國賊黃石,利令智昏與一幫亡我中華之心不死的蠻夷畜類結交,企圖把以夷變夏;易成深情回顧了自秦以來皇帝制度的光輝業績:是皇帝制度讓中國人民學會釀酒、學會制綢、擁有藝術文字、是皇帝制度保證了中國人民得以發展航海和耕作——因此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堅持皇帝制度,深入揭批毫無廉恥和愛國之心的黃石,絕不能讓海外蠻夷的反中華勢力陰謀得逞!

許平帶領軍隊退回江北後,山東防禦使幾次要求他收復登州,對此種要求明軍早有預料,明軍對順軍的圍攻並不擔心,他們不但沒有集中海軍陸戰隊堅守登州,反倒分軍攻打青島、南通等地,在山東沿海建立了一系列登陸點。

在江南戰事結束後,海軍還把陸軍開始運到這些沿海據點堅守,大海對順軍來說是天塹,對明軍來說則是通途大道。南明的軍事決心是:如果許平派來小股部隊,那麼明軍就利用城防堅守;如果順軍大至,那麼明軍也可以利用海運補充讓順軍精銳頓兵城下;就是順軍不惜代價地強攻,明軍也可以乘船撤退。

而無論順軍如何行動,明軍正面戰場都可以因此獲得更大優勢。

第570章 辭職 (1)第155章 對射 (2)第516章 調任 (1)第525章 界限 (2)第511章 待機 (2)第248章 內訌 (1)第218章 夜襲 (1)第376章 攤牌 (1)第311章 責任 (1)第580章 退位 (2)第44章 迷惑 (1)第457章 班師第399章 懸念第342章 遺產 (2)第518章 假像 (1)第15章 死地 (2)第278章 對決 (1)第550章 走私 (1)第275章 招搖 (2)第412章 烈皇 (1)第234章 前路 (1)第71章 馳援第381章 疑案 (1)第124章 壓力 (2)第201章 新年 (2)第254章 軍法 (3)第105章 孤軍 (1)第49章 條例 (2)第99章 募兵 (1)第312章 責任 (2)第496章 闖關第350章 遣散第177章 啓蒙 (2)第347章 決口第384章 忻州 (2)第433章 糊塗 (1)第47章 戀情 (2)第278章 對決 (1)第286章 交鋒 (2)第83章 脫身 (2)第47章 戀情 (2)第539章 逃竄 (2)第550章 走私 (1)第246章 爭鬥 (1)第85章 成熟 (2)第116章 閱兵 (2)第530章 纏鬥 (1)第316章 衝鋒 (2)第548章 批判 (1)第93章 救民 (1)第493章 直覺第201章 新年 (2)第280章 近戰 (1)第100章 募兵 (2)第311章 責任 (1)第335章 對話第34章 失落 (1)第72章 義軍第435章 儲備 (1)第519章 假像 (2)第511章 待機 (2)第436章 儲備 (2)第527章 迎擊 (2)第250章 入滇 (1)第56章 奪印 (2)第399章 懸念第193章 消耗 (1)第562章 黨務 (1)第550章 走私 (1)第37章 敲打 (2)第256章 弱點 (2)第384章 忻州 (2)第147章 小將 (2)第511章 待機 (2)第298章 轉折 (2)第215章 潛渡 (2)第122章 政務 (2)第526章 迎擊 (1)第127章 臨戰 (1)第203章 皮影 (2)第186章 諒解 (1)第501章 絕境第91章 賊x民 (1)第243章 危難 (2)第69章 意外 (1)第384章 忻州 (2)第173章 基業 (2)第340章 信念第478章 官營第564章 突擊 (1)第6章 變故 (1)第191章 抵抗 (1)第80章 隱姓 (1)第336章 政治 (1)第221章 炸營 (2)第479章 兄妹第198章 僵持 (1)第445章 倒戈第427章 忠良
第570章 辭職 (1)第155章 對射 (2)第516章 調任 (1)第525章 界限 (2)第511章 待機 (2)第248章 內訌 (1)第218章 夜襲 (1)第376章 攤牌 (1)第311章 責任 (1)第580章 退位 (2)第44章 迷惑 (1)第457章 班師第399章 懸念第342章 遺產 (2)第518章 假像 (1)第15章 死地 (2)第278章 對決 (1)第550章 走私 (1)第275章 招搖 (2)第412章 烈皇 (1)第234章 前路 (1)第71章 馳援第381章 疑案 (1)第124章 壓力 (2)第201章 新年 (2)第254章 軍法 (3)第105章 孤軍 (1)第49章 條例 (2)第99章 募兵 (1)第312章 責任 (2)第496章 闖關第350章 遣散第177章 啓蒙 (2)第347章 決口第384章 忻州 (2)第433章 糊塗 (1)第47章 戀情 (2)第278章 對決 (1)第286章 交鋒 (2)第83章 脫身 (2)第47章 戀情 (2)第539章 逃竄 (2)第550章 走私 (1)第246章 爭鬥 (1)第85章 成熟 (2)第116章 閱兵 (2)第530章 纏鬥 (1)第316章 衝鋒 (2)第548章 批判 (1)第93章 救民 (1)第493章 直覺第201章 新年 (2)第280章 近戰 (1)第100章 募兵 (2)第311章 責任 (1)第335章 對話第34章 失落 (1)第72章 義軍第435章 儲備 (1)第519章 假像 (2)第511章 待機 (2)第436章 儲備 (2)第527章 迎擊 (2)第250章 入滇 (1)第56章 奪印 (2)第399章 懸念第193章 消耗 (1)第562章 黨務 (1)第550章 走私 (1)第37章 敲打 (2)第256章 弱點 (2)第384章 忻州 (2)第147章 小將 (2)第511章 待機 (2)第298章 轉折 (2)第215章 潛渡 (2)第122章 政務 (2)第526章 迎擊 (1)第127章 臨戰 (1)第203章 皮影 (2)第186章 諒解 (1)第501章 絕境第91章 賊x民 (1)第243章 危難 (2)第69章 意外 (1)第384章 忻州 (2)第173章 基業 (2)第340章 信念第478章 官營第564章 突擊 (1)第6章 變故 (1)第191章 抵抗 (1)第80章 隱姓 (1)第336章 政治 (1)第221章 炸營 (2)第479章 兄妹第198章 僵持 (1)第445章 倒戈第427章 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