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戰俘 (2)

“許平哪裡可有有幾十萬大軍,他一向信奉兵貴精不貴多,和我們一樣。”金求德覺得自己已經快精神崩潰了:“朝廷還要從山東把賀兄弟的兵抽調回來,真是焦頭爛額啊。”

“他當然不可能有幾十萬兵力,許平手下要是真有五萬兵,他早就打來京師了”楊致遠說到一半,突然用手捂住腹部,臉上滿是痛苦之色。

“楊兄弟你的病?”

“不礙事。”楊致遠臉色蠟黃,汗珠一個勁地從額頭流下,他吃力地說道:“賀兄弟萬萬不能回來,不然山東就是前功盡棄,許平一直在用圍魏救趙之計,我們不能讓他如願。”楊致遠深吸一口氣:“讓直衛出動吧,侯爺也是這個意思,賀兄弟不能回來,我領兵出戰。”

見金求德不說話,楊致遠加重語氣說道:“我的病不礙事,讓選鋒營不得與許平交戰,侯爺確信他會主動退回河南去的。”

東明城外闖軍大營。

“楊文嶽又集結了新的大軍,他在給朝廷的塘報裡建議先堅壁清野,環繞我軍制造一片無人區,以防數十萬闖軍——也就是我們裹挾百姓直撲京師。然後自己居中,分兵兩路抄掠我們的兩翼,以迫使我們退出直隸。”

“哦,這兩路大軍都是何人領軍?”

楊文嶽動員民夫修築堡壘逐步推進的策略沒有引起許平的絲毫驚訝,確保直隸境內平安是明廷的心理底線,這個任務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薊鎮的部隊也被朝廷徵召南下,準備拱衛京師。

“左路是大將夏侯寬甫,右路是勇將齊圖。”

“原來是這兩位名將。”許平點點頭,他看到朝廷邸報在安撫人心,說選鋒營已經出動開向戰場,而前日也確實收到情報說選鋒營出現在楊文嶽背後,對這支部隊許平一直很關注:“新軍有動靜麼?”

“暫時還沒有。”選鋒營的出現讓闖營不敢動員全部力量去搬運物資,而是把裝甲營主力都留在手中做好迎戰準備,不過這個營並沒有向東明靠過來,目前許平的參謀們無法估計到底有多少新軍兵力。

“嗯。”許平不再多問,參謀鞠躬退下。

迄今爲止東明縣城一直沒有陷落,縣令求救的文書絡繹不絕地送到楊文嶽大營中。在求救信件中,縣令稱東明附近的闖賊不過數千之衆,整日忙於把大批輜重源源不斷地運回河南,連包圍東明的兵力都沒有。

對這些信件的內容楊文嶽嗤之以鼻,認定闖賊製造假象乃是示弱之計。被他深爲倚重的夏侯寬甫和齊圖都極爲贊成楊文嶽的看法,他們進一步指出,若許平不是存着打援的心思,又怎麼會不取這東明?更不會聽任東明的信使往來於數十萬闖賊的眼皮底下。

楊文嶽失敗的消息已經傳入開封,整座城市被沉重的恐怖氣氛壓得喘不過氣來。在劉崗的家裡,圍坐成一圈的成員臉上看不到一絲血色。劉崗本人跪在父親的膝前,不敢擡頭仰視他母親眼中的淚水,只是一個勁地磕頭道:“孩兒不孝,孩兒不孝。”

周王府和河南巡撫衙門已經通報全城,表示開封百官決心與城池共存亡,號召城內百姓要團結一致,與城外的闖賊奮戰到底。既然短期內不可能打通糧道,那麼河南巡撫衙門就需要從百姓手中徵收更多的糧食。這次徵收將於本月十六日開始,屆時凡是不能上繳一石糧食給官府的人家,就必須將家中一個人交給官府帶走。凡是因爲親情而拒絕把親人交給官府的人家,將被視爲對君父不孝、對大明不忠,而這戶人家也將被全家處死,供給崇禎皇帝陛下的忠勇將士食用。

離十六日還有幾天的時間,官府要求各家趕緊考慮,到底願意把家裡的哪一個人交出來。河南巡撫還寬宏大量地表示,官府對各戶人家交出來的人選沒有苛刻要求,也不在乎他們的年歲體重,所有配合官府交出親人的人家,河南巡撫衙門仍將視他們爲崇禎皇帝陛下赤膽忠心的子民,並將一如既往地予以保護。

劉家在以往歷次的徵集中已經耗盡了他們所有的存糧,即使他們願意後半個月斷糧,也不可能再湊出一石糧食。劉家早已經只喝稀粥了,劉崗的祖母幾天前突然連稀粥也不肯再喝。劉崗的父母、懷孕的妻子和弟妹一起跪在老人家面前好半天,才勉強說服老人家喝下一勺湯水。

自從昨天河南巡撫的命令下達後,一整夜都能聽到街坊鄰居的哭聲,而劉崗家的人也徹夜不能閤眼。今天早上,劉崗的祖母再次拒絕吃飯,這次無論全家的人怎麼勸說,老人都堅決不肯吃飯,除非他們同意讓她被當做菜人交出去。劉崗的父親實在沒有辦法,就託人招呼守城的大兒子回家,他心理還存着一絲僥倖,希望在軍中服役的兒子能有什麼辦法。但話纔開了一個頭,劉崗就跪倒在地,只是一個勁地向父母磕頭:“孩兒不孝,孩兒不孝。”

“說這個有什麼用?”在最後的希望斷絕後,母親痛哭出聲,她指着兒子的鼻子罵道:“那你說要把誰交出去,你的媳婦,還是你的弟弟、妹妹?”

劉崗只是叩頭碰地,單調地重複着:“孩兒不孝,孩兒不孝。”

“把我送去算了。”母親嚎啕大哭起來:“我不能把孩子們送出去。”

劉崗沒有任何勸阻的話語,腦袋在地面上磕出一片片血跡:“孩兒不孝,孩兒不孝”

顧彌勒第三次接到新軍參謀司的密令,囑咐他務必不可出戰,其實既然楊文嶽不敢進攻,選鋒營一樣不敢自行與許平交戰,目前全營只有兩千餘人,而他們估計許平那邊估計在五千以上,如果必要的話,選鋒營估計許平還可以再從河南緊急x抽調部隊來增援。

只能看着選鋒營的仇人在眼前耀武揚威,讓張彪非常痛苦,尤其是他身爲營參謀長,還要由他來向主官提出穩固防守的建議,這就讓他更感到難以忍受。

“大人,福寧軍那邊還有多少精銳?”張彪感到教導隊的訓練速度實在跟不上消耗,而教導隊能夠提供給前線的都是三個月的速成兵,這種兵對付山東叛軍固然是綽綽有餘,但遇上以同樣體制訓練出來的闖軍,就會非常危險。而京師附近新軍中的老兵多是曾被許平擊敗被俘的,士氣非常可慮。許平的寬大政策,被新軍中高級軍官視爲一種侮辱,反倒激發了他們復仇,可對新軍士兵來說,這讓他們更缺乏死戰的意志,尤其是經歷過河南冬季戰爭的那數千士兵。這些士兵普遍缺乏鬥志,他們不明白爲何而戰,以前由於通訊問題,朝廷把闖軍說成無惡不作的宣傳在直隸人中頗爲深入人心,但現在這些士兵已經不信了,而且新軍戰無不勝的光環對這些人來說已經不存在。

“福寧已沒有什麼可用之兵了。”顧彌勒對張彪嘆道。

“怎麼可能?”福寧軍作爲鎮東侯多年前的嫡系,是很多新軍中高級軍官最後的指望,他們普遍抱怨爲什麼不再從福寧鎮抽調精銳來與許平作戰,而要用教導隊的新兵。

“侯爺組建新軍的時候,好多老人都已經跟過來了。”隨後因爲在河南的戰損,新軍參謀司有數次從福寧徵兵,這次和顧彌勒一起北上的千多人已經是最後一批有戰鬥經驗的部隊。

“賀將軍的大公子呢?”張彪問道:“不是他還在福寧軍中效力麼?”

第211章 後事 (2)第4章 自薦 (2)第41章 疑雲 (2)第36章 敲打 (1)第493章 直覺第226章 默契 (1)第97章 兵權 (1)第499章 棄守 (1)第401章 勸降 (1)第22章 懲罰 (1)第297章 轉折 (1)第549章 批判 (2)第564章 突擊 (1)第405章 召見第263章 變化 (1)第284章 應對 (3)第327章 投效 (2)第545章 口實 (2)第151章 拖延 (2)第104章 紛爭 (2)第227章 默契 (2)第35章 失落 (2)第449章 軍校第40章 疑雲 (1)第510章 待機 (1)第58章 誘惑 (2)第347章 決口第200章 新年 (1)第576章 偉人 (3)第264章 變化 (2)第29章 求親 (2)第66章 迷惑第523章 見聞 (2)第274章 招搖 (1)第105章 孤軍 (1)第551章 走私 (2)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66章 詐敗第535章 換帥 (2)第454章 選戰(中)第324章 天平 (1)第322章 功高 (1)第331章 重逢 (1)第389章 時代第396章 代價第256章 弱點 (2)第395章 黑騎第236章 潛流 (1)第580章 退位 (2)第104章 紛爭 (2)第95章 闖王 (1)第476章 作亂第240章 攻心 (1)第4章 自薦 (2)第315章 衝鋒 (1)第536章 攔截 (1)第262章 密鼓 (2)第313章 犧牲 (1)第510章 待機 (1)第529章 戰機 (2)第167章 奔波 (2)第477章 隱情第12章 交兵 (1)第37章 敲打 (2)第151章 拖延 (2)第290章 旁觀 (2)第221章 炸營 (2)第287章 喘息 (1)第234章 前路 (1)第498章 包抄第521章 架空 (2)第9章 冒名 (2)第336章 政治 (1)第267章 賭博 (1)第413章 烈皇 (2)第80章 隱姓 (1)第115章 閱兵 (1)第449章 軍校第326章 投效 (1)第306章 進步 (2)第523章 見聞 (2)第19章 遲疑 (2)第520章 架空 (1)第505章 道義 (2)第374章 改元第262章 密鼓 (2)第528章 戰機 (1)第38章 邀請 (1)第576章 偉人 (3)第22章 懲罰 (1)第75章 突圍第120章 摧枯 (2)第171章 攻城 (2)第421章 決心第323章 功高 (2)第121章 政務 (1)第354章 帝國第358章 父子第379章 決裂 (2)
第211章 後事 (2)第4章 自薦 (2)第41章 疑雲 (2)第36章 敲打 (1)第493章 直覺第226章 默契 (1)第97章 兵權 (1)第499章 棄守 (1)第401章 勸降 (1)第22章 懲罰 (1)第297章 轉折 (1)第549章 批判 (2)第564章 突擊 (1)第405章 召見第263章 變化 (1)第284章 應對 (3)第327章 投效 (2)第545章 口實 (2)第151章 拖延 (2)第104章 紛爭 (2)第227章 默契 (2)第35章 失落 (2)第449章 軍校第40章 疑雲 (1)第510章 待機 (1)第58章 誘惑 (2)第347章 決口第200章 新年 (1)第576章 偉人 (3)第264章 變化 (2)第29章 求親 (2)第66章 迷惑第523章 見聞 (2)第274章 招搖 (1)第105章 孤軍 (1)第551章 走私 (2)第308章 鞠躬盡瘁 (2)第366章 詐敗第535章 換帥 (2)第454章 選戰(中)第324章 天平 (1)第322章 功高 (1)第331章 重逢 (1)第389章 時代第396章 代價第256章 弱點 (2)第395章 黑騎第236章 潛流 (1)第580章 退位 (2)第104章 紛爭 (2)第95章 闖王 (1)第476章 作亂第240章 攻心 (1)第4章 自薦 (2)第315章 衝鋒 (1)第536章 攔截 (1)第262章 密鼓 (2)第313章 犧牲 (1)第510章 待機 (1)第529章 戰機 (2)第167章 奔波 (2)第477章 隱情第12章 交兵 (1)第37章 敲打 (2)第151章 拖延 (2)第290章 旁觀 (2)第221章 炸營 (2)第287章 喘息 (1)第234章 前路 (1)第498章 包抄第521章 架空 (2)第9章 冒名 (2)第336章 政治 (1)第267章 賭博 (1)第413章 烈皇 (2)第80章 隱姓 (1)第115章 閱兵 (1)第449章 軍校第326章 投效 (1)第306章 進步 (2)第523章 見聞 (2)第19章 遲疑 (2)第520章 架空 (1)第505章 道義 (2)第374章 改元第262章 密鼓 (2)第528章 戰機 (1)第38章 邀請 (1)第576章 偉人 (3)第22章 懲罰 (1)第75章 突圍第120章 摧枯 (2)第171章 攻城 (2)第421章 決心第323章 功高 (2)第121章 政務 (1)第354章 帝國第358章 父子第379章 決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