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擦了擦髒兮兮的臉,抹乾眼淚握着銀子走進回春堂。
應該相信方纔那個人嗎?
她不知道,但那已經她最後的機會,真的不能放棄了。
——————————
前不久剛下過雨,空氣中還有有着微微的溼氣,慕青璃站在原地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今日一趟總算沒有白出來,知道了張氏和慕青瓔隱藏着的事,也算是不虛此行。
本想着出來一趟就順便調查一下市場,正好看看做個什麼生意能賺點錢,但是想到這些天還是多事之秋,加上出來這麼久了霜兒她們也在掛心着她,還是早些回去的好。
慕青璃順着道路往慕府的方向走,突然聽見後面的馬蹄聲像是急雨一般傳來,同時一聲怒喝在她身後炸響。
“滾開!”
慕青璃回頭,看見一輛馬車急速朝她駛來,那速度是極快的,在她轉頭的功夫已經到了她跟前。
京城之內人流密集,通常馬車進了京城都要開始減速,但眼前的馬車近沒有絲毫收斂,大地都震得有些抖動。
慕青璃短短時間內根本來不及躲避,感覺到那股烈風的逼近,只能繃緊全身肌肉,讓雙手本能的護住頭,希望等下不要受到什麼致命的傷害。
衆人看的驚呼。
眼看鐵蹄就要踩到她身上。
千鈞一髮之際,一條鞭子捲上慕青璃的腰,一把將她向後勾起,在她落地的時候有人從身後拖住她的肩膀。
同時另一個持刀大漢大步跨上前去,以極快的速度拽住奔馳中的馬兒,大刀落下就將馬頭砍了下來,馬蹄還高高揚起,身子在半空中已經轟然倒地。
本來慕青璃的身後還有行人,若是沒有這人的出手,就算她躲得開,後面的人一樣要受傷,這下總算解除了隱患。
身後救了她的人拍了拍驚魂未定的慕青璃,問道:“你沒事吧?”
慕青璃轉頭看去,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正看着她,這人身材高大,卻生着一張娃娃臉。
“無事,多謝你。”慕青璃穩下心情道。
看了眼四周,發現娃娃臉身後不遠處竟有一頂轎子,旁邊站滿了不少人,將那轎子圍的嚴嚴實實,站着的那些人面色嚴肅,即便是出了這麼大的事也沒有露出異樣的神色,巋然不動的站在那裡。
而那個斬了馬頭的男子沉默的收刀,到眼前這個娃娃臉面前恭聲道:“安爺,已經砍下來了。”
娃娃臉的少年“嗯”了一聲,看向那馬車的眼中有些許諷刺。
馬匹被砍成兩截,車子自然不會好過,順着馬倒下的方向也一同倒了,但是慕青璃一點擔心裡面人安危的想法都沒有。
在京城敢這麼惹事的,必然是皇親國戚,但是這種只顧着自己肆意妄爲,任意踐踏旁人生命的做法極爲噁心。
若不是今日這幾人正好在這裡,就算那馬踩不到自己身上,也必然有人因此受到重傷。
慕青璃這樣想着,就見到幾十個身着盔甲的侍衛涌上來,慌張的衝到馬車邊上七手八腳的擡開散落木架,將一個人扶了出來。
那男子看起來不過二十七八歲,通神華貴,樣貌也是器宇軒昂,可此時的眼睛裡卻滿是戾氣。
“這麼人敢斬本王的馬,這是活膩了嗎!”一開口就帶着上位者特有的凌厲,周圍的人嚇得不敢說話,唯有以娃娃臉少年爲首的那一圈人沒有露出害怕的神色,還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說,誰砍了本王的馬!”他已是怒極。
這時一個王府的侍衛站出來道:“王爺,奴才親眼看見,就這羣人砍了您的馬!”
手指指向的方向就是慕青璃所在的地方,嚴格來說,是她身邊這個娃娃臉。
頓時一圈侍衛將他們圍了個水泄不通。
得,又被捲到麻煩事裡了。
慕青璃內心一陣抽搐。
不過這人怎麼說都救了自己,誰連累誰還說不準呢,她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退縮,否則也太沒有骨氣了些。
那男子陰鷙的目光就掃了過來,直直的和娃娃臉碰到了一起。
“你是什麼東西,見到本王竟然敢不下跪,還敢殺本王的馬!”
娃娃臉沒有絲毫的緊張,懶懶道:“若非你的馬車在京城中橫行無忌,險些撞到行人,我也不會讓屬下砍了。畢竟陛下曾親自下令的,無論任何身份都不得在京城中起馬,想來閣下初來京城,還不知道這兒的規矩。”
那男子聞言,臉都有些扭曲:“放肆,你知不知道本王是誰!”
“不知道。”娃娃臉伸了個懶腰。
慕青璃心中卻早已是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
你妹的。
她這是什麼運氣,出趟門都能被王爺的車架撞到?
就是不知道這是哪個王爺,皇上膝下已經封王的皇子,就只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了,但是他們的年紀應該沒有這麼大。
那男子不再說話,臉上的殺氣再也蓋不住,周圍的侍衛得了他的指令紛紛抽出刀,就打算光天化日在這裡殺人了。
四周圍觀着的百姓紛紛退讓到一邊,就怕被殃及,慕青璃的額頭也隱隱滲出一滴汗水。
要是死在這裡,纔是個大寫的冤。
“慢。”就在這時,一個清冽的聲音淡淡道。
這人一開口,護着轎子的幾人紛紛讓出一條路來,順便將轎簾掀開,一個少年的臉就這樣闖入衆人的視野中。
他的面如冰雪,風姿絕世,肌膚晶瑩透明的彷彿能看見血管,最讓人驚訝的是他的眼眸,竟然是紫色的,帶着隱隱的疏離。
他只是靜靜的坐在那裡,就已經讓人挪不開目光。
少年靜靜的看了眼氣勢洶洶的那人,淡淡開口道:“靖王爺好興致。”
靖王?
慕青璃雖在一旁不動聲色的低着頭,但是心中卻是一陣觸動。
當今的楚宣帝繼位時也是從衆位皇子中廝殺出來的,上臺之後自然以各種理由將自己一大批兄弟全部清洗了個遍,老一代的王爺中存留下來的不多。
靖王之所以能安然,除了因爲他是先帝的幼子,幾位兄長爭奪皇位最激烈的時候他正是幼年,並沒有參與其中,加上他的母妃和當今太后關係不錯,所以皇上繼位後並沒有太過爲難靖王母子。
不過自古帝王多疑,皇帝雖然沒有殺了他,但是也將他早早封王派去了封地,無詔不得回京。
靖王爲人十分荒唐,每日只管縱情享樂,在民間的名聲十分不好,但也正應爲如此皇帝纔對他放心,讓他做一個富貴閒人。
可皇帝還是失算了。
靖王的荒唐只是表面,私下卻訓練軍隊,厲兵秣馬,加上他的封地也算富庶,養精蓄銳多年,終於在幾年之後趁着楚宣帝病重之時起兵,並在短短几個月間就發展壯大,靖王便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宣佈稱帝。
他並不滿足於半壁江山,與蠻族之人相互勾結,左右夾擊大楚。
後來眼看着大軍壓境,本來在病榻伺候的太子無奈之下只能離開京城親征,而二皇子就是趁這個機會掌握了京城的勢力,修改皇上遺詔登基,然後一道聖旨意圖賜死太子。
說起來,要是沒有靖王的叛亂,後來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了。
慕青璃臉上的神情頗爲複雜。
好在她帶着斗笠,沒有人注意到她,而靖王此時的重心都放在了那個紫眸少年身上,更是不會在意慕青璃這個路人。
“你是誰?”靖王眯了眯眼睛,察覺到這少年身上不一般的氣質。
他自幼離開京城,這麼多年來一直在自己的封地上,算起來還是第一次回京,對京城的勳貴們並不熟悉。
紫眸少年沒有說話,倒是靖王身旁的一個幕僚湊過來,無不尷尬的說:“王爺,那人是逍王府的世子……您看着……”
幕僚的聲音不算小,加上這會沒人敢說話,周圍的人都聽見了“逍王府”這三個字。
所有人的神情都變了。
逍王府!
大楚的一字並肩王!
夏朝末年,皇帝無道民不聊生,民間紛紛起兵反抗。
楚太祖起兵之出就有不少人跟着他,後來隊伍發展越來越壯大,一些人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也包括慕家的先祖。
居功至偉的,當屬太祖的結義兄弟墨之謙。
墨之謙當得起“戰神”這個稱號,他既可運籌帷幄之中,也能於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他爲大楚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天下大定,論功行賞的時候皇帝便賜了他“一字並肩王”的稱號,世襲罔替,也是大楚永遠的靠山王,世世代代享有殊權。
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楚太祖也是一個開明的帝王,沒有做那等兔死狗烹之事,在當權之後將當年追隨自己的功臣廝殺殆盡,而是各個予以高位,全了一代聖君的名聲。
事實證明他的做法也是很明智的。
每一代逍王都忠於帝王,並沒有因爲自己手中的權利而自大,而後百年中有不少王公世家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但是逍王府卻始終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