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鐵大業

對於縣內有鐵礦一事,李重九本是頗爲滿意,但是見一旁的作匠似一副yu言又止的樣子,不由問道:“李師傅,有什麼話直說?”

這名作匠年歲有五十多了,面目早是因爲長年打鐵勞作被薰得烏黑,額頭上的皺眉一道道的,而身上的破葛衣更是一個個小洞遍佈,這是打鐵時被火星濺得。李作匠一看即知是勞苦慣的人。一聽李重九稱呼他爲李師傅,當下反而噗通一聲跪下,將頭埋在匠坊的泥渣地上,顫聲言道:“侯爺,不敢,不敢啊,這是折煞小人了。”

李重九這才記起又將現代社會的習慣,帶到古代來了。這時代士農工商,匠人的位置也就比商人好一點。而稱呼師傅,顯然是以對方爲師了。不說這李作匠,一旁陳金曹,還有幾個匠人,都是一副瞠目結舌的樣子了。

李重九將對方扶起,言道:“一時失言,不過李作匠有話直說,本侯將來可是要大大倚重於你的。”

這也是實話,陳金曹乃是文吏,雖管轄礦山匠坊,但是不通鑄造之事。在官府匠坊裡二十多人,大多皆是火工打雜買力氣活的,只有李作匠,還有兩個他一手帶出的徒弟,纔算是真正的技術人員。

李作匠見李重九如此擡舉他,當下惶恐了半ri,這才言道:“侯爺有所不知,冶鐵和鑄鐵乃是兩碼事,雖然本地有兩個鐵礦,但是冶鐵之法,卻是一般,鐵礦用爐子裡冶出的鑄鐵,若是耕田種地尚可,但是如果作爲兵刃則顯得太脆。”

李重九聽了不由問道:“爲何如此?難道本縣有大量鐵礦石,可冶鐵之術如此糟糕,陳金曹難道是爾等怠慢之故?”

李作匠上前解釋言道:“回稟侯爺,你錯怪金曹了,並非是縣內怠慢,若是要出上等好鐵,必須採用高爐。我們縣內融鐵之爐,火溫不足,故而打出的鐵較脆,我們匠人都稱之爲綿綿鐵,最多隻能拿來當鋤頭耕田種地。”

“那爲何不置辦高爐?”李重九不由又問。

陳金曹上前言道:“因爲飛狐縣乃是邊郡,朝廷擔心胡人學會冶鐵之法,故而嚴令邊郡一律不可用高爐。”

李重九來到邊郡一段ri子,對於長城以北胡人各部冶鐵水平也是瞭然。

突厥人當年乃是柔然人的鍛奴出身,其鑄鐵之術,甚至還勝過大隋,但苦於草原上沒有鐵礦。故而突厥人用鐵只能通過西域貿易,或者是從草原上採集隕鐵,以及多年來入侵漢地搶奪了,但縱然如此鐵器對於突厥人而言,還是稀缺。直到數百年後,蒙古人南下劫掠時,破城後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搶鐵鍋。

至於契丹,奚人,霫人,室韋,甚至遼東的靺鞨,他們雖都掌握鍛鐵這一技術,並且境內也有鐵礦石,但是卻都不懂得如何冶鐵。歷史上契丹真正的強大起來,是在安史之亂後,契丹擄劫了不少漢人,以及攻破渤海國後,取其技術,在東北各族之中,率先學會冶鐵(注一)。契丹之後擊敗了奚部,靺鞨,又有耶律阿保機這等雄主,方纔一崛而起,一發不可收拾。

至於現在東北唯一掌握了冶鐵就是高句麗,並也有鐵礦,故而地方文明程度也較高。

李重九聽金曹如此說,明白就算有了鐵礦,但是沒有合適冶鐵技術,一樣是坐擁寶山而無用。李重九對金曹言道:“既然如此,就立即建高爐,我們一定要冶出好鐵來。”

“高爐!”金曹聽了面有難sè,言道,“侯爺朝廷律令方面。”

“朝廷方面由我來應對,你只需作出高爐即可。”

“這,侯爺既然這麼說了。”金曹猶豫了一下,轉而看向李作匠。

李作匠想了下言道:“侯爺,金曹,小人在涿郡時,看過高爐之鑄法,應該可以幫得上一二。只是鑄高爐,需大量人手。”

李重九聞言當下哈哈大笑,言道:“只要能鑄出高爐就可,至於人手你不用擔心,要多少我給你多少。”說到這裡,李重九頓了頓言道:“李作匠,我任命你爲金曹書辦,統籌匠坊一切之事。”

李作匠聽李重九令他爲書辦,當下又是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兩橫老淚流淌而出。書辦雖然不是朝廷正式編制,但終歸是一縣小吏,算是文職,出門說話也是一個吐沫一個釘的主,比起之前匠坊的匠人,不知地位要高了多少。

“謝侯爺,小人誓死也要幫侯爺將高爐鑄出,報答侯爺。”

李重九這次不再扶了,言道:“一個書辦就如此高興,ri後你將匠坊辦好了,我還要提拔你爲一縣金曹。”

李作匠聽了李重九要任他爲金曹,當下看了陳金曹一眼,反而是露出駭然的表情:“回稟侯爺,小人不敢貪心。”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何來貪心,陳金曹努力地方之事,我準備舉薦他司戶參軍爲一職。你就安心爲替本侯做事吧。”

這回輪到陳金曹連連作揖,滿臉都是感激涕零了,郡內對應縣內六曹,乃是六司,分別是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這些都是郡的屬官,李重九雖不是郡守,但以通守身份保舉這些人,也算毫無壓力。李重九對陳金曹,言道:“眼下郡內其餘各縣還未收復,你就暫還是暫代縣內金曹一職,努力做事。”

“多謝侯爺,卑職必然效死。”

當下陳金曹,李作匠,不是李書辦二人皆是對,李重九一副誓死效命的模樣。李重九也有意藉助這二人之力,擴大經營縣匠坊的意思。

原先飛狐縣官方匠坊,規模不大,最多也是替郡兵修補鎧甲,打磨武器,替戰馬修馬掌罷了,而眼下李重九躊躇滿志,他決定先將縣內幾個民間匠坊也是一併併購,歸於官方匠坊。

爲了冶鐵大業,李重九將之前俘虜的王須拔手下五六百人流賊,也一併併入城中匠戶,解決人力問題。他們必須先李作匠的指導下先打鐵築爐,將能夠築好鐵的高爐鑄出。

注一:遼史本紀二,言耶律阿保機之父,始置鐵冶,教民鼓鑄,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六章 刎頸之交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六百零三章 趙國盟友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兩百六十五章 孤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六十七章 亂世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一百零三章 三軍出陣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