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

黎陽城變天,對於當地百姓而言已是習以爲常。

在大業八年時,楊玄感在此起兵謀反,遏制了楊廣第二次東征高句麗的大業。

之後李密,徐世績攻陷此城,黎陽城成了瓦崗軍在河北的大本營。之後宇文化及北上要奪黎陽倉,與李密在此大戰。

百姓們又是經歷一陣擔驚受怕,雖宇文化及沒攻下黎陽,但是百姓們已是顛沛流離。

但兩年後,李密降唐,黎陽城又爲宇文化及所據,宇文化及橫徵暴斂,麾下由原先驍果軍而組成的宇文軍,軍紀極差。

黎陽城內百姓皆是不堪其苦。

現在黎陽城爲趙軍所據,城頭變換大王旗,百姓們皆是有幾分擔驚受怕,但一貫聽聞趙軍軍紀甚好。趙軍入城後,絲毫沒有擾民,士卒與百姓秋毫無犯。

百姓們見趙軍軍紀嚴明,皆是慶幸受苦之日,終於過去了。但這時候城內傳出消息,李神通,王薄大軍已是左右包抄而來,黎陽城又臨一場大戰。

這回百姓們都是慌了,不僅是城內大戶,連平民百姓也是蜂擁向城門而去。

城內民心不穩,百姓們拖家帶口,皆是擁堵在北城城門之後,拍門要求城上守軍放行,讓他們出城。

城下哭喊聲響作一片,城門早已是關閉,士卒們持槍攔在大門前。

正待軍民對峙時,一輛車駕在幾十鐵騎簇擁下抵達黎陽城的北街。

百姓們見了帶着鐵面的鐵甲騎兵,皆是不寒而慄,不敢上前,紛紛退在街道兩旁。

但見車駕來到民衆之間時,車簾挑開,一名二十多歲穿着戎裝的年輕男子,從車駕而出。頓時原本喧鬧的街道,一下安靜下來。

不過這安靜只是頓了頓,當即一名三十出頭的百姓上前作揖。言道:“某乃是本地教諭趙弘,敢問貴官是?”

趙弘看對方十分年輕,但卻有如此精緻的車駕,又兼有鐵甲精騎護衛,還以爲是趙國哪個世家子弟。靠家族之力身居高位的。

那名年輕人看向溫和地言道:“原來是趙先生。”

趙弘見自己作揖。對方本該還禮,但這位年輕人只是隨意的站在哪裡,絲毫也沒有回禮的意思。不由暗惱其傲慢。

趙弘不禁心底有氣,心道就算是世家子弟,也不該如此傲慢,當下其又言道:“不知足下貴姓啊?清河崔,范陽盧還是趙郡李啊?”

對方言道:“都不是,孤乃李重九。”

趙弘聽到李重九三字,臉上一僵,誰都知道這位趙王,弱冠封侯。不過五六年已爲幽州之主,但未料到如此年輕。

趙弘又追問一句:“你真是李……”

趙弘連忙將後面兩字吞下,叫尊者的名諱,這可是大不敬。

對方笑了笑,看向衆百姓言道:“李重九又非三頭六臂的人,孤還無需假冒他。”

趙弘額上冷汗滲出。本想下拜的,但突然雙膝卻是僵硬住了,這時候士人還是很有的風骨,除了天子之外,不對他人下拜。

趙弘重新作揖。朗聲言道:“拜見趙王,趙王千歲!”

街道的衆百姓聽聞是李重九親至,皆是一併高呼趙王千歲。

李重九問道:“衆位爲何要着急出門,以至封堵在城門前。”

趙弘這時心底已是七上八下,言道:“聽聞那殺人不眨眼的王薄,還有李唐的大軍要攻打黎陽城,我等害怕萬一城破後,亂軍塗炭百姓,故而想早日離開黎陽城,卻沒想到衝撞了趙王的御駕,實在是大罪,我等這就回去。”

百姓們聽趙弘這麼說,有的附和要返回住所,有的人則是駐足,看着城門留戀不走。

李重九看了百姓的神情,朗聲言道:“趙先生何言大罪,讓百姓們不能安居,顛沛流離,這是我李某的責任,在此孤還要向衆位父老鄉親賠罪纔是。”

聽李重九這麼說,衆百姓們皆是不動了,人羣中突有人言道:“趙王說得如此大度,爲何不開城門,讓我們走。”

李重九言道:“不開城門,是擔心有細作出門,將城下之虛實告之敵軍。一旦敵軍退去,就會再開城門,放任大家自由。”

這時又有人言道:“趙王說得輕巧,萬一破城了,我等百姓遭亂軍之苦,趙王哪裡還保得住我們。”

李重九見有人在下面爭對自己,心底有數,這不是李唐,就是李神通派來混入城中奸細,一般百姓如何有這麼大膽量質問自己。若真的放他們出城了,城內底細就爲李神通,王薄瞭然了。李重九給侍衛使了個眼色,他們會意立即去搜索說話出聲之人。

李重九站在車駕上,面對衆百姓高聲言道:“城不會破!孤敢在此擔保。”

“空口無憑啊!”

李重九看向說話之人的方向,言道:“孤乃一國之主,與閣下相較,這條命孰輕孰重,你也可曉得吧。我既不怕死,坐鎮在城中,你又有何懼之呢?”

此言一句,下面反駁之人不再出聲。

李重九言道:“衆位子民,皆是黎陽城的百姓,孤知道我們漢人子民,皆是安土重遷,若非爲戰亂所苦,何必遷離呢?這點是孤的不是,攻取了黎陽,以至驚擾百姓,但孤率十萬鐵騎南下,就是爲了結束這亂世而來。”

說到這裡李重九頓了頓,言道:“方纔那人說得空口無憑,但孤要在這裡,向諸位百姓承諾,只要我李重九爲趙王一日,所以黎陽城的百姓三年之內,皆可不徵,不調,不租,不役。”

“趙王說得可是真的?”一名皓首白髮,滿臉滄桑的老者,抱着懷中嬰孩,雙目顫顫的看向李重九。

李重九言道:“君無戲言。”

老者聞言臉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言道:“前年許軍破城,我的兒媳被許軍看上拉入軍營再也沒有回來,兒子又被抓了壯丁,沒在了魏縣,眼下就我這老漢還有這苦命的娃娃,若非兵荒馬亂,老漢怎會帶着這兩歲大的孫兒出城,既然有趙王這句話,老漢就放心了。我這就帶着孫兒回家。”

說完老者先邁一步,身後的百姓看了皆是紛紛掉頭。

“孩子他娘,回家了!”

“回家,不知門栓了沒有?”

“不說走時,那兩件破傢什不帶了嗎?怎麼還惦記着。”

“唉,破家值萬貫啊。”

李重九默然看着百姓們熙熙攘攘的背影,這時一旁侍衛言道:“奸細已是抓到了,王上是否審問。”

李重九言道:“給我撬開他們嘴巴,看是王薄,還是李神通的人。”

白馬渡河邊。

濁浪排空,對岸就是黎陽城所在的黎陽渡。

從白馬渡望去,黎陽渡上只有區區幾艘水船,絲毫不見重兵防備的跡象。

王薄在站在白馬渡口,心情很好,躊躇滿志的以馬鞭指着滔滔黃河,對左右笑着言道:“李神通居然來派人來求我出兵,我眼下都不知道我王薄現在,居然有在他們眼底有這麼重的分量。”

一旁將領言道:“大當家,李神通的價碼不錯啊,可以幹一票。”

王薄笑了笑,言道:“你不懂,宇文化及是我們的大主顧,李神通也是我們的大主顧,兩邊眼下都出價要我攻李重九,奪下黎陽倉。我王薄不會作虧本買賣,他們漫天許諾好處,但我們在地上等半天,也沒看到空中砸下一兩個銅錢來。”

“沒見到真金白銀前,憑什麼要我們弟兄去拼命。”

衆將聽了都是哈哈大笑,都言大當家果真謹慎,弟兄們自嘆不如。

王薄當下問道:“我們大軍要攻打黎陽城的消息,放出去了嗎?”

一名文士打扮的人笑着言道:“回總管的話,早放出去了。我兩萬大軍,加上李唐的兩萬,左右包夾而來,黎陽城現在早就是人心惶惶了。總管這一招攻心爲上的計謀,實在高明。”

王薄冷笑言道:“李神通,宇文化及都是草包,若是我有一日攻陷了黎陽倉,憑着城內幾十年也吃不完的糧草,又憑什麼來看李神通,宇文化及的臉色。”

文士言道:“總管是否要在黎陽招兵買馬?”

王薄言道:“有何不可嗎?”

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
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蹄鐵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兩百二十一章 遼西靺鞨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八百零九章 遼北五郡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發橫財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