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

盧家藏書閣,乃是涿郡一絕。

三樓之內具是藏書,有上千冊之多,其中不少皆是珍稀古版。

盧家對書十分愛珍,皆芸香闢蠹,所以漫步於藏書閣,自可以聞到一股書香之氣。

盧子遷一邊走着,一邊打趣的對盧承慶言道:“聽聞那李使君開設郡學,想來郡學之內,也沒幾本可看的書,也不知能湊齊幾本。”

盧承慶聞言笑了笑,盧子遷自是諷刺李重九設立郡學了,似盧家這般的大族,自己都設有族學,讓名儒教導族內的子弟讀書,故而不必前往郡學湊什麼熱鬧。

此也是士族的優勢,對於知識的壟斷。

盧承慶言道:“不過聽聞郡學之設,乃是李使君效仿天子取士之法,不以士人鄉論推舉,而由郡學而出。此倒是不可小視。”

盧子遷聽了捏須,言道:“這我聽說了,郡學肄業之人,豈能比得我盧家族學,這乃是李重九扶植那般寒門子弟爲官的手段。”

“不僅僅是寒門子弟,叔父,我聽說趙家,高家也派人,往郡學之中就學了。況且這一次郡學取士,言不在縣學之內,於郡內擇良才,只需年滿弱冠即可,以策論論取二十人。趙家,高家,還不少郡內子弟,聽聞報考了有上百人之多。”盧承慶如此言道。

盧子遷了低哼一聲,言道:“高家,趙家這般人,真懂得湊趣。”

盧承慶言道:“也並非湊趣,叔父,你想寒門子弟,若非通過縣學就學,就幾人可以讀書入仕,郡學取士二十人,說是論才取人,但還是選拔我士族子弟中的英傑子弟。”

盧子遷默然言道:“我懂得你的意思,無論是走個過場,還是別的,我們盧家都不能等閒視之,否則李使君會覺得我盧家不配合。”

盧承慶說了這麼久,就是這個意思,當下言道:“叔父,本家幾個後輩,還算不錯,族學中也有幾個庶族旁支,才華出衆,若是讓他們去應試,魁首必然爲我盧家所得。”

盧子遷聽了點了點頭,盧承慶言道:“我知你就這個心思,也好,現在盧家有你在涿郡爲官,你必須照拂起本族子弟來,這幾個人郡學肄業之後,就可以爲官,你好好提拔,將來就是我們助力,當然那時候若是李重九還能守得住幽州的話。”

盧承慶聽了一笑,當下言道:“是,叔父。”

“還有這裡的藏書,送了一些到郡學去,不能讓別人說我們盧家小氣。”

盧承慶正與盧子遷慢慢說話,這時外面有公吏求見。今天正是朔ri,盧承慶沐修,故而沒有去衙門應卵。

當下盧承慶來到中堂,這公吏言道:“啓稟盧司馬,漁陽郡羅成率領親信棄城而走,漁陽郡,雍奴縣,當地士紳決定向我涿郡降伏,李使君召盧司馬前去議事,決定如何接管漁陽郡之事。”

盧承慶點點頭,言道:“知道了,我換上官服就去。”

公吏退下後,盧子遷從屏風之後走來,言道:“雖是早有預料的事,卻也沒想到這麼快。”

盧承慶言道:“羅藝一死,漁陽郡獨木難支,聽聞羅成本打算向竇建德稱臣,將漁陽,涿郡兩縣獻給竇建德,但誰料到,上谷公早就暗中拉攏漁陽郡當地士紳,以及羅成的部下。羅藝一死,羅成年紀輕輕,無法威服當地部屬,也虧得他走得快,若是遲了幾ri,恐怕還不能活着離開漁陽郡。”

盧子遷聽了臉sè一沉,言道:“這李重九真是好手段啊,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漁陽郡。”

盧承慶言道:“這也是勢,白狼山一戰,李重九擊敗契丹奚族聯軍,其一統幽州之勢,已成定局,高開道,羅藝如何能與他爭鋒。”

盧子遷言道:“那也未必,羅成也是狡詐,知道漁陽守不住,故而將漁陽郡獻給竇建德。眼下漁陽郡爲李重九所有,竇建德如何甘心,這不是二桃殺三士之法。”

盧承慶佩服地言道:“叔父分析得透徹,如此我看竇建德與幽州比有一戰。叔父,小侄公務在身,先走一步。”

盧承慶臉上頗有憂sè,顯然是擔憂將來竇建德與李重九的一戰。

盧子遷不由搖了搖頭,眼見盧承慶愈來愈越代入自己涿郡郡司馬之職,不由難免有些憂心。待想到李重九與竇建德兩強爭鋒於河北,當下坐在桌案書信一封,命人秘密送往身在關中,爲李唐效力的兄長盧赤松。

一ri之後,李重九派水軍沿着永濟渠南下,收服了雍奴縣,潞縣。接着尉遲恭率三千人馬,入駐北平郡,奪取其縣治盧龍縣。

至此羅藝羅成當初所據的三縣全數收服。尉遲恭入駐北平郡之後,從側翼威脅,高開道所在漁陽郡。

現在高開道的局勢,北面草原,由室得奚部屯紮得草原番軍,東北面乃是安樂郡,東面乃是遼西郡,有突地稽的靺鞨軍,西面則是涿郡,南面唯一的退路北平郡又爲切斷。

現在高開道地盤,交通斷絕,四面都處於李重九重兵包圍之下。但數ri之間,李重九派人向高開道勸降,卻爲高開道拒絕,聲言要死戰到底。

聽聞高開道拒絕投降,要與李重九一戰,當下漁陽郡郡治無終縣之內皆是人心惶惶。

高開道手下大將張金樹,這時正與幾名心腹,在城內商議。

張金樹言道:“幽州的李使君,已是承諾於我了,說若是斬燕王的人頭,獻上漁陽郡,保我們這輩子榮華富貴。我聽了還是猶豫,畢竟燕王素來待我們不薄,你們覺得如何?”

幾名心腹聽了,左右看了一眼,當下一人言道:“北平郡已丟,現在漁陽郡對於幽州而言,已是嘴上一盤肉,我們不能跟這姓高的一條路走到黑,將軍這也是早點自謀出路啊。”

另一人言道:“燕王平ri雖待我們不薄,但是大勢所趨,也是沒辦法了,就算我們不獻城,李重九攻進來了,一樣是死,還不如我們自謀前程。將軍眼下正是拿決斷的時候啊。”

張金樹聽了竊喜,他本來就有這個打算,只是這種背主之事,自己不好說,現在藉助衆將之口,將此事道出。

當下張金樹言道:“不錯,此事需小心,不能有所閃失。否則就是害了,我們自己。”

一人言道:“將軍,城內人心惶惶,早有棄燕王之心,要說服其他衆將不難,但所慮的,就是燕王所養的上百義子,這樣人對燕王忠心耿耿,不僅不可能被我們收買,而且都是驍勇善戰,若是魚死網破,我們倒不一定是這些人對手。”

張金樹笑道:“你們放心,我自有辦法。”

“將軍有何妙計?”

張金樹言道:“明ri我在府上設宴,招待燕王義子,命府內歌姬,舞姬,樂弓三十多人招待這些人。先讓這些人享受一番。晚上我再將這些歌姬,舞姬送入了府內繼續招待。讓歌姬舞姬將這些人灌醉後,樂工就入了武庫,將其弓弦剪斷,將刀劍馬槊通通藏起。”

“沒有爪牙,我看這些義子如何對抗我們。明夜待事情一成,我們舉火爲號,攻入燕王府內。”

衆心腹聞言都是點頭。

當夜無終縣內突而燃起了大火,張金樹手持長刀,看着這一幕不由一笑。高開道早已經大勢已去,城內諸將都早已是歸附於他,現在只需攻破燕王府即可。

現在燕王府發出了信號,張金樹將長刀一揮,下令前進。

府內高開道從睡夢之中驚醒,聽聞大火,當下丟下妻兒,從枕邊摸出刀來想外而去。

府內一片慌亂,高開道揪住一人,喝道:“怎麼回事?”

“回稟燕王,城外有人放火!”

一名義子斜着衣裳跑來對高開道言道,“燕王,我們的弓箭弓弦皆被絞斷了,刀劍馬槊也不知被放到哪裡去了。”

高開道頓時一巴掌抽了過去,喝道:“肯定是張金樹,叫你們沉迷女sè。”

說話之間,就見有人奔來,言道:“燕王,馬廄裡所有戰馬都被毒死了。”

“可惡,連這一手都算到了。”一股被背叛的憤怒在高開道心中燃起。

前方大門轟然打開的聲音,喊殺之聲遍地響起。

“給我殺!”

高開道怒喝一聲,當下衝入戰團,那些義子們也是赤手空拳,一併跟着高開道上前廝殺。儘管是沒有兵器,但這些義子們仍陪着高開道在府門前,堵住了衝進來的敵軍。

高開道殺了十幾人後,連刀子也砍缺了,當下將刀子一丟,不顧身後努力抵抗敵軍入內的義子,奔入自己的屋內。

只見自己的妻子抱着自己八歲大的兒子,正一臉驚慌看着自己。

“守不住了。”高開道頹然坐在地上。

“夫君!”妻子不由大哭。

高開道自言自語言道:“張金樹不會放過你們的,不要怪我。”

說完高開道舉起了刀子。

張金樹殺得滿臉是血,衝入燕王府內,看到高開道一家的屍體,不由是哈哈大笑,當下其餘高開道的義子,亦是一併而降。

之後張金樹命人快馬向涿郡請降。(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五章 古武術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
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後指望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章 萬箭齊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懷荒鎮新丁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陽的細作(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五章 古武術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三百一十章 大勢與人謀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十九章 一箭驚敵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