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

此刻李三娘內心有幾分波動,看向李重九的目光,哼地一聲言道:“既然不是惡人,爲何將我強擄至山寨,將我捆綁在這,意圖不軌?”李三娘直直地看着李重九,想從他的臉sè上看到一絲心虛之意。

可惜沒有!

李重九嘴角揚起,反問言道:“小娘子,既然你說我圖謀不軌,那爲何我進屋之後到現在,還不扒光你的衣服,強就而上,反而坐在椅上喝酒,坐在這裡陪你聊天。這不太浪費時間了嗎?”

李重九的反問乾脆利索,李三娘卻冷笑言道:“或許你別有詭計,也說不定。”

說到這裡,李三娘忽然話音一頓,面泛怒sè言道:“別動什麼心思,想用什麼溫柔的手段,讓我甘心從之。若是你有什麼不軌,即便了我死了,亦不會你與你干休。”

聽李三娘這微微作怒的聲sè,李重九仰天哈哈一笑。李三娘抿嘴看着對方,琢磨自己之話何故引得對方發笑。

李重九笑畢,言道:“美sè當前,本可yu取yu摘,卻還要先談情說愛一番,那不是太迂腐了嗎?”“那你究竟是何用意?”

“很簡單,爲了招安。”

“招安?”李三娘雙眼一擡。

“不錯,正是招安。”

並非李重九囉嗦,因爲心理學上說,以重複並肯定的語氣,說一件事情,可以增加成功率。

李重九當下言道:“敢問姑娘可是唐公府上的千金?”

李三娘沉默不語。李重九見對方不答,猜到她怕自己身落匪窩,敗了名節而死,傳揚出去壞了李家的名聲。

李重九言道:“我聽聞唐公府上,四男一女,長子宅心仁厚,溫文爾雅,次子尚義任俠,屈節下士,其餘二子尚未長大,唯有一女,排行第三(注一)姿容無雙,巾幗不讓鬚眉,不知可是姑娘?”

任哪個女子都愛聽奉承,李三娘聽李重九之言,下齒輕咬嘴脣,言道:“你一個山賊,可曾親眼見得,恐怕是道聽胡說的吧。”

李重九一本正經地,言道:“絕不敢欺瞞姑娘。”

李三娘暗暗奇怪,對方既知道自己底細,爲何還如此大膽,當下問道:“既求招安,又爲何不去官府投奔,反而強擄於我。?”

“這就是父輩的考量了,官府方面我們沒有門路,不敢貿然前去,而聽聞唐公乃是當世英雄,有心投奔,後打聽到三小姐在此經過,特請三小姐來山寨一談,希望能夠代爲引薦。”

李三娘並非有絲毫釋疑,當下直問道:“那這強行娶親,豈是有心要我代爲引薦,強行招安之舉?”

聽李三娘如此說,李重九當下心道這個女子,果然不好糊弄。

李重九臉不紅心不跳地,言道:“這當然是姑娘魅力之所在,在下對姑娘一見傾心,父輩見我癡念,故而有心成全,才設下此局,讓我與姑娘能結下百年之好。如此父親方纔安心,將山寨一門上下四百餘口之xing命,皆交由唐公。”

聽李重九如此直白之言,李三娘不由愕然住了。她從小到大,雖是美豔,暗中喜歡的人不少,當攝於其門閥家世,故而無有一人敢於在她面前大膽直言。

眼下李重九一本正經的樣子,就將這表白之話,猶如喝水吃飯一般的說出。李三娘不知此刻,到底是害羞,還是動怒。半響李三娘嗔道:“妄想!你乃一介小賊,強盜於世,配麼?”

李重九正sè言道:“沒想到小娘子,見識不過如此。”

李三娘聽聞李重九之話,沒想到這小小山賊,居然有這自信。南北隋唐之際,門閥行於世,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寒家。到了這時更有李鄭崔盧,姓之名器,千古推高,九流仰之之說。

李姓要結親,亦選之名門,以門當戶對。李三娘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山賊,居然自信滿滿,要迎娶於她。李三娘一臉薄怒,看着李重九見他要說一番什麼大道理來。

“世間焉有天生貴種,秦漢之際,漢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劉玄德織蓆販屨,亦成一方諸侯。姑娘拘泥於門閥之見,卻不知江湖之上,多有英雄,如此不失之交臂了嗎?”

李重九話這麼說,他上一輩白手起家,亦奮鬥至上市公司主席,已是從中走過一遭,故而說此言時,只是侃侃而談,並非有那麼多激憤之情。李三娘聽後嗤笑,言道:“眼下太平盛世,我就等候你以布衣而取天下的一ri。一介山賊?布衣而取天下?可謂志向遠大。”

“太平盛世?未必見得?”李重九言道,“當今聖上,好大喜功,以舉國之力征伐高句麗,窮兵黷武,天下民不聊生,我看不ri天下將有大亂,到時必有豪傑斬木爲兵,揭竿爲旗,隋室將傾!”“大逆不道,此乃無父無君之言。”李三娘雖斥李重九,但是心底亦是暗暗震驚,家裡的二兄亦是時常說這句話。

不過二兄一說,往往會遭阿爹,大兄二人,當面斥責,故而只敢背地與李三娘這麼說。李三娘素來信服二兄之能,二兄四歲時,曾有書生來家中說二兄,龍鳳之姿,天ri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注一)。故而父親將二兄名字,名爲世民。

“我對小娘子傾心如故,這纔不怕被誅之罪,冒死如實相告,亦希望姑娘能早作準備。”李重九仍是一臉誠懇。

看來這小賊是真心喜歡我,於是李三娘問道“這麼說,閣下是等着天下將亂時,從中取利了?”不知不覺之間她話中對這小山賊,換上了幾分敬意。

李重九一臉嚴肅地言道:“天下興亡亂治,乃是一姓興旺,黎民百姓具苦,從中取利,於心何忍,我望能輔助能主,能夠吊師討暴,解蒼生於倒懸,才乃我之畢生抱負。”

“不過到時,天下可期,王侯將相馬上取之,亦是大丈夫之快意!”說到這裡李重九不免笑了笑,言道:“一時不慎,將心底話吐露,還望姑娘不要怪我唐突纔是。”

李三娘此刻看向李重九,目光已是亮sè,心道這小山賊雖武藝低微,胸有錦繡之志,處事不亢不卑,說話條理清晰,顯然是一位人才。

“不錯,我正是唐國公的三女。”李三娘言道,“山賊之中,有你這樣見地的不多,你應該是讀過書吧。”

李重九一愕,心想方纔自己言談引經據典,幾是一派儒生風範,不合自己山賊身份。

當下李重九言道:“粗野之人,哪裡讀得什麼書了,我的四叔蘇素曾拜在當世大儒王仲淹門下。我與他素來親近,ri常聽聞亦有所長進。”

“王仲淹,王通?”

李三娘不由詫異言道,未料到這山寨之中,卻是藏龍臥虎。這個小山賊也就罷了,居然還有人乃是大儒王通門下。李三娘當下將蘇素這個名字記在心底,心道爹爹眼下遭小人猜忌,被貶往懷遠鎮,爲聖上督辦軍糧,這時候手下正缺人才。此人雖冒犯於我,但並非不可見諒,何不替爹爹招攬之,或許將來真會成爲我李家之臂助。

李三娘當下言道:“好,我信你之言,不過你既有心投靠我李家,現在就解了我身上的捆綁,以示誠意!”李三娘目光爍爍,給李重九提了這個難題。“解開捆綁?”李重九看了李三娘一眼。

李三娘目光爍爍地看着對方,言道:“不錯,你要我李家取信於你,你需先信我李家方可,否則一切說得再是漂亮,也是無用,你說如何?”

李重九聞言哈哈一笑。

“怎麼了,不敢?”李三娘嘲諷般一笑,言道,“差點忘了,你是我的手下敗將,自然是不敢了。”

李重九當下點了點頭,回身走到屋中,將剩餘一盞尚未燃完的紅燭取來。李三娘見李重九如此動作,目光之中露出了不明所以的神sè。

李重九當下報以一笑,言道:“婚房之內,沒有銳器,故而用紅燭一試。”說罷李重九將燃着紅燭,放在紅繩下灼燒,之後用力一扯,如此連拔斷四根紅繩。

李三娘捏着手腕,驚愕地看着李重九,訝然問道:“你當真信我。”李重九微微一笑,並不回答。

而待李三娘站起身,突然身子一麻,差一點再度摔在牀上。

李三娘當下明白過來,纔想得對方如此輕易就答允了,原來是欺負自己被捆綁了一夜,手腳無力,這時候的李三娘怎麼可能李重九之對手。當下李三娘坐在牀上搓揉手腕,尋思此人心思真是細膩,屈就爲一個山賊,真是可惜了。

這時李三娘,站起身來雙拳一拱言道:“多謝閣下,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李重九亦是正sè言道:“在下李重九。”

“李重九,李重九。”李三娘低聲將他的名字唸了兩遍。

“不知姑娘芳名呢?”

“我叫……”隨即李三娘下意識的臉一紅,言道,“無禮。”

李重九一指紅燭,笑着言道:“或許亦不算得失禮了。”

對於這場胡鬧般的搶婚,兩人不由皆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注一:史書載,李世民排行老三,年紀小於李三娘。

本書還是以李三娘爲李世民之妹爲說。

注二:引自新唐書,本紀二。

ps:新書期間,週一凌晨更新,誠懇求推薦票

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
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六百零四章 洛陽登基第四百零七章 納采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八百四十四章 襲擊糧道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七十三章 沙包大的拳頭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七百八十八章 夜襲成功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五百零一章 紮緊口袋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