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老爺子教孫女(三更)

陳氏問顧氏,周家姑娘的品性如何?

顧氏搖搖頭,若有所思道:“時間太短,哪裡分得清好壞。不過我總覺得這事有幾分蹊蹺,那流言怎麼出來的,大嫂得好好查查。按理說,以周姑娘的心氣,是不屑給人做小的,那頭又是得了銀子的,也不會把這事添油加醋的往外說,畢竟姑娘家的,還要嫁人不是。咱們這頭,更做不出這種事情來。那麼誰在背後煽風點火?”

陳氏忙道:“這事咱們婦道人家,如何查得?京城不比蘇州府。”

“打聽打聽也是好的。”

顧氏接話道:“還有,大嫂還是快些把大奶奶勸回來,老太太先頭爲什麼要花三千兩銀子把這了乾淨,想必心裡是不願意的,原本理在她這兒,可她這樣不管不顧的一走了之,可就佔不得理了。”

陳氏一聽,只覺得醍醐灌頂,趕忙回了院,把正在房裡和元晨喝悶酒的兒子叫到了跟前。

其實蔣家最鬱悶的人,當數蔣大爺。

好好的散個酒氣,卻散出一場風波來,這下倒好,老太太大動干戈不說,老婆孩子回了孃家,那頭姑娘尋死覓活,外頭還有他的風言風語,他不鬱悶,誰鬱悶。

陳氏心疼的看着兒子,半晌才道:“兒啊,母親問你句話,這事,你是怎麼打算的?”

蔣元晨嘆了口氣,如實道:“母親,原本我也沒多想,不過是救個人而已。只是如今傳說這樣的流言來,我也沒料想到。兒子倒還罷了,人家好好的姑娘……哎,沈氏這邊,我也是爲難。”

陳氏冷笑道:“她這一走,是給我們爲難。不過是納個妾,要不是那姑娘是周家的。你母親我頭一個贊成。”

“母親?”

“得了,你也別垂頭喪氣,明兒個我託人打聽一下這姑娘的爲人,如果品性是個好的。我看就依老太太的話,日後你自個有些分寸就行了。沈氏回來,好好哄着。沈家到底官宦人家,家底比周家厚着呢!明兒個,你去把沈氏和三個孩子接回來。”

蔣元晨向來孝順,自然不會違了母親的意,點頭應下。

……

這廂邊陳氏與兒子一陣密語。那廂邊,沈平讓人把沈英叫到了牀前。

老爺子一雙鷹眼直直的看着跪倒在地的孫女,也不叫起,半晌才道:“今日這事。你覺得,你可做對了?”

沈英冷靜下來,細想一番,心中早有悔意,便道:“祖父。孫女這事做得魯莽。”

“你且說來聽聽。”

沈英黯然神傷道:“祖父,我這一走,就佔不得半分理了。”

老爺子平心靜氣道:“你走,既對,又不對。你能想着回孃家,就說明你心裡頭有沈家,知道父母兄弟可依靠。這是好事。錯就錯在你走的時機不對。”

沈英忍住淚意道:“請祖父教誨!”

老爺子垂頭沉默片刻,便道:“事情還沒弄個水落石出,你公公婆婆的態度尚且不明,姑爺心裡是個什麼想法你也沒好好問一問,就這樣帶着孩子回了沈家。你這一走,落人口舌不說。還失了正房奶奶應有的氣度。你可曾想過,萬一蔣家因此順水推舟,把你冷在這裡,那頭卻熱熱鬧鬧的把人納進門,你又該如何自處?到時候。你纔是真正的進退兩難!”

沈英見祖父說得分毫不差,不由的落下淚來,泣聲道:“祖父,這事是我做得不對,我只想着心中咽不下這口氣,腦子一時糊塗,便做了這蠢事。”

沈老爺子嘆道:“元青這孩子,我是有幾分瞭解的,你們夫妻*年,他可有出閣的事情讓你頭痛腦熱的?”

沈英泣聲道:“祖父,他對孫女一向言聽計從。”

“孩子,你要記住,人最忌諱得寸進尺,元青他讓着你,敬着你,那是因爲他心裡有你。既然他心裡有你,他就是再納幾個貴妾又如何呢。”

沈英一想到自家男人的好處,頻頻含淚點頭。

沈老爺子輕咳一聲又道:“遠的不說,你只看看二房,你的嬸嬸顧氏。老太太當初何等偏心,明裡暗裡爲難顧氏,甚至爲了她侄女要休棄顧氏。顧氏如何,生生忍下。結果呢,獨寵至今不說,三個子女個個教養得出類拔萃,說句不中聽的,你們蔣家以後能成器的,也就她顧氏教養的三個子女。”

沈英驚得擡起頭來,直直的看着眼前的老人,一時心頭千迴百轉。

“她當初的處境和你現在的一比,你比她強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啊。再看門第,你什麼門第,她什麼門第。你有沒有想過,她到底依仗的是什麼?”

沈氏沉吟道:“嬸嬸她依仗的是叔叔對她的寵愛,以及身邊的三個孩子。”

“你既然看得明白,想必也不用我多說,我再說句不敬的話,老太太今年六十,她還能熬幾年。老太太一走,蔣家大房,二房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必定分家。你的公公雖在女色上看重了些,大是大非是拎得清的。你婆婆看似精明,實則愚笨,除了對錢財在意些,也不是什麼惡人。元青更不必說,雖無大志,也沒什麼大毛病。憑你的本事,這三人全不是你的對手。”

沈老太爺一手撫須,一手端起茶盞,用了一口,清了清嗓子道:“蔣家大房只得元青一個哥兒,你只需安安穩穩相夫教子,打理內宅,早晚一天,大房的這份家產,落在你手上。到時候別說一個貴妾,就是十個貴妾,你何需用正眼去看她們,生死還不都在你手裡捏着。”

沈英滿臉羞愧,一字一句把老太爺的話聽了進去。

“周家據我所知,早就落魄了,外表雖還有幾分光鮮,內裡,早就爛到根裡。雖說是貴妾,只怕也是沒什麼陪嫁的。一個沒有陪嫁的貴妾,吃穿用度還不得看你的臉色,你啊,實實在在的把元青拽在自己手心,把府裡的管事大權捏牢,方爲上策!”

沈英突然拜伏在地上,泣道:“祖父,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沈老爺子語重心長道:“你知道你爲什麼犯錯,那是因爲你的日子過得太舒心,太安逸了。”

一席話,把沈英說得是悔恨交加,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沈老爺見差不多了,這才撫了撫須,道:“明兒個一早,我讓你大伯母備上吃食,把你和孩子送回去。對外就說,我因着阿力的事情氣病了,想看看孩子們,你心中着急,就不管不顧的跑了回來。”

沈英聽祖父這般爲她着想,又羞又愧,哽咽道:“祖父您放心,我一定不讓您失望。”

沈老爺子想了想又道:“起來吧,有件事,我還需得囑咐你,日後你與顧氏多親近,與府裡的四姑娘多走動走動,將來,總有你的好處!”

沈英恭恭敬敬的應下。

沈老爺子見孫女把話都聽了進去,繼續道:“讓辰哥兒多與二房的兩個哥兒學學。前幾日,你大伯喝壽酒回來,把二房的兩個哥兒着實誇了幾句。三爺我就不說了,四爺年紀比辰哥兒還小几歲,你看看人家書讀的。而且我聽說,他小小年紀就跟着哥哥卯時起牀,習武強身,就憑這一點,兩個哥兒將來的前程不會差。你啊,把眼光放長遠些,別光看着眼前的一城一池。”

沈英屏息凝神把祖父交待的話一一記下。

……

第二日,蔣元青正打算往沈府去,卻不料沈英帶着三個孩子笑眯眯的回了府,同行的還有荀氏。

荀氏一身華服,臉上笑意正濃,畢恭畢敬的給老太太請了安,照着公公的一番說辭,若無其事的與老太太嘮起了家常。

老太太也非平常人,寒喧了幾句,便虛笑道:“我就說沈家那樣的門第,教養出來的姑娘,言容德工都是一等一的好,斷做不出不允妾室進門這樣失德的事。”

老太太當着荀氏的這般敲打,荀氏成精的人,豈會聽不出這話中的深意。

想着老太爺臨行前的交待,荀氏暗下冷笑一聲。

合着真當我們沈家好欺負呢,說貴妾就貴妾,若不是老太爺顧念着英姐兒及一雙孩子日後在蔣家的處境,這事怎麼着也該撕擄開來說道說道。

荀氏遂毫不客氣把話還了回去:“老太太說的是,像我們這樣的人家,哪個男子不三妻四妾,不過是個姨娘,玩藝兒似的,當不得真。”

姨娘二字讓老太太心下大恨,她眯了眯眼睛,深看了荀氏兩眼,臉上的笑意倒越發盛了。

荀氏陪着老太太用過中飯,帶着蔣家的回禮,回了沈府。

就這樣,蔣家大爺納周家姑娘爲貴妾一事,就算是敲定了下來,日子定在七月二十八。

顧氏始終覺得這流言起得有些個匪夷所思,便派了夏荷去了蕭府。夏荷見了四小姐,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與她聽。

欣瑤等人走後,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冥思苦想,細細推敲了許久,眼中才露出一絲明瞭之意。

夜晚裡男人回府,欣瑤與他說起這事。蕭寒雖一口應下,卻對大舅子子納周家姑娘爲妾一事,心存不滿。閒閒的在欣瑤跟前,講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

蔣欣瑤主動封上了男人的嘴巴,待被人吃幹抹淨後,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上了男人的當。

第二天傍晚,有關周家兩位姑娘所有的事宜便擺在了她的眼前。

第八十七回你姓啥?她姓啥?(三更)第十七回 處不好,就別處(二更)第十回 這廝不似常人第十一回 打死我也不說(三更)第十四回 家道艱難至此第十四回 家道艱難至此第七十六回 好戲剛開鑼第二十一回 誰的好戲?第五十六回 誰是英雄?(二更)第六十八回 訓弟第八十三回 瓜未熟,蒂難落(二更)第六十八回 誰比誰苦第八十五回 心動第一百回 佈局第七十三回 一計多鳥第六十八回 訓弟第九十回 說親(二更)第五十二回 阿遠的婚事第九十八回 我動得了她(三更)第五十七回 違此誓,如此刀第二十四回 杜大才子的過往(二更)第二十四回 找上門來(二更)第六十九回 胳膊肘朝裡拐第四十二回 姐是見過世面的(三更)第六十七回 都是人才第六十五回 厚此薄彼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五十五回 山寺桃花第六十八回 我護得住你(二更)第八十七回 錦瑟第六十九回 做了皇帝更難第二回 此事因我而起第九十五回 蔣欣珊的委屈(三更)第三十三回 寵臣要有寵臣的樣第三十三回 婚事侄女作主(三更)第三十五回 買定離手(三更)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一回 三兩?六兩?(三更)第五十六回 峰迴路轉(二更)第六十三回 早做決斷(三更)第八十五回 有鬼?無鬼?第九十五回 決裂第二十九回 鏡中花,水中月第二十九回 鏡中花,水中月第六十九回 正室手段第五十一回 真他孃的混蛋(二更)第四十八回 良禽擇木(二更)第十九回 點滴往事第八十八回 實心的步三第六十回 岳父看女婿(三更)第七十八回 我爲什麼是你兄弟(二更)第十三回 不着調的皇親宗室(二更)第五回 試探試探你(二更)第七十八回 又見(三更)第十三回 輕易不用,用則必勝(二更)第一回 親戚們,幾天沒開火了?(二更)第四十回 天災?人禍?第六十八回 誰比誰苦第四十八回 納妾要納色第一回 只在人情反覆間第六回 蕭家的家底第六十三回 先斬後奏第七十四回 如當年一樣第三十回 冬日賞梅(三更)第一百零一回 入京(二更)第三十七回 親上加親(三更)第六十八回 月圓人圓(二更)第六十五回 祖宗規矩(二更)第四回 我把蕭家交給你第七十六回 好戲剛開鑼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九十九回 小爺仗的誰是勢第五十九回 雷霆手段(二更)第四十二回 可是故人?(二更)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五十四回 蔣府衆生相(二更)第八十回 拿在手的才叫籌碼(二更)第二十七回 酒入愁腸第七回 功德圓滿(二更)第二十三回 他沒你有福氣(二更)第五十二回 阿遠的婚事第四十六回:養了條狼(二更)第十六回 鶯歸心事第八十九回 愛情也會猝死(三更)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九十八回 我動得了她(三更)第三十八回 被人玩弄於股掌(三更)第十回 沒一個心思正的第七十四回 酒桌上的刀劍(二更)第三十回 冬日賞梅(三更)第五回 分家甚合我心(三更)第七十八回 我很歡喜(二更)第三十一回 唯老人難哄第八十一回 終於出嫁第五十回 居然是她?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四十二回 分寸拿捏好第三十五回 咱有孩子了第三十九回 孕婦生涯(二更)
第八十七回你姓啥?她姓啥?(三更)第十七回 處不好,就別處(二更)第十回 這廝不似常人第十一回 打死我也不說(三更)第十四回 家道艱難至此第十四回 家道艱難至此第七十六回 好戲剛開鑼第二十一回 誰的好戲?第五十六回 誰是英雄?(二更)第六十八回 訓弟第八十三回 瓜未熟,蒂難落(二更)第六十八回 誰比誰苦第八十五回 心動第一百回 佈局第七十三回 一計多鳥第六十八回 訓弟第九十回 說親(二更)第五十二回 阿遠的婚事第九十八回 我動得了她(三更)第五十七回 違此誓,如此刀第二十四回 杜大才子的過往(二更)第二十四回 找上門來(二更)第六十九回 胳膊肘朝裡拐第四十二回 姐是見過世面的(三更)第六十七回 都是人才第六十五回 厚此薄彼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五十五回 山寺桃花第六十八回 我護得住你(二更)第八十七回 錦瑟第六十九回 做了皇帝更難第二回 此事因我而起第九十五回 蔣欣珊的委屈(三更)第三十三回 寵臣要有寵臣的樣第三十三回 婚事侄女作主(三更)第三十五回 買定離手(三更)第六回 隔岸觀火第一回 三兩?六兩?(三更)第五十六回 峰迴路轉(二更)第六十三回 早做決斷(三更)第八十五回 有鬼?無鬼?第九十五回 決裂第二十九回 鏡中花,水中月第二十九回 鏡中花,水中月第六十九回 正室手段第五十一回 真他孃的混蛋(二更)第四十八回 良禽擇木(二更)第十九回 點滴往事第八十八回 實心的步三第六十回 岳父看女婿(三更)第七十八回 我爲什麼是你兄弟(二更)第十三回 不着調的皇親宗室(二更)第五回 試探試探你(二更)第七十八回 又見(三更)第十三回 輕易不用,用則必勝(二更)第一回 親戚們,幾天沒開火了?(二更)第四十回 天災?人禍?第六十八回 誰比誰苦第四十八回 納妾要納色第一回 只在人情反覆間第六回 蕭家的家底第六十三回 先斬後奏第七十四回 如當年一樣第三十回 冬日賞梅(三更)第一百零一回 入京(二更)第三十七回 親上加親(三更)第六十八回 月圓人圓(二更)第六十五回 祖宗規矩(二更)第四回 我把蕭家交給你第七十六回 好戲剛開鑼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九十九回 小爺仗的誰是勢第五十九回 雷霆手段(二更)第四十二回 可是故人?(二更)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五十四回 蔣府衆生相(二更)第八十回 拿在手的才叫籌碼(二更)第二十七回 酒入愁腸第七回 功德圓滿(二更)第二十三回 他沒你有福氣(二更)第五十二回 阿遠的婚事第四十六回:養了條狼(二更)第十六回 鶯歸心事第八十九回 愛情也會猝死(三更)第六十九回 果真是個妙人(三更)第九十八回 我動得了她(三更)第三十八回 被人玩弄於股掌(三更)第十回 沒一個心思正的第七十四回 酒桌上的刀劍(二更)第三十回 冬日賞梅(三更)第五回 分家甚合我心(三更)第七十八回 我很歡喜(二更)第三十一回 唯老人難哄第八十一回 終於出嫁第五十回 居然是她?第六十六回 平王府的寶貝(三更)第四十二回 分寸拿捏好第三十五回 咱有孩子了第三十九回 孕婦生涯(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