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

此時,桓溫開始思索如何破壞朝廷旨意的傳達,以讓華安軍團與燕國大軍在易水兩岸繼續對峙,從而有利於他逐步吞併揚州,並取得大晉核心地帶的全部土地。

當然,直接派兵攔截傳達旨意的大臣,是非常不妥的,如此明目張膽的行爲,勢必會引起大晉士族人氏的反感,從而大大降低桓溫的威望,而若是不聞不問,一旦華安接受朝廷的建議,以易水爲界,與燕國和平相處,則華安麾下的軍力勢必要返回黃河以南,從而對荊州北部造成威懾。

思來想去之後,桓溫計上心來,決定以民族大義爲噱頭,寫信送給華安,表示對華安北伐收復失地的全力支持。

寫好信件之後,桓溫立即派遣心腹校尉,以最快的速度將信件送往易水南岸,並交給華安。

桓溫相信,以華安的本性,是願意繼續北伐,並收復全部幽州和平州的,只是如今,朝廷很快就會下達議和的旨意,如此便會對華安的繼續北伐造成一定的掣肘,而只要自己全力支持華安,便會讓華安無後顧之憂,從而全力以赴的進攻幽州和平州的燕國大軍。

######

在易水南岸,華安麾下的主力大軍,已經做好了進攻的全部準備,只需華安一聲令下,便可立即向易水北岸發起進攻。

爲了試探慕容恪麾下大軍的警惕程度和大規模發起反擊的時間。華安特意在不同的時段和地點,派遣小股兵馬偷偷橫渡易水,並在易水北岸偵查敵情。

燕國大軍的警惕程度比華安想象的還要迅速。小股人馬剛剛橫渡易水不久,就會被燕國的哨騎發現,而後,附近燕國大營內的兵馬,便在兩刻之內抵達了晉軍小股兵馬渡河的位置,併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晉軍原本就是試探,因此。在燕國騎兵發起進攻之後,就立即退了回去。不過,通過一番試探,華安已經可以得出燕國大軍發現自己的渡河人馬,和發起進攻所需要的準備時間。從而推算出自己麾下一定規模的兵馬,在渡過易水之後,有多少時間組建卻月陣,從而確定是否可以立即發起進攻。

經過華安仔細的測算,在燕國大軍發起反擊之前,自己麾下渡過易水的兵馬,完全可以組建出一支兩千人馬規模的卻月陣,從而可以抵擋燕國騎兵的衝擊,守住灘頭陣地。以接應後續兵馬橫渡易水。

想好進攻的策略之後,接下來便是考慮進攻的時機,雖然。此刻華安麾下的兵馬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優勢,但隔着易水發起攻擊,傷亡一定不小,爲此,華安決定在謝艾麾下的六萬兵馬抵達幽州附近的時候,再率領麾下的兵馬強渡易水。如此,燕國大軍顧忌身後的謝艾軍團。勢必不能很好的防守易水,這便是最佳的進攻時機。

謝艾麾下的六萬軍團已經在前往幽州的道路上了,因此,要不了幾日,便可抵達幽州,而華安便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繼續訓練麾下的大軍,從而讓麾下大軍具備更強的戰鬥力。

幾日後,華安正與部將站在易水南岸的高臺上檢閱臺下的部隊,一名小校便奔了上來,並抱拳道:“啓稟王上,代郡方向傳來消息,謝將軍的六萬人馬已經抵達平舒城,三日之內便可直逼薊城城下。”

華安與麾下部將聞言,皆是大爲高興,在如今已經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謝艾軍團的抵達完全就是如虎添翼,只要謝艾軍團逼近薊城,慕容恪的主力大軍就必須回援,至少也要派遣部分人馬救援薊城,畢竟,薊城是燕國的都城,是不可以也不能夠隨意放棄的。

“王上,謝將軍的兵馬來的可真是時候啊!如今,我軍兩路夾擊,必可大破慕容恪麾下的主力大軍,一舉攻滅燕國。”陳破虜大聲吼道。

“王上,此時不立即發起進攻,更待何時,末將願爲先鋒。”陳滅胡大聲請命道。

“王上,謝將軍麾下僅有六萬人馬,我軍必須發起進攻,從而策應謝將軍麾下的兵馬攻佔薊城。”諸葛雄大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大聲道:“全軍立即做好戰前準備,今日夜間向易水北岸發起進攻。”

“是,王上。”衆部將大聲應道。

“報,王上,南王派遣心腹送來加急信函。”就在華安下令夜間橫渡易水,向燕國大軍發起進攻的時候,一名心腹小校奔上了高臺,並將桓溫的親筆信交到了華安的手中。

接過信件之後,華安蹙眉詫異了起來,雖然桓溫幾乎與自己同時被冊封爲王,但彼此之間,幾乎從來就沒有聯繫過,在如此時候,桓溫派遣心腹送來信件,着實讓華安和麾下部將感到非常的奇怪。

“王上,末將聽說,南王已經平定了交州和廣州的叛亂,並在凱旋歸來之時,順道剿滅了江州的一夥山賊,如今,其主力大軍正駐紮在江州的潯陽城。”王三輕聲彙報道。

華安聞言,微微一怔,驚訝道:“桓溫的主力駐紮在潯陽城?難道朝廷將江州交由桓溫都督了。”

由於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對付燕國和代國上面,最近一段時間,華安完全就沒有過問黃河以南的任何事情,因此,並不知曉桓溫軍團主力已經駐紮潯陽城一事。

潯陽城是江州北部的重鎮,城池是依着江水建造的,城池的北門外便是江水,桓溫軍團主力人馬佔據潯陽城,便可以隨時沿着江水順流直下,一舉控制建康城,如此佈置人馬,足以顯示桓溫對建康城的威逼之意。

不過,即便如此,華安仍舊猜不出桓溫來信的內容和意圖,吁了一口氣之後,華安將手中的信件緩緩打開,並仔細的看了一遍。

“王上,南王何意?”見華安看完信件一臉詫異的表情,王三連忙問道。

華安輕聲道:“桓溫全力支持本王對燕國的進攻,並讓本王放心大膽的收復幽州和平州,以繼承祖逖將軍當年的遺志。”

“我軍一直在全力進攻幽州,何須南王多嘴,真是奇怪。”鄧羌蹙眉說道。

“王上,南王突然支持我軍收復幽州和平州,是何意思?”王三也感覺桓溫的表態很奇怪,畢竟,此時華安軍團早就開始向幽州發起進攻了,桓溫的表態根本就是多此一舉。

華安蹙眉思索了片刻,輕聲道:“也許桓溫僅僅就是想要取信本王,讓本王進攻燕國的時候不要有後顧之憂罷了。”

當然,華安的內心卻並不是這麼想的,畢竟,桓溫軍團的主力兵馬駐紮在潯陽城,對京城建康具有很大的威懾能力,因此,桓溫表態支持自己收復幽州和平州,根本就是另有所圖,在歷史上,桓溫的野心,華安還是非常清楚的。

“報,王上,朝廷派遣使臣前來傳達皇上的旨意。”就在華安與麾下部將,正在疑惑桓溫的用意時,朝廷的使臣抵達了易水南岸。

身爲臣子的華安不敢怠慢,立即帶領麾下部將奔下高臺,並以臣子之禮接下了朝廷的旨意。

至此,華安與麾下部將總算大概明白了桓溫的用意,原來桓溫早就得知朝廷要與燕國議和,爲了阻止華安軍團與燕國大軍的敵對,所以,才向華安表示,要全力支持華安對幽州和平州的進攻。

“王上,如今我軍佔據絕對優勢,謝將軍麾下的六萬人馬已經進入代郡,如此大好時機,朝廷卻下令,要我軍與燕軍議和,真是豈有此理。”鄧羌首先表示了不滿。

“王上,我軍已經備戰完成,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豈能因爲朝廷的一紙命令就退兵。”諸葛大聲表示不滿。

“王上,南王已經表示全力支持我軍收復幽州和平州,我軍完全可以不必理會朝廷的旨意。”陳破虜大聲說道。

畢竟,此時,大晉朝廷的絕大部分兵馬,都掌握在華安和桓溫的手中,如今,桓溫既然全力支持華安繼續北伐,朝廷的旨意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畢竟,這是個實力決定話語權的時代,既然有實力雄厚的桓溫軍團支持,不理睬朝廷的旨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難道朝廷還有多餘的實力討伐華安不成。

華安微微笑了笑,輕聲道:“謝將軍麾下的六萬兵馬已經抵達代郡,本王麾下的主力兵馬也準備了許久,豈能因爲朝廷的一紙命令就以易水爲界,與燕國議和,今夜的行動一切不變,各位將軍立即回營準備。”

“是,王上。”衆部將大聲領命道。

衆部將走後,華安一個人深思了起來,儘管有桓溫的支持,他可以不不顧及朝廷的旨意,繼續對燕國大軍發起進攻,但很明顯,桓溫的意圖是很不單純的。

華安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桓溫率領主力兵馬進駐潯陽城有威懾建康城的意圖,而支持自己向燕國發起進攻,便是爲了讓自己的主力大軍深陷河北,從而有利於他對大晉朝廷施加影響。

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五百六十一章 偏僻小路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四十七章 夜遇故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
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三十九章 華安買房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君悅樓第一百九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四百九十章 叛軍龜縮成都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五百六十一章 偏僻小路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帝駕崩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三十章 醋意正濃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六百六十二章 敵軍潰散第八百九十六章 姚襄的進攻計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一百六十三章 挖護城河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九百六十三章 慕容俊妥協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燕軍中計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三百二十三章 被蜀國利用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六百八十六章 剿滅候霸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六百零七章 冉閔的困境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六百五十七章 曹伏逃遁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九百七十三章 王猛返回洛陽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四十七章 夜遇故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一十章 準備進攻第六百四十三章 奔襲敖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火燒糧倉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