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不得不答應

見華安如此解釋,王三覺得很有道理,頓了頓,問道:“大哥提了這三個要求,魏國會答應嗎?”

“魏國危在旦夕,除了我軍之外,沒人救得了他們,他們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了。”華安輕聲說道。

王三點了點頭,輕聲道:“大哥,那我們現在就集結大軍,隨時準備出發。”

華安看着眼前的地圖,輕聲道:“現在我軍在武德和懷縣一帶,已經集結了四萬主力大軍和兩萬後備軍團,六萬大軍增援鄴城,暫時是足夠了,待梁州軍團的主力抵達,我軍還可繼續增兵數萬,足以抵擋燕軍南下。”

“大哥說的是,真希望梁州軍團的兩萬主力和兩萬後備軍團,可以快些抵達,這樣,我軍便有足夠的兵馬抵擋燕軍南下了。”王三輕聲說道。

“快了,也就這幾天了,一旦梁州軍團主力抵達河內郡,我軍便可以抽出十萬大軍增援鄴城方向,魏國在鄴城集結五萬大軍不成問題,這樣一來便有十五萬大軍阻擋燕軍的南下,鄴城可保無虞。”華安肯定的說道。隨後,華安根據斥候和聰士收集的燕軍情報,開始仔細的分析燕軍的戰力,並根據燕軍的戰力,做出相應的部署。

燕軍是清一色的騎兵,戰鬥力和機動力皆是一流,爲了對付機動性和戰鬥力都很強大的燕軍,華安決定讓麾下將士多配備箭矢。以箭雨戰術抵擋燕軍騎兵的衝擊,另外,爲了減少大軍的損失。華安並不打算與燕軍硬拼,而是暫時採取防守的姿態,依託鄴城周邊的城池固守,並在己方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才與燕軍野戰,而且,就算取勝。也不繼續向北推進,以免中了燕軍的誘敵之計。

華安心裡很清楚。燕軍的兵力和戰力都很強大,燕國的主要將領也很睿智,以目前的實力,僅僅能與之對峙。而不能取得全面的優勢,爲此,與魏國殘餘力量合作,抵擋燕軍繼續南下,成了目前最好的選擇。

況且,有一句話叫養賊以自重,在十多年的戎馬生涯中,華安麾下的兵力越來越龐大,負責管轄的土地也越來越多。而這自然會引起皇室的猜忌和畏懼,更讓許多大臣會藉機進讒言,但就是因爲有了燕國、代國這樣的強敵。朝廷需要自己統領大軍與之對抗,因此,自然不會想辦法削弱自己,而一旦燕國和代國全面潰敗,並逃往遼東苦寒之地,自己的厄運也許就來了。俗話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在天下羣雄並起的時候,朝廷需要武將南征北戰。爲皇室的江山社稷服務,而天下太平的時候,朝廷首先要除掉的便是手握重兵的將領,以安定社稷,這自然是華安不願意看到的。

爲此,華安知道,該是考慮一下後路的時候了,此事極爲緊迫,萬一有所遲疑,便是萬劫不復的下場。

#####

從河內郡的懷縣到鄴城,至少有幾百裡的路程,但若是一路換馬而行,一日的功夫也是可以抵達的。

而此時,魏國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爲此,魏國使者派遣自己的心腹,以最快的速度,將晉軍的態度送往鄴城,而他自己則帶領諸葛雄的一萬大軍,向着鄴城快速行進,最多兩三日,便可以抵達鄴城。

由於魏國羣臣皆認爲要全力保障鄴城的安全,因此,早已將汲郡的萬餘兵馬調往鄴城,也就是說,汲郡全境的所有城池都已經沒了兵馬,僅有一些豪強的武裝,負責城池的日常治安,並維持城池的穩定。

諸葛雄立即派遣心腹親兵,將汲郡的情況,向華安彙報,並建議華安立即率軍佔領汲郡,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增援鄴城。

魏國使者的心腹以最快的速度向鄴城方向奔去,一路上不停的換馬,並在日落之前抵擋了鄴城的皇宮之中。

此刻,魏國的幾位重臣都在皇宮之內,他們要處理來自各個方向的情報,並作出相應的預測和部署,以挽救瀕臨滅亡的大魏政權。

身爲魏國第一重臣的蔣幹,眉頭始終蹙成一個大疙瘩,面對當前的緊急局勢,他是坐臥不安,心神不寧,既憂慮慕容恪的大軍會不日逼近鄴城,同時,又擔心晉軍不會增援鄴城,甚至,與燕軍夾擊大魏國,而這樣一來,大魏國必然滅亡。

“報,蔣大人,前線彙報,燕國慕容恪主力騎兵,已經連續攻破鉅鹿、趙郡的幾十座城池,兵鋒直指襄國,襄國守將請求增援。”就在蔣幹愁眉不展的時候,一名小校彙報了非常不好的消息。

“什麼,慕容恪已經逼近襄國,這麼快。”蔣幹有些不敢相信,畢竟,鉅鹿和趙郡有幾十座城池,而這些城池都是可以阻擋慕容恪騎兵南下的。

大殿上的其餘幾名重臣,在聽了小校的彙報後,也是大吃一驚,並抱拳道:“蔣大人,襄國是鄴城的門戶,若是襄國丟了,慕容恪的主力騎兵,就可以直逼鄴城了,襄國不能丟啊!”一名大臣憂慮的說道。

蔣幹不耐煩的皺了皺眉頭,正色道:“襄國自然是非常的重要,不過,眼下慕容恪的主力騎兵已經逼近襄國,我軍現在增援,只怕是來不及了,況且,鄴城的兵力也不充足,若是調撥部分兵馬增援襄國,鄴城就很難防守了。”

“蔣大人,您的意思是放棄增援襄國,那襄國的五千守軍,是不是要撤往鄴城呢?”一名大臣問道。

蔣幹思索片刻,搖了搖頭,正色道:“襄國的守軍不能撤,若是守軍全部撤離,慕容恪便可輕而易舉的得到易守難攻的襄國城,這樣一來,燕軍騎兵便可以直逼鄴城了,襄國的五千守軍,至少可以拖住燕軍一段時日,以有利於我鄴城的備戰。”

“照蔣大人這麼說,襄國城的五千大軍,豈不要全部殉國了。”一名大臣有些不忍。

蔣幹蹙了蹙眉頭,正色道:“我大魏國危在旦夕,爲了保住鄴城,也只能犧牲他們了,來人,傳令,讓襄國守軍全力堅守城池,絕不可棄城,五日之後,我鄴城主力便會增援襄國。”

“是,蔣大人。”一名小校抱拳領命,並立即前去傳令。

其實,蔣幹根本就沒有打算增援襄國城,命令裡所說的五日之後,只不過是爲了給守城大軍的一個希望而已,以讓守城的五千大軍,可以全力以赴的死守城池,並等待救援。

下完命令,蔣幹大大的鬆了口氣,有了襄國的高大城牆,至少可以阻擋燕軍騎兵數日,下一步便是儘快收攏鄴城周邊的軍隊,並等候晉軍的支援。

“報,蔣大人,晉軍已經表明態度,這是我家主人的親筆信,請大人過目。”魏國使者的心腹,將手中的信件交到了蔣幹的手中。

見是晉軍有了回覆,蔣幹連忙接過信件,並仔細的看了起來。

“真是豈有其理,晉軍欺人太甚,居然一口氣提出三個要求。”看完信件,蔣幹心裡不由得發怒了起來,並將信件隨手遞給了身旁的大臣。

“交出傳國玉璽、扣留人質,割讓汲郡,蔣大人,這三個條件都不能答應啊!這些條件若是全都答應了,我大魏國就真的是亡國了。”一名大臣看完信件,焦急的說道。

“如今鄴城危在旦夕,不答應又能如何呢?蔣大人,不如就答應晉軍了吧!就算大魏亡於大晉,也比亡於燕國要強。”另一名大臣,表示同意。

蔣幹額頭了冒出了冷汗,這三個條件,他的確都不願答應,但晉軍態度堅決,倘若不答應,萬一晉軍從背後殺來,與燕軍南北夾擊,鄴城就更守不住了,況且,如今汲郡已經無兵防守,晉軍隨時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汲郡,自己不答應,也沒有奪回汲郡的實力。

“汲郡已經無兵防守,晉軍很快就會得知,將汲郡贈予晉軍,也算是順水人情,不過,傳國玉璽關係到皇權正統,豈能輕易交出,另外,皇上共有四子,太原王已經身死,太子殿下自然不能爲人質,剩下的就只有彭城王冉明和武興王冉欲了,就算我等答應,皇后娘娘也未必肯答應啊!畢竟,孩子都是親孃的心頭肉,落在誰的頭上都捨不得。”蔣幹無奈的說道。

一名大臣聞言,抱拳道:“蔣大人,如今我大魏國危在旦夕,傳國玉璽只不過是一件物品而已,這個東西救不了大魏國,若能憑藉此物借得晉軍數萬雄師,何樂而不爲呢?至於人質,不論是彭城王還是武興王,能爲大魏國的安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不枉是皇室的子孫,下官認爲,皇后娘娘是一定會答應的。”

蔣幹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那好,說服皇后娘娘的任務,就交給你好了。”

“蔣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幸不辱命。”這名大臣抱拳領命,前往後宮索要人質。

蔣幹之所以答應晉軍的三個條件,自然是無奈之舉,況且,晉軍率先增援一萬主力騎兵,也算是頗有誠意。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兵奇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四百四十九章 青憐姑娘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燕軍退走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路同時進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二十三章 暗渠送信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二十七章 京城陷落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兵奇襲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龍寨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八百八十章 姚襄分兵突襲第一百零一章 兩件禮物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波斯軍進攻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次攻佔成都第八百零九章 桓溫來信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九百八十一章 司馬聃親政第五百五十二章 全新的攻城方式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七章 司徒千金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八百三十九章 謝安當官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八十二章 募兵五萬第四百六十四章 獠人的來歷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二十五章 王午抵達遼東第三百二十六章 京城危急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