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

“嗖嗖嗖……”一陣箭雨射出,給進攻的趙軍人馬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並不能阻擋趙軍進攻的步伐。

趙軍人馬很快便殺至晉軍運輸人馬的陣型前方,但有輜重車的阻擋,趙軍的騎兵並不能衝入晉軍陣中,而只能勒馬停在輜重車的外圍,大批的趙軍步兵緊隨其後,殺向了晉軍輜重車的面前,並爬上輜重車,向晉軍的陣型內部進攻。

晉軍後備軍團的將士,用最簡單的長矛和弓箭,全力抵擋趙軍的瘋狂進攻,並等候主力大軍的救援。

在趙軍與晉軍後備軍團,剛剛廝殺起來不久,華安率領的一萬親衛軍已經策馬殺來,並兵分三路,左右迂迴包抄,準備給予出城的趙軍以致命一擊。

前方正在廝殺的場景,極大的激發了親衛軍的勇氣,讓親衛軍將士熱血沸騰起來。

“將士們,殺……”親衛軍將領,皆大吼着下令。

親衛軍將士聞令,加快速度向前方的趙軍殺去。

正在指揮部下進攻晉軍後備軍團的趙軍將領姚國,本是十分得意,他對殲滅晉軍運糧隊伍有足夠的信心。

“將軍,不好了,晉軍援軍殺來了。”姚國正在得意,卻得到了晉軍援兵殺來的消息。

姚國側目一看,在正西方向有一支騎兵人馬正在殺來,從旗幟上看,的確是晉軍的主力人馬,距離此處已經不足三裡。

按照騎兵的速度。三裡地只需片刻而已,也就是說,晉軍的主力人馬。很快便會殺至眼前。

“本將早就說過,晉軍糧隊的出現是個陰謀,爾等不信,現在晉軍的伏兵終於出現了。”姚國嘆了一句。

“將軍,現在怎麼辦,撤往城內已經來不及了。”部將焦急的說道。

晉軍轉瞬及至,不僅撤往城內已經來不及了。就算從容撤離交戰區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但若是不撤,留在原地,則一定會被晉軍的援軍和運糧人馬兩面夾擊,從而遭到慘敗。

“撤。全軍撤退。”姚國下達了撤軍的命令,說完策馬向北行進。

趙軍人馬放棄攻打晉軍的運糧隊伍,開始向北撤退。

但趙軍的一萬人馬,僅有一半是騎兵,剩下的一半則是步兵,而步兵的速度顯然是逃不過晉軍親衛軍追擊的,況且,運糧的後備軍團跳出輜重車,也展開了追擊。

很快。華安的親衛軍便殺之趙軍面前,並將跑的慢的趙軍步兵包圍了起來。

“放過敵軍騎兵,全力絞殺敵軍的步兵。”華安下達了全力絞殺趙軍步兵的命令。

“殺……”親衛軍和後備軍團大吼着。向被圍困的趙軍步兵殺去。

經過一陣激烈的廝殺,趙軍步兵損失慘重,並失去了戰鬥力。

“投降免死,投降免死。”爲了儘快結束戰鬥,華安下達了勸降的命令。

“投降免死,爾等速速投降。”親衛軍將士。紛紛大聲勸降。

見抵抗已經毫無意義,趙軍步兵紛紛丟掉兵器。並蹲在晉軍的旗幟下向晉軍投降。

解決掉趙軍步兵後,趙軍的五千騎兵已經跑遠了,見追趕已經來不及了,華安命令親衛軍押着所有的俘虜,向郿城行進,後備軍團則緊隨其後。

在華安的親衛軍出現在戰場上之後,郿城的趙軍人馬,就知道情況不妙了,見姚國率領騎兵逃走,步兵被晉軍消滅,守城的數千趙軍見大勢已去,經過一番商議,便舉起白旗,打開城門向華安投降。

趙軍主動開城投降,在華安與趙軍激戰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說明,在石虎死後,趙國內亂不止,將士和百姓們已經對趙國朝廷失去了信心,並渴望明主的出現,否則,以趙軍的悍勇,不可能這麼容易的投降。

見數千趙國守軍紛紛丟掉兵器,並出城投降,華安很是高興,並好言安慰了他們,隨後讓親衛軍和後備軍團入城,以徹底控制郿城,

爲了證實自己的猜測,華安召集了多名投降的趙軍將領,詢問他們主動投降的原因,結果,果然不出華安所料,趙軍將士之所以選擇投降,並不是貪生怕死,而是因爲趙國內亂不止,民生凋敝,已經毫無前途,投降晉軍纔是順應天意民心。

在華安的親衛軍控制郿城之後,附近的幾座小城紛紛遞交降表,表示願意歸順大晉朝廷。

對於趙國將士和官員的主動投降,華安自然非常的高興,並全部接納了他們,而且讓他們全部官復原職,以爲大晉朝廷效力。

諸葛雄與李亮麾下的兵馬,在西進的過程中,先後攻克武功、興平、始平等縣城,並直逼長安腳下,與趙國樂平王石苞的主力兵馬對峙。

爲了全力守衛長安,石苞將部署在藍田、杜城等地的,用於防守子午道和駱穀道方向的近萬人馬,全部調回長安,從而使守衛長安的兵馬高達四萬之衆。

但這樣一來,從子午道和駱穀道殺來的晉軍人馬,便更加順利的進入了關中,並直奔長安而去,從而對長安形成了合圍之勢。

四路晉軍,僅主力兵馬就有四萬之衆,後備人馬也有兩萬抵達長安城下,整整六萬大軍對守衛長安的石苞來說,是個巨大的壓力。

由於長安城易守難攻,晉軍的兵力與守城的趙軍相差並不大,爲此,四路晉軍並沒有立即攻打城池,而是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以等候華安麾下的親衛軍。

華安率領親衛軍抵達長安附近,附近的豪傑與百姓,聽說晉軍抵達長安,紛紛前來問候,並詢問晉軍的企圖,問他們是否會長期留守關中。

對於關中豪傑和百姓的詢問,華安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若是晉軍留守關中,從此不走了,他們自然會死心塌地的追隨晉軍,但若是晉軍在關中呆不住,會放棄關中,則他們就不敢前來向晉軍效力了,以免晉軍撤退後,受到趙國朝廷的迫害。

華安信誓旦旦的表示,麾下大軍在收復關中之後,絕對不會放棄,並且,還會繼續向中原方向進攻,以收復大晉失去的領土。

見華安信誓旦旦的表示絕不放棄關中,長安附近的晉朝遺民是最高興的,他們紛紛出力,以幫助華安的部隊取得各種趙軍的情報,更有許多百姓,成羣結隊的要求加入晉軍。

對於豪傑和百姓們的熱情幫忙,華安非常的高興,只是關中形勢不穩,華安還沒有招募新兵的打算,暫時只得拒絕百姓們的參軍要求。

晉軍兵馬越聚越多,而且關中的百姓也開始支持晉軍,這讓坐鎮長安的石苞如坐鍼氈,陷入極度的焦慮中。

沒過多久,斥候傳來了潼關被謝艾攻破的消息,這一消息,如驚天霹靂一般,讓石苞不由自主的頭皮發麻。

潼關被攻破,意味着鄴城方向的援軍沒指望了,也就是說,他將獨自面對晉軍的主力人馬,而此刻,他麾下的人馬僅有四萬,而晉軍在關中的兵馬卻高達二十餘萬,僅在長安附近就有近十萬人馬,而且,關中的老百姓,已經全面倒向晉軍,在這種情況下,長安是絕對沒有守住的可能,除了撤退,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在潼關被謝艾佔領的情況下,東南方向的藍田關、武關,是石苞逃離關中唯一的退路了。

石苞不敢耽誤,立即召集部下商議退兵的事宜,對於從東南方向撤出關中,部將們都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此刻,他們被晉軍的優勢兵力包圍,除了撤離,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在趙軍將領研究如何撤軍的時候,華安與麾下部將,卻在研究如何快速攻破長安城。

此刻,晉軍斥候已經將潼關被謝艾成功拿下的消息,向華安作了詳細的彙報,讓華安可以不用考慮鄴城方向的趙軍援兵,從而可以毫無顧忌的對付長安城中的石苞了。

“各位將軍,石苞將麾下最精銳的四萬人馬,全部龜縮在長安、咸陽數城,這樣一來,雖然趙軍的力量更集中了,但也讓自己陷入了絕地,只要我軍將其全面包圍,在無援軍支援的情況下,石苞麾下的大軍早晚必備我軍殲滅。”華安正色說道。

“趙軍現在已經是甕中之鱉,就看我們怎麼捉了。”諸葛雄高興的附和道。

“大哥,長安是趙軍防守力量最強的城池,也是整個關中的核心,我軍全力攻破長安,則咸陽等數城可不攻自破。”王三大聲說道。

“沒錯,將軍,用特製霹靂彈攻城,也好讓石苞好好見識一下山崩地裂的感覺。”諸葛雄也支持率先進攻長安。

見他們二人全部支持率先進攻長安,華安猶豫了一下,搖了搖頭,輕聲道:“不行,長安是關中的核心之城,也是大晉的西都,若是動用大量的特製霹靂彈,則會對長安造成極大的破壞,城內的衆多百姓,聽到巨大的響聲也是會恐慌的,還是使用攻心之計,勸降城內的部分趙軍將士吧!”

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
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四十九章 山賊巢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晉軍西征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七十五章 屋頂談心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九百二十九章 寂寞的慕容燕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五百章 自薦的奏摺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二百二十六章 溫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六百七十六章 賊人行兇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第八百二十二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冠天下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攻破始昌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攻破渡口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擒獲張蠔第二百八十二章 餵奶第八百七十六章 販棗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七十六章 萬頃良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