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晉康帝病危

晉軍主力控制了胥浦城,幾天後,整個九真郡便完全處於晉軍的控制之下,而叛軍則被壓縮在南部的九德、日南二郡。

爲了徹底平定叛亂,晉軍主力繼續向南推進,各種後勤物資通過海路源源不斷的運向南方。

就在北伐軍與交廣二州大軍,一路向南進攻的時候,京城皇宮之內,當朝皇帝司馬嶽病情突然加重,太醫判斷最多能撐三天。

得知皇帝就要駕崩,整個京城的官員都有些惴惴不安,如今,司馬嶽的長子司馬聃年僅兩歲,先皇司馬衍的兩個兒子也只有幾歲,只要司馬嶽一死,由誰來繼承皇位,這個還真不好說。

不過,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也就那麼幾個,在新皇登基之前,若哪位大臣有舉薦之功,日後一定受到重用。

爲此,京城的許多官員都在四處奔走,拜訪京城幾位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王爺,爲自己日後的前途做鋪墊,一些有門路的大臣,還會等在朝中重臣的府邸,打探皇宮中的情況,探探各位重臣的口風,從而增加自己的判斷。

而朝中的重臣則頻繁進出皇宮,最受重用的大臣則日夜守候在皇帝司馬嶽的身旁,聆聽皇帝最後的垂訓。

皇宮之中,當朝皇帝司馬嶽躺在自己的寢宮內,旁邊除了幾名照顧其起居的宮女外,皇后褚蒜子和大臣何充,庾冰、蔡饃等人都侍奉在牀邊。

司馬嶽的身體極其的虛弱,連說話的力氣都極其的微弱,一名太醫走了進來,在給司馬嶽診斷完病情後,低着頭退向一旁。

幾位大臣連忙以目視太醫,太醫會意,閉上眼睛,輕輕搖了搖頭,暗示晉康帝病情沒有絲毫好轉,快要不行了。

雖然這已經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衆臣仍不免心中一涼,坐在牀邊的皇后褚蒜子更是傷心欲絕,她比司馬嶽還小兩歲,如今,二十一歲的她,將要面臨失去丈夫的痛苦,這對一名年輕的女人來說,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啊!

褚蒜子背對着司馬嶽,眼中泛起了一絲淚珠,在她伸手擦淚的一瞬間,司馬嶽深深的嘆了口氣。

雖然他的身體很虛弱,但意識還是很清晰的,太醫的閉眼搖頭和皇后的暗自垂淚,他全都看在眼裡,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心中不禁無限悲涼,不自覺的便嘆了口氣。

“皇上,皇上。”見司馬嶽嘆息,皇后褚蒜子和大臣們都湊了過來。

司馬嶽看了看衆人,微聲道:“皇后,各位愛卿,朕感覺好累,好累啊!朕是不死快要死了。”

“不會的,不會的,皇上一定會好起來的。”皇后褚蒜子,忍着悲傷安慰司馬嶽。

衆大臣則低着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們本想詢問儲君的事情,但誰也不願首先開口,皇帝正在病重,這個時候開口問儲君的事,就等於是明着告訴司馬嶽,你快要死了。這有違人臣之道,他們是想讓司馬嶽主動提出來,而後,他們再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中的看法,並請皇帝定奪。

而此時,司馬嶽從皇后和各位大臣的眼神裡,已經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而國之儲君,關係重大,不得不提前做準備。

司馬嶽強忍着疲倦,努力從嘴角擠出一絲笑意,看着衆人道:“你們不用瞞朕了,朕的身體朕自己心裡清楚,如今,朕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也該有個安排了。”

“皇上。”衆臣的聲音有些嗚咽,他們顯然知道司馬嶽所說的大事是什麼,除了立儲,還有什麼事能比這重大。

“呼呼呼……”司馬嶽喘着粗氣,吃力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朕走之後,必須有一人擔當統治大晉的責任,關於儲君的人選,各位愛卿有何看法,都說說吧!”說完閉上眼睛,以保持體力。

國舅庾冰,首先奏道:“皇上,當今天下大亂,北方的趙國一直覬覦我大晉的江南,在此亂世之秋,一定要立長君方能震懾寰宇,使天下覬覦江南之人,不敢輕易進犯我大**山,會稽王老成持重,深得士人之心,足以堪當大任,臣懇請皇上,以江山社稷爲重,立會稽王爲儲君。”

何充聞言,立馬反對道:“皇上,萬萬不可,自古以來,君主更替採用兄終弟及的,大半會發生動亂,而父子相繼纔是江山穩固的根本,皇上,爲了大**山的萬代穩固,請立皇子聃爲儲君。”

“皇上,亂世之中,當立長君,皇子聃才兩歲,難以承擔支撐大晉的重任,還是立會稽王爲妥。”庾冰爭辯道。

“皇子年幼,我們做大臣的可以輔佐,皇上,立皇子聃纔是立國之本啊!”

庾冰和何充爭執不下,二人的高聲爭論讓病重的司馬嶽感到心煩意亂,氣塞填胸。

司馬嶽哼哼了兩聲,想要庾冰和何充出去,但二人正在爭執,並沒有看懂司馬嶽的暗示,仍是繼續吵嚷。

蔡謨看出了司馬嶽的心思,急忙制止道:“二位大人,皇上需要休息,我們出去商議吧!”

見蔡謨阻止,庾冰和何充才意識到自己的聲音着實大了些,連忙向司馬嶽請罪,並緩緩退出司馬嶽的寢宮,寢宮內的衆大臣也都跟着退出。

見司馬嶽閉着眼睛,似乎在休息,皇后褚蒜子輕輕起身,正欲離開,司馬嶽伸手拉住了她。

“蒜兒,你別走,陪朕說說話。”司馬嶽微聲說道。

皇后褚蒜子身體微微一震,隨即緩緩坐下,看着憔悴的司馬衍,道:“皇上,臣妾不走,臣妾不走。”

“好,好。”司馬嶽強行擠出一絲笑意,緩緩問道:“蒜兒,朕就要走了,聃兒還小,你們孤兒寡母的可怎麼辦纔好呢?”

褚蒜子心裡緊了一下,道:“皇上,您不會有事的,您會好起來的,臣妾會日夜給你祈禱。”

“沒用了,朕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司馬嶽搖了搖頭,道:“蒜兒,在你心中,朕是個怎樣的人,你嫁給朕,可曾後悔。”

褚蒜子聞言,愣了一下,頓了頓,道:“皇上沒有爭霸天下的雄才大略,但是個好人,在臣妾心裡,皇上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能嫁給皇上,是臣妾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臣妾慶幸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後悔呢?”說完眼角流出了一行淚水。

“你說的對,朕算不上好皇帝,但朕是個好人。”司馬嶽顯得極爲高興,這也是他對自己的評價。

“皇上。”褚蒜子情緒激動,俯身輕輕趴在了司馬嶽的身上。

司馬嶽伸手撫摸着褚蒜子的額頭,心裡無限的悲傷,娶了這麼好的皇后,若是自己能再多活幾年,那該多好啊!

“蒜兒,關於儲君之事,你有什麼想法,跟朕說說。”司馬嶽輕聲問道。

褚蒜子搖了搖頭,道:“**不得干政,儲君之事,皇上當與衆大臣商議決定,臣妾不好說。”

司馬嶽嘆了口氣,道:“國舅和何愛卿說的都有些道理,但朕現在擔心你和聃兒,若立會稽王爲儲君,朕死之後,會稽王稱帝,你和聃兒孤兒寡母的誰來照顧啊!”

“皇上。”褚蒜子聞言,心中一陣感動,輕輕趴在司馬嶽的胸口,啜泣了起來。

“不哭,不哭。”司馬嶽輕輕安慰褚蒜子,頓了頓,輕聲道:“宣何充覲見。”

就在司馬嶽與皇后褚蒜子互訴衷腸的時候,寢宮外的庾冰和何充也在爭論,身旁的衆大臣也加入了爭論的行列。

“何大人,如今我大晉偏居江南,只有立長君方能震懾北方的趙國,皇子聃太小了,先讓會稽王稱帝,待皇子聃成年後,再將皇位傳給他,豈不兩全其美。”庾冰師徒說服何充。

“庾大人,自古以來,只有嫡長子繼承大統才能國之大幸,唯有如此,才能杜絕其它皇族的非分之想,從而避免血肉相殘的悲劇,這是各朝各代的立國之本,胡亂傳位,只會禍及江山。”何充觀點明確,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

庾冰聽了,氣塞填胸,大聲道:“何大人所言不假,父子相承的確是國之根本,但如今情況不同,大晉周圍強敵環飼,豈能固守舊制,不知變通,何大人這是在誤國。”

何充一聽,頓時大急,反駁道:“老臣在誤國?是庾大人爲了一己之私吧!”

何充說的沒錯,庾冰就是爲了個人的私利,他們庾氏憑藉外戚的關係掌控朝政,但皇帝換代之後,他們與皇帝親屬之間的關係便會愈加疏遠,從而可能失去手中的權利,甚至整個家族都會因此而沒落。

“一己之私,我庾氏一門盡皆精忠報國,豈是何大人說的這麼不堪,何大人怎能如此信口開河。”庾冰大聲反駁,並狠狠的瞪着何充。

“何大人,皇上召見。”就在何充和庾冰爭論進入白熱化的時候,寢宮內傳來了司馬嶽召見的命令。

何充聞令,瞪了庾冰一眼,大步走進司馬嶽的寢宮。

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
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八百零三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六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的焦慮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八十二章 雄鷹鐵騎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八百三十章 李賁得逞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一百零六章 鼓舞士氣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五百一十三章 晉軍集結仇池邊境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魏國策第一千零五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七百八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二百零七章 釋放俘虜第四百六十七章 皇甫醫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三百四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遷都洛陽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二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攻陷富樓沙第八百六十六章 慕容俊大驚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吐谷渾借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六百零六章 燕軍先鋒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三十四章 王午準備進攻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陵之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一百五十八章 攻城車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大豐收第五百一十八章 攻打下辨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八百二十三章 謠言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