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親子

已經五月二十日了,萬象院辯論還在開。

十七日邵勳又去了一次,坐了半天,下午就走了,此後三天再也沒去,讓太子留守主持。

這是他的好機會,希望他不要浪費。

至於辯論本身,事實上現在已經完全變味了,開始爆黑料搞人身攻擊,不少陳年舊事都被挖了出來。

十七號那天,邵勳之所以能坐半天,純粹是八卦好聽,下午沒啥猛料,他就藉着上廁所的機會離開了。

到了這會,理基本上明瞭。

邵勳本身也沒強制這些人做什麼,只不過一部分人主動靠上來罷了。

他們或出於政治投機,比如想翻身;

或出於可能的商業利益,比如孫熙那檔子事;

或出於個人愛好,純粹生活空虛,比如玩女人玩膩了,想玩點別的。

總之原因很多,不一而足。

邵勳今天坐鎮龍鱗殿,批閱好奏摺後,想起了十一子那天孺慕的眼神,心中一嘆,有些憐惜,便讓人喚他過來。

許久之後,殿外響起了沙沙的腳步聲以及侍衛親軍的呵斥聲。

侍衛親軍就是童千斤所部,剛剛改名,目前有三千人,皆着明光鎧,在汴梁十分惹眼,算是最拉風的崽。

他們是邵勳最信重的兵,時常賞賜,外放任官的也不少,出外打獵時更是同吃同住,是他最後一道防線。

從制度上來說,別說漢王了,便是太子如此沒規矩衝撞守衛,都要被呵斥,不然就是他們自己失職。

去疾入內後,童千斤伸手攔住了追到殿前陛階上的軍士,吩咐幾聲後,自己入內請罪。

“去疾,你看看,莽莽撞撞,童將軍都被你牽連,阿爺現在要罰他了。”邵勳說道。

去疾臉上欣喜的笑容猛然退去,立刻轉身看向童千斤,躬身一禮,道:“此皆孤之過也。”

說完,又看向邵勳,道:“阿爺,能不能不要罰童將軍,我知錯了,下次不敢了。”

“那你爲何如此冒失啊?都不等通傳。”邵勳問道。

“因爲……因爲阿爺第一次召我問對。”去疾說道。

邵勳沉默了。

“坐下吧,坐阿爺身旁。”邵勳招了招手,讓兒子過來。

女官閻氏、李氏齊齊起身,對漢王行了一禮,坐到斜對面的另一張案几後。

去疾高興地走了過去,一邊走,還一邊回頭看童千斤。

邵勳亦看向老童,道:“罰你食邑五十戶,自去反省。”

“是。”童千斤領命退下。

他是沅陵縣公,食邑一千六百戶。

五十戶純純是小事,興許過陣子就找個由頭給他加回來了。天子這麼做就是想告誡他罷了,規矩如此,賞罰要分明。

“去疾,看看這個。”邵勳將一份奏疏遞給兒子。

奏疏上字跡娟秀,但不是父親的筆跡,他的沒這麼秀麗,看樣子是女官記錄的。

第一句話就是“晉季以降諸務定讞”。

再仔細看下去,竟然是“太康以來,天下一統,士無所事,惟以談論相高,故爭尚玄虛,遂令仁義幽淪,儒雅蒙塵,禮崩樂壞,社稷將傾……”

看完後,去疾看向父親,道:“阿爺,兒看完了。”

“如何?”邵勳問道。

“何……何物如何?”去疾眨了眨眼睛,問道。

邵勳大笑。

十一郎過來,倒讓他笑口常開,這傻小子。

邵勳親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知道這是什麼麼?”

“萬象院辯論衆人列名於上了。”去疾說道。

“不錯。”邵勳說道:“這就是萬象院辯出來的第一份決議,參會衆人列名。”

到目前爲止雖然在雞同鴨講,但大家也不得不承認,晉朝那會真的搞得太過分了,以至於差點亡國。

這就像國際談判,雙方分歧巨大,於是先拿能說的、能統一的部分寫個聯合公報。

晉太康盛世以來,士人“過於浮華”,對國家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且至今“弊風未盡革也”。

至於接下來是不是按照《崇有新論》的要求來做,還在爭辯。但那已經不重要了,因爲承認了晉朝時的不是,就意味着應當做出改變,而今爭論的不過是做到什麼程度罷了。

邵勳將這些仔細對兒子講了講,邵渥(去疾)恍然大悟。

見他那樣子,邵勳也很開心,道:“你三兄、六兄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你現在也明白了,甚好。今後若遇到這些事情,你應知曉該怎麼做。”

“我會勸兄長的。”邵渥點頭道。

邵勳看了兒子一眼,欣慰道:“真吾兒也!”

******

正午時分,太官署的人將餐食送至,尚食檢驗一番後,拿來了龍鱗殿。

父子二人高高興興吃完,稍事休息之後,邵渥起身行禮道:“阿爺,我要走了。”

“去哪?”邵勳訝然道。

“阿孃午後要查驗《管子》,再不去要吃戒尺了。”邵渥說道。

“就那幾本書,都讀爛了。”邵勳不以爲然道:“你去年不就背得滾瓜爛熟了麼?”

“阿孃說要反覆背誦,要時時抽查。”邵渥說道。

“別去了。”邵勳大手一揮道:“再讀下去要讀傻了,下午阿爺陪你騎馬射箭。”

“好……”邵渥勉強應了一聲。

“我與你阿孃分說,勿憂。”邵勳站起身說道。

“好!好!好!”邵渥連應三聲,笑容滿面。

邵勳忍不住笑了起來,同時有些愧疚,以前陪去疾真的太少了。

閻氏在一旁默默看着。

漢王來了半日,就把天子哄得團團轉,笑容不知道多了多少。

閻氏乃李壽之妻,往日時常與丈夫談論宮中之事。

李壽牢騷滿腹,講了很多宮中秘辛,讓閻氏對這類事情格外敏感。

他不知道漢王是真的赤子之心,還是假裝哄老皇帝開心的。但無論如何,在她看來漢王的地位已然大大上升。

而且天子對他真的寬容。

像方纔那般急匆匆衝來,換成太子就要被痛罵了,但漢王卻屁事沒有。

當然,這或許也說明不了什麼。

當上太子了,要求本就十分嚴格。有些事情,諸王做得,太子做不得。

“你倆也跟過來。”邵勳招了招手,然後與十一子一前一後,出了龍鱗殿。

他們很快來到了一處校場上。

此地擺了許多草人、箭靶,圍牆邊一堆器械架,插滿了各色長短兵器。

地面被踩得結結實實,時不時有馬蹄聲響起。

見到邵勳抵達後,正在演練騎射之術的數十少年紛紛下馬,拜倒於地:“拜見陛下。”

“起身,繼續操練。”邵勳臉色一肅,道。

“諾!”數十少年齊聲大喝。

“聽聞你和雉恭比試過箭術?”邵勳問道。

“嗯。”邵渥應道。

邵勳翻開兒子的手掌,然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會騎射嗎?”

“會。 ”

“走,上馬。”邵勳讓人牽來兩匹馬,與十一郎一人一匹。

上馬之前,兩人各自套了一身皮甲。

“此甲用三層鹿皮層疊打製而成,皮皆用草鹼仔細洗過,你看是不是很乾淨?”邵勳問道。

邵渥低頭看了看,道:“阿爺,我知道這個的。孫熙在承天門外立甲之時,我曾仔細看過,沒有油斑,味道也不刺鼻。聽說很貴?”

“那是孫熙把之前花費乃至靡費的錢都算進去了。”邵勳笑道:“真論起來,比一般的皮甲貴,但也就貴個一兩成左右。假以時日,興許更便宜呢。”

“還能更廉?”邵渥好奇道。

“自是可以。”邵勳說道:“宇宙萬物既然存在,便皆有定理。若窮究其道,好東西層出不窮。”

“阿爺,我見工匠制器之藝皆靠口口相傳,他們也不窮究道理。”邵渥說道。

“唔,掌握道理是有好處的。”邵勳招呼兒子上馬,先慢跑幾步,熟悉胯下戰馬的脾性,嘴裡說道:“工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師教他這麼做,他就這麼做,一點不改。或者想改,卻沒底氣。只有極少數聰慧且敢於突破桎梏之人,纔敢小小改動一番,卻也說不太明白其間道理,只是經驗告訴他們應該這麼做。”

“可若掌握了道理,那就不一樣了。大道之理告訴我們這樣做會怎樣,那樣做會怎樣,這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往往能夠推陳出新,弄出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

“阿爺,母親沒說過這些,我聽不懂,你教教我吧。”邵渥靠了過來,眨巴着眼睛,說道。

見去疾一副求知慾旺盛的模樣,邵勳老懷大慰,道:“便以孫熙所制草鹼爲例,此物若交給工匠,他們只能拿草鹼按部就班去洗皮甲。可若知道草鹼之性,明其道理,你腦子裡就會一瞬間想出好幾種草鹼與他物相融、相合,變成新物的辦法。此等新物,以往從未出現過,甚至你都不知道會弄出什麼,但如果運氣不錯,說不定就出個利國利民的好物了。”

“這就是化用大道之理麼?”邵渥問道。

“不錯。”邵勳頓了頓,又道:“去疾,你覺得宇宙萬物有多少種?”

“不知。”邵渥搖了搖頭。

“那你覺得有沒有可能出現新物?比如人明析道理之後,利用此理,做出新東西?”

“草鹼不就是麼?”

“善。”邵勳笑道:“這就是爲父重理甚於重物的原因。”

說罷,一夾馬腹前衝而出。

戰馬疾馳如電,耳畔滿是呼嘯的風聲。

奔出去數十步後,邵勳的腰肢猛然向後仰去,後背幾乎貼上馬臀。

戰馬長嘶一聲,四蹄仍循着筆直的軌跡狂奔,七八載馴出的靈性讓它知曉此刻不可偏斜半分。

“中!”邵勳暴喝一聲。

弦鳴壓過了風聲,箭矢破空而去的剎那,他起身伏鞍,兜馬迴轉。

三十步外,箭靶上一支白翎箭兀自震顫不休,尾羽正對着他疾馳而來的方向。

校場上爆發出了猛烈的喝彩聲。

回身射!

這等技藝他們纔開始練,天子卻早已信手拈來。

邵渥亦目瞪口呆。

他也練了幾年騎射了,別人都說他有天賦,步射與五舅(庾翼)不相上下,騎射也還行,但只是規規矩矩騎着馬朝前方射。

他很清楚,回身射看似花哨,但戰場上有時候就逼得你不得不使用這等技藝,花哨卻又實用。

想到此處,邵渥也策馬前衝,瞄着正前方一個草人,循規蹈矩地按照傳統技藝,射出了一箭。

箭矢穿透草人而去,墜落地面。

沒有任何出彩之處,但穩穩收穫一顆人頭,不錯了。

父子兩人整整玩了一下午。

邵勳彷彿要把過往的父愛缺失全部彌補給兒子一樣,玩完了騎射又帶着他步射,甚至還讓人拿來一領鐵

鎧,看着去疾搖搖晃晃撐起明光鎧時艱難射箭的模樣,哈哈大笑。

邵渥也很興奮,披甲步射他還沒試過,真的是不一樣的體驗,難度很高。

日落西山之時,去疾滿頭大汗,卻覺得通體舒爽,唯一不適的就是雙手微微有些抖。

父親說他是“細狗”,他不解其意,卻笑得很開懷。

父子二人離開校場時,萬象院那邊也散會了。

太子邵瑾乘輦而至,遠遠看見邵勳時,立刻下來行禮。

“六兄。”邵渥擦了擦額頭的細汗,上前行禮。

邵瑾皺眉看了下他。

天比較熱,太子身穿袍服,一絲不苟,哪怕裡面已經熱爆了。

反觀漢王,這會居然換了身短打葛衫,髮髻也有些散亂,沒點模樣。

他暗歎了聲,以前他也可以這樣盡興,現在卻要注意影響了,畢竟他是太子,一舉一動都會被有心人留意。

“今日如何了?”邵勳問道。

“今日激辯‘以厚生而失生’,駁斥了諸多不合禮制之舉。”邵瑾說道:“記錄今晚便可送至--”

“送到芳華院吧。”邵勳說道。

“是。”邵瑾應道。

應完,目光若有若無地落在十一弟身上。

“辯了七天,總算有點效果。”邵勳說道:“再辯幾日,六月前結束吧。經此一遭,士風多多少少有些改善。你可有什麼說的?”

邵瑾整理了下思緒,道:“六月初一朔日大朝會上,父親或可昭告天下,令諸士革弊舊風,遂行新法。如此

持之以恆,則新風蔚然,國大治矣。”

邵勳點了點頭。

這算是中古時代大梁版本的整風運動,整挺好。

“詔書你來擬寫,交由朕審閱。”邵勳說道。

邵瑾心下一喜,面色沉穩如水,道:“遵命。”

邵勳也親暱地拍了拍六子的肩膀,這既是對他的一次鍛鍊,也是給他建立威望的機會。

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戰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1079章 丟下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1024章 無疾而終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章 縣令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1056章 西中東第九十一章 官僚系統(下)草原、中原兵制第1290章 話聊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836章 過河!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969章 王政(上)第1073章 降人第845章 制度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五章 學生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978章 登基(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851章 安插第1119章 晉祠第六章 巡河(下)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917章 上郡第1274章 方法論第907章 奔襲第1141章 小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1168章 奔喪第901章 狹路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二章 軍戶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十一章 努力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1050章 挑選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二十一章 兩岸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833章 前進!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997章 瀋陽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1260章 萬象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十章 黎陽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
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戰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1079章 丟下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1024章 無疾而終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章 縣令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1056章 西中東第九十一章 官僚系統(下)草原、中原兵制第1290章 話聊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四十章 上強度第836章 過河!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969章 王政(上)第1073章 降人第845章 制度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五章 學生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978章 登基(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851章 安插第1119章 晉祠第六章 巡河(下)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917章 上郡第1274章 方法論第907章 奔襲第1141章 小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一百章 中邪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十六章 戰爭季(上)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1168章 奔喪第901章 狹路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二章 軍戶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十一章 努力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1050章 挑選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二十一章 兩岸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來?!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833章 前進!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997章 瀋陽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1260章 萬象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十章 黎陽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