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行了一個又一個日夜,走過一山又一山,跨過一水又一水,卻不知自己行到了何地。不過她早已心如磐石,都言不到黃河心不死,她亦不過長江誓不休,她定要去到京師,了卻心中宏願。
她一路風餐露宿,困了就在別人家的屋檐下柴棚裡過夜,餓了就去給別人乞討一點食物。天是寒冷的,但人情是暖的,她的內心是火熱的,這一路,她不再像最初那樣難過。
她每日從早到晚,不停的走,每日都要走很遠。她每走完一日,抑或每走過一個小鎮,便又更激動幾分。她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無法不激動。
王媛激動的,不僅僅是自己即將要報仇,也激動着報仇之後,有朝一日能夠見到哥哥姐姐。她無比的想念他們。這一路上,王媛時刻都在想着,王仁哥哥是否已平安。胡坤的掌力用了大概有八九成,她始終無法想象,王仁哥哥在既無醫藥亦無飲食的情況下,該如何活過來。王媛不停的自責,不停的祈禱,她盼望着上蒼亦能給他如自己這般的好運。
王媛更希望兩個姐姐能夠原諒她。王姣姐姐脾氣剛直,不會掩飾,而王嫿姐姐卻又太能隱忍。王姣姐姐也正是因爲剛直,一時氣憤纔對她發脾氣,過後她一定又會後悔自責,讓自己非常難過,再加看到王仁哥哥的傷,她一定會更加難過。王媛不敢想象王姣姐姐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她那剛直的脾氣會不會再次給她帶來傷害,甚至是災難。
王嫿姐姐一直都在隱忍,不懂宣泄自己的情感,出了這麼多事情,自己又丟下她一個人跑了,她該多難過。也許那種固有的隱忍讓她連哭都不會。她總是那麼憋屈着自己,心裡該有多麼的難受。而最讓王媛感到害怕的,就算王嫿姐姐願意傾訴,發泄,可她連傾訴的地方都沒有,她依然只能憋屈着自己。
王媛很有信心獨自一人去報仇,但每當想到這些,她卻沒有一點自信。她不知道,這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如今在過着怎樣一種生活。王仁哥哥和王姣姐姐好歹還有一
個陪伴,就算是死,興許也不會覺着那麼孤獨寂寞,可是,可憐的王嫿姐姐,她實在是太孤獨了。
想起自己在遇到大叔大娘之前的那些情景,王媛心如刀割。想必,王嫿姐姐在那飢寒交迫中,一定會無比痛苦絕望。那孤獨的寒夜裡,一個人靜靜的等待死神的日子是多麼的難熬。
王嫿一生孤獨,竟然連自己親生父母是誰也不知道,她不知經歷了多少磨難才活了過來。整個童年裡,留給她的最美好的回憶,一定就是認識了與她有着相同命運的王信哥哥。
都言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但是,他們不僅是相識,亦還相知,甚至相戀。在他們兩人的心裡,彼此應該都是最親的人。他們相依爲命,既似兄妹,也似戀人。
可是,王信哥哥遭到胡坤算計,慘遭不測,王嫿姐姐亦如失去了半條生命。這些年,她隱忍着不對任何人表達,內心不知該有多苦。
王媛作爲她的妹妹,卻對她關心得難少,只顧着自己,在江州,在臨岐,那些安定的日子裡,她只想着自己,沒有關心過王嫿姐姐。王媛感到無比慚愧,無比後悔。
王媛不停的祈禱,希望上蒼能夠給她一個彌補的機會,希望一切可以重來。倘若哥哥姐姐能夠再次回到她的身邊,她一定痛改前非,好好的對待他們。可她不知道,她究竟還能不能有這一天。朱勔胡坤不死,她誓不能安心,可此二賊如狼似虎,她一介女流,究竟能否如願殺了他們,她的心中多少有些擔憂。她有信心去報仇,但她不能保證能夠如願報仇。
想起王信,王媛心裡又是一陣疼痛,昔日的一切又浮現在她的腦海裡。王信哥哥比她只大那麼兩歲,但他非常的經歷讓他比她成熟穩重多了。在她心裡,他就如他的名字一樣,是一個把“信”貫穿所有言行的人,就如一個忠厚長者。
王媛總有一種感覺,覺得他就在自己的身邊守護着她,一步也不曾離去。雖然從他離去以後,她很少想念他,甚至很多時候已
徹底把他淡忘,但是,她緊緊就是淡忘,並非徹底忘記。很多時候,她還是會在不經意間突然把他想起,只要一想起他,她總有這樣的感覺。
她始終在想,他爲何能夠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尤其是胡坤假扮他來誘騙他們兄妹之後,王媛更加確定王信哥哥並沒有死去。那胡坤相當精明,他的假扮絕非憑空而來。當初,他一定懷疑王信還活着,派人對火場進行過搜查。或者,王信哥哥就是被他首先搜走,而她與哥哥姐姐們去晚了,要不然,王信怎會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呢?
有了這條最重要的理由,王媛的所思所想就並非是胡思亂想。她堅信,他一定活着,並在一個她不曾注意的地方看着她。她真的沒有胡思亂想,她真的常常真真切切的感覺到王信就在他的身邊。只是,他在刻意躲着她,因爲她看不見他。
他一定有苦衷,他知道所有人都在思念着他,但是他不能出來見到大家。興許,他怕暴露身份,再次遭到胡坤的陷害追殺;興許,他在考驗她的堅強和勇敢。
王媛在想,她一定要自立自強,不讓哥哥感到失望。於是,王媛便開始努力。她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標,勇敢的前進。
這一路上,思念親人給王媛帶來的全是動力。她不是一個人前行,而是在與親人們一同前行;她不是一個去實現目標,而是和親人們一同去實現目標,就如在瀘州城出發之時。
王媛不再想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有親人們陪同,她怎會不復還呢?她亦不念“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爲乎來哉!”人間正道是滄桑,她爲父報仇,爲天下百姓報仇,哪怕萬分艱險,哪怕路途遙遠,又豈能怕人嘲笑?
王媛常常昂首挺胸,手握劍柄,邁着堅定的步伐,大義凜然的往前走去,走過一山又一水,她相信,每跨出一步,目標就近了一步。她今日勞碌奔波,人在天涯,就是爲了天下所有無辜百姓明日能夠安心居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