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逐鹿(一)

已經半夜了,竇建德卻發現自己一點睏意都沒有。?

他不敢閉上眼睛。只要一閉上眼睛,全身包裹着戰甲的幽州鐵騎就會從睡夢中向他衝來,在這股鑌鐵洪流面前,人的身體顯得是如此的脆弱。前營被踏扁了,中營也被踏扁了,忠心耿耿的親兵們衝上前去阻截,在敵人的戰馬下變成了一團團血肉。文官們在逃,武將們在逃,督戰隊居然也在逃!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整個大營變成了修羅地獄。?

關鍵時刻,只有王伏寶帶領千把人迎了上去,用血肉之軀擋住了鑌鐵洪流。關鍵時刻,只有程名振的洺州營還保持着隊列,衝到一條血河邊,爲所有人殺開一條退路。?

王二毛來了,杜鵑來了,連同病得只剩下半條命的郝五爺也來了。他們身後都帶着一波洺州子弟,將擋路的敵軍殺得狼狽逃竄。那可是兩萬敵軍啊,比易縣之戰博陵軍和幽州軍加起來的人數還要多…….?

“籲…….!”竇建德長長地吐了一口氣,伸出乾枯的手指去揉跳動的眼皮。他知道自己這些天爲什麼總做噩夢了,不僅僅是因爲戰敗留下的陰影,還有對潛在危險的直覺。\北伐之戰,是程名振憑着一己之力,保住了大軍的給養。也是程名振憑着一己之力,擊敗柴紹,粉碎了敵軍三路合圍的圖謀,爲大軍保住了南撤的通道。但是,洺州營對外一直號稱只有五千兵馬,而濡水河之戰,有人目睹洺州營至少出動了三萬大軍。?

即便扣除石瓚的那一萬弟兄和觀察誤差,想逼迫左翊衛大將軍柴紹帶兵倉皇退走,洺州營至少也得出動一萬到一萬五千人。所以,程名振一直堅持上報的五千子弟,純是在掩耳盜鈴!一萬五千人馬,並且全是精兵,他程名振到底想做什麼??

不是竇某人多疑。這些年來,他親眼目睹的慘禍太多了。若不是他竇某人對來自身邊的危險一直有着常人能及的直覺,他自己早就變成了豆子崗中的一把枯骨。眼下竇家軍新敗,士氣低迷,瓦崗軍又趁機越過黃河,一舉奪取了聊城行宮。如此困窘時刻,誰能保證洺州營這支依附人馬不生出二心??

想到瓦崗軍的行爲,竇建德的太陽穴就有根筋突突直跳。\他千算萬算,連自己可能兵敗的情況都考慮到了,就是沒想到李密會趁機在自己背後出手。這不是自尋死路麼?西邊跟王世充打得熱火朝天,南方跟宇文化及拼得沒完沒了,北邊再向竇家軍伸手,他李密還真當自己三頭六臂,可以輕鬆對付來自四面的威脅了?!就算瓦崗軍實力強橫又怎麼樣?再強能強國李老嫗的唐軍去?人家現在可是坐擁河東、隴右、山南三道,還有羅藝的幽州軍,李仲堅的博陵軍捨命相幫。如果其他諸侯不連橫應對,早晚會一個個死在李老嫗手裡!?

對於天下大勢,竇建德自問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這次只所以力排衆議,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也要堅持北伐,一方面是爲了圖謀博陵六郡的膏腴之地,另外一方面,就是看出了河東李家的強大潛力。如果不趁着現在其內部整合沒有完成之時將其發展勢頭遏制住,將領天下羣雄肯定要面對一個幾乎無法抵抗的敵人。可惜,這次北伐功敗垂成。可惜,李密無目,居然爲了眼前蠅頭小利,破壞了整個連橫方略。?

“大哥,夜深了!”曹氏的聲音從背後響起,打斷了竇建德漫天飄舞的思緒。\回過頭,他看到了一雙關切的眼睛。只有這雙眼睛永遠不會背叛自己,無論貧賤富貴,都始終追尋着自己的身影。?

“剩下的事情明天再說吧,你已經三天沒閤眼了!”不待竇建德迴應,曹氏溫溫柔柔地走上前,伸手替他整理書案。“今天干不完,明天再幹。誰都不是鐵打的……”?

以往她這麼絮絮地念叨一番,竇建德肯定會笑着站起身,跟她回去安歇。可是今天,這一招突然失靈了。竇建德輕輕地按住了她的手,然後笑着敷衍道:“你先去歇了吧!我馬上就去。別忙活了,桌案上的東西,一會我會讓內史來收拾!”?

“大哥!”曹氏溫柔地擡起眼睛,與竇建德的目光相對。在丈夫了眼裡,她分明看到了濃濃的疲憊與焦慮。即便當年被困在豆子崗內時,丈夫面孔也沒像現在這般憔悴。這場仗傷得他太深了,沒有一年半載估計很難緩過頭來。?

“去睡吧,別等我!男人在吃,女人在睡!”竇建德故作輕鬆地說了句玩笑話,鬆開手,示意妻子離去。睡覺,都到了這個時候了,自己哪敢再貪睡?負責斷後的曹旦音訊皆無,李仲堅和羅藝會不會藉機南下也沒弄清楚!數萬新敗下來的大軍需要儘快安撫,南下抵抗瓦崗軍的隊伍需要儘快派出。\還有一大堆文武官員,以及一大堆被瓦崗軍從聊城“禮送”出來的官員家眷,把他們放在哪?竇家軍的新都城設在哪?沒一樣不迫在眉睫。?

“嗯!”曹氏不敢違逆丈夫的意思,緩緩地站起身。臨走之前,她眼神忽然一亮,低聲建議道:“要不,妾身命人把宋先生請來。您不是說宋先生是咱們這裡第一聰明人麼?”?

“嗯!”竇建德輕輕點了點頭,然後又笑着搖頭,“你下去吧,我自己命人叫他。否則,他又要板着臉說什麼後宮干政了。”?

曹氏笑了笑,轉身離去。目送着妻子的背影在屏風後消失,竇建德搖搖頭,輕聲嘆氣。妻子如果是個男人就好了,那樣自己就可以將其作爲左膀右臂。雖然她的目光未必長遠,但至少她對自己忠心。而現在,自己最需要的不是什麼聰明人,而是毫無保留的忠誠。?

在展開新的一本奏摺前,他再度嘆了口氣,衝着外邊喊道:“來人,去把孔侍郎請來,孤有事需要跟他商量!”?

“諾!”當值的親筆竇恆大聲答應,卻沒有立刻動身。\而是趔趔趄趄往大堂裡蹭。竇建德聽到了這小子的腳步聲,擡起頭,低聲呵斥,“還不快去,進大堂裡來幹什麼?”?

“主,主公!”論輩分,竇恆是竇建德的本家侄子,從小叫慣了對方叔叔,改爲主公很不習慣,“剛纔,剛纔嬸子建議……”?

“滾出去!”竇建德抓起一塊青銅鎮紙,作勢欲砸。?

“主公息怒,主公息怒!”從沒見竇建德對自己發這麼大火氣,竇恆嚇得轉過身,連滾帶爬地向外逃竄。這幅慌慌張張的模樣讓竇建德心頭怒火更盛,將鎮紙瞄準侄兒的後腳跟兒丟下,隨即大聲呵斥道:“叫你幹什麼就幹什麼?軍國大事,哪輪到有你一個小小侍衛插嘴!”?

“唉!唉!末將知道錯了,主公息怒!”一邊跑,竇恆一邊向自己的族叔道歉。頭也不敢回,徑直奔文官們暫時安歇地方奔去。同時在心裡暗罵道:“該死的宋正本,你又怎麼得罪七叔了,害得老子跟着你吃掛落。\好在老子機靈,沒給七叔砸中,否則,保管三天起不來炕!”?

對於這個疲懶的晚輩,竇建德也無可奈何。因爲起義的時間早,他的近親除了少數幾個逃離生天外,幾乎被官府斬草除根。所以,在他心裡,將親情看得非常重。有時明知這樣會令一些人侍寵而驕,也不想有所改變。因爲這是他竇建德欠家人的,今生必須有所補償。?

出於這個原因,他縱容妹妹紅線任性胡鬧,寧可留在家裡做老姑娘也不嫁給王伏寶。出於同樣原因,他對曹旦和王伏寶兩個也一直信任有加,最好的士卒,最好的兵器,全都撥給了二人。期待二人能夠成爲自己的韓信、樂毅。但北伐一戰,竇建德一邊想,一邊搖頭。自己麾下還是人才匱乏啊,沒有一個能挑大樑的帥才。王伏寶勉強堪用,偏偏又在關鍵時刻總給自己上眼藥……?

正信馬由繮地想着,孔德紹已經奉命到來。在大堂中央長揖及地,口中動情地呼叫道:“臣等無能,害主公深夜亦不得休息。死罪,死罪!”?

明知道對方的情意都是裝出來的,竇建德疲憊的心裡依舊感到一絲溫暖,擡了擡手,笑着吩咐:“孔侍郎別客氣了。\孤也是一個人悶得慌,纔派人把你給叫來。希望沒打擾你休息!坐吧,來人,給孔侍郎倒茶!”?

“不敢,不敢。主上有召,乃臣下之幸。孔某即便再有三個膽子,也不敢繼續貪睡!”不愧爲大儒之後,從孔德紹嘴裡說出來的話,就是令人耳順。?

竇建德目送孔德紹落座,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盞抿了幾口,然後笑着問道:“你家人都好麼,聊城失陷時,可曾受到波及?”?

孔德紹立刻站了起來,拱手致謝,“勞主公掛念。他們都在路上了。聊城失陷時,賊人畏懼主公威名,沒敢傷害臣的家人!”?

“坐下說話!”竇建德笑着命令,“沒人受到傷害就好。否則,孤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你!”?

“主公言重了!”孔德紹再度躬身施禮,“臣既然以身許國,臣之家人亦爲主公之僕,死於國事,乃其本分所在。豈敢心中怨恨主公!”?

“坐下說話,坐下說話!”聽孔德紹如此迴應自己,竇建德心情大好,連連擺手,命令對方不要多禮,“孤身爲一地之主,卻連屬下的妻兒老小都護不得,說起來真叫人慚愧。\唉,都怪這沒遠見的李密!等孤緩過這口氣來,非叫他十倍償還不可!”?

“多行不義必自斃!主公無需再爲將死之人耿耿於懷!”孔德紹低聲咒了李密一句,然後倒退着坐回原位。?

竇建德笑着點點頭,非常贊同孔德紹對李密前途的預料。“孤目前新敗,軍心不穩,暫且還奈何不了李密。今天找你來,是想問問遷都的事。聊城被瓦崗賊所竊,暫時要不回來。所以孤將都城遷到…….”?

“遷都…….”孔德紹臉色突然一冷,再度站起身來說道。“主公何出此言,主公未曾立國,哪裡來的都城?”?

“嗯…….”竇建德被問得一楞,皺着眉頭看向孔德紹的眼睛。他今天之所以請孔德紹前來議事而不是請宋正本,原因就是孔德紹性子柔和,不會像宋正本那樣動不動就給自己難堪。卻萬萬沒想到,孔德紹也是說翻臉就翻臉,說出的話照樣令人下不了臺。?

孔德紹要的就是這種感覺,整了整衣衫,正色施禮,“啓稟主公,孔某竊以爲,聊城只是主公暫時駐蹕之所,並非都城。\主公原來號爲長樂,乃大隋天子治下之長樂王。如今,大隋天子已被奸人所害。是以,主公當早日立國,定鼎,以慰麾下將士及河北百姓之望!”?

“立國,定鼎?”竇建德被說得滿頭霧水,皺着眉頭重複。從孔德紹說話的表情上,他看出對方不是隻想惹自己生氣。可立國之事,自己心裡從沒準備過。突然被對方提出來,未免有些難以適應。?

“主公切莫再猶豫!”孔德紹點點頭,繼續直諫,“主公原爲大隋長樂王。而如今,長安的大隋天子已經被逼禪位於李淵,洛陽和江都的兩位帝王骨血也隨時會被他人所取代。主公不挑明瞭旗號,奮起而爭天下,還要更待何時?”?

“可這於遷都有什麼關係?”竇建德被孔德紹繞得滿頭霧水,迷迷糊糊地問道。?

“主公聽我細細解釋!”孔德紹早有準備,笑着將自己的諫言逐條解釋給竇建德聽。“主公原本爲大隋長樂王,根本沒設固定都城,所以失了聊城行宮,不能算失都。\”?

“嗯!”竇建德點點頭,終於有些明白孔德紹的良苦用心了,“你接着說!孤聽着呢!”?

“既然沒有失都,自然不必遷之。而立國之後,才需要選一地爲都城。日後主公逐鹿天下也好,繼續向前一步,晉位天子也好,都可以此城爲基!”孔德紹笑了笑,繼續侃侃而談。這其實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而是身邊很多讀書人的一致意見。大夥都認爲,眼前局勢,需要竇建德拿出些切實舉措來振奮人心,鼓舞士氣。而立國之後,剛好可以給所有人加官進爵,人心自然高漲。當然麼,大夥建立擁戴之功,地位跟着水漲船高一番也屬必然。心照之,口不必宣之。?

“晉位爲天子。孤還想再等等!半個河北還沒拿下來,這時候就自立爲天子,只會落下一個笑柄!”雖然被孔德紹說得熱血沸騰,竇建德靈臺處卻依舊保持着一絲清明。暫時放棄聊城,藉着立國之舉,把都城定在其他地方,這個主意很好。可以鼓舞士氣,也可以讓瓦崗軍的一記殺招落在空處,活活氣死李密。但立刻晉位爲天子就不必了,人家李老嫗逼楊侑遜位,那是因爲他有實力。自己的實力暫時還沒那麼強,沒必要把天下人的注意力全引過來。?

“強敵環伺,臣亦不贊同主公過早登上天子之位。但臣請主公下決心立國,以振軍隊百姓之心!”孔德紹上前一步,大聲重複。?

“嗯!”此時,竇建德心中的迷惑一掃而空。暗自思量道:奶奶的,還是讀書人聰明,立國,孤怎麼先前就沒想到這麼好的由頭呢。立國之後,人人都可以升官,自然不會再老想着戰敗之事了。立國之後,都城重新設定,也沒人會再關注聊城丟失之事了。只要讓孤緩過這口氣,今日所失去的,他日必將十倍百倍地拿回來!?

“臣這裡有一份聯名上表,請主公過目!”唯恐竇建德再猶豫,孔德紹從衣袖中取出一本奏摺,雙手捧過頭頂。?

“哦?”竇建德微微一愣。他今天找孔德紹來只是爲了討論一下都城的選址問題,沒想到會牽扯出這麼多事情來。聯名上表,自然不是孔德紹一個人的意思。看來自己雖然剛剛戰敗,卻沒有令大夥完全失去信心。?

想到這,他心情大好,親自上前接過奏摺,粗粗看了看,然後笑着誇獎,“孔侍郎有心了!如果臣子個個像你,孤又何必天天熬到四更。我看看都誰跟你想到一起去了,張主簿,王匠造,吳侍郎,嗯,很好。很好……”?

孔德紹靜靜地聽着,心中得意,臉上卻沒敢流露出來。作爲同一時期被竇建德收服的文臣,他的地位一直處於宋正本之下。而宋正本最近因爲反對北伐而失寵,自己剛好把握住機會。這份勸進表,就是自己的晉身之磚。相信接受了羣臣的勸進後,自己在竇建德心裡分量絕對不會再亞於宋納言。?

“好,好!”竇建德興奮地接連說了十幾個好字,方纔從奏摺上擡起頭來,“差不多有三分之二文官建議孤早日立國,孤豈能拂了羣臣的意。宋納言呢?上面怎麼沒有他的名字?”?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章 賭局(一)第3章 賭局(二)第1章 冬至(六上)第3章 折柳(五)第4章 浮沉(二)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浮華(三)第4章 紅塵(一)第3章 朝露(八)第3章 朝露(十一)第2章 紫騮(三)第1章 問鼎(七)第2章 紫騮(二)第1章 賭局(三)第2章 紫騮(二)第4章 恩仇(四)第1章 冬至(五)第2章 黃雀(七)第4章 恩仇(八)第2章 黃雀(三)第1章 秋分(二)第1章 問鼎(一)第3章 朝露(五)第2章 問鼎(五)第1章 城南(九)第2章 崢嶸(三)第3章 朝露(五)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西顧(四)第4章 騰淵(二)第4章 浮沉(四)第4章 紅塵(一)第6章 功賊(六)第3章 飄絮(八)第4章 恩仇(七)第4章 功賊(一)第4章 采薇(三)第1章 故人(一)第3章 飄絮(五)第4章 紅塵(一)第4章 浮沉(三)第1章 城南(十)第3章 賭局(三)第3章 賭局(一)第4章 恩仇(二)第1章 冬至(四)第3章 浮華(二)第4章 采薇(五)第1章 問鼎(一)第1章 問鼎(八)第2章 黃雀(六)第4章 采薇(四)第2章 鶯柯(六)第4章 恩仇(五)第4章 恩仇(四)第2章 黃雀(三)第3章 浮華(四)第3章 飄絮(一)第3章 折柳(二)第1章 秋分(二)第3章 折柳(六)第4章 騰淵(五)第1章 賭局(五)第3章 飄絮(四)第1章 冬至(七)第3章 東門(四)引子第3章 飄絮(六)第4章 紅塵(四)第4章 恩仇(六)第3章 朝露(九)第1章 賭局(六)第3章 飄絮(七)第3章 朝露(十)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賭局(四)第3章 飄絮(一)第1章 秋分(一)第1章 冬至(三)第4章 紅塵(二)第3章 朝露(十一)第4章 騰淵(八)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秋分(七)第3章 折柳(六)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浮華(二)第3章 浮華(六)第3章 朝露(十)第1章 秋分(三)第4章 紅塵(五)第3章 賭局 六(上)第2章 黃雀(三中)第1章 問鼎(九)第3章 飄絮(四)第2章 逐鹿(五)第4章 騰淵(八)第2章 崢嶸(三)第4章 恩仇(四)
第3章 賭局(一)第3章 賭局(二)第1章 冬至(六上)第3章 折柳(五)第4章 浮沉(二)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浮華(三)第4章 紅塵(一)第3章 朝露(八)第3章 朝露(十一)第2章 紫騮(三)第1章 問鼎(七)第2章 紫騮(二)第1章 賭局(三)第2章 紫騮(二)第4章 恩仇(四)第1章 冬至(五)第2章 黃雀(七)第4章 恩仇(八)第2章 黃雀(三)第1章 秋分(二)第1章 問鼎(一)第3章 朝露(五)第2章 問鼎(五)第1章 城南(九)第2章 崢嶸(三)第3章 朝露(五)第2章 黃雀(二)第2章 西顧(四)第4章 騰淵(二)第4章 浮沉(四)第4章 紅塵(一)第6章 功賊(六)第3章 飄絮(八)第4章 恩仇(七)第4章 功賊(一)第4章 采薇(三)第1章 故人(一)第3章 飄絮(五)第4章 紅塵(一)第4章 浮沉(三)第1章 城南(十)第3章 賭局(三)第3章 賭局(一)第4章 恩仇(二)第1章 冬至(四)第3章 浮華(二)第4章 采薇(五)第1章 問鼎(一)第1章 問鼎(八)第2章 黃雀(六)第4章 采薇(四)第2章 鶯柯(六)第4章 恩仇(五)第4章 恩仇(四)第2章 黃雀(三)第3章 浮華(四)第3章 飄絮(一)第3章 折柳(二)第1章 秋分(二)第3章 折柳(六)第4章 騰淵(五)第1章 賭局(五)第3章 飄絮(四)第1章 冬至(七)第3章 東門(四)引子第3章 飄絮(六)第4章 紅塵(四)第4章 恩仇(六)第3章 朝露(九)第1章 賭局(六)第3章 飄絮(七)第3章 朝露(十)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賭局(四)第3章 飄絮(一)第1章 秋分(一)第1章 冬至(三)第4章 紅塵(二)第3章 朝露(十一)第4章 騰淵(八)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秋分(七)第3章 折柳(六)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浮華(二)第3章 浮華(六)第3章 朝露(十)第1章 秋分(三)第4章 紅塵(五)第3章 賭局 六(上)第2章 黃雀(三中)第1章 問鼎(九)第3章 飄絮(四)第2章 逐鹿(五)第4章 騰淵(八)第2章 崢嶸(三)第4章 恩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