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故人(一)

故人 (一 上)

回到駐地很長一段時間,想起在王屋山區的這段經歷,程名振都忍不住搖頭讚歎。

他猜不出王君廓以五百精銳騎兵護送李密入京師到底出自誰的授意。也猜不出本來跟李密老死不相往來的徐茂公將千里膏腴之地以前者的名義獻給大唐,究竟懷着怎樣的居心。但他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情是,李密快死了。

過後發生的事實也正如他的推斷,很快,刑國公李密與左武衛大將軍王伯當就因爲受不了朝廷的猜疑,棄官出逃。在熊耳山中,被品級不知道比他二人低了多少級右翊衛將軍史萬寶截殺,身首異處。

一直到死,平生出賣了無數朋友同僚,從不知道“忠誠”二字怎麼寫的李密依然相信,只要自己回到河南,振臂一呼,已經投靠大唐的瓦崗將士就會放棄已經到手的功名富貴,不顧一切地再度聚集在自己麾下。

雖然在那一刻,追隨於他身邊的士卒不到三百,將領只剩下王伯當一個。

李密的死,讓大唐朝廷舒舒服服地鬆了一口氣。那不僅僅意味着從此之後大唐朝廷不必再承受河南各地降而復叛之險,並且還意味着徐茂公、秦叔寶、程知節、羅士信等一干瓦崗軍將領從此可以放心大膽的被啓用。

隨着這些武藝高強、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融入唐軍,將極大地彌補了唐軍中、高級將領匱乏的缺陷。自這一天起,大唐便有了同時面對兩個以上敵人能力,統一之戰正式提上了日程!

機會面前,李唐朝廷的運轉一直是非常地高效。這廂剛剛准許徐茂公和王君廓二人給李密收屍厚葬,那邊立刻下旨調整戰略佈局,將澠池一線的防務完全交給他人,調秦王李世民和其麾下一干原瓦崗將領北上,與李建成、李旭一道,三路夾擊劉武周。

生力軍的加入,立刻打破了河東、河北兩道的短暫寧靜。劉武周敵不過李唐的攻勢,向突厥餘孽和竇建德同時求援。突厥人急着報上一次叩關未果之仇,不顧自身實力尚未恢復,大舉南下。竇建德聞訊,也領傾國之兵北上,試圖趁各路大軍混戰之機,火中取栗。

已經被賜予國姓的李世績(徐茂公)見狀,立刻攻擊向竇建德後路發起了猛攻,兵鋒直指竇建德的老巢。黎陽軍一動,洛陽王世充立刻也跟着動了,派遣原瓦崗軍中李密麾下愛將劉黑闥領精兵五萬渡過黃河,威逼黎陽。

一騎狼煙,四家諸侯,七路大軍。隔着上千裡關山殺做一團,你背後有我,我背後有你。互相攻殺了近半年,結果突厥人不敵博陵精銳,首先兵敗,再度北竄。側翼壓力一減輕,幽州大總管羅藝立刻親率兩千虎賁鐵騎衝陣,竇建德、高開道、王薄等人擁衆二十萬,卻擋不住羅藝搏命一擊,被鐵騎直踏到中軍帥旗下,折損將領四十餘員,大軍潰出二百餘里才收住了腳步。

到了此時,竇建德終於想起王伏寶的好處來。在漳水河畔,親自穿白衣給死去多年的王伏寶送葬,捶胸頓足,痛哭流涕。然後刺臂盟誓,重申要與昔日的老弟兄們富貴與共。恰好徐茂公回師與劉黑闥決戰,北側無名將坐鎮。竇建德領着十餘萬殘兵呼嘯而來,殺徐茂公麾下馬軍統領丘孝剛,生擒淮安王李神通、徐茂公父親徐蓋、魏徵及大唐皇帝的妹妹同安公主。順勢攻破黎陽。

黎陽一失,徐茂公腹背受敵,糧草斷絕。不得己,率部向竇建德投降。竇建德大喜,留下徐茂公的父親徐蓋做人質,加封徐茂公爲左驍衛將軍。派他去跟老仇人羅藝拼命。同時派魏徵出使洛陽,答謝王世充的援助之恩,順便請洛陽軍撤回黃河以南。

王世充接到竇建德手書,氣得破口大罵。罵夠了,卻不願意承擔殺賢的惡名,又將魏徵禮送了回來。從此竇建德跟王世充交惡,主要精力重新放在了南方。無暇再給予劉武周任何有效支持。

幾路強援敗得敗,撤得撤,劉武周的處境愈發艱難。先是將婁煩、西河兩郡的城池一一吐出,隨即被秦王李世民逼得死保汾河一線。時令又逢隆冬,李世民派遣部將輕騎從冰上過河,四下劫掠。把劉武周逼得左支右絀,疲於招架。

隨後王君廓大敗宋金剛,秦叔寶單挑尉遲敬德,羅士信與伍天錫二人聯手夜襲,火焚太原城門。好在氣溫驟然下降,大雪紛紛,駐紮在野外唐軍士卒們無法拿穩兵器攻城,被迫撤退,劉武周君臣才逃過了一場死劫。

這種名將跟名將之間的精彩對決,當然輪不到程名振什麼事情。對於太子建成來說,先前招納碰了個軟釘子,不到萬不得已,實在沒必要碰第二回。而對於秦王世民,麾下剛剛得了秦叔寶、程知節、羅士信、牛金達、吳黑闥、張亮等四十餘員智勇雙全的上將,也犯不着爲一個小小的洺州總管茅廬三顧。所以程名振也樂得清閒,每天優哉遊哉翻翻軍報,看看公文,然後就跟杜鵑兩個在駐地周圍雙進雙出,遊山玩水。

在戰亂年代,夫妻雙方聚少離多,戎馬倥傯,往往一年下來也說不了幾句體己話。如今沒的仗打了,天天膩在一起,很多話卻不需要再說了。往往這邊一個眼神剛剛流露出來,那廂已經開始動手去做。這邊剛剛想起了個主意,對方卻突然開了口,居然跟自己想得一模一樣。

見到女兒跟女婿琴瑟相偕,老疤瘌覺得非常地高興。唯一的遺憾便是,無論自己跟親家母如何着急,杜鵑依舊沒有懷孕的跡象。爲此,他私下裡沒少跟女兒叨咕,從“不孝有三”,到“養兒自恃”,有時把杜鵑給叨咕得急了,乾脆跺跺腳一走了之。老疤瘌拖着瘸腿兒追出老遠,看到女兒跟女婿的身影在夕陽下並絡而行,咧咧嘴,轉頭找郝老刀懷舊去了。

酒徒注:呵呵,最後一卷了。希望大家支持。酒徒也知道,大家喜歡李旭更多些。但程名振不像李旭,他對理想的堅持沒有李旭那般執着,他只是個想過得好一點的小人物而已。這種小人物命中註定不會活得太精彩,但更接近於同爲俗人的你我。

第3章 東門(二)第2章 紫騮(五)第3章 飄絮(五)第3章 朝露(十一)第2章 崢嶸(四)第3章 飄絮(二)第1章 城南(四)第2章 逐鹿(一)第3章 折柳(六)第1章 問鼎(七)第2章 黃雀(五)第3章 東門(七)第4章 騰淵(七)第3章 朝露(四)第1章 問鼎(二)第2章 紫騮(二)第3章 折柳(二)第3章 折柳(六)第2章 黃雀(五)第1章 問鼎(一)第1章 冬至(二)第2章 黃雀(七)第3章 浮華(四)第2章 逐鹿(四)第2章 朝露(二)第2章 鶯柯(五)第4章 紅塵(五)第2章 紫騮(七)第4章 騰淵(七)第5章 采薇(五)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東門(五)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賭局(五)第4章 騰淵(五)第4章 采薇(三)第1章 秋分(六)第3章 賭局(四)第1章 秋分(五)第2章 鶯柯(四)第3章 朝露(五)第1章 賭局(一)第1章 問鼎(一)第3章 飄絮(二)第3章 飄絮(七)第2章 黃雀(二)第4章 浮沉(五)第2章 西顧第4章 恩仇(六)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浮華(一)第3章 折柳(五)第1章 賭局(二)第3章 朝露(九)第2章 鶯柯(七)第4章 恩仇(一)第1章 賭局(八)第1章 城南(一)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故人(二)第2章 黃雀(三)第1章 秋分(七)第4章 騰淵(八)第3章 折柳(二)第3章 折柳(四)第3章 東門(十)第2章 逐鹿(三)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恩仇(三)第2章 崢嶸(三)第3章 朝露(八)第1章 秋分(三)第1章 秋分(中)第4章 騰淵(七)第3章 朝露(七)第4章 功賊(四)第2章 紫騮(二)第4章 騰淵(三)第1章 賭局(六)第1章 秋分(七)第2章 紫騮(二)第4章 恩仇(六)第2章 紫騮(一)第4章 功賊(二)第4章 浮沉(三)第1章 賭局(四)第1章 秋分(三)第3章 賭局(六)第2章 朝露(二)第3章 朝露(一)第1章 賭局(四)第4章 功賊(三)第1章 秋分(三)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東門(七)第2章 西顧(一)第3章 浮華(一)第3章 飄絮(三)
第3章 東門(二)第2章 紫騮(五)第3章 飄絮(五)第3章 朝露(十一)第2章 崢嶸(四)第3章 飄絮(二)第1章 城南(四)第2章 逐鹿(一)第3章 折柳(六)第1章 問鼎(七)第2章 黃雀(五)第3章 東門(七)第4章 騰淵(七)第3章 朝露(四)第1章 問鼎(二)第2章 紫騮(二)第3章 折柳(二)第3章 折柳(六)第2章 黃雀(五)第1章 問鼎(一)第1章 冬至(二)第2章 黃雀(七)第3章 浮華(四)第2章 逐鹿(四)第2章 朝露(二)第2章 鶯柯(五)第4章 紅塵(五)第2章 紫騮(七)第4章 騰淵(七)第5章 采薇(五)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東門(五)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賭局(五)第4章 騰淵(五)第4章 采薇(三)第1章 秋分(六)第3章 賭局(四)第1章 秋分(五)第2章 鶯柯(四)第3章 朝露(五)第1章 賭局(一)第1章 問鼎(一)第3章 飄絮(二)第3章 飄絮(七)第2章 黃雀(二)第4章 浮沉(五)第2章 西顧第4章 恩仇(六)第3章 折柳(三)第3章 浮華(一)第3章 折柳(五)第1章 賭局(二)第3章 朝露(九)第2章 鶯柯(七)第4章 恩仇(一)第1章 賭局(八)第1章 城南(一)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故人(二)第2章 黃雀(三)第1章 秋分(七)第4章 騰淵(八)第3章 折柳(二)第3章 折柳(四)第3章 東門(十)第2章 逐鹿(三)第1章 問鼎(四)第4章 恩仇(三)第2章 崢嶸(三)第3章 朝露(八)第1章 秋分(三)第1章 秋分(中)第4章 騰淵(七)第3章 朝露(七)第4章 功賊(四)第2章 紫騮(二)第4章 騰淵(三)第1章 賭局(六)第1章 秋分(七)第2章 紫騮(二)第4章 恩仇(六)第2章 紫騮(一)第4章 功賊(二)第4章 浮沉(三)第1章 賭局(四)第1章 秋分(三)第3章 賭局(六)第2章 朝露(二)第3章 朝露(一)第1章 賭局(四)第4章 功賊(三)第1章 秋分(三)第2章 黃雀(二)第3章 東門(七)第2章 西顧(一)第3章 浮華(一)第3章 飄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