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恩仇(二)

“善!”李淵撫掌大笑,“若非裴卿提醒,朕幾乎忘記這還有一粒伏子了!那程名振對竇建德的虛實最熟悉不過,朕給了他那麼多好處,也該收些利息了!”

“陛下高瞻遠矚!”裴矩拱了拱手,笑着恭維。

“是裴卿安排得妥帖!”李淵點點頭,笑着迴應。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玩得不亦樂乎。朝中其他文武誰還敢上前掃興,互相看了看,然後紛紛笑着稱讚李淵有識人之明。當即,李淵做出決定,着略陽郡公李道宗繼續領兵東進,必要時可以跟瓦崗大將徐茂公借道,穿過汲郡,抄近路,務必搶在竇建德前面去截殺宇文化及。但此次行動卻不設預定目標,一切由李道宗視情況而定。如果竇建德膽敢出頭阻攔,則放棄宇文化及,揮軍破之。

隨後,李淵又下了一道聖旨給李世民。命他立刻打出“替先帝復仇爲重”的旗號,出兵調停瓦崗軍和洛陽軍之間的衝突。必要時刻,可以主動向王世充發起攻擊,爲瓦崗軍伸張正義。

最後,李淵下了一道聖旨給程名振。命令其帶領麾下兵馬翻越太行山,攻擊竇建德治下的魏郡、武安等地。吸引竇建德注意力,以給李道宗創造機會。

下完了三道聖旨。李淵宣佈散朝。卻又單獨把裴寂留了下來,在御書房裡商議河東戰場下一步的規劃。其間,難免又提到了程名振、王伏寶等人。李淵笑了笑,低聲誇讚道:“朕當初答應你千金買馬骨,沒想到真買回了匹千里馬來。最近,有關王君廓的戰績,已經塞滿了朕的耳朵。這樣的人才李密居然不能用,真是白白便宜了朕!”

“瓦崗衆豪傑,個個拿出來幾乎都能獨擋一面。但放在一個糊塗蛋手下,就好比人壞了腦子,四肢再健全也不會有什麼作爲了!”裴寂點點頭,笑着附和。“所以臣更傾向於趁瓦崗兵敗之際示好,爲大唐招攏英才。而不是給一個死人報什麼不相干的仇!““哦?”李淵笑着扭頭“剛纔在朝堂上你怎麼不這麼說!”

“朝堂之上,陛下不也沒做任何偏袒麼?”裴寂聳聳肩,很不客氣地回答。“那麼多遺老遺少在場,臣如果把話說明白了,豈不被他們記恨一輩子?雖然有陛下給臣撐腰,臣內心無懼。但天天被他們像堆蒼蠅般圍着,也是個麻煩!”

“好你個裴玄真!真是個佞臣!”李淵哈哈大笑,指着裴寂的鼻子說道。

“陛下如果能一直保持聖明的話,臣做個佞幸之徒又有何妨?”裴寂搖搖頭,微笑着回答。

聞聽此言,李淵更是樂不可支。直到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才緩了口氣,擦着眼角說道:“你這個佞臣,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正人君子強多了。至少你能幫朕出點有用的主意。不像他們,只顧自己的名聲,不顧朕的江山!”

“臣非智者,唯長於執行耳!”裴寂也不客氣,接過李淵的話頭自我標榜。

“嗯,朕承認,朕相信這一點!”李淵笑着點頭,然後想了想,繼續問道:“可程名振卻一直沒什麼表現啊?朕記得你曾經說過,三人之中,以其材質最佳!”

“良材美質,潛力猶在王君廓直上。之所以沒立現毫末,想是沒被放於穎中吧!”裴寂笑了笑,低聲向李淵解釋。

李建成並沒給程名振應有的重視,這點李淵通過自己的渠道也有所瞭解。錐處穎中,必將脫穎而出。如果程名振真的如裴寂所說是個難得的人才的話,他得不到表現機會的原因只可能有一個,那就是,太子並沒有真正能將其收做嫡系。

想到自己那做個民部尚書遠比做皇帝更合適的大兒子,李淵也覺得非常頭痛,伸手揉了揉太陽穴,皺着眉頭抱怨:“朕已經安排到這種地步了,他們還要怎樣?那程名振也是,本事未見得如何,性子倒很桀驁!”

裴寂這幾天查看河東送來的軍報,已經猜到程名振按照自己的叮囑,盡力勸阻了太子的貿然行動。對於懂得知恩圖報的年青人,他不吝於再送一份人情。想了想,笑着說道:“臣觀程名振,腦後並沒生着反骨。但其也不是輕易可被收做鷹犬爪牙之輩。太子不能用之,但我大唐卻可以用之。至於其他人,想必更無此福分!”

“哦…….”聞聽此言,李淵心裡稍微好受了些,“也罷,能爲大唐盡力就行。他現在不過二十出頭,待朕百年之後,太子自然就可以用他了。你再替朕寫兩道手諭吧,一道給程名振,命令他翻越太行山後,一切隨機應變。朕也不給他設什麼一定達成的死目標,能全身而退就好!”

“另外一道給世民!”李淵頓了頓,非常謹慎地說道,“命令他既然出戰,就傾盡全力保住瓦崗一部分血脈。除了李密這個人朕不想要之外,其他瓦崗將領,能拉過來的,不惜任何代價也要給朕拉過來!一干糧草器械,軍餉物資,朕從長安給他調撥!”

“陛下聖明!”裴寂躬身領命。抓起紙筆,手諭一揮而就。

八百里加急的聖旨和手諭幾乎先後到達了河東。程名振領了聖旨,點齊麾下兵馬,直奔武安郡而來。他原來的老巢平恩、洺水等地眼下已經成了竇建德的京畿重地,戒備森嚴。洺州營攻上去也討不到任何便宜,因此棄而不攻。在距離永年城二百里的野外放了把火,隨後揮師向南,直撲滏陽。

滏陽縣是當年鉅鹿羣雄大敗馮孝慈的地方。程名振的威名至今還在百姓耳朵裡未能散去。聞聽他領軍再來。竇建德麾下的地方官員不敢硬拼,虛應故事般招架了一下,半夜裡棄城而走。

洺州營進了滏陽,立刻打開官倉官庫。將竇建德剛剛收到手裡還沒捂熱乎的賦稅能搬的全部搬走,不能搬的則作爲大唐國的恩惠,免費散入民間。

沒來得及逃走的百姓們落足了實惠,自然又想起了當年程名振的好處。一時間,竟然忘了害怕,奔走相告,都說程名振請了唐兵而來,要報去年的殺兄奪地之仇。

魏郡太守是竇建德在河間郡收降的一箇舊隋地方官,姓麴名稜。除了會做官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本事。聽聞唐軍犯境,先是嚇得戰戰兢兢,汗出如漿。隨後發覺唐軍只有洺州營一部,人數僅在五千上下。身體裡邊立刻充滿了勇氣,將城內的郡兵、衙役和能上陣的青壯都召集起來,湊了一萬兵馬,氣勢洶洶要收復失地。

早有細作將竇家軍的消息傳回了滏陽,程名振一看,立刻被氣樂了。拍了拍細作冒死送來的信,笑着說道:“本想引老竇回頭來攻,沒想到老竇不肯上當,卻有個廢物點心送上門來了。真不知道老竇是怎麼想的,放着石瓚、殷秋這些勇將不用,卻把這些前朝的這些貪官都捧上了高位!”

“免得大夥造反唄。貪官沒用,但使起來更讓他覺得放心。”張瑾接過細作的信看了看,撇着嘴道。“老竇這人啊,表面上看着很自信,實際上自卑得狠。所以只要前朝的官員肯投降,他都巴不得給供起來。對於陪他出生入死那些老兄弟,卻防得緊緊的。哼,這種人,若是能成大事,老天爺肯定瞎了眼!”

“囉嗦這麼多幹什麼。待我提兩千兵馬,把姓麴的腦袋割下來,竇建德自然就知道痛了!”王飛上前幾步,主動請纓。

“恐怕你割了麴稜的腦袋也沒什麼用,這種級別的昏官,竇建德收攏了一大把。隨時都可能派出來互相替代。”王二毛搖搖頭,笑着阻止。“我覺得,只要咱們不打下舉足輕重的大城來,絕對調動不了竇建德的注意力。既然他連麴稜這樣的貪官昏官都要供起來裝點門面,更不會捨得宇文化及。眼下宇文氏手裡還劫持着大隋的蕭皇后,南陽公主和裴矩、趙長恭等一大堆重臣、貴胄,一旦竇家軍能搶在李道宗之前把聊城攻破,在俘虜中隨便拉一個前朝大臣出來,都比麴稜影響力大。”

“那就先把魏郡砸個稀巴爛!”王飛聽得鬱悶,揮舞着胳膊大聲建議。

“不急!”程名振想了想,輕輕擺手。“等等其他幾波斥候傳回來的消息,看看竇建德到底想幹什麼?趁這段時間,也讓弟兄們養足了精神,要麼不戰,要戰,就一舉把魏郡完完整整地拿下來!”

洺州營一路翻山越嶺,弟兄們也的確非常疲憊了。因此程名振的話音一落,衆將立刻把求戰的熱心暫時壓了下去。過了小半日光景,四下打探消息的斥候們陸續把消息傳回。正如王二毛事先推斷,竇建德已經知道洺州營又殺過太行山,卻絲毫沒有回頭的打算。親自帶領十萬大軍星夜不停地向聊城推進。李道宗率領的唐軍前鋒從瓦崗大將徐茂公手裡借道,抄近路穿過汲郡,前鋒已經跟宇文化及部交上了手。但聽聞竇建德的兵馬殺來,唯恐腹背受敵,不得不又撤離了戰場。

一時間,三路大軍遙相觀望。誰都不敢先動手,誰都怕給別人做了嫁衣。

平靜,詭異的平靜。宛如暴風雨的前夜,只等一道閃電從天空劈下。

第4章 恩仇(三)第1章 秋分(六)第2章 朝露(二)第2章 黃雀(三中)第3章 朝露(七)第1章 城南(五)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東門(九)第6章 功賊(六)第3章 飄絮(八)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朝露(九)第3章 飄絮(六)第1章 冬至(一)第3章 東門(七)引子第4章 騰淵(五)第2章 崢嶸(三)第3章 折柳(四)第2章 鶯柯(四)第2章 黃雀(三)第4章 功賊(三)第3章 飄絮(七)第4章 功賊(一)第4章 功賊(二)第5章 采薇(六)第4章 紅塵(三)第2章 黃雀(四)第3章 折柳(四)第2章 鶯柯(五)第2章 西顧(四)第2章 西顧第3章 朝露(一)第1章 冬至(一)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飄絮(三)第3章 朝露(十)第3章 浮華(五)第3章 飄絮(二)第4章 騰淵(一)第4章 騰淵(五)第3章 東門(三)第1章 問鼎(三)第3章 東門(十)第1章 賭局(一)第1章 秋分(三)第4章 騰淵(六)第3章 飄絮(七)第6章 功賊(六)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飄絮(七)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朝露(十)第2章 鶯柯(四)第4章 紅塵(三)第3章 賭局(七)第1章 賭局(八)第1章 冬至(四)第2章 鶯柯(七)第4章 紅塵(四)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故人(四)第3章 折柳(二)第3章 朝露(七)第4章 浮沉(五)第1章 賭局(八)第3章 折柳(二)第3章 朝露(九)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東門(二)第4章 紅塵(五)第4章 浮沉(四)第2章 崢嶸(三)第1章 秋分(五)第2章 崢嶸(二)第1章 賭局(五)第1章 問鼎(六)第1章 秋分(中)第1章 問鼎(九)第1章 秋分(六)第4章 騰淵(六)第3章 東門(二)第4章 采薇(一)第3章 浮華(一)第1章 問鼎(四)第3章 東門(八中)第2章 紫騮(四)第4章 采薇(一)第1章 問鼎(四)第3章 東門(七)第5章 采薇(五)第2章 鶯柯(七)第3章 東門(一)第1章 城南(二)第2章 崢嶸(二)第4章 恩仇(三)第2章 西顧第1章 城南(四)第2章 西顧(一)
第4章 恩仇(三)第1章 秋分(六)第2章 朝露(二)第2章 黃雀(三中)第3章 朝露(七)第1章 城南(五)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東門(九)第6章 功賊(六)第3章 飄絮(八)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東門(十)第3章 朝露(九)第3章 飄絮(六)第1章 冬至(一)第3章 東門(七)引子第4章 騰淵(五)第2章 崢嶸(三)第3章 折柳(四)第2章 鶯柯(四)第2章 黃雀(三)第4章 功賊(三)第3章 飄絮(七)第4章 功賊(一)第4章 功賊(二)第5章 采薇(六)第4章 紅塵(三)第2章 黃雀(四)第3章 折柳(四)第2章 鶯柯(五)第2章 西顧(四)第2章 西顧第3章 朝露(一)第1章 冬至(一)第3章 朝露(十一)第3章 飄絮(三)第3章 朝露(十)第3章 浮華(五)第3章 飄絮(二)第4章 騰淵(一)第4章 騰淵(五)第3章 東門(三)第1章 問鼎(三)第3章 東門(十)第1章 賭局(一)第1章 秋分(三)第4章 騰淵(六)第3章 飄絮(七)第6章 功賊(六)第2章 紫騮(三)第3章 飄絮(七)第3章 飄絮(四)第3章 朝露(十)第2章 鶯柯(四)第4章 紅塵(三)第3章 賭局(七)第1章 賭局(八)第1章 冬至(四)第2章 鶯柯(七)第4章 紅塵(四)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故人(四)第3章 折柳(二)第3章 朝露(七)第4章 浮沉(五)第1章 賭局(八)第3章 折柳(二)第3章 朝露(九)第3章 朝露(六)第3章 東門(二)第4章 紅塵(五)第4章 浮沉(四)第2章 崢嶸(三)第1章 秋分(五)第2章 崢嶸(二)第1章 賭局(五)第1章 問鼎(六)第1章 秋分(中)第1章 問鼎(九)第1章 秋分(六)第4章 騰淵(六)第3章 東門(二)第4章 采薇(一)第3章 浮華(一)第1章 問鼎(四)第3章 東門(八中)第2章 紫騮(四)第4章 采薇(一)第1章 問鼎(四)第3章 東門(七)第5章 采薇(五)第2章 鶯柯(七)第3章 東門(一)第1章 城南(二)第2章 崢嶸(二)第4章 恩仇(三)第2章 西顧第1章 城南(四)第2章 西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