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浮華(五)

唐武德四年,春,三月。秦王李世民將飛虎軍三千,大破竇家軍先鋒石瓚、殷秋所部三萬。趁亂詐取虎牢關。石瓚戰沒,殷秋被俘,參軍張說率餘衆投降。竇家軍三萬先鋒,逃回去給報信者不足二百。

此番南下救鄭,竇家軍共計出兵近二十萬。可充當前鋒的三萬人連個水泡都沒冒起來,就被李世民帶領三千騎兵給全殲了,對士氣的打擊不可謂不大。諸將對前途感到憂心,紛紛勸說竇建德北返,暫且避開李世民鋒芒。隨後或者採取圍魏救趙的故伎,攻打大唐的上黨、太原一帶,逼李世民從洛陽撤兵。或者沿黃河北岸直趨關中,威脅唐軍的後路。但竇建德堅持認爲:大夏和大鄭護衛犄角,脣亡齒寒。鄭今倒懸,亡在朝夕,如果此刻舍之而去,是畏敵而棄信的小人行爲,必將遭到天下豪傑恥笑。是以無論如何不能半途而廢,寧可多遭受一些損失,也要把李世民的注意力從洛陽城下吸引過來。

諸將無奈,只得追隨竇建德在虎牢關外苦戰。李世民有了雄關做後盾,又陸續得到了李世績(徐茂公)、李元吉的增援,打起仗來越發得心應手。接連數戰,都以毫無懸念的優勢擊敗竇建德。殺其麾下善戰猛士十餘人,生擒其心腹王琬。又派遣王君廓抄到竇家軍背後,切斷糧道,活捉竇家軍運糧官張青特。

河內大總管王君廓乃山賊出身,最擅長的就是攔路搶劫。竇建德幾番從河北調糧,十回當中,倒有七、八回落到了他手裡。李世民知道王君廓愛財,對所獲糧草不聞不問。如此一來,王君廓愈發積極主動,竟然把竇家軍的驛道也給切斷了。竇建德軍中諸將與後方的家書,也陸續落到了唐軍之手。其中不乏提到前方虛實之言,被李世民綜合起來,看了個清清楚楚。

堪堪僵持到了五月,長孫無忌又給李世民獻了一計。利用的信件,僞造後方家書數封,逼着信使送到竇建德軍中。竇家軍將領不辨真僞,打開家信,見裡邊寫着北方大亂,羅藝率領虎賁鐵騎南下,已經攻陷了河間郡全境,兵鋒直指大夏國都城洺水。趕緊向竇建德彙報。竇建德遠征在外,來自後方音訊時斷時續,見信後也覺得心虛。迫於形勢,終於決定傾盡全力再與唐軍血戰一次。戰過之後,無論救不救得洛陽,也抓緊時間返回河北。以免老巢被端。

雙方在汜水兩岸隔河佈陣,竇家軍人多勢衆,軍令卻始終不能統一。因此諸將只得各帶自家兵馬在河東岸一字排開,蔓延數裡。李世民領軍列陣在汜水之西,看到竇家軍擺出如此架勢,笑了笑,低聲對秦叔寶等人耳語道:“那天聽程名振說,竇家軍離開老巢就變成一條蟲,我還有點兒不信。今天見到,果不其然。咱們先不着急過河,在西岸跟他耗上一會兒。等把他們耗得不耐煩了,再將其一鼓作氣拿下!”

秦叔寶咧了下嘴,冷笑着道:“兵無戰心,將無鬥志。雖人多勢衆,不過是一羣待宰羔羊!要戰,就想辦法將竇建德也生擒活捉。省得讓其回到老巢,再給咱們增添麻煩!”

長孫無忌輕輕點頭,笑着附和:“估計竇家軍士卒早就不想打下去了,礙着竇建德的面子而已。待會兒先派些輕騎過河試試,如果他們互相觀望,而不是奮勇爭先的話,今天這仗,咱們就贏定了!”

參軍杜如晦亦笑,指點河西,低聲建議:“要打,就直接攻向竇建德本軍。諸將起初必互相推諉不救,待竇建德中軍遇險,又肯定方寸大亂。我軍趁勢擊之,必破其陣!”

驃騎將軍宇文士及與竇建德有滅門之仇,主動請纓做先鋒。李世民想了想,笑着問道:“我只能給你三百人,夠麼?”

宇文士及年齡不大,卻也是當年隨軍征討過遼東的百戰老將,笑了笑,低聲迴應道:“三百人是少了點兒。但替殿下探路,卻也富富有餘!”

李世民大笑:“我不用你探路,把竇建德的陣腳衝亂即可。這河沒多深,你從南邊悄悄趟過去。瞅準時機,直撲竇建德中軍。待他全力去應付你,我立刻領軍過河!”

宇文士及抱拳肅立,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從自己的隊伍中點出三百老兵,悄悄地繞向南方。河對岸的竇家軍紛紛傳言打完了今天這仗就拔營回家,因此人人都沒有戰意。看李世民這邊始終不發起進攻,以爲對方自覺兵力對比懸殊,今天不敢過河了。紛紛放下兵器,拿着頭盔去舀河水。竇建德見狀,怕唐軍趁機渡河,趕緊傳令把衆將招到中軍來,再度強調軍紀。還沒等他把話說完,宇文士及已經迂迴而至,冒着倉促發出的羽箭,直撲竇建德的中軍大帳。竇家軍士卒猝不及防,根本無法攔阻宇文士及的攻勢。眼睜睜地看着三百騎兵如刀一般殺到了中軍帳外。竇建德被逼得手忙腳亂,只好命令諸將各自回去約束隊伍,自己帶領親衛迎戰宇文士及。

好不容易將宇文士及的偷襲應付過去,河岸邊又是一片大亂。李世民帶領秦叔寶、羅士信、尉遲敬德、程知節等人趟過汜水,再度奔着中軍撲來。竇家軍諸將剛剛回到各自的隊伍當中,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士卒們又思鄉心切,巴不得早日結束戰鬥回家。因此,形勢發展正如杜如晦所料,無人救援竇建德,幾乎眼睜睜地看着竇建德的中軍在唐家輕騎的衝擊下,不斷後撤。

轉眼之間,河東岸的竇家軍主陣已經被李世民等人衝出了一道半里寬的缺口。李道玄、侯君集、長孫無忌趁機紛紛渡河,分兵數路,從各個角度朝竇建德發起猛攻。竇建德帶領自己的嫡系左支右絀,手忙腳亂。一刻鐘後,軍陣居然被李世民衝了個對穿。

“展旗!”沒等李世民決定是否回頭再度衝陣,身上多處受傷的宇文士及大聲提醒。想當年,同樣是於虎牢關附近,他與另外一名夥伴也是以輕騎衝陣。關鍵時刻,殺穿對方主陣,在敵後豎起了戰旗,一舉摧垮了敵軍的抵抗意志。

“展旗?”李世民雖然沒有同樣的閱歷,反應卻異常地敏銳。微微一愣,轉瞬便明白了宇文士及的意思。從侍衛手中奪過自己的帥旗,高高地舉了起來。

“竇建德敗了,竇建德垮了!”程知節扯開嗓子大喊,唯恐別人看不見旗幟所在。“竇建德敗了,竇建德垮了!”秦王府侍衛紛紛響應,一齊扯開嗓門,將謊言傳遍了全軍。

“趕快把孤的帥旗豎起來!”竇建德聞聽周圍的叫喊,立刻感覺到了事情不妙。趕緊命令親兵將剛剛被敵軍趁亂砍倒的帥旗重新舉起。羅士信恰好領着一隊騎兵殺到附近,看見竇建德的帥旗,不由分說,提槊朝着帥旗猛衝。竇建德的親兵從沒見過如此兇狠之人,被殺得東倒西歪。數息之間,羅士信已經距離竇建德的帥旗不足二十步,舉起長槊,奮力投將過去。已經被人血染紅的長槊在空中畫出一道閃電,“咔嚓”一聲,將竇建德的帥旗的旗杆砸成了兩段。

“拿命來!”毀掉了敵方帥旗,羅士信依舊覺得不滿足。拔出橫刀,繼續奮勇衝殺。竇建德的親衛阻攔不住,被逼得不斷後退。周圍諸將有心來救,卻看不清竇建德的具體位置,耳邊又一遍遍聽見唐軍的歡呼吶喊,心裡着慌,居然真的把謊言當成了事實。

爲將者乃三軍之膽。將領們對形勢都感到絕望了,尋常士卒豈會再跟敵人死拼?當下,紛紛棄了兵器,滿山遍野亂跑。李世民趁勢揮軍猛攻,先破竇建德,再破楊公卿、高雅賢、王小胡、董康買。將十七萬竇家軍像羔羊般,汜水東岸在一直趕三十里外的牛口渚。竇建德受傷,被李世民帳下車騎將軍白士讓、楊武威二人生擒活捉。十七萬竇家軍被俘五萬餘衆,其餘盡數逃散。

激戰過後,李世民派人打掃戰場。才霍然發現,當日敵我雙方戰死者一共才三千掛零,二十萬竇家軍,居然只戰死了兩千餘人,就全盤崩潰了。

將竇建德打入囚車,李世民立刻帶領勝利之師再次威逼洛陽。王世充苦盼援軍,望眼欲穿。忽然聽聞士卒彙報唐軍再度向洛陽發起了進攻。起身到敵樓一看,發現自己苦盼的盟友竇建德正坐在囚車內,滿臉悲憤地望着城頭。

登時,王世充心神大亂,不敢再困守孤城,與諸將商議向南突圍。除了單雄信外,無人願意跟他一起走。王世充自知大勢已去,嘆了口氣,命令部將打開城門,向李世民投降。親自捧着地圖印信,百官名冊,獻給李世民,只求免予自己一死。

李世民笑納之,領軍進入洛陽城內。此日,不過是武德四年五月初九。距離李世民奪取虎牢關還不足三個月。

第2章 鶯柯(五)第3章 折柳(二)第2章 紫騮(一)第1章 賭局(六)第3章 東門(八)第2章 紫騮(三)第1章 冬至(七)第1章 問鼎(二)第2章 黃雀(五)第3章 浮華(一)第2章 鶯柯(六)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朝露(十一)第4章 紅塵(五)第4章 采薇(三)第2章 鶯柯(四)第2章 鶯柯(三)第3章 賭局(三)第3章 東門(九)第3章 東門(三)第1章 秋分(四)第2章 崢嶸(一)第3章 浮華(二)第3章 故人(三)第2章 逐鹿(一)第2章 朝露(二)第1章 城南(十)第2章 鶯柯(八)第4章 功賊(四)第3章 東門(五)第1章 問鼎(九)第3章 浮華(三)第2章 西顧第2章 紫騮(七)第1章 秋分(四)引子第1章 問鼎(一)第3章 浮華(六)第4章 騰淵(六)第3章 飄絮(二)第3章 東門(五)第1章 問鼎(三)第2章 黃雀(二)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西顧第3章 飄絮(五)第3章 朝露(七)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秋分第3章 朝露(六)第2章 黃雀(四)第2章 紫騮(三)第4章 騰淵(三)第3章 賭局(三)第3章 飄絮(六)第2章 紫騮(六)第2章 鶯柯(一)第3章 賭局(二)第4章 功賊(一)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故人(一)第3章 朝露(十)第2章 鶯柯(五)第2章 西顧第3章 折柳(五)第4章 恩仇(三)第3章 東門(三)第2章 鶯柯(五)第3章 折柳(一)第4章 騰淵(八)第4章 浮沉(一)第1章 賭局(七)第5章 采薇(六)第1章 冬至(三)第3章 朝露(八)第2章 紫騮(七)第3章 浮華(二)第3章 浮華(六)第3章 折柳(三)第1章 城南(九)第3章 賭局 六(上)第3章 朝露(十)第4章 騰淵(八)第1章 賭局(三)第3章 朝露(九)第2章 西顧(四)第2章 黃雀(三)第1章 問鼎(九)第1章 問鼎(五)第4章 紅塵(五)第3章 朝露(八)第4章 浮沉(二)第4章 紅塵(五)第2章 鶯柯(六)第1章 故人(三)第1章 冬至(一)第4章 騰淵(一)第3章 東門(四)
第2章 鶯柯(五)第3章 折柳(二)第2章 紫騮(一)第1章 賭局(六)第3章 東門(八)第2章 紫騮(三)第1章 冬至(七)第1章 問鼎(二)第2章 黃雀(五)第3章 浮華(一)第2章 鶯柯(六)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朝露(十一)第4章 紅塵(五)第4章 采薇(三)第2章 鶯柯(四)第2章 鶯柯(三)第3章 賭局(三)第3章 東門(九)第3章 東門(三)第1章 秋分(四)第2章 崢嶸(一)第3章 浮華(二)第3章 故人(三)第2章 逐鹿(一)第2章 朝露(二)第1章 城南(十)第2章 鶯柯(八)第4章 功賊(四)第3章 東門(五)第1章 問鼎(九)第3章 浮華(三)第2章 西顧第2章 紫騮(七)第1章 秋分(四)引子第1章 問鼎(一)第3章 浮華(六)第4章 騰淵(六)第3章 飄絮(二)第3章 東門(五)第1章 問鼎(三)第2章 黃雀(二)第4章 騰淵(七)第2章 西顧第3章 飄絮(五)第3章 朝露(七)第3章 朝露(四)第3章 東門(九)第1章 秋分第3章 朝露(六)第2章 黃雀(四)第2章 紫騮(三)第4章 騰淵(三)第3章 賭局(三)第3章 飄絮(六)第2章 紫騮(六)第2章 鶯柯(一)第3章 賭局(二)第4章 功賊(一)第3章 朝露(六)第1章 故人(一)第3章 朝露(十)第2章 鶯柯(五)第2章 西顧第3章 折柳(五)第4章 恩仇(三)第3章 東門(三)第2章 鶯柯(五)第3章 折柳(一)第4章 騰淵(八)第4章 浮沉(一)第1章 賭局(七)第5章 采薇(六)第1章 冬至(三)第3章 朝露(八)第2章 紫騮(七)第3章 浮華(二)第3章 浮華(六)第3章 折柳(三)第1章 城南(九)第3章 賭局 六(上)第3章 朝露(十)第4章 騰淵(八)第1章 賭局(三)第3章 朝露(九)第2章 西顧(四)第2章 黃雀(三)第1章 問鼎(九)第1章 問鼎(五)第4章 紅塵(五)第3章 朝露(八)第4章 浮沉(二)第4章 紅塵(五)第2章 鶯柯(六)第1章 故人(三)第1章 冬至(一)第4章 騰淵(一)第3章 東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