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霜刃 (九)

他郭某人也算是領兵打仗的老手了,對形勢判斷非常準確。接下來的一整個下午,果然又有兩波身份不同的人打着“救駕”的名義,試圖將小肥劫走。

然而戰鬥的過程和結果,也正如郭允明預先所判斷。韓樸麾下精挑細選出來騎兵們,對付這些臨時組織起來的烏合之衆,不費吹灰之力。只用了戰死一人,傷兩人的代價,就將對手盡數殺散,然後揮刀割下跪地求饒者和不及逃命者的首級。

聽到外邊嘎然而止的求饒聲,小肥更是不願意與這夥魔鬼爲伍。只要能找到恰當時機,就餓着肚子,繼續用力挖鐵欄杆下面的木地板。那幅被血水泡模糊的畫卷,則被他當作了最佳掩護物,蓋住了全部挖掘痕跡。而驕傲的郭允明,則每次看到那幅畫卷,就會想起自己努力了大半夜所編織的謊言卻被一個“傻子”輕鬆戳破的事實,毫不猶豫地將目光挪向他處。

雖然不再試圖用嘴巴說服少年小肥,他郭某人卻沒放棄對少年人的折磨。當天的兩餐,都只給聞了聞味道。甚至連清水,在小肥屈服之前,都不再準備給後者喝上一口。

非常出乎他的預料,少年小肥雖然生得白白胖胖一幅養尊處優公子哥模樣,卻是難得的硬骨頭。哪怕嘴脣已經明顯乾裂開了口子,卻沒有發出任何求饒的聲音。

“長史,要不還是換個招數吧!萬一把他真的給渴死了,蘇書記面前咱們恐怕不好交代!”當將第三波前來救駕的江湖豪傑殺散之後,都頭李文豐一邊擦着刀刃上的血跡,一邊低聲提醒。

他之所以站出來說這些話,不是因爲同情小肥。而是漢王帳下那位有着“毒士”美譽的掌書記蘇逢吉大人,脾氣實在難以琢磨。如若給此人留下辦事不得力印象,這輩子無法升遷事小,哪天找機會把你和整支隊伍往虎口裡頭送,就實在是有些不值得了!

“沒事兒,我看過一篇唐代來俊臣留下的拷訊實錄。人可以連續四、五天不吃飯,但只要三天以上不喝水,就會心神恍惚。到那時,只要你晃晃水壺,他就會像狗一樣撲過來。然後,你讓他承認什麼他就會承認什麼,無論英雄好漢,還是販夫走卒,表現沒什麼兩樣!”郭允明輕輕掃了他一眼,故意提高了聲音說道。

他的本意,也許只是說給車廂裡的囚犯聽。然而,臉上的神情和說話時不知不覺間流露出來的陶醉,卻讓一干精銳騎兵的心臟,全都“激靈靈”打了個哆嗦。從此再也沒人敢上前多嘴,連吃飯聊天,都儘量離得馬車遠遠。

“大夥都靠近些,窺探殿下的賊人不會只有這區區三波!”郭允明見衆人對自己都敬而遠之,有些不高興皺了下眉頭,大聲吩咐,“保持好隊形,我總感覺,這一路上好像始終有人在偷偷地跟着咱們。馬上就要到渡口了,大夥不要掉以輕心。只要把馬車送過和黃河,就是咱們的地盤,蘇書記早就派足了人手,在對岸迎接咱們!”

“是!”衆人齊聲答應,將坐騎排成列,儘量向郭允明和馬車旁邊湊了湊。但是依舊保持着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

因爲沿岸還有很多戰略要地控制在契丹人或者契丹人的走狗手裡,所以車隊不能選擇距離自己最近的渡口過河,也不能一直大搖大擺地沿官道前行。而是貼着河岸,曲曲折折繞來繞去,一會向北,,一會兒向南,迂迴自家控制的隱秘地點靠攏。將很多時間和體力,都浪費在了躲閃大規模的敵軍上。直到天色完全發黑,才終於來到了距離原武城大約四十里遠的一處斷壁前。

斷壁下,就是滔滔滾滾的黃河,在黑夜裡聽起來尤其洶涌澎湃。郭允明從車廂外掛角處拿起一隻氣死風燈,用長矛挑着,向斷壁下探了出去。然後又迅速收回,特地間隔了兩個呼吸長時間,再度重複先前的動作,如是者三。

斷壁下,立刻響起一片蛙鳴,高亢刺耳,甚至連水流聲也給壓了下去。轉瞬,一艘掛着紅色燈籠的大船,忽然從斷壁下駛了出來,順着水流,迅速奔向下游。

“跟上去!”郭允明低聲斷喝,撥轉馬頭,藉助星光的照耀奔向東方。衆騎兵精銳們保護着馬車,緩緩跟上。車輪在沒有路的黃土地上,跳躍顛簸,車廂也隨着山坡上的溝壑起起伏伏,悲鳴聲不絕,彷彿隨時都會散架。

終於,在馬車被顛碎之前,大夥平安走下了斷壁,來到了比發信號位置偏東四里遠處,一個相對平緩的河灘上。(注1)

懸掛着紅燈的大船已經停穩。由一根小兒手臂粗的纜繩,將船頭系在岸邊一塊看似廢棄多年的青石拴馬樁上。船的右側舷,則對正了一片年久失修的廢棧橋。只要接上了人,就可以立刻解開纜繩,揚長而去。

“下馬,李文豐,你點二十個人把馬車拉上船。王修武帶領其餘弟兄四周警戒,待大船駛離之後,自行回去向韓將軍覆命!”郭允明警惕地四下看了來看,繼續發號施令。

被點到名字的兩個都頭齊齊答應了一聲“是!”旋即分頭忙碌了起來。眼看着馬車已經被推上棧橋,大夥立刻就可以脫離敵境。不知爲何,郭允明心中的不安的感覺,卻愈發地強烈。

那是一種獵物即將墜入陷阱前最後的直覺,令他頭皮隱隱發乍。雖然還不到三十歲,但是由於害人的經驗太多,他對被坑害的預感也被磨礪的無比敏銳。“停下!”猛然抽出橫刀,他迅速奔向馬車,“船上是哪位兄弟,請露面打個招呼!”

“呼!”回答他的是一道刺眼的寒光。一把鐵斧忽然從船頭處飛起,帶着寒風,直撲他的面門。

“啊——!”郭允明大聲慘叫,迅速仰身於馬背。眼睜睜地看見斧刃貼近自己前額掠過,濺起一串耀眼的殷紅。

有股劇烈的疼痛包裹了他,令他幾乎無法在馬背上坐穩。但是,他卻強撐着自己坐直身體,手舉橫刀,大聲喝令:“奪船,奪船,無論如何,都把馬車留下!”

不用他指揮,衆精銳騎兵也知道前來接應自己的大船上出了問題。紛紛跳下坐騎,沿着棧橋一擁而上。

與此同時,十幾名江湖人也咆哮着,從大船甲板衝向了馬車。在狹窄破舊的棧橋上,與李文豐所帶領的騎兵展開了殊死搏殺。

他們這夥人的數量,遠遠少於郭允明麾下的精銳騎兵。甲冑和兵器的精良程度,也遠遠不如。但是,他們卻個個勇悍絕倫,寧死不退。短時間內,居然跟騎兵們殺了個難分伯仲。

“小肥——!小肥——!”那名用斧頭偷襲了郭允明的漢子,沒有參加搏殺。而是拎着另外一柄黑漆漆的鐵斧,直奔馬車的雕花木門。

“是瓦崗寨賊!放箭,放箭封堵車門,誰靠近就先射死誰!”郭允明一眼就認出了持斧者的身份,當機立斷。“王修武,不要硬往棧橋上擠。帶領你麾下的弟兄,取弓箭封堵車門,誰靠近車門先射死誰!!韓鵬,你過去砍斷纜繩。寧可讓他們落在契丹人之手,也不能讓他們上船逃走!”

這幾招,不可謂不毒。很快,就有十幾名被堵在岸上無法上前廝殺的精銳騎兵,從馬背上取下弓箭,圍着棧橋向車門亂射,將持着斧頭的六當家餘斯文逼得連連後退。指揮使韓鵬則親自拎着一把鋼刀,來到拴馬樁前,衝着纜繩用力猛剁。

“呯呯,呯呯,呯呯!”浸泡過油脂的粗纜繩雖然結實,卻也擋不住百鍊鋼刀。才三兩下,就一分爲二。系在纜繩另外一端的大船“吱呀呀”,發出一聲**,順着河岸,飄蕩而下。

這回,棧橋上的江湖好漢們,可成了籠中困獸了。想退,身後是滾滾滾黃河。想進,前面是數倍於己的精銳騎兵。周圍,還有二十幾把角弓,引而不發,隨時都可以讓他們亂箭攢身。

“韓鵬,你帶人去追大船!”郭允明迅速佈置下善後措施,然後將滿臉鮮血的面孔,轉向瓦崗六當家餘斯文,雙目之中,寒光四射,“投降,說出幕後指使者,我給你們個痛快。否則,今日爾等誰也甭想留下全屍!”

“呸!”餘斯文早就懷了必死之心,衝着他狠狠吐出一口血水,“可惜老子剛纔那一斧頭,居然沒有直接劈死了你!”

“我再給你三個呼吸!”郭允明舉起右手,伸出三根手指。對方是瓦崗寨的山賊,不可能知道他的詳細撤離路線。除非,除非他自己和韓樸兩人身邊,還隱藏着一雙陰險的眼睛。

而這名細作也不可能屬於某個綠林山寨,只有可能,屬於另外幾家手握重兵的節度使。符彥卿、李守貞、杜重威、高行周.....

無論是誰,他們都休想得逞,因爲這裡有郭某人在。

“一——!”郭允明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拖着長聲開始計數,就像一隻貓,在把玩落入掌控下的老鼠。

“呸!”六當家餘斯文,七當家李晚亭,還有其他幾位弟兄放棄廝殺,肩並肩退在一處,齊齊衝着他吐唾沫。“狗賊,用完了我們就借刀殺人,你和你家主子早晚天打雷劈!”

“好!郭某罪佩服好漢子!”沒想到幾個山賊也如此硬骨頭,郭允明惱羞成怒,白皙的面孔上,瞬間殺氣四溢,“來人.......”

“且慢!”忽然,馬車上傳來一聲斷喝。緊跟着,插滿了箭矢的車門,被人從裡邊用力推開。少年小肥持着一根剛剛拆下來的鐵欄杆,滿臉無奈,“我想起來了,我是二皇子石延寶。他們幾個......”

用鐵欄杆撐住身體,他騰出右手從餘斯文、李晚亭及其他瓦崗豪傑的臉上一一點過。“他們兩個是我的侍衛親軍指揮使,其餘的人,都是我的貼身侍衛。當日契丹人兵臨城下,他們才化了妝,掩護我一道躲進了瓦崗山。郭長史,我以鄭州刺史的身份命令你,不準傷害他們!”

注1:此刻黃河還沒成爲地上懸河,水流遠比現在充沛。大部分河面都可以行船。

第七章 塵緣 (二)第六章 君王 (一)第十章 宏圖 (八)第六章 紅妝 (三)第六章 紅妝 (五)第九章 長纓 (六)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六章 破繭 (六)第五章 短歌 (三)第六章 破繭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八章 雄關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五章 迷離 (三)第五章 逝水 (六)第八章 人心 (九)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三章 衆生(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七章 塵緣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二章 風雲 (九)第六章 疾風 (二)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二章 風雲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七章 治河 (三)第九章 暗流 (四)第二章 謀殺 (六)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三章 抉擇 (六)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霜刃 (九)第六章 帝王 (五)第三章 颶風 (九)第六章 君王 (二)第二章 謀殺 (一)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五章 草谷 (五)第七章 鹿鳴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二章 風雲 (七)第七章 國難 (四)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三章 收穫 (五)第六章 紅妝(一)第一章 磨劍 (四)第二章 風雲 (七)第二章 蓬篙 (八)第二章 款曲 (八)第四章 虎狼 (八)第七章 仕途 (四)第十章 狂風 (一)第四章 耕耘 (四)第六章 紅妝 (三)第四章 撲朔 (六)第一章 磨劍 (八)第一章 新春 (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四章 撲朔 (八)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六章 紅妝 (五)第四章 虎雛 (一)第七章 國難 (五)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三章 抉擇 (八)第六章 破繭 (一)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一章 新春 (六)第六章 綢繆 (七)第一章 磨劍 (五)第三章 颶風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四章 虎雛 (七)第十章 易鼎 (四)第十章 易鼎 (九)第八章 三生 (一)第一章 磨劍 (六)第二章 蓬篙 (八)第一章 問道 (六)第七章 勁草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三章 父子 (七)第九章 萍末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一章 磨劍 (六)第四章 撲朔 (五)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三生 (三)第一章 家國 (一)第四章 虎雛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一章 初見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四章 撲朔 (六)第一章 問道 (五)
第七章 塵緣 (二)第六章 君王 (一)第十章 宏圖 (八)第六章 紅妝 (三)第六章 紅妝 (五)第九章 長纓 (六)第七章 治河 (十)第六章 破繭 (六)第五章 短歌 (三)第六章 破繭 (八)第十二章 少年 (五)第八章 雄關 (六)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五章 迷離 (三)第五章 逝水 (六)第八章 人心 (九)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三章 衆生(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四章 答案 (六)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七章 塵緣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二章 風雲 (九)第六章 疾風 (二)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二章 風雲 (七)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七章 治河 (三)第九章 暗流 (四)第二章 謀殺 (六)第九章 奪帥 (八)第三章 抉擇 (六)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霜刃 (九)第六章 帝王 (五)第三章 颶風 (九)第六章 君王 (二)第二章 謀殺 (一)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五章 草谷 (五)第七章 鹿鳴 (七)第四章 耕耘 (五)第二章 風雲 (七)第七章 國難 (四)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三章 收穫 (五)第六章 紅妝(一)第一章 磨劍 (四)第二章 風雲 (七)第二章 蓬篙 (八)第二章 款曲 (八)第四章 虎狼 (八)第七章 仕途 (四)第十章 狂風 (一)第四章 耕耘 (四)第六章 紅妝 (三)第四章 撲朔 (六)第一章 磨劍 (八)第一章 新春 (二)第十章 宏圖 (六)第四章 撲朔 (八)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六章 紅妝 (五)第四章 虎雛 (一)第七章 國難 (五)第四章 耕耘 (四)第三章 抉擇 (八)第六章 破繭 (一)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一章 新春 (六)第六章 綢繆 (七)第一章 磨劍 (五)第三章 颶風 (十)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四章 虎雛 (七)第十章 易鼎 (四)第十章 易鼎 (九)第八章 三生 (一)第一章 磨劍 (六)第二章 蓬篙 (八)第一章 問道 (六)第七章 勁草 (四)第十二章 少年 (一)第三章 父子 (七)第九章 萍末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三章 父子 (八)第一章 磨劍 (六)第四章 撲朔 (五)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三生 (三)第一章 家國 (一)第四章 虎雛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一章 初見 (五)第九章 萍末 (十)第四章 撲朔 (六)第一章 問道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