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長安流光流轉,轉瞬小半個月時光過去。

帝王緋聞總是先在長安上層權貴之間流傳, 經過小半個月時間的發酵, 撒入長安市井之間。大周國力富足, 北地之戰後人民久安,長安天子腳下首善之都百姓更是安居樂業,百姓日常無聊, 陡然得了這等天大緋聞, 比諸當年神宗皇帝兄奪弟妻,寵愛唐貴妃也不遑多讓, 衆人羣情激涌,頃刻之間市井之間議論紛紛,如火如荼。

長安東市最大的酒樓醉仙樓中高談闊論, 有書生揚聲說長安朱雀大街如今守衛森嚴, 監牛衛、執金吾在大街上日日巡查。

也有人說, 自家居於永興坊, 昨日清晨寅時早起出門,在房坊門處與趕往太極宮上朝的聖人打了個照面。

一名書生醉酒含笑, 笑道, “聽起來, 今上竟有幾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風采呢!”

一時間, 整個酒樓靜了一靜,衆人面面相覷,不敢言語。

忽聽“砰”的一聲,桌案被人猛力敲擊, 一名老者忿然站起,指着醉酒書生呵斥道,“豎子慎言。”

“昔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其後興起戰事,令百姓民不聊生,聖人與昭國郡主的軼事乃個人私事,於民生何嘗有半分影響。只不過折騰了他自己,自己每日早朝要早起半個時辰罷了,說來這纔是真愛呢。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起來,聖人如今宮中無後,昭國郡主亦未有夫君,二人一道未有違背天理倫德之處。聖人乃是中興之君,如今只是喜歡一個女人,難道堂堂一國之君,連這點權利也沒有了麼?”

此前戲言的書生猛的酒醒,驚出一身冷汗來,訥訥道,“學生酒後狂言,蒙先生呵斥,方陡然醒悟,多謝先生教我。”

酒樓中經此插曲,漸漸重又鬆緩下來。

又有人高聲笑道,“聽聞聖人心愛昭國郡主,打算立其爲後。只是此前在朝堂上做試探,朝臣認爲昭國郡主身體不足不堪爲後,昭國郡主又是皇族出身,性情驕傲,不肯爲妃,方成就如今聖人與郡主共居宮外府邸的事情。”

長安坊市之中,衆人聽聞今上與昭國郡主愛情故事,一時之間,倒傳唱成了悽美絕戀。

朝堂之上講究規矩體統,市井百姓卻猶愛熱鬧,感念今上治下民衆生活富足。對皇帝和昭國郡主的愛情充滿了喜好祝福之意,

聽聞歷來大周皇族姬氏男子用情頗深,聖人雖然性情嚴謹冷淡,但亦傳承姬氏血脈,想來也如其父祖一般,亦是個癡情種子,一旦鍾愛終生難變。如今與昭國郡主的感情雖曲折,說不得若干年後柳暗花明,又有一番新的風景。

朱雀大街棋盤坊,一座靜默威嚴的官衙坐落在禮部之後,衙門門楣處張掛着“行人司”字樣。

夏部司使韓用九大跨步邁入司門,轉折向東,進了東院大堂,向着堂上正坐的渤海郡公姬焰參拜道“屬下韓用九拜見司主。”

正月末,聖人下旨封渤海郡公爲第二位行人司主。四月裡,姬焰奏請聖人,爲建立行人司密報傳遞專用通道,加強各地行人司密報傳遞消息速度,在各地驛站之中新設一位行人暗驛,專職傳報行人司密報。皇帝納之,並對這位宗室出身的行人司主頗多嘉獎。

“屬下奉司主命,將司中暗人遣散至長安集市各處,探聽民間輿論並加以引導。做了這些日子的事情,如今長安坊市間風頭尚屬正常。!”

渤海郡公姬焰讚道,“你這差事做的不錯。”

堂上天光明亮,姬焰擡起頭來,一張面龐熠熠生輝,“聖人對昭國姑姑甚是在意,絕不肯見民間對此事有所非議。長安城中的差事,我等要辦的妥妥當當的。”

韓東生恭敬領命,“是!”

“屬下定竭盡所能辦差,不負司主所望。”

貞平七年七月中旬,長安暑熱未退,早晚已經見了一絲秋日涼光。

一輪清光照在白鶴草堂。

姬澤醒來,瞧見顧令月睡顏,靜靜貼睡在錦榻之間如同秋葉般精美,忍不住生出盤桓之心。

俯身湊近佳人額眉之間,流連輕輕啜吻。

顧令月迷迷糊糊,覺臉頰之上有一種溼熱之感,猶如水滴在輕輕遊走,微微怔忡醒來,見到窗外透入淡淡晨光,忍不住一個激靈,問道,“什麼時辰了?”

高無祿哭喪着臉應道,“郡主,已經快過寅末了。”

“今兒是大朝會,按說聖人卯初就要到宮中的,如今這個時辰,可怎生來的及喲?”

顧令月登時醒來,瞪着姬澤,“九郎平日裡都是及時出門的,今兒怎麼了,延遲到這個時候?”

“朕早早就醒了,準備走的時候瞧了瞧阿顧睡顏,覺可人入心,便貪看了會兒,便遲到了這個時候。”

顧令月聞言臉蛋一紅,又羞又惱,“都老夫老妻了,我稀罕你瞧麼?”伸手推搡他的身體,“你既知道遲了,怎麼還不快快趕路?若是叫那些個臣子知道,又要越發說我紅顏禍水了!”

姬澤聞聲嘆了口氣,知事不可爲,只得起身欲離去。伸手回握顧令月纖細手掌,“今兒等朕回來,咱們一塊兒進黃粱御母羹。”

顧令月覺手心溫熱,覺心中暖流,狠狠瞪了姬澤一眼,“還不快走!”

……

長安清晨街道兩邊喬木沾染細細晨露,姬澤一路匆匆趕往太極宮。

入宮門之後,天光已經透亮。

兩儀殿朝會莊重肅穆,滿朝文武穿着緋綠官服,手持笏板嚴肅立在殿堂之上。

皇帝一身帝王冕服,匆匆入殿,坐在御座之上,瞧着齊身跪地參拜的吩咐道,“衆卿平身。”

滿朝臣子冷眼瞧着聖人身影,打了個眼色:聖人這般匆匆而至,瞧着模樣,竟似並非從宮內內殿歇整片刻,隨即方出來入殿,而是直接從宮外入宮,徑直入的朝會。

一干老臣想着聖人因着貪戀女色在宮外住宿,誤了朝會時辰,不由心中痛心疾首,握緊手中笏板,準備上書奏諫君王。

殿上君臣奏對,商議了今秋國庫稅收、漕渠修建進度等數件國事之後,御史韓方手持笏板出列,

“聖人今晨朝會遲了時辰,微臣請聖人以國事爲重,早早返回太極宮,正肅朝綱。”

“韓卿這話過重了。”姬澤道,“漢代皇帝有言,‘朕即國家。’朕居住在何處,哪兒便算是宮殿。滿朝文武皆是入宮上朝,朕年紀尚輕,不過是今日晚起片刻,朝會時辰並無耽擱。”

轉過頭,負手望着滿殿朝臣,忽的開口道,“此事先暫且擱置。“朕有旁事打算與諸位卿家商量。”

重新轉身坐落在御座上,“朕自草生以來,久居太極宮。太極宮乃是我大周高祖入長安後,在前朝宮殿基礎之上修繕而成,地處窪處,於朕身體休養不宜。大明宮乃太宗皇帝時期修建的宮殿,朕有意修繕大明宮,日後搬遷至大明宮休養身體。”

一語竟畢,朝中重臣愕然。

皇帝盛寵昭國郡主,以帝王之身長居臣女府邸,衆人覺此等行止不合禮法,正摩拳擦掌打算勸諫君王,沒有想到姬澤在君臣矛盾最嚴重的時候,竟又拋出修建大明宮之事,不由一時之間被打的措手不及。

大周朝得天下時。修繕前朝宮殿太極宮爲帝王居住,太宗皇帝在位時爲孝敬太上皇,在太極宮以東修建了一座佔地廣大,富麗堂皇的宮廷,命名爲大明宮。只是大明宮成,太上皇終究繼續居於武德殿中,未搬入大明宮。此後歷代,大周皇帝一直居住在太極宮中,這座富麗堂皇的大明宮便一直空置。

首相柳忱心中沉吟,這個時候,聖人陡然提出修繕大明宮。

大周國力富強,自年前北地戰役終結後,收穫豐收,國庫充盈。

衆臣皆知姬澤罹患嚴重的風疾,若修建一座宮殿有利於君王身體,便是再講究節約的臣子也不會反對。更何況,國庫充盈,便是修繕幾座宮殿,也是恤衫的起的。

姬澤目視朝堂,瞧着羣臣面色,脣角淡淡微翹,詢問工部尚書劉慶“劉卿,宮殿修繕乃工部職責。依你之見,大明宮修繕之事耗費資財如何,需行多久才能完成?”

工劉慶上前稟道,“啓稟聖人,大明宮殿已成,只是久未入住,殿閣屋宇有幾分陳舊。若僅休整則月餘可完成。若有部分宮殿需要破土重建,則耗時需要久些。但畢竟宮殿主體早就修建完畢,工部等人加緊修建,想來一年之內可以完成。”

姬澤頷首,“如此,你先命人測量大明宮,做出宮殿修繕計劃。再詳加稟報過來。”

“是。”

大朝會之後,羣臣思及聖人陡然提起的修繕大明宮之事,心中猶自有幾分猶疑。

此前聖人離宮搬入昭國郡主府,羣臣反對,聖人卻一意孤行,至此已有一個月時間。此時陡然提出修繕大明宮。大明宮成,自然是要有人居住的。聖人若要住入大明宮,便自然而然的要從臣女府中搬出來。此前那等荒唐事便自然終止了。

首相柳忱懷着這樣的期待,在政事堂上坐下,命人招來御醫馮轍。

“風疾之事調養看重心情,”馮轍慨然道,“論起來,大明宮地勢高平乾爽,對聖人休養身體,確實是比太極宮要好的。”

柳忱點了點頭,揮退馮轍,便道,“我等身爲臣子,自然對聖人忠心耿耿。這遷宮之事既然對聖人身體有好處,便自然是要做的。更不必說旁的了。”

朝臣私心裡想着:說不得聖人渡過對昭國郡主情熱之際,已經生了悔恨之心,只是此前態度堅決,這時騎虎難下,不好反悔。只得提出修繕大明宮事宜,借坡下驢。此時朝臣已經對勸服皇帝沒有信心,這時候陡然見了希望,不免都心中一熱,倒是將勸諫聖人搬回宮廷的熱情都打消了去,灼灼盯着大明宮修繕事宜,

一時間君臣相安無事。

朝中重臣自首相中書令柳忱爲首開始,幾位重臣都與工部尚書交談,懇切的表達了對希望大明宮修繕事宜盡數展開的希望。

工部在六部中屬於清水衙門,從不曾這般受矚目。工部尚書劉慶肩負全體朝臣的期望,心中興奮,領着工部全體資深技熟的匠人前往大明宮,勘察宮廷情況,殫精竭慮,費盡心血畫出一幅大明宮廷修繕圖,遞交到皇帝面前。

甘露殿莊重靜默,姬澤坐在其中批閱奏摺,聽聞劉慶報送大明宮修繕方案,“唔”了一聲,命高無祿接過展開觀看。

工部尚書立在殿中,朗朗拱手稟道,“大明宮中軸線上正殿大明殿乃是大朝會用殿,退後之大殿用作常朝。乃是宮殿門面,務必修繕莊重、堂皇,聖人覺得可是妥當?”

姬澤道,“頗是妥當。”

劉慶頓了頓,“不知聖人休憩寢居殿堂安置在何處?”

姬澤提筆沉吟,不期然見,當日芙蓉園時,顧令月泛舟的話語響在腦海之中,“畫舫太大,坐着顯得空曠,倒不如一隻小小船舫,坐着反而自在些。”

回過神來,道,“朕此前居太極宮中,日常起居在甘露殿、寢臥則歸神龍殿,雖是遵循朝寢分離祖制,只是日常行走到底耽擱時間。且朝政繁忙之際,大多時候不過在甘露內殿歇,不及回神龍殿。此次修繕大明宮,朕的意思,索性將起居寢臥的殿閣合併爲一處。”

劉慶面上浮現感動之色,“聖人爲國事辛勞,此乃我大周福祉。”

姬澤一哂,垂頭觀看大明宮殿閣分佈圖,見中軸之上分佈着兩座宮殿,一名延英殿,一名嘉慶殿,略一思索,提筆在地圖上修改,將二殿並做一處,中間以一條工字形長廊連接。“大明宮旁處便也罷了,這殿按照朕的意思修繕,後面一座殿堂修繕的大一些,佈置務要盡心精美,可明白了?

劉慶鄭重應道,“臣明白,定好生修繕宮殿,不負聖人期望。”

躬身捧過聖人塗畫過的修繕圖,問道,“這延英殿和嘉慶殿兩殿既合作一個,便算的是一個新殿,這座新殿閣尚沒有名字,還請聖人賜名。”

姬澤思及顧令月,鳳眸中閃過一道柔和色澤,“原來兩座殿閣名字各取一個字,許意延續嘉年之意,這座新殿,就叫延嘉殿吧!”

作者有話要說: 兵荒馬亂的一天,從早上忙到晚上,基本沒有休息。奉上今天一章!

第七章 2017年7月10日第三十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九章第一零九章第五十九章第十五章 2017年7月18日第七十八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二章 2017年7月23日第四十八章第一二三章第八十八章第七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五章 2017年7月18日第九十二章第九十六章第九十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一五章第六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章 2017年7月21日第二十二章 2017年7月23日第五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六章第九十三章第一零三章第一一五章第十章 2017年7月13日第九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一一五章第七十七章第一零四章第九章 2017年7月12日第六十章第二十二章 2017年7月23日第八十七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六章第一二三章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章。預告一下,第三章十二點後更新。第一二二章第九十五章第三十章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章完成。第九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九十九章第九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章 2017年7月21日第一二一章第六十五章第十四章 2017年7月17日第七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十一章 2017年7月14日第四十一章第一一六章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章。預告一下,第三章十二點後更新。第十四章 2017年7月17日第一二四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四十章第十六章 2017年7月18日第一二三章第一百章第一二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八十五章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章完成。第八十章第十五章第三章 2017年7月6日第七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八十二章第七十三章第九十一章第十章 2017年7月13日第一二零章第十章 2017年7月13日第四十八章第七十六章第一二二章第七十二章第一一二章
第七章 2017年7月10日第三十八章第五十四章第七十九章第一零九章第五十九章第十五章 2017年7月18日第七十八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二章 2017年7月23日第四十八章第一二三章第八十八章第七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五章 2017年7月18日第九十二章第九十六章第九十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一五章第六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章 2017年7月21日第二十二章 2017年7月23日第五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六章第九十三章第一零三章第一一五章第十章 2017年7月13日第九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一一五章第七十七章第一零四章第九章 2017年7月12日第六十章第二十二章 2017年7月23日第八十七章第九十九章第六十六章第一二三章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章。預告一下,第三章十二點後更新。第一二二章第九十五章第三十章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章完成。第九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九十九章第九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章 2017年7月21日第一二一章第六十五章第十四章 2017年7月17日第七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十一章 2017年7月14日第四十一章第一一六章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章。預告一下,第三章十二點後更新。第十四章 2017年7月17日第一二四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四十章第十六章 2017年7月18日第一二三章第一百章第一二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八十五章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章完成。第八十章第十五章第三章 2017年7月6日第七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八十二章第七十三章第九十一章第十章 2017年7月13日第一二零章第十章 2017年7月13日第四十八章第七十六章第一二二章第七十二章第一一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