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

第二,唐朝原則性同意讓出一半大斗拔谷,具體事宜由雙方當地主官來協商;

第三,吐蕃同意放棄且末城,作爲迴應,唐朝將從疏勒撤軍,唐朝將派使者前往安西,敦促安西節度使郭昕從疏勒撤軍。

在達成談判協議後,雙方約定,唐朝將派特使前往隴右邊境築壇會盟。

李適隨即派禮部員外郎樊澤爲築壇使,和吐蕃副使區頰贊一起前往隴右築壇。

李適又任命相國楊炎爲會盟使,鴻臚寺卿崔漢衡和隴右節度使張鎰爲副使,前往隴右與吐蕃大相尚結贊會盟。

談判結果還沒有對外公佈,史東來便安排信鴿以最快的速度將談判結果送到張掖,唐蕃談判事關河西安全和粟特人的切身利益,這件事有必要讓郭宋儘早知道。

節度府內,官員們都炸了鍋,唐蕃談判令所有人憤慨不已,讓出一半大斗拔谷問題倒不大,但唐軍退出疏勒的後果卻十分嚴重,這就意味着剛剛開通的絲綢之路南線又將被吐蕃堵死,疏勒是前往吐火羅的必經之路,一旦吐蕃徹底控制疏勒,粟特商隊就不會再走南線。

“朝廷怎麼能答應這種條件?”

錄事參軍張裘安極爲惱火道:“我們費錢費力,好容易纔打通南線商路,這下好了,戰場上沒有輸掉的東西,居然在談判桌上輸掉了,安西剛剛打開的一扇窗戶又被關上了,朝廷怎麼能這樣懦弱,沒有原則?”

“張參軍,注意你說話的態度!”

崔文靜不滿地敲打桌子道:“朝廷是從大局出發,不會只考慮安西的利益,請你不要隨意抨擊朝廷!”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到郭宋身上,郭宋負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他倒沒有像衆人那樣激動,他畢竟是主官,必須從主官的角度考慮問題。

首先,安西和他其實並沒有關係,他無權妄加干涉朝廷對安西的策略,他若激動上書反對,會被楊炎抓住把柄彈劾他,其次他又去了一次安西,對安西的情況瞭解得更加深刻,更重要是,雙方已經達成協議,覆水難收,他上書除了表達自己的不滿外,也無法改變談判結果。

郭宋緩緩道:“我一直在考慮,爲什麼吐蕃一心要拿下疏勒,之前我認爲他們是想挑撥唐朝和安西諸國的關係,這次我去安西才發現,他們用懷柔的手段拉攏安西諸國,其實已經成功離間了唐朝和安西各國關係,佔領疏勒最多是強化這種離間計,對吐蕃意義並不大。”

說到這裡,郭宋回頭對衆人道:“現在我忽然想到了另一種可能,吐蕃一心想佔據疏勒,其實不僅僅是爲了佔領安西,佔領安西是一方面,更重要是,疏勒方便他們隨時出兵吐火羅,他們是想以疏勒爲根基進攻吐火羅,同時以疏勒爲根基發動進攻安西的戰爭,疏勒的戰略位置對他們非常重要。”

衆人都陷入沉思之中,他們不得不承認,節度使比他們看得更深,看得更遠。

崔文靜點點頭,“使君看得非常透徹,完全贊同,那我們該怎麼應對?”

“這不是河西一家能應對,我要向天子提出建議,加強龜茲和于闐兩鎮的防禦,要增加兵力和物資。”

“爲什麼是于闐鎮?”潘遼不解地問道。

郭宋淡淡一笑,“于闐鎮扼住了高原和疏勒之間的通道,如果吐蕃要發動對安西戰爭,首先便是要攻下於闐鎮,保證後勤不被唐軍切斷。”

“那商道怎麼辦?”張裘安頓時急道。

郭宋沉吟一下道:“商人實在去不了吐火羅,也就罷了,不過可以鼓勵安西各國商人到沙州或者張掖來進行貿易,我們開啓商道的目的,就是爲了讓這條通道更快更便利,只要有商人往來,沿途的補給和商業都會發展起來,有利於促進安西各國和大唐的聯繫,至於商稅什麼的,都不重要,甚至還可以免除。”

郭宋的一番話無疑是最終定調了,郭宋當即給天子寫了一份奏摺,令人火速送往長安。

........

或許是吐蕃怕唐朝反悔,這次會盟雙方都進展神速,而且都默許了從簡處理,原本是用牛、馬、羊三牲爲會盟之禮,然後吐蕃贊普和大唐天子參加會盟,由於兩國君主都沒有參加,在隴右節度使張鎰的提議下,雙方都同意改用雞、鴨、鵝爲會盟之禮,這就降低了會盟的規格。

由相國楊炎和吐蕃大相尚結贊登壇歃盟,向上天承認雙方簽訂的三條協議,同時約定了雙方邊界,兩國間的邊界戍地不得再增兵,不再建城堡,這次盟約以三年爲期,三年後雙方再次會盟,續約盟期。

這次盟約對兩國都至關重要,吐蕃人口嚴重不足,財源幾乎斷絕,尤其沙州之敗使吐蕃的軍隊和物資損失慘重,直接導致吐蕃大相尚悉結倒臺,吐蕃不得不休兵進行國力恢復,也是形勢所迫。

而唐朝的削藩到了緊要關頭,和吐蕃達成會盟,有利於唐朝集中精力削藩。

大明宮麒麟殿內,一名侍衛正在向李適彙報他的河北之行。

“陛下,河北各藩鎮防範得極爲嚴密,卑職從相州進入魏州,一路都是關卡,卑職都是走山道,在魏縣,卑職住店時用長安官府開具的路條,店主立刻向縣衙告密,縣衙派人來抓我,幸虧一名夥計提醒,卑職才得以逃脫。”

“那後來呢?”李適臉色極爲難看地問道。

“卑職花錢買了一張魏州路條,一路北上,但口音不對,幾次差點被抓,好容易到了范陽節度地界,這裡根本就進不去了,一支商隊告訴我,必須要有幽州開具的交稅記錄,才讓進去,我跟隨商隊混了進去,各縣已經看不到大唐的旗幟,這裡百姓說的朝廷不是長安朝廷,我後來才知道,竟然是指節度府衙,百姓都說天子今年要減稅,卑職聽得一頭霧水,後來才知道,他們所說的天子,竟然....是朱滔。”

“什麼!”李適勃然大怒。

侍衛嚇得跪下,戰戰兢兢不敢再說,半晌,李適鐵青着臉道:“你繼續說,說你的真實感受,朕要聽真話,不是那些虛假的東西。”

侍衛跪下道:“陛下息怒,卑職說的句句是實,都是卑職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河北各藩鎮只是表面上應付朝廷,實際上已經是獨立王國了,卑職才知道,河北藩鎮各州都有兩個官衙,一個是專門應付朝廷,好像他們還向朝廷彙報,但他們其實還有另一個官衙,叫做藩署,這纔是真正的官衙,老百姓也只認這個官衙。”

侍衛詳細描述完所見所聞,退下去了,李適還在久久沉浸在巨大的震驚之中,樞密使霍仙鳴道:“老奴有句心裡話,不知該說不該說?”

“你說!”

霍仙鳴緩緩道:“經略西域其實只是錦上添花,前提是中原繁盛,百姓歸心,陛下恩澤四方,這個時候才需要開疆闢土,讓大唐疆域更廣,這就好比一個人吃飽穿暖,有屋可住後,才能想着吃穿更好一點,住得更大一點。

可現在,大唐腹地已經快形成兩個朝廷了,陛下需要第二次打江山,西域那邊真的不重要,浪費太多資源給西域不是明智之舉,這是老奴的肺腑之言,請陛下明鑑!”

這天晚上,李適幾乎一夜未睡,河北中原各藩鎮的嚴峻局面令李適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次日一早,李適下旨,宣河西節度使郭宋火速進京。

........

襄陽城此時已被五萬淮西軍團團包圍,城內守軍已不足萬人,全靠城牆高大堅固防守,但畢竟兵力太少,樑崇義大勢已去。

此時,李希烈的淮西軍一路西進,佔領了安州、沔州、唐州、隋州、郢州、荊州、復州,最後殺入襄州,淮西軍一路燒殺搶掠,奸**女,各州民怨沸騰,憤怒的書信如雪片般飛往長安,但都被楊炎扣住。

讓李希烈來剿滅樑崇義本來就是楊炎的方案,現在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他豈能讓天子知曉?

大營內,李希烈恭恭敬敬接下天子李適下達的旨意,他給使者奉上重金,滿臉堆笑送其前往襄陽城,回來卻大發雷霆。

“當我李希烈是乞丐嗎?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我給他賣命,死了那麼多士兵,士兵撫卹在哪裡?我費錢費米的補償在哪裡?一個南平郡王就想把我打發?”

這時,李希烈的幕僚趙穗勸道:“王爺,天子的面子要給,這個時候很微妙,不能讓朝廷把矛頭對準我們。”

“可就這麼退回去,我不甘心!”

趙穗眼珠一轉道:“王爺可上書天子,就說很多山賊趁火打劫,冒充淮西軍搶掠百姓,敗壞淮西軍的名聲,我們必須要剿滅這些山賊,這樣,至少還能佔領安、沔、唐三州,擴大我們的勢力,然後觀望局勢,如果有利可圖,我們再佔領荊州和郢州,這樣退有三州保底,進則再得兩州。”

“妙!真是妙計。”李希烈大喜。

趙穗又道:“卑職還有個建議,聽說盧杞極貪賄賂,王爺可派人帶金帛進京,買通盧杞,他自會在天子面前替我們說話。”

“爲何不買通楊炎?”

“楊炎此人重權不重利,買通他的效果不會太好,還是盧杞更容易打交道。”

李希烈微一沉吟便認可了趙穗的建議。

趙穗又勸道:“既然王爺要做長久打算,還是要適當約束士兵,爭取民心纔是自立之道。”

李希烈野心極大,有稱帝的慾望,他當然知道爭取民心的重要性,他對淮西軍的約束已經遠超過其叔父李忠臣,只是淮西軍搶掠成性,對他抱怨極大,他知道約束不住,才默許了士兵的搶掠。

李希烈有點爲難,他可是答應過打下襄陽後,將士搶掠三日,他半晌才道:“最後再搶一次襄陽,我就讓他們收斂,不準再亂來。”

======

【弟兄們,向一千張月票進軍,懇請有票的弟兄支援!】

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
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買僕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零六章 內部摻沙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