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

對於諸葛亮,曹叡從未輕視過。

但面對着王基的疑慮,曹叡卻不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覆。

在思索良久後,曹叡只得緩緩吐出一句話:

「盡人事,聽天命。

天若公允,卿當無此憂也。」

天若公允,當不會讓大漢出現兩位妖孽同朝的景象。

聽到曹叡的回答後,王基眼波流轉,不知在想着什麼。

而王基對曹叡的迴應,亦只有一拜一請而已:

「臣自請隨大司馬出鎮豫州!」

面對王基的這個請求,曹叡沒有過多思考就答應了。

他十分器重王基,正因爲如此,他纔不會拒絕王基一切能提升自己的機會。

可曹叡的神情卻有些肅穆,因爲他知道王基之所以會自請去豫州而不是洛陽,乃是王基認爲糜暘最後會去的地方正是荊州。

這個推斷與曹休截然相反,顯得頗爲大膽。

但這個推斷,卻並非沒有着依據。

可以預見的是,來日的荊州將會面對曹魏與東吳的雙重壓力,荊州的壓力遠在長安之上。

似此情形,糜暘這位當世第一名將,難道不應該接下這番挑戰嗎?

同樣的,王基也願意接受這番挑戰。

「朕會下詔拜卿爲平南將軍。」

曹叡的話,代表着他答應了王基的請求。

得到了曹叡的允許後,王基躬身一拜漸漸退去。

望着王基離開的身影,當下的曹叡心情卻再難輕快起來。

天若公允?

曹叡不由得想起來曹操在世時對他說的一句話:

「當今亂世,勢強者即爲天!」

曹操的霸氣宣言曹叡音猶在耳,可那時聽,與這時聽,對曹叡來說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

大父,天變了呀!

...

隨着時間的推移,劉備崩逝的消息,也漸漸傳遍了天下。

當這個消息傳播的時候,有人喜,有人悲,更有人在暗處冷眼旁觀着局勢的發展。

正如曹叡與孫權預料的那般,劉備的崩逝對大漢的民心造成了一次不小的衝擊。

劉備在大漢臣民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

但幸運的是,今天下大勢,已然時移世易也。

特別是劉備留下的三位輔政大臣中,有一位威名煊赫當世的糜暘。

在糜暘威名的震懾下,縱算是之前對大漢隱有不滿的部分西疆異族,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冒頭。

相反的是,在得知劉備的死訊時,有許多異族首領哭的比一些漢室大臣還難過呢。

這也不難理解,只要劉備在朝一日,仁義顯着的他手段終不會讓糜暘太過酷烈。

可糜暘就不一樣了,哪怕時間已然進入三月,但關中的天氣依然顯得頗爲陰冷——對於這種反常的氣象,許多關中時人都在暗中說,這是十數萬魏軍的亡魂被鹿蹄鎮壓久久不能散去的緣故。

太,太殘暴了。

西境異族的順從乃至於驚慌,有些出乎了糜暘的預料之外。

之前劉備在世時,尚有些腦袋短根筋的異族在天水郡作亂,這讓糜暘還命姜維率數千漢軍前去鎮壓。

沒想到還未等姜維鎮壓的行動開始,劉備的死訊一傳開,西境的些許騷動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據姜維傳回的奏報可知,西境的異族甚至還學起漢人,自發地爲劉備披麻戴孝起來。

剛剛得知這個消息時,糜暘頗有些不解。

摸着鬍鬚的他,就此事詢問起

身旁蔣濟的看法。

最後在蔣濟憋住笑的解釋下,糜暘方纔明白了內中緣由。

可這並未讓糜暘開心起來。

糜暘不由得用詫異的目光看向蔣濟,似是在問:這等敗壞他清譽的謠言,怎麼可以任由它亂傳呢?

當世都傳成這樣子,後世人還不知道會寫出什麼演義來進一步破壞他的名聲呢!

面對糜暘的無聲詢問,蔣濟強忍心中笑意,選擇以沉默迴應了糜暘。

你當初殺的少點,也不至於今日會有這等謠言呀。

蔣濟沒告訴糜暘的是,在一些友人得知他投效糜暘後,還私下裡給他寫信,問他糜暘是不是真有三頭六臂呢。

士人都如此,更何況平民百姓。

好在糜暘沒多追究這一點,糜暘自己也知道,這樣的謠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予理睬。

不然後面保準會有更離奇的言論出現。

在放下這件事後,糜暘看着手中姜維送來的奏報,他對着身前的蔣濟再次說道:

「雖說羌氐兩族當下表示順從,但非我族類,依然不可掉以輕心。」

從後世來的糜暘,對漢末的異族是抱有很大戒心的。

「驃騎將軍病重,似有命在不測之象。」

糜暘又緊接着說出了這句話。

聽到糜暘的話後,蔣濟的神色也瞬間肅穆起來。

蔣濟絕對是個好臣子,好就好在他不僅頗有智略,代入感來的還特別快。

儘管他投效糜暘沒多久,但他現在一心都放在糜暘的大業上。

「大司馬所言甚是。」

「驃騎將軍在羌氐異族中聲望顯着,與大司馬在伯仲之間。

將來若無驃騎將軍坐鎮長安,朝秦暮楚之羌氐異族,難免不會心生二意。」

在進一步肯定了糜暘的顧慮後,蔣濟緊接着又提出了他的想法:

「爲萬全計,臣以爲不若徙戎。」

蔣濟口中的徙戎二字,成功引起了糜暘的注意。

就在糜暘要進一步聽蔣濟陳述的時候,門外的丁封卻進來彙報道:

「大司馬,門外一小黃門前來,說是陛下有召。」

丁封的彙報,將糜暘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他的身上。

自劉禪登基以來,不執掌朝政的他,每日都在宮內讀書,很少會主動召見他。

而要是劉禪主動召見了,這就說明是有大事難以決斷。

意識到這一點後,糜暘連忙起身朝外走去。

在走出幾步後,糜暘又轉身對着蔣濟說道:「卿可將卿之徙戎策寫於紙上,待孤回來後再仔細閱覽。」

吩咐完這一件事後,糜暘便在蔣濟的目送中離開了大堂。

...

大司馬府距離皇宮並不遠,沒用多久的時間,糜暘就在侍衛的護送下來到了朝陽殿外。

有着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特權的糜暘,要想進入朝陽殿自是容易的很。

不一會兒,糜暘就進入大殿內,看到了坐在御座上的劉禪。

而不出乎糜暘預料的是,諸葛亮亦赫然在殿。

諸葛亮在糜暘並不意外,可張飛的出現就不是如此了。

自劉備崩逝後,張飛悲痛難以自抑,日日在靈殿內號哭。

後來雖說在衆臣的勸諫下,張飛的悲痛緩解了不少,但依然無法視事。

仔細算算,除去私下裡的拜會,糜暘已有許久未在公開場合見到張飛了。

今日是什麼事,讓張三爺重新出山呢?

在對着諸葛亮與張飛一拜後,糜暘坐在

了屬於他的位子上。

而隨着糜暘的入座,劉禪便示意一旁的黃皓將手中的奏表送到糜暘的手中。

接過奏表的糜暘,第一時間就瀏覽起奏表內的內容。

這封奏表是鎮東將軍陳到送來的。

陳到在奏表中所言的事,正是孫權遣使一事。

當然若僅僅是此事,諸葛亮一人便可決斷,但重要的是,陳到在奏表內清楚的說明,此番東吳使臣還帶來了孫尚香的屍體。

一般兩國通使爲的是交好,但孫權讓東吳使者帶着孫尚香屍體來長安,爲的可不是交好,而是噁心大漢朝廷了。

孫十萬,你還真是一點沒變呀。

就在糜暘心中的感慨升起的時候,察覺到糜暘看完奏表內容的張飛,登時氣呼呼地說道:

「先帝屍骨未寒,孫權小兒就用此卑劣之舉,妄圖玷污先帝英名。

是可忍,孰不可忍!

依我之見,管他什麼使臣不使臣的,我先用長矛在那張溫身上捅上幾個窟窿,方纔能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這下糜暘知道張飛爲何會在今日出現了。

而當張飛話音落下後,諸葛亮便用眼神示意糜暘,讓他勸一勸張飛。

儘管東吳是敵國,可人家好端端的派出使者前來,大漢總不能做出強盜般半路劫殺的舉動吧。

況且張溫乃是江東一流的名士,若貿然殺了張溫,只會引起江東士民對大漢的反感,這不利於大漢來日的統一戰爭。

最不濟真要殺,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殺,得緩緩圖之。

得到諸葛亮的眼神示意後,會意的糜暘登時看向張飛言道:

「若貿然殺害張溫,恐正合孫權之意,到那時對先帝的英名傷害更大,大將軍三思。」

勸人是一門功夫,特別是勸張飛這樣的人。

張飛並不愚笨。

縱使他不能看出孫權的險惡用心,諸葛亮也定然會爲他解釋一番。

而在知道孫權險惡用心的情況下,張飛還囔囔着要捅張溫,這純粹是他心中對劉備的情感在作祟。

所以要想勸動張飛,就不能跟他講道理,要跟他講劉備。

果然在聽到糜暘的話後,張飛臉上的怒色消散了不少,也不囔着要去捅張溫了。

在穩定住張飛的情緒後,劉禪的聲音又響起:

「敵國懷險惡用心遣使前來,大司馬以爲當如何應對?」

表兄,接下來我該怎麼做,快點教我。

在線等,加急!

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推書《三國之銀狐》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2章 魂斷鬱陵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推兩本書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22章 出獄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4章 屠殺?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5章 糜暘獻策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3章 誅心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請假一日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
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推書《三國之銀狐》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2章 魂斷鬱陵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推兩本書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22章 出獄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4章 屠殺?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5章 糜暘獻策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3章 誅心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請假一日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