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

糜暘沒想到,他到達街亭後,會受到這麼熱烈的迎接儀式。

他眼前這處營壘的漢軍,在劉封的允許下都衝出來歡迎着他的到來。

而隨着他到來消息的傳開,其他處營中的漢軍,也都展現出躍躍欲試的姿態。

要不是軍令森嚴不得擅離崗位,恐怕今日綿延數裡的漢軍大營,能一下子清場。

可哪怕是未得到近萬漢軍的夾道相迎,但那漫山遍野的“大將軍”呼聲,又豈是上千士卒就能發出的呢?

在上千漢軍的簇擁下,糜暘直接被迎入了漢軍大營中。

待將糜暘迎至代表軍營的一處高臺上後,營內的上千漢軍便在高臺下方對着糜暘齊齊跪拜。

當世處於三國時期。

而在三國時期時,跪拜是一種很慎重,且不常見的禮節。

唯有面對極尊敬的長輩或者上官時,才偶爾會用到。

更何況當下對糜暘跪拜的是軍人。

常言道甲冑在身,禮節從簡。

可當下正是上千軍人,出乎常理的對糜暘用上了世間最尊貴的禮節。

以糜暘的身份,他當然受的起這種禮節。

但上千軍士,本沒必要自發的施用這種禮節。

這足以證明糜暘當下在漢軍中的聲望有多高。

這種聲望,恐怕連劉備也無法比擬。

因爲上千軍士會對糜暘行以跪拜禮,除去他們發自內心地愛戴糜暘之外,他們還堅信糜暘的到來,一定會帶領他們打贏這場街亭之戰。

這是數年來糜暘用數場震驚世人的戰例,向漢軍灌輸的一個信念。

而劉備就算再得漢軍的愛戴,漢軍心中對劉備卻並無這個信念。

望着下方對他施以大禮的上千軍士,糜暘心中並未有倨傲的心情,他有的只是欣慰與開心。

或許在外人看來,他當下是高高在上的大將軍,他的身份地位與眼前的士卒不可相提並論。

但糜暘卻知道,他能有今日,離不開眼前這些士卒的以命相報。

在糜暘的心中,眼前的這些士卒就像他的手足一般,親切無比。

而對於手足發自內心的愛戴,又有哪個人會不感到開心呢?

在上千軍士對着糜暘行禮後,糜暘便在高臺上笑着讓他們回到各自崗位上嚴守。

在糜暘的命令下,上千軍士方纔依依不捨的離去。

很快的,高臺下方就只剩下了劉封幾位將領。

儘管現在高臺下方,已經沒有了軍士的身影,可方纔那副熱鬧澎湃的場面,還是深深的映在了劉封的眼中。

這一刻劉封才意識到,他與糜暘之間,差的不僅僅是軍職的高低。

他與糜暘之間最大的差距是,兩人在漢軍中擁有的聲望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或者說不僅是他。

當下任何一位漢將在漢軍中的聲望,都不能比的上糜暘,而且這其中的差距,只能用一到一千來形容。

糜暘在漢軍中擁有如此聲望,將來待陛下仙去後,大漢中還有何人可以牽制糜暘嗎?

而他心中的野望,若是沒有糜暘的支持,有可能成功嗎?

這幾乎是兩個不需要考慮的問題。

就在劉封因爲沉思,臉色變化不停地時候,一聲呼喚從高臺上傳到他的耳中。

“徵北將軍?”

這聲呼喚將劉封從沉思中喚醒,然後他下意思擡頭朝高臺上看去。

這一看劉封卻發現,原本在他身邊,頗爲受他賞識的丁奉幾人,不知何時已經跑到高臺上侍奉在糜暘的身邊。

眼下高臺下方的空地上,唯有自己一人還與糜暘有着距離。

而糜暘的這聲呼喚,也是示意劉封前往高臺之上的。

面對糜暘的呼喚,一向驕橫慣了的劉封心中有些抗拒。

臨高相喚是上位者的特權。

相對應的拾階而上,卻是下位者的標配。

劉封願意當下位者嗎?

若是今日未直觀見識到糜暘在漢軍中的聲望,那劉封大抵是不願的。

以劉封的性格,若是旁人讓他拾階而上,恐怕他不僅不會搭理,還會直接拂袖而去。

只是劉封今日見識到了。

於是在理智的驅使下,劉封漸漸挪動沉重的步伐,朝着身前不遠處的臺階走去。

隨着沉重的腳步踏在木板上的聲音傳到高臺上,糜暘的嘴角露出些許笑意。

算他還識相。

當年在襄陽城外,劉備曾單獨留下糜暘,想着他將來可以照顧劉封。

劉備當年會有此舉,主要是看出糜暘的潛力巨大,將來很可能會成爲大漢軍方的第一人。

面對劉備的那個請求,糜暘是答應了的。

現在自己儼然已經是大漢軍方的第一人,那麼自然也是履行當年承諾的時候。

可就算自己再想照顧劉封,若是劉封一根筋走到黑,那他也無法去救一個必死之人。

故而今日糜暘纔會由着漢軍展現他們對自己的愛戴,來以此來旁敲側擊,震一震劉封這頭老虎。

有一說一,劉封的智商還是比劉禪高出不少的,至少劉封懂得什麼叫權衡利弊。

腳步再慢,劉封最終還是走到了高臺上的糜暘身前。

在糜暘眼神的注視下,劉封緩緩對着糜暘一拜:

“臣,拜見大將軍。”

依照大漢軍制,大將軍乃是大漢所有將官的頂頭上司,劉封在糜暘面前自稱臣,乃是理所應當。

面對劉封的參拜,糜暘只是淡淡應了一聲。

後世看過各類心理書籍的糜暘,自是知道該如何調教劉封這種人。

至於糜暘調教人的手段,那也是世間有名的。

在迴應完劉封后,糜暘便問劉封道:“那一日的戰況,你可一五一十說來。”

糜暘在來街亭的路上,曾從情報中瞭解過那一戰的過程。

可一封簡報,又豈能讓糜暘洞察整個過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是糜暘爲將的第一信條。

面對糜暘的詢問,劉封便將那一日與魏軍交戰的整個過程,詳細地複述了一遍給糜暘聽。

在劉封的複述中,他也着重提及了那一日魏軍投石車的威力。

在聽到這一點後,糜暘不禁輕咦了聲,好似是不相信世間有着如此威力的投石車。

的確在世人的世界觀中,有着如此威力的投石車,之前從未聽聞過。

聽到糜暘的輕咦後,鄧艾搶先丁奉一步,用言語證明了劉封所言不假。

鄧艾磕磕絆絆的言語,讓丁奉不禁翻了個白眼。

明知自己說話磕巴,還搶先在自己面前爲何。

鄧艾的從旁佐證,讓糜暘點了點頭。隨後他便問鄧艾道:“可知魏軍中,是否有一位名叫馬鈞的人?”

見糜暘突然問出這個問題,不僅鄧艾臉露疑色,就是劉封幾人也大感疑惑。

張郃他們認識,還打過,可馬鈞是誰?

難不成是涼州馬氏的一位族人?

在見到劉封幾人臉上的困惑之色後,糜暘便已經知道了答案。

方纔他在聽劉封講述那投石車的威力時之所以會發出輕咦,倒不是說不相信劉封。

他的輕咦是因爲他從劉封的複述中,想起了前世他在史書上記載的一件事。

就在這個時間段,魏國中有一發明大家,名爲馬鈞。

馬鈞雖出身寒門,卻對機械一道浸淫頗深。

史書記載他爲了曹魏能夠戰勝季漢,就曾耗盡心力,在原來曹魏霹靂車的基礎上,改良出一種新式的投石車。

這種投石車是輪轉式的。

經馬鈞改造後的輪轉式投石車,他的特點與劉封描述的那一日出現在戰場上的投石車,可謂是有着許多相近之處。

這讓糜暘一下子就想起了馬鈞這人。

由於太過相近,糜暘有理由相信之前劉封等人所見到的那些投石車,正是馬鈞改造後的輪轉投石車。

只是按照史書記載,馬鈞在歷史上雖發明了威力巨大的輪轉式投石車,但由於曹真的輕視,這種投石車並未大規模裝備魏軍。

對於這個疑點,糜暘想一想也就瞭然了。

歷史上魏軍雖也被丞相打的找不着北,但受到的大的殲滅戰卻沒幾次。

從軍力上來說,魏軍還是遠勝漢軍的。

曹魏統治者當然不會想着去借助“奇淫技巧”。

而今世魏軍精銳損傷慘重,在這種情況下,窮則變的做法出現在魏軍中倒也不足爲奇了。

糜暘並未繼續詢問有關馬鈞的事。

他於高臺上看向魏軍大營的方向,心中在籌謀着破敵之計。

見糜暘突然不語,一旁的丁奉便尋機問糜暘道:

“賊軍投石車威力甚猛,不知大將軍可有破解之法。”

儘管過去多日,但那一日魏軍投石車展現出的威力,還是在丁奉等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因此當丁奉詢問後,身旁的鄧艾幾人也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糜暘。

注意到丁奉幾人期待的目光後,糜暘鎮定地說道:

“孤是有破解之法,但卻需要一些時日準備。”

聽到糜暘這麼說,丁奉幾人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喜的是糜暘果然有方法破解敵軍的投石車,憂的是這方法卻不能馬上使用。

他們是能等糜暘慢慢準備,但敵軍會給漢軍這個時間嗎?

糜暘見到幾人臉上有着擔憂之色,他出言排解道:

“敵軍之投石車威力巨大,確是我軍之心腹大患。

但想來這等投石車製造定然不易,否則敵軍當日攻打我軍時,爲何只出動十數輛投石車?

這幾日來又爲何一直按兵不動?”

糜暘的話讓丁奉幾人恍然大悟。

他們之前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世上從沒有身懷利刃而畏畏縮縮的道理,除非這利刃有着限制條件。

“況且我今日到達街亭,想來敵軍也已經知道我的到來。”

“敵軍無完全準備前,更加不敢妄動纔是。”

在說這句話時,糜暘有着充足的自信。

不過他說的也是事實。

在糜暘的三言兩語下,丁奉幾人感覺到這幾日心間一直壓着的一塊石頭好似頃刻間消失,整個人都舒爽了不少。

等觀察完敵軍大營的大致佈置後,糜暘便又問劉封道:

“近來敵軍是否有新的動向?”

見糜暘問起這事,劉封馬上將最近敵軍中發生的一件大事告訴給了糜暘。

“就在不久前,曹彰率萬餘曹魏中軍,代替張郃成爲賊軍主將。”

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糜暘瞬間來了興趣。

原本以爲在他來到街亭後,率洛陽中軍與他對陣的是張郃,不料現在卻變成了曹彰。

曹彰與張郃的搭配,倒也不錯。

瞭解完魏軍的大致軍情後,糜暘便轉身對着一旁一直默不發言的姜維言道:

“帶孤去見滿寵吧。”

姜維沒想到糜暘突然會點名他。

可想到滿寵是他生擒的,姜維也沒多想。

他在前方帶路,與糜暘一同下了高臺朝着關押滿寵的地方走去。

滿寵雖是俘虜,但他身份特殊,自然不能將他直接關在鐵籠子裡。

那日擒獲滿寵後,劉封便將滿寵關押在一處營帳內。

在前往關押滿寵營帳的路上,糜暘對着前方帶路的姜維言道:

“你之前寫給孤的信,孤看過了。

你的計策可行,但現在不是使用的時機。”

得到糜暘肯定的姜維臉上先是一喜,然後又很快將臉色的喜色收攏起來。

糜暘說現在不是使用他之計策的時候,言外之意就是不希望這件事被第三人知道。

走在前方的姜維,微微側身對着糜暘拱手道:“唯”。

除此之外,姜維再無其他言語與動作。

對於姜維的沉穩,糜暘的眼神中充滿着讚賞。

自己捕獲來的幼麟,真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關押滿寵的營帳離高臺並不遠,沒用多久姜維就帶着糜暘來到了營帳外。

只是就在姜維要掀開帳簾帶着糜暘入內的時候,糜暘卻讓姜維站在帳外,他一人進去即可。

等糜暘掀開帳簾進入到大帳中後,卻發現滿頭花白的滿寵,早已經端坐在一處坐席旁。

坐席前的空地上,還擺放着一張食案。

這時食案之上,爐火正旺,酒香四溢,兩隻酒杯相對而立。

從這副情景可以看出,滿寵是在等待着什麼人。

而在漢軍大營內,能讓滿寵如此正禮相迎的,除去糜暘外還有何人呢?

身處敵軍大營,卻儼然用一副主人翁的姿態,宴請敵軍的主人,這一刻滿寵身上的名士姿態盡顯。

可惜,高山也需流水才能襯托雅態。

但糜暘不是流水,他是洪水。

在看到滿寵之後,糜暘似是頗爲驚訝的問道:“前年孤纔將君放回北地,未曾想過,孤能有幸這麼快又見到滿君。”

糜暘驚訝與榮幸的語氣不似作假。

可他的話落入滿寵耳中,卻直接將滿寵整破防了。

滿寵直接按案而起,凝眉怒視糜暘:

“大將軍,何須用言語殺我!”

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訂婚啦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9章 糜暘到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推書《三國之銀狐》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9章 糜暘到了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
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訂婚啦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9章 糜暘到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推書《三國之銀狐》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9章 糜暘到了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