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

朱桓以膽氣聞名於江東,他本人的性格更是孤傲,一向恥於人下。

按常理來說,以他這樣的性格,在聽到陸遜說要與糜暘開戰時,應該流露出興奮的神色纔是。

身爲將領,若無戰功,如何能博得***厚祿?

不過朱桓性情豪壯歸豪壯,在後世能被譽爲東吳名將的他,顯然不是個不理智的人。

朱桓對當下東吳的軍事實力,是有着清晰的瞭解的。

論及天下間,東吳的水軍可謂是第一,這也是一衆東吳將領,能夠有自信依託長江防線,抵擋住漢軍的原因。

可這一點優勢,在防守時才能發揮的出來。

陸遜想主動進攻荊州,那麼吳軍自然是要登陸的。

這樣一來......

不是朱桓對吳軍的陸戰能力信不過,是朱桓認爲,吳軍的陸戰能力再強,也絕難超過糜暘一手調教出來的天策軍。

更何況,一旦吳軍登陸荊州,那麼漢軍就會牢牢佔據着地利。

屆時人和與地利皆不在己方,己方爲何要冒這個風險呢?

想着想着,朱桓就拱手勸諫陸遜道:

「賊軍強橫,還望大將軍三思。」

漢軍能在一向眼高於頂的朱桓這裡得到強橫的評價,在其他吳將那裡,評價肯定更高。

朱桓的勸諫很誠懇,可陸遜在聽完朱桓的勸諫後,卻依然不想改變主意。

「吾意已決,無須再諫。」

陸遜直接一口定下了,與漢軍交戰的事。

見陸遜態度如此堅決,朱桓也不好再勸什麼。

可陸遜接下來的話,卻讓朱桓嚇了一跳。

「吾需要你去往荊州,爲吾向糜暘下戰書。」

陸遜的語氣很平定,只是這番話落在朱桓耳中,卻無異於晴天霹靂。

朱桓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陸遜,他下意識地喃喃道:

「大將軍,你我兩家世代交好呀!」

你的姑母,還是我的嬸嬸呢!

朱桓不敢相信,有着這麼親的關係,陸遜竟還想着派他去送死。

是朱桓太敏感了嗎?

一想起公安城外的赤地百里,一想起糜暘曾公衆數次辱罵孫權,朱桓覺得他的懷疑不是空穴來風。

就憑糜暘對江東的厭惡,就憑自己送戰書的挑釁行爲,朱桓相信自己一旦到達糜暘的身前,恐怕就會被他扔入大鍋中給煮了。

這讓朱桓怎麼能不緊張?

他的人生纔剛剛開始呀!

朱桓用懇求的目光看向陸遜,希望他能換個人,不過讓他失望的是,陸遜並未改變主意。

「放心,吾保證糜暘不會傷害你。」

「吾也答應你,待你平安歸來後,解煩軍吾會交到你手中。」

陸遜的前半句保證,並未讓朱桓真正的放心。

但陸遜的後半句話,卻成功引起了朱桓的興趣。

解煩軍?

朱桓知道這支部隊的來歷。

解煩軍的前身,是前任吳侯孫策的親軍,能被孫策引爲親軍的部隊,戰鬥力定然是非凡的。

可以說,解煩軍一直是江東方面的一把利刃,而凡爲將領者,又有誰不想掌握這樣的利刃呢?

要是能將解煩軍握在自己的手中,朱桓知道他在東吳的地位將會得到一個極大的提升。

一想到這,朱桓臉上的忐忑之色,瞬間消失不見。

朱桓臉色鄭重的對陸遜再次抱拳道:

「大將軍請放心,不過一區區糜暘,臣有何懼之?」

桓態度的快速轉變,在陸遜的意料之中。

與朱桓私交非凡的他,自是知道朱桓從不缺乏冒險的心,只是需要給他一些激勵而已。

隨後陸遜點點頭道:

「待吾寫好戰書後,會命人通知你的。」

...

糜暘尚不知道,他即將要被陸遜下達戰書了。

剛處理好李嚴事情的他,又將注意力放在了另一件事上。

在襄陽城外的官道上,正行駛着一支戒備森嚴的隊伍。

而這支隊伍,保護的正是親自外出視察春耕情況的糜暘。

在隊伍中間的車駕上,糜暘倚靠在車欄邊,望着下方田畝中勞作的百姓,然後對着一旁的一位年輕人說道:

「你來荊州亦有數年,以你之見,荊州的耕田比之江東如何?」

聽到糜暘的問話後,那位年輕人猶豫不語。

這位年輕人是何身份,能夠與糜暘同車出行呢?

他不是旁人,正是當年被孫權送至荊州以爲質子的孫登。

只是時移世易,現在的孫登卻不再是孫權的兒子,反而搖身一變,成爲了大漢的吳侯。

內中苦楚,想來也只有孫登,自己能夠體會了。

糜暘見孫登沒回答自己,他便輕咦了一聲道:

「嗯?」

見糜暘不喜,孫登才慢慢答道:

「江東良田萬畝,荊州雖多有沃土,比之卻還是有所不如。」

聽到孫登的回答後,糜暘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他倒是不覺得,孫登是在誇大江東的實力。

畢竟糜暘前世雖不太瞭解,三國時期華夏各地域的農業情況,但他卻知道一個事實:

「不管出動多少兵馬,江東從來不會因糧草短缺而退兵。」

這一點哪怕在整個三國的歷史中,恐怕都是獨一份。

要是歷史上諸葛亮能有這樣的條件,又何苦會被活活累死呢?

隨即糜暘又想到,當下的孫權拿下了淮南,而淮南自古就是華夏重要的產糧區。

淮南與江東的結合,看來如今的孫吳實力,比之歷史上佔據荊州的孫吳差不了多少。

念及此處,糜暘對着身旁的孫登繼續說道:

「前幾日,孤曾讓你寫一封給張公的信送往建鄴,不知這件事你考慮的如何了?」

見糜暘又提及這件事,孫登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當年入荊州時,他尚是一少年。

而數年的質子生涯,不僅讓他長大成爲一成人,他的心智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歷練。

這讓孫登能夠不難看出,當他這封信送往建鄴後,會發生怎樣一系列的後果。

「您,您這樣會害死張公的。」

哪怕畏懼糜暘,可孫登還是說出了心中的顧慮。

聽到孫登的顧慮後,糜暘不禁笑了出來。

他在笑孫登的天真。

誠然數年來,孫登的心智得到了不小的鍛鍊,不過他好像還是忽略了一點。

他慢慢轉過身來,用深邃的目光看向孫登,隨後他的一隻手,輕輕搭在了孫登的肩上:

「孤很敬仰張公。

可張公不死,江東怎麼亂起來呢?

要記住你能活到今日,是在於你是大漢的吳侯。

孤從不喜歡勉強人,但孤希望,你不要以爲,孤是在跟你商量。」

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章 糜暘獻策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33章 誰敢殺我?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
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章 糜暘獻策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33章 誰敢殺我?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142章 潛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