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

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

隴右三郡不戰而降的消息,如同一股龍捲風一般席捲了整個關中。

這股龍捲風在將關中上下給吹得七倒八歪之外,又以極快的速度朝着洛陽城逼近。

長安,潼關,函谷關,當這股龍捲風以勢不可擋之勢衝過這三處地方後,終於到達了曹魏的帝都洛陽城內。

而很顯然,這股龍捲風在關中取得怎麼樣的效果,在洛陽也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一時間,整個洛陽城上下皆被這股龍捲風攪弄的人心惶惶,上下驚恐。

隴右若丟失,涼州守得住嗎?

而若是涼州守不住了,一旦被漢軍反客爲主,那麼關中又守得住嗎?

當這兩個驚疑浮現在心中之後,洛陽城內,何人心中不震響!

包括剛剛執政的曹叡,在剛得知這個消息後,也被這消息震驚的七葷八素的。

但曹叡的心理素質也是極高,他很快就平復了自己的心情,然後當機立斷的下達了召集羣臣來宮內商議的命令。

這股龍捲風的影響力太大了,大到就算以曹叡當下的權柄,都無法控制住它的散播。

既然控制不住了,那還不如將一切攤在臺面上來,這樣反而能集思廣益。

在曹叡的命令發出之前,洛陽城內的達官貴人幾乎都知道了劉備率軍奇襲隴右,隴右三郡不戰而降的噩耗。

正因爲如此,當曹叡派出的使者進入到每位達官貴人的府中後,沒等多久時間就一一將各位大魏重臣帶往皇宮內的朝陽殿。

朝陽殿在洛陽皇宮諸殿中的地位是最高的。

因爲它自東漢以來,便是歷代帝王召開朝會的地方。

不久前曹丕正式下詔,冊封曹叡爲大魏太子。

但太子畢竟只是太子,放在以往曹叡是不能在朝陽殿內主持羣臣議會的——這一向是曹丕才能擁有的權力。

曹叡當下卻堂而皇之的如此做了,明眼人都知道這件事定然得到了曹丕的允肯,或者說甚至就是曹丕屬意的。

而這代表着怎樣的含義呢?

看來陛下的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呀。

能夠有資格前往朝陽殿參與議會的,都是在官場摸滾打爬多年的人精,如此簡單的政治判斷,他們又豈會做不出來呢?

可是在想到這點後,每位前往朝陽殿的魏臣臉上,都流露出深切的擔憂。

特別是那些曹氏宗親。

他們仰頭看向近來一向陰鬱的天空。

他們雖往朝陽而去,但朝陽又何曾眷顧過他們呢?

在內心的忐忑與驚疑下,一衆大魏重臣在宮門外相遇,然後相互排成兩列在內侍的帶領下朝着朝陽殿走去。

不久後一衆大魏重臣就到達了朝陽殿外。

在此起彼伏的唱名聲響起後,一位又一位的曹魏重臣,接連走入朝陽殿內。

每位大臣一入殿,便見到了坐在御座旁的監國太子曹叡。

除去曹叡坐在臺階上外,朝陽殿內早就佈滿了軍士,甚至那腰大膀圓的虎衛將軍許褚,就持戟守衛在曹叡的下方。

許褚身姿雄壯,又臉色剛毅,他與衆多虎衛軍的出現,憑空爲整個朝陽殿內增添了一股肅殺的氣氛。

從這肅殺的氣氛可知,曹叡現在的心情很不好。

頭戴九琉冠冕的曹叡在看到大部分的重臣都已經到達後,他並未直接開始議事。

他只是讓禮官示意到達的重臣先入座,然後他便閉上眼睛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曹叡的沉默不語,讓到達朝陽殿的大臣們內心中更加忐忑。

曹叡雖是曹丕的長子,現在更是大魏的太子,但由於曹丕很忌諱親屬結交大臣。

所以在過往的時日中,曹叡基本都被養在深宮之中,與外界大臣很少有接觸。

當然在曹叡小時候,曹操有帶曹叡參與宴會過,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別說在那幾場少的可憐的宴會上諸大臣有沒有看出曹叡的秉性才智,就算看出來了,這麼多年的時間,也不能保證曹叡就與小時候一般。

畢竟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事例,在當世並不少見。

正因爲如此,除去之前曹叡以釣魚手腕鐵血震懾了一番羣臣後,羣臣對曹叡其他方面的瞭解,就幾乎是一無所知。

主上喜好才智不爲臣下知,這本來就是一件危險的事,而曹叡當下的沉默的行爲與陰沉的臉色,更讓羣臣不知所措。

曹氏雖有磨練繼承人的習慣,但衆所周知,一旦確立繼承人後,曹氏主人對繼承人的保護也是不遺餘力的。

當年鄴城的“魏諷謀逆案”,不就是曹操爲幫曹丕鋪路,施展的一場政治大清洗嗎?

那場大清洗中,幾千人被處決在鄴城外的漳河邊。

有此慘烈的先例在,羣臣都不想因爲觸怒曹叡,而引來當年魏諷身受的悲劇。

就在朝陽殿內羣臣人心愈加惶惶,心中猜疑愈加深重的時候,一聲響亮的唱名聲出現在大殿外。

“太尉壽鄉侯臣賈詡覲見!”

當禮官高聲喊出的這句話,傳入大殿中後,原本在閉目養神的曹叡一下子睜開了眼睛。

他臉上流露出期待之色,看向了殿門處。

不僅曹叡如此,殿內早等待許久的衆臣,也紛紛將目光望向殿門口。

可相比於曹叡期待的目光,衆臣的目光就顯得頗爲飽含深意了。

賈詡在天下間的名聲,是很差的。

差到什麼程度呢,幾乎與馬超有的一拼。

一個是違背忠仁的典範,一個是違背孝義的典範。

當初孫權在得知賈詡成爲曹魏的三公後,就公然嘲笑過曹丕,諷刺曹丕將三公高位交給賈詡這樣的人,國祚一定不會長久。

而重要的是,不止孫權有這種看法,就是在曹魏內部對賈詡成爲三公,也有很大的牴觸情緒。

例如華歆與王朗在看到賈詡入殿後,他們兩個直接擺出了一張臭臉。

一副不願與賈詡爲伍的神態。

賈詡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當然知道他的壞名聲,會讓世人如何看待他。

故而自他投效曹操後,就一直很是低調。

按照常理,今日的這種議會,以他的性格,是絕對不會主動參加的。

但哪怕賈詡再低調,今世的他人生軌跡也有了變化。

他今世是曹叡的太子太傅。

佳徒力請,加上當下的局勢的確危急,賈詡又有什麼理由不出現呢?

可惜哪怕賈詡今日有心爲大魏謀劃,但他的身體情況卻已經很不樂觀了。

今世的賈詡也許心中有了期盼,故而比歷史上多活了幾個月。

但心中期盼再高,也不可能違逆生老病死之事。

自上個月,賈詡就一直處於抱恙之中。

及至現在,賈詡的身體狀態已經不容樂觀。

他今日來到昭陽殿,是乘坐軟轎被一路擡來的。

當軟轎出現在殿門口後,曹叡已經迫不及待的從臺階上走下,朝着殿門的方向走去。

身爲大魏太子的他,要親自將賈詡迎入殿內。

曹叡的秉性很像曹操。

曹叡一生最厭惡浮華虛名的名士,相反的他對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哪怕名聲再差,也不介意起用。

而在起用這部分人才時,曹叡亦會展現出足夠的禮賢下士風範。

只見身穿太子冕服的曹叡,一步步朝着那頂軟轎走去,殿內羣臣的的目光變得恍惚了起來。

當年武帝三徵宛城才最終使張繡臣服。

而在接納張繡的臣子時,武帝見到張繡的其他臣子臉色十分平淡,唯獨見到賈詡時,曹操卻是如曹叡現在這般離座相迎。

看來坊間流傳的那句:“此子類我”,果真是武帝生前所說的。

而在曹叡快速來到殿門處後,他便聽到軟轎內有着細碎的咳嗽聲傳來,這讓曹叡的心中浮現擔憂。

可當下國事緊急,容不得曹叡有半分猶疑。

在軟轎於殿門口放下,曹叡便上前親自將賈詡從軟轎內扶下。

本來以賈詡的性格,他是不會讓自己在衆人面前如此招搖的,但軟轎乃是曹叡所賜,擡軟轎的人也都是虎衛軍,並不聽從賈詡的吩咐。

曹叡之所以要親賜軟轎給賈詡,一個原因是他知道賈詡身體不適,讓他自己步行來,無疑是在爲難他。

另一個原因則是,曹叡就是要借今日的舉動告訴天下人一個事實——只要誰能爲出謀獻策,那麼誰便能得到大魏的尊待。

賈詡都能尚且,何況其他人?

賈詡又豈會看不出曹叡的心思呢?

因此在被曹叡親自攙扶出軟轎後,他便一手拄着木杖,另一手則被曹叡順其自然地帶着朝着殿內。

而將賈詡帶入殿內後,曹叡更是直接將賈詡安排在離自己的座位最近的坐席上。

賈詡的坐席甚至比王朗與華歆的還更靠近曹叡。

這可把王朗與華歆噁心壞了。

性格圓滑的華歆可能還會在曹叡面前掩飾自己的情緒,但性格剛正的王朗可顧不上那麼多,他現在的臉色比外邊的烏雲還陰沉。

不過曹叡可不管華歆與王朗怎麼想,這兩位本來就是大魏的吉祥寶寶而已。

等回到位子上坐好後,曹叡將他收到的緊急軍情跟賈詡講了一遍。

而賈詡在聽完後,臉上倒是沒有明顯的震驚之色。

在來之前,他就得知了這件事了。

或者說當下的洛陽城內,還有哪位大臣不知道呢?

在講完軍情之後,曹叡終於展露他內心中憤怒的心情:

“之前大將軍來報,說是糜暘率漢軍主力,出現在長安城外,意圖對長安城不利。

在此情況下,孤從各地源源不斷調集兵力前往長安。

孤甚至還讓大將軍將隴右的兵力,也一併調往長安!

但結果呢?”

“長安有賊軍主力,隴右又有賊軍主力,賊軍到底有幾部主力?

難不成諸葛亮會撒豆成兵不成!”

說到這一點,曹叡越想越氣。

不是他容易被人矇騙,實在是他遠在洛陽,判斷軍情只能以曹真上報的爲準。

在曹真言之鑿鑿說漢軍主力在長安城外後,曹叡肯定支持曹真往長安集中兵力的建議。

可誰能料到,曹真給他的“準確”軍情,實際上是個大坑!

到了這一步聰慧的曹叡哪裡還能不知道,糜暘率領的所謂漢軍主力,實際上只是一支疑軍。

因爲劉備的四萬餘漢軍,是明明白白出現在隴右大地上,可糜暘號稱的十萬大軍,卻一直躲在營壘中,最多一次出來數千兵馬。

況且哪怕近來漢軍連戰連勝,但國力擺在那裡,五六萬正軍,應該就是益州短時間內能拉出的最大兵力。

既然有四萬餘漢軍在隴右,那麼糜暘帳下實際上還能有多少兵馬?

很明顯這是漢軍的聲東擊西之計。

更明顯的是,隴右被這聲東擊西之計坑慘了。

南安三郡不戰而降,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有這麼坑侄子的嗎?

當曹叡面向羣臣喊出最後那句“但結果呢”時,殿內羣臣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曹叡。

在劉備大軍出現在隴右的那一刻,糜暘的聲東擊西之計,就不難被人看穿了。

故而諸魏臣一方面是因爲羞愧,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這算是曹叡的家務事,他們可不敢貿然發言。

見羣臣皆閉口不言,躲閃着他的目光,曹叡也知道當下不是問責的時候,他看向諸臣問道:

“今賊軍已席捲隴右三郡,涼州眼看即將不保,不知諸卿有何策助孤退敵?”

曹叡沒想到他剛剛執政,就遇上這樣的重大危險。

但所幸曹叡比曹丕沉穩多了,因此曹叡只是稍稍發泄了一會心中的情緒,便很快將注意力轉到當下最緊要的事上來。

多位曹魏重臣中,亦不單隻有畏縮之輩。

只見曹叡話音剛落,一位大臣便起身對着曹叡拜道:

“臣以爲,當下要想解關中之危,則必要先擊敗盤踞在長安城外的糜賊。

既當下我軍已知糜賊兵力不多,而我軍大量兵力都正在往長安集結,那麼殿下不如下令讓大將軍擊退糜賊所部。

糜賊向爲賊軍之膽,糜賊一退,賊軍士氣必降,且劉備大軍深入無援又孤掌難鳴,破之易矣。”

出來進言的這人,正是兩朝老臣王凌。

王凌不僅出身高門,又有戰功在身上,所以當他出來建言後,殿內許多大臣都紛紛附和起來。

但殿內的兩人,卻齊齊皺眉。

一人正是曹叡,另一人卻是賈詡。

看着侃侃而談的王凌,賈詡氣的將手中的木杖不斷敲擊地面,然後口中斬釘截鐵地言道:

“街亭!街亭!”

賈詡是老烏龜不錯,但烏龜遇到家快沒了,也得急不是?

今日一章,明日2章。

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訂婚啦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3章 誰敢殺我?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37章 魏王吐血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4章 接班人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0章 三駁潘濬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2章 小心有詐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
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訂婚啦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3章 誰敢殺我?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37章 魏王吐血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4章 接班人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0章 三駁潘濬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32章 小心有詐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