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

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

在馬超對自己允諾之後,關羽臉上浮現笑意,他轉頭看向糜暘。

意識到關羽的目光看來,糜暘對着關羽一拜,等候着他的吩咐。

“關於來日與賊軍大戰,我心中已經有所佈置。”

“那一日,我會將六萬大軍分佈前,中,後三軍,每軍兩萬人,前軍由益德統帥,爲我軍先鋒。”

“中軍將會是我親自統帥,負責居中策應,而後軍我打算交由你統領,負責爲大軍保障側翼。”

聽到關羽的安排佈置,糜暘臉上閃現出一些意外之色。

因爲在他到樊城外第一日開始,關羽就對他言明將他召來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多學習的。

所以糜暘沒想到關羽現今竟然會讓他在來日至關重要的一戰中,單獨統帥一軍。

不過仔細想想,關羽的這番安排很是正常。

他自己雖年歲尚輕,但目前身上的戰功目前僅在關羽之下,他在大軍中的聲望亦只在關羽與張飛之下。

而且現在他的官職,更是大軍中僅有的四位重號將軍之一。

在關羽、張飛、馬超皆有所任務的情況下,這最後一軍的主將由他來擔任,可以說乃是應有之義。

只不過雖然關羽讓他擔任後軍的主將,乃是正常情況下的事,只是關羽的這副舉措無疑也體現着他對自己的莫大信重。

所以糜暘在聽完關羽的話後,他對着關羽一拜言道:“臣必不負大將軍信任,誓不會讓敵軍對我軍側翼造成威脅。”

糜暘的許諾,讓關羽一時間有些陷入回憶之中。

一年多前的那一夜,並不爲世人所知的糜暘,亦是如此站在樊城外的大營中,站在他的面前對着他許諾。

“有臣在一日,勢不讓吳狗越過公安一步。”

當時糜暘充滿豪氣的許諾,關羽現在想來還記憶猶新。

而從糜暘後來的表現來看,他並沒有對他食言,而且還將他的許諾完成的很出色。

現在當已然在世間擁有偌大名聲的糜暘,再次站在他面前對着許出諾言時,這讓關羽看向糜暘的目光愈加柔和。

眼前站着的這個年輕人,不僅是他一手提拔的舊部,還是他的女婿,更是他內心中屬意的接班人。

其實關羽有意將糜暘任命爲後軍的主將,除去糜暘所想的原因之外,還有着其他的原因。

一個原因是六萬漢軍中,有一萬大軍是糜暘的嫡系部隊。

讓糜暘來指揮這一萬漢軍,無疑可以讓這一萬漢軍發揮更大的戰鬥力。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關羽想保護糜暘。

來日的決戰已經提上日程。

爲了這一場決戰,他已經準備了太多太久。

數月前自他領軍踏上樊城外的土地上,及至今日所做的一切佈置,都是在通過各種辦法來削弱敵軍的實力。

這是因爲敵軍的實力很強。

關羽是高傲,但他並不是目空一切。

關羽深知魏軍無論是裝備還是兵員的精銳程度,都在漢軍之上,正如之前他對劉備所說的那般:“北敵兵強,我需強將。”

北方士卒的戰鬥力強,乃是天下皆知的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縱使目前的局勢看起來對漢軍有利,但戰場的局勢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在來日的決戰中漢軍一定會獲勝。

甚至有可能漢軍會是落敗的那一方。

而這樣的結果,劉備、關羽、張飛其實心中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正因爲如此,所以關羽纔會力諫劉備退回襄陽城,正因爲如此,張飛這段時間以來纔會形影不離的跟在關羽身邊。

三兄弟都知道他們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場惡仗,惡仗之後,生死難料,所以更要時刻珍惜現在。

別看關羽這段時日以來一直表現的很是沉穩,張飛這段時日以來表現的一直是大大咧咧的狀態,但他們兩人心中都已經做好了戰死沙場的準備。

這是他們二人自當年追隨劉備從軍之時,心中就做好着的準備。

只是這場仗,關羽又不能不打。

因爲類似的仗遲早要打,如果他今日不打,那麼來日就會留給糜暘或者其他人去打,而那時候的魏軍只會比現在更強。

身爲長輩,身爲一代名將,關羽是不會容許這樣的事發生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他得趁自己還活着的時候,將他該做的事做了。

只是雖然心中懷抱着這樣的想法,但是凡大將者,先慮敗再慮勝。

若是這場仗漢軍敗了,糜暘不可以有事。

有糜暘與丞相在,就算他這一輩人都故去了,大漢至少還能再多數十年國運。

薪火傳承,生生不息。

關羽雖然給糜暘的後軍安排了守護側翼的重任,但若是漢軍敗了,負責守衛側翼的主將糜暘,卻是更爲容易撤退的。

糜暘現在並不知道關羽的這層心思,他只知道關羽正在用柔和的目光一直在看着他。

而關羽在看完糜暘良久後,他伸出雙手拍着糜暘的肩膀言道:“我之主簿,我之參軍,不要讓我失望。”

聽到關羽沒有念及他現在的官職,反而念起當年自己第一次所擔任的兩個官職,糜暘的臉上也流露出笑意。

這兩年來,因爲他立下的戰功頗多,所以他擔任了不少官職。

只是現在已然身爲左將軍的糜暘,他心中卻一直記得當年關羽授予他的那兩個官職。

糜暘是個念舊及懂得感恩的人。

“唯。”

面對關羽,糜暘重重地說出了這個字。

在糜暘說完這個字後,關羽便讓馬超與糜暘先下去好生準備。

而在糜暘與馬超盡皆離去之後,張飛起身來到關羽的身旁,張飛對着關羽問道:“兄長,馬超可信嗎?”

對於張飛的疑惑,關羽點點頭道:“馬超雖非忠義之輩,然亦非不明時勢之人,以他之狼藉名聲,若再叛我等,那無異於自絕於天地間。”

聽到關羽這麼說,張飛便悄然放下了內心中的顧慮。

他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弟弟。

隨後關羽轉身看向張飛,他見張飛的腰間一直懸掛着一把劍,好奇地問道:“按軍法,諸將議事時非主將不得佩戴兵刃。”

“現今我都未曾佩戴兵刃,你一直隨身帶着一把劍是怎麼回事?”

聽到關羽的疑問,張飛答道:“防人之心不可無,我防的正是馬超這廝。”

在關羽面前,張飛絲毫沒有掩飾他對馬超的忌憚。

說實話要不是提着長槍在大帳中不好施展開,張飛是不介意提着長槍議事的。

關羽聽完張飛的回答後,不禁笑道:“有我在大帳中,縱算馬超有所企圖,何能爲也?”

關羽在說這句話時,臉上浮現出無比的自信。

可是張飛在聽完關羽的話後,嘴中嘟囔着說道:“以前兄長說這話飛信。可是現在飛都聽陛下說了,兄長有病在身,想來一身武藝亦施展不出。”

“現在兄長是沒事,可萬一發病了,還不得靠我保護你。”

張飛說的都是他的心裡話,只是張飛的心裡話落進關羽的耳中時,關羽像是聽到了什麼莫大的笑話一般。

他關羽會需要人保護?

正面對陣能夠取他性命,恐怕呂布在世都不敢說這種大話吧。

關羽氣憤的看向張飛:“伱這涿郡漢子又在說什麼胡話,還你想着保護我。”

“還不知道當初在涿郡投軍時,是誰在我手下敗下陣來,要不是我手下留情,你早就沒命了。”

聽到關羽說起此事,張飛一下子就急了起來。

“又提這件事,當初是我喝醉了!”

看到張飛急起來的樣子,關羽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而看到關羽因那件“不堪”的往事開始大笑,張飛臉上的急切之色更強。

只是一向頗有急智的張飛,這時卻在關羽面前無法尋到辯解之語。

於是乎張飛整張臉氣的漲得通紅。

看到張飛的這副表現,關羽口中的大笑聲越發響亮。

聽着關羽的大笑聲,張飛最後氣的說道:“那就看來日誰殺敵的多。”

“別兄長到時候提不動刀了,還要我去救你。”

關羽的大笑聲因爲張飛的這句話戛然而止。

“你是在說我老?”

“不然呢?”

“真是豈有此理,我水淹七軍的時候,你還在巴西練兵呢!”

“那我在江陵城外壓着曹仁打的時候,你還在襄陽周圍被樂進壓着打呢!”

張飛的這句話,無疑更加點燃了關羽的怒火。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於是乎關羽的下一句反擊接踵而至。

此刻在大帳外,是守衛森嚴的重重守衛。

而在大帳之中,目前大漢中除劉備外最有權勢的兩個威震天下的蓋世名將,正在不停的互相“爭吵”着。

這時的他們絲毫都沒有,往日在外人面前那副威風赫赫的樣子。

這是關羽與張飛從未在外人表現出的一幕,這一幕亦不會被記載在史書之中。

這一幕很不莊重,卻莫名的讓人感覺到很溫馨。

而這一幕,亦只會發生在劉關張三兄弟之間。

儘管他們都已經是老人,但是純粹的兄弟之情已然跨越了年齡的界限。

在他們眼中,彼此都依然是年少時的模樣。

年歲或許會讓他們學會成長,但不會磨滅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

在經過一段時間不短的爭吵後,張飛感覺有些累了。

他緩了緩後突然叫關羽道:

“兄長。”

“嗯?”

“大戰過後,我們一起去新野喝酒吧。

那裡有處桃林,很像涿郡我家裡的那一片,叫上陛下一起。”

“嗯。”

漢軍從樊城外撤圍的舉動,很快就被偃城外的張遼所探知。

而張遼在探知這個消息後,他一方面趕緊命人將這個消息快馬報給宛城的曹丕,另一方面他馬上召集諸將議事。

在諸將到來得知這個消息後,張遼的這個大帳中,馬上陷入一片譁然之中。

實在是這個消息太突然了。

畢竟不久前漢軍還各種騷操作想要誘引他們出戰,結果現在他們剛剛流露出想要出戰的消息,漢軍就開始撤圍了。

這是要準備撤退的意思嗎?

這不是在逗他們玩嗎?

最重要的是,如果讓這數萬漢軍安然無恙的退回襄陽,那他們這些將領是一定會承受曹丕的怒火的。

幸虧據探子回報,漢軍目前僅僅是有序的從樊城外撤圍,看他們的舉動並不像是要急切退兵的意思。

只是儘管如此,他們也不能對漢軍的這個舉動無動於衷。

於是乎在議事之中,魏軍諸將很快就達成一個共識。

那便是不管漢軍的目的是什麼,他們都必須要動一動了。

在魏軍諸將在曹丕的高壓下達成共識的那一刻,張遼這個主將的看法已然不重要了。

甚至連杜襲這個持節的護軍的看法,都已經不重要了。

因爲目前實際上在指揮着這支大軍的,正是數百里之外的曹丕。

在諸將一致的建議之下,張遼只能派出孫禮率領一萬魏軍先行快速趕至樊城外。

張遼的這個安排一方面可以讓孫禮,實時觀察漢軍撤圍樊城後下一步的打算是什麼。

另一方面更可以在漢軍真的有意撤退之時,讓孫禮所率的一萬魏軍配合樊城內的魏軍,死死咬住想要撤退的漢軍。

有着兩萬魏軍在背後,想來漢軍也不可能肆無忌憚地渡河南下。

至於爲何不馬上率領全部的魏軍出擊,一方面是召集全部大軍耗時頗久,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曹丕之前下達的那個聖旨。

在曹丕的那道聖旨之中,他既命令張遼做好隨時出戰的準備,又告訴張遼他正在調集其他良將南下。

若是漢軍如之前一般一直圍着樊城,那自然曹丕的這道聖旨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一旦局勢發生巨大的變化,那麼在有着曹丕那道聖旨的情況下,張遼根本就無所適從。

自古以來,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爲的就是防止這樣的情況。

但現在張遼名義上是這六萬魏軍的主將,但是他臨機決斷的權力,實際上已經被曹丕剝奪了。

所以張遼目前只能做出這種安排。

這也得虧是張遼經驗豐富,換做是其他尋常大將,面對這種突變的形勢,恐怕早已經手足無措了。

孫禮在收到張遼的軍令後,知道軍情緊急的他馬上率領着一萬魏軍從大營中而出,朝着樊城快速趕去。

偃城與樊城相距不遠,孫禮的大軍沒用多久就已然趕到樊城之外。

而當孫禮領軍到達樊城外時,他看到樊城外已經有一支魏軍,正在陸續拔營的漢軍不遠處死死地盯着他們。

這支魏軍正是被困了數個月的曹休所率領的樊城守軍。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6章 幼時情誼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4章 屠殺?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推書《三國之銀狐》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52章 魂斷鬱陵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7章 懾服徐詳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
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6章 幼時情誼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4章 屠殺?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推書《三國之銀狐》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52章 魂斷鬱陵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41章 第三條路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7章 懾服徐詳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