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

郭淮,字伯濟,幷州太原人士。

郭淮出身太原郭氏,他的家世是十分顯赫的。

自他曾祖起,他族中長輩幾乎每一代都有擔任兩千石高官的人,這樣的家世已然超過當世絕大多數人。

建安年間,因出身門閥士族之故,郭淮被推舉爲孝廉。

一開始郭淮擔任的都是文職,後來由於天下戰事頻繁,善軍略的郭淮便進入了軍中任職。

建安二十年時,郭淮在曹操的安排下,成爲夏侯淵的司馬。

漢中之戰一開始時,郭淮因爲身有疾病,並未跟隨在夏侯淵身邊,後來在定軍山一役中夏侯淵被黃忠斬殺,魏軍失去主帥,三軍失色混亂不已。

那時候是郭淮強撐病體與督軍杜襲收攏散卒,安撫人心,並率先推舉張郃爲大軍的主將。

若不是郭淮的當機立斷,可能漢中早已經是劉備的囊中之物。

後來在守備漢中的期間,郭淮多有建樹,漢中之戰魏軍大敗後,郭淮便奉命與張郃鎮守涼州。

在郭淮領兵鎮守涼州期間,多次以弱勝強,討平當地的異族叛亂。

再加上郭淮頗爲關懷當地的異族生活,故而涼州的羌、胡將郭淮謂之神人。

當然郭淮在歷史上能成爲一時名將,原因在於他抵禦季漢北伐的功勞。

“御蜀屏障”是對郭淮在歷史上功績的最佳闡述。

雖然郭淮不是如王雙那般的嫡系,但由於郭淮現今在涼州一帶的威名,曹真對他的到來還是頗爲重視的。

在曹真的召見之下,郭淮很快就來到了曹真的身前。

郭淮在曹真身前對他施了一禮,隨後便開口說道:“臣已押解十五萬石軍糧到陳倉。”

聽見郭淮果真如他之前上書的那般,爲自己押運來了十五萬石軍糧,曹真的臉上流露出喜色。

郭淮並非是刺史太守一類的官員,按理來說軍糧籌集一事本不在他的職權範圍內。

不過近幾個月來,哪怕曹真再如何有意壓制消息,關中的許多人都已經得知了現在曹真正在做的大事。

在得知這件事後,郭淮便主動上書曹真,談及他有辦法爲曹真的南征大軍籌集一部分糧草。

收到郭淮的上書後,曹真心中是感到奇怪的,不過郭淮有這番好意,他也不可能拒絕,於是他便回書允准了郭淮的所請。

可軍糧一事畢竟不在郭淮的職權之內,故而曹真一開始對這事並未報太大的關注。

沒想到的是,纔不過短短一個月,郭淮竟然就爲他籌集到十五萬石軍糧,這可讓曹真心中頓時充滿了好奇。

“伯濟是如何辦到的?”

十五萬石軍糧不算多,但也不是一個小數量。

面對曹真的詢問,郭淮一五一十地答道:“臣在羌、氐中有些薄望,這十五萬石軍糧便是臣召集一衆羌、氐部族捐獻而來的。”

聽到郭淮是如何籌集到這十五萬石軍糧的之後,曹真心中不禁暗暗稱奇。

羌氐之民世居邊陲,生活一向困苦,這也是往日他們時常劫掠邊境的原因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糧食對羌氐之民可謂是如生命一般。

可是郭淮卻能利用自身的威望,讓羌氐之民乖乖交出存糧支援大魏的南征大業,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郭淮在涼州一地的聲望有多麼深重。

或許相比於當年的馬超亦不遑多讓了。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曹真笑着讓郭淮坐下。

隨後曹真便問郭淮道:“伯濟這番前來,可有何教我?”

曹真一語道破了郭淮真正的心思。

曹真能坐到現在在大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上,他的身份與軍功是一方面原因,但他本人的政治智慧也決然不低。

南征大軍的軍糧籌措事宜乃是夏侯楙全權負責之事,郭淮若只是想爲南征大軍籌措糧草,那麼他之前該上書的對象應當是夏侯楙纔是。

再者說以郭淮的身份,他在籌措完十五萬石軍糧之後,根本不需要親自押運來陳倉。

不合常情,可郭淮卻這麼做了,這便說明他的目的不是那麼簡單。

至於郭淮的目的,以曹真的智慧也不難猜出,無非是想趁機展現自己的才能,從而加入這場南征大戰而已。

對於郭淮的目的,曹真心知肚明並且樂見其成,所以曹真問了郭淮這麼一句話。

見自己的心思被曹真看穿,郭淮倒也坦然。

他對着曹真一拜問道:“大將軍來日可是要分兵南征?”

郭淮的這句問話,又讓曹真心中對他高看了幾分。

當日在洛陽皇宮中的議事只有幾位重臣參與,事後曹丕又下達了封口令。

故而現今曹魏上下是有不少人猜出朝廷即將大舉南征,但卻很少人知道朝廷來日的具體南征方略。

而現在郭淮卻能在不知道這點的情況下,一語道破自己來日的南征方略,這足以體現郭淮的軍略之能。

既然郭淮已然猜出這點,曹真倒是沒有繼續隱瞞,他點頭道:“然也。”

見自己猜測的沒錯,郭淮隨即便對曹真自薦道:“漢中多要塞,大將軍南征之策略可謂正合時宜。

就是不知大將軍可有打算從武都郡進軍?”

聽到郭淮的這點詢問,曹真有些詫異。

“武都?”

他的口中猶疑的說出這兩個字。

武都郡曹真是有了解的,畢竟當年曹休的成名之戰便是武都之戰。

但之前曹真倒是一直沒將武都放在他的進攻計劃中。

誠然武都郡毗鄰漢中郡,從地圖上來,更是漢中郡側翼的一道屏障,若是魏軍能拿下武都郡,那麼就有可能威脅到漢中的腹心之地。

可問題是當年漢中決戰曹操敗退後,將武都郡內的漢民大多都遷徙到涼州,目前武都郡內羌、氐之民的比例十分之高。

在這種情況之下,若貿然分一支大軍進入武都郡中,禍福難料。

不過當現在郭淮在他面前提起武都郡時,曹真心中的想法便悄然發生了改變。

分一路大軍,從涼州入武都再攻擊漢中郡側翼,這一個行軍方略是有可行性的。

之前曹真只是顧慮武都郡內的羌氐之民才未曾考慮過這條路線,但現在郭淮不是在他面前嗎?

以郭淮在羌氐之民中的聲望,曹真之前顧慮的那一點,便好似不算作什麼了。

而曹真也明白了郭淮爲何會特意提起武都郡了。

曹真看向郭淮的眼神變得審視起來,接着曹真問郭淮道:“若孤令伯濟領軍攻略武都,伯濟可有信心爲我大魏開疆擴土?”

武都郡由於境內羌氐之民衆多,人文環境十分險惡,故而目前武都郡既不在大漢的治下,也不在曹魏的治下。

見曹真明白了自己表達的深意,郭淮當即大喜。

他立即起身對着曹真道:“固所願而。”

郭淮的迴應讓曹真頗爲滿意,於是他對郭淮承諾道:“伯濟且先回駐地操練士卒,待我軍南征之時,孤自有命令予你。”

在得到曹真的這個承諾之後,郭淮心滿意足的退了下去。

而等郭淮走後,曹真的心情亦十分舒暢。

軍心可用四個字,自然的浮現在他的心中,而沒有任何主將,會對這四個字不感到開心。

因爲軍心可用往往代表着未來可期。

在心情舒暢之下,曹真命人前去傳召楊阜。

曹真是想問問楊阜,霹靂車的組裝事宜操辦的如何了。

這可是他來日南征之時,爲漢軍準備的一種大殺器。

在霹靂車這種大殺器的攻擊下,陽平關能堅持多久?

曹魏的南征籌備事宜已漸漸進入尾聲,或許不久之後一場震驚世人的大戰,就會在漢中之地開展。

然花開兩頭,各表一支,目前天下有心人的目光,卻大多還是聚焦在南中一地上的。

前段時間諸葛亮急召鄧艾領軍南下匯合,在諸葛亮的急命之下,鄧艾領軍日夜兼程來到了邛都縣外與諸葛亮的大軍匯合。

在得知鄧艾領軍到達的消息之後,諸葛亮馬上讓人將鄧艾傳召進他的主帳之中。

於是風塵僕僕的鄧艾還未來得及休息,便又來到了諸葛亮的身前。

見到諸葛亮之後,鄧艾恭敬的將手中的令箭交還至諸葛亮的手中,這代表着他作爲一軍主將的使命已經結束。

而諸葛亮在收回鄧艾手中的令箭之後,他的心中浮現了一件事。

前幾日他得知了馬謖被鄧艾當衆杖責的事。

甚至由於三十軍棍的刑罰過重,馬謖在受刑完畢後,直接被鄧艾留在江原縣中養傷了。

按照馬謖的傷勢,想來接下來的戰役他都很難參與了。

馬謖是大漢人盡皆知的他的嫡系從屬之一,以漢代的政治規則,嫡系從屬的關係有時與族人是差不多的。

只不過諸葛亮在得知這件事後,心中倒沒有怪罪鄧艾的意思。

他知道鄧艾因何當衆杖責馬謖,從大局上來說,鄧艾做的並沒有錯。

可很顯然等這件事傳開之後,鄧艾與襄陽馬氏之間的仇算是徹底結下了,甚至由於襄陽馬氏在荊州的地位,將來會有更多的荊州士族對鄧艾不滿。

好像他之前心中的擔憂,正在一點點變爲現實。

想到此諸葛亮有心點撥鄧艾,他便問起最近在軍中流傳甚廣的一件事。

“聽說不久前,子晟專門令人從梁州送來《絳侯周勃世家》給你?”

見諸葛亮提起這件事,鄧艾的臉上浮現自豪的神色。

“回稟丞相,確有此事。”

鄧艾是在數日前收到的。

而鄧艾之所以會臉露自豪,是他覺得糜暘特意命人送《絳侯周勃世家》給他,乃是在稱讚他的功勞。

周勃與周亞夫俱是匡護大漢社稷的名將,糜暘將記載二人事蹟的列傳送給他,不就是在將他比作這二位名將嗎?

www● t t k a n● ¢ O

鄧艾對糜暘是十分尊崇的,能得到糜暘這樣的誇讚,讓鄧艾十分欣喜。

欣喜之下就難免會向同僚炫耀,不難這件事也不會在軍中流傳的這麼廣。

諸葛亮看着鄧艾臉上的自豪之色,他便意識到鄧艾是沒懂糜暘送周勃與周亞夫二人列傳的目的是什麼。

“絳侯與條侯俱是大漢肱骨,於漢茲有大功,卻不修自保之道,以至晚年遭劫,令人扼腕呀!”

諸葛亮在說這句話時的語氣頗爲平和,但這句話落入鄧艾的耳中時,卻引得他的臉色大變。

他的政治情商是低,但不代表他聽不懂人話。

他現在才明白糜暘真正的用意,不是讚賞而是告誡。

在明白糜暘真正用意之後,鄧艾心亂如麻,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諸葛亮。

諸葛亮也不爲難鄧艾,他讓鄧艾退下,自己好好琢磨糜暘的用意與他今日的提醒。

他能做的就只有這些,是否能改變自身的性格,根本還得看鄧艾自身。

甚至若不是見鄧艾是一位難得的人才,諸葛亮也許都不會開口提這個醒。

待鄧艾退下之後,諸葛亮便開始思考起當下的戰局。

數日前他領軍到達邛都縣之外。

邛都作爲越嶲郡的治所,也是彝王高定的大本營,只要他能率軍拿下邛都縣,那麼越嶲郡的叛亂便不足爲慮。

只是他抱着“聚衆殲之”的打算,故而這段時間以來他只是整軍講武,並未對邛都縣發起過進攻。

諸葛亮的等待是有意義的,就在這幾日不斷有情報傳來,牂牁郡的朱褒及益州郡的雍闓正在調兵遣將,想來不久之後他們二人就會領軍趕到邛都之外。

當然對於這些情報,漢軍中並非沒有人不感到憂心。

那部分人憂心的是,若是一味的等待下去,等敵軍三軍合衆之時,那麼兵力肯定就會在漢軍之上。

到那時野戰尚且不說,敵軍要是打定主意堅守邛都的話,漢軍可就堅持不住了。

以楊儀的推算,目前漢軍的軍糧,最多隻夠漢軍半年之用。

要是半年內漢軍不能徹底平定南中之亂,那麼從戰略層面而言,漢軍的南征之戰便將以失敗告終。

不過這一點諸葛亮自然也是知道的。

他既然會有“聚而殲之”的打算,那就代表着他心中早有達到這個戰略目標的辦法。

那個辦法也就是之前糜暘所建議的“分而化之”之策。

真以爲他之前放走孟獲,是全靠仁義二字行事嗎?

兵不厭詐,自古皆然。

今天就一章。

還差一章沒還。

第6章 此路不通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章 此路不通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
第6章 此路不通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章 此路不通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