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

曹洪雖未拿下祁山,但之前在他的猛烈攻勢下,駐守祁山的漢軍損失不低。

石苞手中的兵力本就不多,在被連番的消耗之下,更加難以率軍出軍營野戰。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曹洪在留下數千兵馬遮掩要道後,就率領着大部的魏軍來到劍閣之外。

曹洪的自信倒也不是空穴來風,能將祁山的漢軍打的出不了軍營,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一種勝利不是。

儘管曹洪能做到這一點,大多是憑藉着他手中優勢的兵力及犀利的攻城利器。

而曹洪之所以會冒出突然拿下劍閣的想法,也在於他知道現在劍閣中的守軍並不多。

劍閣的城防之完善,曹洪自然是知道的。

可若劍閣的守軍兵力不多的話,那他倒不是不可以試上一試。

只是由於之前陽平關的教訓,這讓曹洪倒也多了幾分小心。

曹洪找來了楊阜,對他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楊阜自得知曹真受傷後,心性敏感的他一直有着忐忑,所以在聽到曹洪的想法後,百般思索之下,他同意了曹洪的想法。

劍閣中守軍兵力不足這是事實,劍閣守將也不是季漢方面有名的戰將,這兩點是楊阜同意曹洪的基礎。

但楊阜之所以會同意曹洪,還因爲他心中的自疑。

就算曹真因爲陽平關之事遷怒於他,可楊阜也是十分了解曹真爲人的,曹真從某些方面來說,算是個十分大度的人。

當今天子曹丕爲太子時有四位好友,其中有一位名爲吳質。

吳質性格孤傲,因爲曹真身軀肥胖,吳質在以往曾多次羞辱曹真過。

曹真每次都氣的咬牙切齒。

可曹真卻並未對吳質如何,這並非是曹真不想,也不是曹真沒能力辦到這種事。

曹真之所以一直未對吳質下手,原因就是看在吳質能幫助曹丕奪嫡而已,對於有用的人,曹真一向不吝嗇他的溫情與寬容。

而是否有用,不就是通過功勳判斷的嗎?

只要他能協助曹洪拿下劍閣,那自然是大功一件,曹真是一定會原諒他的。

而就算曹洪未攻下劍閣,以魏軍的實力,只要不中敵人奸計,那麼也不會有大的損失。

既然如此,爲何不試上一試呢?

曹洪雖然不知楊阜爲何會轉性支持他,但得到楊阜支持的他還是十分開心的。

儘管對楊阜不喜,可楊阜也算是一位智士,他都同意自己的攻城計劃了,那就說明攻取劍閣的計劃有可取之處。

曹洪不是個拖泥帶水的人,說幹就幹。

在領軍到達劍閣外的當日,曹洪便下令加緊打造安裝相應的攻城器械。

並且爲了讓自己的大軍看起來更有威懾力,也爲了徹底阻斷漢軍從劍閣支援漢中的通道,曹洪下令全軍沿山道綿延數裡紮營。

當數萬魏軍在劍閣外風風火火開始紮營的時候,他們的動作自然瞞不住劍閣內的劉封。

這幾日劉封也未曾閒着。

在以雷霆手段除去劍閣原守將之後,劉封便徹底控制住了整個劍閣。

而後劉封馬上派人開始認真審查起,劍閣內到底還有多少可戰之兵。

不仔細審查還好,仔細審查之後,劉封氣的真的想再殺一遍劍閣原守將。

籍冊上記錄劍閣守軍有五千,但最後由親信報上來的實際人數,在除去老弱與空頭名額之後,既然還不足四千之衆!

將近有五分之一的軍士,都是劍閣守將虛報出來的!

這怎麼能不讓劉封感到憤怒?

可是憤怒歸憤怒,劉封也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個事實。

不過還是有個好消息的。

儘管劍閣原守將因爲自己的慾望,虛報了許多軍士的存在,但那些真實存在的軍士,可都是當年劉備留在劍閣中的精兵。

這也正常,任何朝代都有着貪官污吏的存在。

可在一個王朝的初創時期,也不可能說貪污的行爲,會導致一個戰略要地中的軍士都是酒囊飯袋。

這一點讓劉封的心中浮現起了些許安慰。

可就在劉封心情剛剛有些好轉的時候,他便收到了曹洪率大軍到達的消息。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劉封趕緊放下手中剛剛整理出的新籍冊,跟着副將來到了劍閣的城頭上察看魏軍的動靜。

在劉封到達城牆上之後,魏軍已經在曹洪的命令,開始沿着山道修築着軍營。

將近十萬人(加上輔兵)在山道中的砍樹建營舉動,引起了漫天風塵。

而那漫天風塵一眼望去綿延數裡,這從側面映證着魏軍的大營在將來有多麼廣袤。

意識到這一點後,不止城牆上的漢軍,就連劉封的臉色也十分凝重。

他沒想到曹洪會來的這麼快。

儘管從之前的情報中劉封知道,曹洪手中最多隻有三萬魏軍,可那只是正兵的數量。

劉封自成年以來,就經常與魏軍作戰,對於魏軍的建制他是十分了解的。

按照曹操生前的規劃,一名魏軍正卒往往會搭配三名左右的輔兵,可若是是魏軍中軍這樣的精銳,相對應配置的輔兵人數將會達到五人。

所以曹洪來日能用來攻城的兵力,最低也是十萬之衆。

有史以來,攻城的行爲,輔兵也是可以完成的。

十萬對四千,哪怕己方有着劍閣這座堅城爲依託,哪怕劉封打過不少惡仗,但他的心中還是不由自主的犯起了嘀咕。

想到此,劉封一臉凝重的走下城牆。

他並沒有將他心中的推斷說出來,這隻會引起關內人心的進一步震盪。

劉封在回到關內的大帳中後,便開始思考着對策。

劉封前半生雖經歷過不少戰事,但他是劉備在新野時成爲劉備的繼子的。

他真正初次領軍,是劉備佔據江夏的時候。

那一年正是赤壁大戰的時期,從那之後劉封或跟隨劉備,或單獨領兵,一直承擔的都是攻擊的作戰任務。

並且那些作戰任務,說實話大多都沒有太大危險,更多的是劉備對劉封的一種歷練。

至於守城這種稍有不慎就會身死的苦差事,劉封過去是一次也沒經歷過。

守城這種事,他是真的沒有經驗。

可一想到劉備對他的囑託,劉封心中就從未有退縮之意。

劉封一直在思索着敗敵之策。

儘管劉封前半生的戰功,有很大一部分是得益於劉備的培養得到的,但不得不說,知人善任的劉備能花大力氣培養劉封,這就說明劉封對戰爭的天賦並不差。

而劉封也是個很善於學習的人。

劉封在思索敗敵之策的時候,他情不自禁的想到了近年來,在天下間最著名的那場守城戰例——公安之戰。

公安之戰不要說在近年來,就是在數十年戰亂不休的天下間,也是一場極爲成功且著名的守城反擊戰例,並且這場戰例對當世的格局有着極爲重要的影響。

公安一戰令江東元氣大傷,數年之內都無法恢復元氣。

這一戰的最大意義在於,讓江東孫權從此對大漢稱臣納貢,徹底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也讓大漢能夠集中全部的精力,應對北邊的強敵曹魏。

可以說若沒有這場大戰,大漢就沒有接下來的西城大戰與襄樊大戰的勝利。

自這一戰發生後,天下將領凡是守城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這場戰例,想着從其中學到些什麼。

劉封自然也不例外。

而身爲劉備兒子的他,也更能知道那場公安大漢前後的全部始末。

當回憶起公安之戰的全部細節後,劉封很快就從其中得到了啓發。

糜暘當初一開始是怎麼打公安之戰的呢?

當年呂蒙先是派出江東大將孫桓作爲先鋒前往公安,而當時的糜暘力排衆議決意親自領軍出城迎擊孫桓所部。

據關平後來的講述可知,糜暘當時這麼做的目的在於一句話——守城,守得便是人心。

後來發生的事,也完全證明了糜暘的判斷。

在擊敗孫桓所部後,公安的軍心得到了極大的提振,併爲將來的連續數月抵抗吳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而當下劍閣面臨的情形,雖與當年公安面對的有着不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

在曹洪率數萬魏軍到來後,劍閣的軍心,顯而易見的受到了極大的波動。

若是不想辦法儘快提振劍閣內的軍心的話,那麼劍閣是沒辦法長守的。

而當下的劉封,有沒有可能做到主動出擊魏軍並且取得勝利這一點呢?

是有可能的。

或許曹洪是宿將,不會像年輕的孫桓一般,犯下輕敵的致命錯誤,但現在曹洪大軍正處於安營紮寨的過程中。

魏軍人數是多,但他們人數越多,代表着他們想在狹窄的山道中安營紮寨,就越是要耗費許多時間。

而在這段時間中,魏軍大部都會處於陣型雜亂的狀態之中。

這一點,便是劉封的機會。

優秀的將領,會善於學習優秀的戰例,但學習絕不是一味的模仿!

在想到這一點後,劉封的精神開始振奮起來。

他是不善守,但兵無常勢,他爲何一定要執着於守城呢?

精神振奮起來的劉封,讓人召喚來心腹將領,開始具體商討起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就在漢中的戰局呈現漢魏兩軍相互對峙的態勢之時,剛剛隨同大軍到達陰平縣外的姜維,也出乎意料的收到了兩封信。

經過多日的修養,姜維腿上的傷勢已經痊癒,這讓他能夠再度隨軍參戰立功。

可姜維剛到陰平縣外,他便收到了楊阜送來的一封信。

這是從陳倉出發之後,楊阜第一次主動聯絡姜維。

對於自己的恩主來信,姜維還是十分重視的。

當他打開楊阜的來信看過之後,發現信中並沒有異常的內容,楊阜在信中只是讓他一定要好好跟隨郭淮建立功勳,爭取得到郭淮的賞識。

楊阜之所以會寫這封信,還是因爲他心中的自疑。

自疑之下的人,難免會想尋找盟友,而郭淮便是楊阜心中最好的盟友。

楊阜讓姜維爭取立功,一方面是爲姜維好,一方面是爲讓郭淮繼續賞識姜維,最好能將姜維引爲心腹。

這樣縱算將來曹真想處罰他,憑藉着同爲世家及姜維的紐帶關係,郭淮也會在曹真面前爲他美言。

當然姜維並不知道楊阜寫這封信的緣由,他只以爲楊阜只是單純的叮囑他要多爲大魏立功,於是姜維將楊阜叮囑的話,深深地記在了腦海中。

若是楊阜的這封信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話,姜維收到的第二封信則是讓他詫異不已了。

這封信是來自於陽平關,是糜暘親自寫給姜維的。

姜維在得知糜暘有信件送給他後,整個人都是懵懵的。

儘管志向遠大的姜維暗自在心中將糜暘當做他的敵手,可在明面上糜暘與他的地位、聲望猶如雲泥之別,姜維實在想不到糜暘爲何會突然寫這封信給他。

在收到糜暘來信的一瞬間,姜維心中不禁浮現一個想法:

“漢白鹿竟知天下有幼麟乎?”

除去疑惑與驚訝之外,姜維心中還有着竊喜與激動。

糜暘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能得到這種人物的親筆來信,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呢?

在複雜的心情之下,姜維打開了糜暘的來信。

看完信中的內容後,姜維得知了糜暘寫這封信的緣由——原來是那次與馬超的交戰後,馬超因爲賞識他特意將他的存在告知給了糜暘。

而糜暘在得知他能得到馬超的賞識,並且得知他的父親是爲了守護大漢國土而戰死後,便動了心思想寫信與他相交。

儘管糜暘的理由不是那麼站得住腳,但姜維最後還是選擇相信。

畢竟季漢中的人,是一羣富有理想的人,他們會對大漢忠臣之後有着好感很正常。

就像當年劉備選擇劉封爲他的繼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重劉封乃是忠義之後。

不然天下間漢室宗親那麼多,劉備又何必選擇一個外姓人作爲繼子?

劉備都有這樣出乎意料的舉動,身爲他弟子的糜暘有類似的行爲,那更是正常至極了。

況且若不是這個理由,糜暘爲什麼會突然寫信給他呢?

難道是想要千方百計的拉攏他?

這無疑是個笑話。

姜維雖自傲,卻不自大。

他與糜暘之間的身份差距太大,能讓糜暘動心思拉攏的人至少也該是郭淮那個層面的人物。

像他這樣有些名聲的雋才,益州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糜暘完全沒理由這麼看重他。

在去除心中的疑心之後,姜維便開始書寫起給糜暘的回信。

當世是極爲看重禮節的,糜暘這種大人物突然來信,姜維無論如何也得回信一封以示感謝。

守禮是身爲一個世家子弟最基本的操守。

但姜維不知道的是,在他的回信還未發出的時候,糜暘給他寫信的這件事,就已經被郭淮知道了。

也許是上天眷顧大漢,在糜暘書信到達的時候,楊阜書信也在這幾日到達。

在得知楊阜與糜暘短時間內皆不約而同給姜維遞送書信後,郭淮的眼睛眯了起來。

他從來不相信巧合。

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52章 魂斷鬱陵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24章 屠殺?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
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52章 魂斷鬱陵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70章 奮力一博 生死棋局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24章 屠殺?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