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

曹洪雖未拿下祁山,但之前在他的猛烈攻勢下,駐守祁山的漢軍損失不低。

石苞手中的兵力本就不多,在被連番的消耗之下,更加難以率軍出軍營野戰。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曹洪在留下數千兵馬遮掩要道後,就率領着大部的魏軍來到劍閣之外。

曹洪的自信倒也不是空穴來風,能將祁山的漢軍打的出不了軍營,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一種勝利不是。

儘管曹洪能做到這一點,大多是憑藉着他手中優勢的兵力及犀利的攻城利器。

而曹洪之所以會冒出突然拿下劍閣的想法,也在於他知道現在劍閣中的守軍並不多。

劍閣的城防之完善,曹洪自然是知道的。

可若劍閣的守軍兵力不多的話,那他倒不是不可以試上一試。

只是由於之前陽平關的教訓,這讓曹洪倒也多了幾分小心。

曹洪找來了楊阜,對他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楊阜自得知曹真受傷後,心性敏感的他一直有着忐忑,所以在聽到曹洪的想法後,百般思索之下,他同意了曹洪的想法。

劍閣中守軍兵力不足這是事實,劍閣守將也不是季漢方面有名的戰將,這兩點是楊阜同意曹洪的基礎。

但楊阜之所以會同意曹洪,還因爲他心中的自疑。

就算曹真因爲陽平關之事遷怒於他,可楊阜也是十分了解曹真爲人的,曹真從某些方面來說,算是個十分大度的人。

當今天子曹丕爲太子時有四位好友,其中有一位名爲吳質。

吳質性格孤傲,因爲曹真身軀肥胖,吳質在以往曾多次羞辱曹真過。

曹真每次都氣的咬牙切齒。

可曹真卻並未對吳質如何,這並非是曹真不想,也不是曹真沒能力辦到這種事。

曹真之所以一直未對吳質下手,原因就是看在吳質能幫助曹丕奪嫡而已,對於有用的人,曹真一向不吝嗇他的溫情與寬容。

而是否有用,不就是通過功勳判斷的嗎?

只要他能協助曹洪拿下劍閣,那自然是大功一件,曹真是一定會原諒他的。

而就算曹洪未攻下劍閣,以魏軍的實力,只要不中敵人奸計,那麼也不會有大的損失。

既然如此,爲何不試上一試呢?

曹洪雖然不知楊阜爲何會轉性支持他,但得到楊阜支持的他還是十分開心的。

儘管對楊阜不喜,可楊阜也算是一位智士,他都同意自己的攻城計劃了,那就說明攻取劍閣的計劃有可取之處。

曹洪不是個拖泥帶水的人,說幹就幹。

在領軍到達劍閣外的當日,曹洪便下令加緊打造安裝相應的攻城器械。

並且爲了讓自己的大軍看起來更有威懾力,也爲了徹底阻斷漢軍從劍閣支援漢中的通道,曹洪下令全軍沿山道綿延數裡紮營。

當數萬魏軍在劍閣外風風火火開始紮營的時候,他們的動作自然瞞不住劍閣內的劉封。

這幾日劉封也未曾閒着。

在以雷霆手段除去劍閣原守將之後,劉封便徹底控制住了整個劍閣。

而後劉封馬上派人開始認真審查起,劍閣內到底還有多少可戰之兵。

不仔細審查還好,仔細審查之後,劉封氣的真的想再殺一遍劍閣原守將。

籍冊上記錄劍閣守軍有五千,但最後由親信報上來的實際人數,在除去老弱與空頭名額之後,既然還不足四千之衆!

將近有五分之一的軍士,都是劍閣守將虛報出來的!

這怎麼能不讓劉封感到憤怒?

可是憤怒歸憤怒,劉封也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個事實。

不過還是有個好消息的。

儘管劍閣原守將因爲自己的慾望,虛報了許多軍士的存在,但那些真實存在的軍士,可都是當年劉備留在劍閣中的精兵。

這也正常,任何朝代都有着貪官污吏的存在。

可在一個王朝的初創時期,也不可能說貪污的行爲,會導致一個戰略要地中的軍士都是酒囊飯袋。

這一點讓劉封的心中浮現起了些許安慰。

可就在劉封心情剛剛有些好轉的時候,他便收到了曹洪率大軍到達的消息。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劉封趕緊放下手中剛剛整理出的新籍冊,跟着副將來到了劍閣的城頭上察看魏軍的動靜。

在劉封到達城牆上之後,魏軍已經在曹洪的命令,開始沿着山道修築着軍營。

將近十萬人(加上輔兵)在山道中的砍樹建營舉動,引起了漫天風塵。

而那漫天風塵一眼望去綿延數裡,這從側面映證着魏軍的大營在將來有多麼廣袤。

意識到這一點後,不止城牆上的漢軍,就連劉封的臉色也十分凝重。

他沒想到曹洪會來的這麼快。

儘管從之前的情報中劉封知道,曹洪手中最多隻有三萬魏軍,可那只是正兵的數量。

劉封自成年以來,就經常與魏軍作戰,對於魏軍的建制他是十分了解的。

按照曹操生前的規劃,一名魏軍正卒往往會搭配三名左右的輔兵,可若是是魏軍中軍這樣的精銳,相對應配置的輔兵人數將會達到五人。

所以曹洪來日能用來攻城的兵力,最低也是十萬之衆。

有史以來,攻城的行爲,輔兵也是可以完成的。

十萬對四千,哪怕己方有着劍閣這座堅城爲依託,哪怕劉封打過不少惡仗,但他的心中還是不由自主的犯起了嘀咕。

想到此,劉封一臉凝重的走下城牆。

他並沒有將他心中的推斷說出來,這隻會引起關內人心的進一步震盪。

劉封在回到關內的大帳中後,便開始思考着對策。

劉封前半生雖經歷過不少戰事,但他是劉備在新野時成爲劉備的繼子的。

他真正初次領軍,是劉備佔據江夏的時候。

那一年正是赤壁大戰的時期,從那之後劉封或跟隨劉備,或單獨領兵,一直承擔的都是攻擊的作戰任務。

並且那些作戰任務,說實話大多都沒有太大危險,更多的是劉備對劉封的一種歷練。

至於守城這種稍有不慎就會身死的苦差事,劉封過去是一次也沒經歷過。

守城這種事,他是真的沒有經驗。

可一想到劉備對他的囑託,劉封心中就從未有退縮之意。

劉封一直在思索着敗敵之策。

儘管劉封前半生的戰功,有很大一部分是得益於劉備的培養得到的,但不得不說,知人善任的劉備能花大力氣培養劉封,這就說明劉封對戰爭的天賦並不差。

而劉封也是個很善於學習的人。

劉封在思索敗敵之策的時候,他情不自禁的想到了近年來,在天下間最著名的那場守城戰例——公安之戰。

公安之戰不要說在近年來,就是在數十年戰亂不休的天下間,也是一場極爲成功且著名的守城反擊戰例,並且這場戰例對當世的格局有着極爲重要的影響。

公安一戰令江東元氣大傷,數年之內都無法恢復元氣。

這一戰的最大意義在於,讓江東孫權從此對大漢稱臣納貢,徹底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也讓大漢能夠集中全部的精力,應對北邊的強敵曹魏。

可以說若沒有這場大戰,大漢就沒有接下來的西城大戰與襄樊大戰的勝利。

自這一戰發生後,天下將領凡是守城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這場戰例,想着從其中學到些什麼。

劉封自然也不例外。

而身爲劉備兒子的他,也更能知道那場公安大漢前後的全部始末。

當回憶起公安之戰的全部細節後,劉封很快就從其中得到了啓發。

糜暘當初一開始是怎麼打公安之戰的呢?

當年呂蒙先是派出江東大將孫桓作爲先鋒前往公安,而當時的糜暘力排衆議決意親自領軍出城迎擊孫桓所部。

據關平後來的講述可知,糜暘當時這麼做的目的在於一句話——守城,守得便是人心。

後來發生的事,也完全證明了糜暘的判斷。

在擊敗孫桓所部後,公安的軍心得到了極大的提振,併爲將來的連續數月抵抗吳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而當下劍閣面臨的情形,雖與當年公安面對的有着不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

在曹洪率數萬魏軍到來後,劍閣的軍心,顯而易見的受到了極大的波動。

若是不想辦法儘快提振劍閣內的軍心的話,那麼劍閣是沒辦法長守的。

而當下的劉封,有沒有可能做到主動出擊魏軍並且取得勝利這一點呢?

是有可能的。

或許曹洪是宿將,不會像年輕的孫桓一般,犯下輕敵的致命錯誤,但現在曹洪大軍正處於安營紮寨的過程中。

魏軍人數是多,但他們人數越多,代表着他們想在狹窄的山道中安營紮寨,就越是要耗費許多時間。

而在這段時間中,魏軍大部都會處於陣型雜亂的狀態之中。

這一點,便是劉封的機會。

優秀的將領,會善於學習優秀的戰例,但學習絕不是一味的模仿!

在想到這一點後,劉封的精神開始振奮起來。

他是不善守,但兵無常勢,他爲何一定要執着於守城呢?

精神振奮起來的劉封,讓人召喚來心腹將領,開始具體商討起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就在漢中的戰局呈現漢魏兩軍相互對峙的態勢之時,剛剛隨同大軍到達陰平縣外的姜維,也出乎意料的收到了兩封信。

經過多日的修養,姜維腿上的傷勢已經痊癒,這讓他能夠再度隨軍參戰立功。

可姜維剛到陰平縣外,他便收到了楊阜送來的一封信。

這是從陳倉出發之後,楊阜第一次主動聯絡姜維。

對於自己的恩主來信,姜維還是十分重視的。

當他打開楊阜的來信看過之後,發現信中並沒有異常的內容,楊阜在信中只是讓他一定要好好跟隨郭淮建立功勳,爭取得到郭淮的賞識。

楊阜之所以會寫這封信,還是因爲他心中的自疑。

自疑之下的人,難免會想尋找盟友,而郭淮便是楊阜心中最好的盟友。

楊阜讓姜維爭取立功,一方面是爲姜維好,一方面是爲讓郭淮繼續賞識姜維,最好能將姜維引爲心腹。

這樣縱算將來曹真想處罰他,憑藉着同爲世家及姜維的紐帶關係,郭淮也會在曹真面前爲他美言。

當然姜維並不知道楊阜寫這封信的緣由,他只以爲楊阜只是單純的叮囑他要多爲大魏立功,於是姜維將楊阜叮囑的話,深深地記在了腦海中。

若是楊阜的這封信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話,姜維收到的第二封信則是讓他詫異不已了。

這封信是來自於陽平關,是糜暘親自寫給姜維的。

姜維在得知糜暘有信件送給他後,整個人都是懵懵的。

儘管志向遠大的姜維暗自在心中將糜暘當做他的敵手,可在明面上糜暘與他的地位、聲望猶如雲泥之別,姜維實在想不到糜暘爲何會突然寫這封信給他。

在收到糜暘來信的一瞬間,姜維心中不禁浮現一個想法:

“漢白鹿竟知天下有幼麟乎?”

除去疑惑與驚訝之外,姜維心中還有着竊喜與激動。

糜暘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能得到這種人物的親筆來信,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呢?

在複雜的心情之下,姜維打開了糜暘的來信。

看完信中的內容後,姜維得知了糜暘寫這封信的緣由——原來是那次與馬超的交戰後,馬超因爲賞識他特意將他的存在告知給了糜暘。

而糜暘在得知他能得到馬超的賞識,並且得知他的父親是爲了守護大漢國土而戰死後,便動了心思想寫信與他相交。

儘管糜暘的理由不是那麼站得住腳,但姜維最後還是選擇相信。

畢竟季漢中的人,是一羣富有理想的人,他們會對大漢忠臣之後有着好感很正常。

就像當年劉備選擇劉封爲他的繼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重劉封乃是忠義之後。

不然天下間漢室宗親那麼多,劉備又何必選擇一個外姓人作爲繼子?

劉備都有這樣出乎意料的舉動,身爲他弟子的糜暘有類似的行爲,那更是正常至極了。

況且若不是這個理由,糜暘爲什麼會突然寫信給他呢?

難道是想要千方百計的拉攏他?

這無疑是個笑話。

姜維雖自傲,卻不自大。

他與糜暘之間的身份差距太大,能讓糜暘動心思拉攏的人至少也該是郭淮那個層面的人物。

像他這樣有些名聲的雋才,益州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糜暘完全沒理由這麼看重他。

在去除心中的疑心之後,姜維便開始書寫起給糜暘的回信。

當世是極爲看重禮節的,糜暘這種大人物突然來信,姜維無論如何也得回信一封以示感謝。

守禮是身爲一個世家子弟最基本的操守。

但姜維不知道的是,在他的回信還未發出的時候,糜暘給他寫信的這件事,就已經被郭淮知道了。

也許是上天眷顧大漢,在糜暘書信到達的時候,楊阜書信也在這幾日到達。

在得知楊阜與糜暘短時間內皆不約而同給姜維遞送書信後,郭淮的眼睛眯了起來。

他從來不相信巧合。

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6章 此路不通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章推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番外:亡國之恨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
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6章 此路不通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章推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10章 三駁潘濬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番外:亡國之恨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