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

益州郡,滇池縣。

益州郡雖屬於南中四郡之一,經濟一向不是太過發達,但滇池縣作爲益州郡的治所,它的規模不算小。

益州郡中的大多數人口,都集中在滇池縣內外。

滇池縣亦是益州郡豪強的大本營。

而在衆多益州郡的地方豪強之中,無疑以雍闓的勢力最爲強大。

雍闓乃是西漢什邡侯雍齒的後人。

儘管雍闓先祖的什邡侯爵在傳至第三代時,便被漢孝武帝以“酬金”的罪名廢除,但雍氏一族當年卻並沒有離開益州。

至今算來,雍氏一族在益州定居已經有四百年的歷史。

如此悠久的歷史,再加上當年三世爲侯所積攢下的家底,足以讓雍氏一族發展成在益州勢力首屈一指的地方豪強。

而之前在劉備與諸葛亮的一系列打擊益州豪強的舉動中,一直未出現關於雍氏一族的記載,這並不是因爲雍氏一族的人都是善男信女,只是近百年來,他們的家族勢力主要往南中地區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雍氏一族才一直在明面上未與劉備的統治爆發過大的衝突。

可這並不代表,雍氏一族真心臣服於劉備在益州的統治。

恰恰相反的是,作爲雍氏當代族長的雍闓,一直在對劉備的統治有所不滿。

並且雍闓的這種不滿,在過往的時日中,不單單隱藏在心裡,還時常宣之於口不怕被旁人知道。

作爲雍齒的嫡系子孫,雍闓繼承了他祖宗的許多壞習慣。

例如驕橫跋扈便是雍闓最顯著的性格特點。

雍闓有這樣的性格特點,當然不僅僅是因爲遺傳了老祖宗雍齒的作風。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在雍氏先祖的百年苦心經營之下,雍氏一族在南中的根基已經十分牢固。 шшш◆ ttka n◆ C○

單單就拿益州郡來說,時至今日幾乎已經成爲了雍闓的私產。

在益州郡中,劉備的詔令甚至還沒雍闓的命令管用。

有着這樣的實力基礎,才導致雍闓漸漸目中無人起來。

而今日在滇池縣的一座豪華宅院之內,一向驕橫跋扈的雍闓正在肆意的發泄着他的淫威。

雍闓在看完手中的情報之後,他氣的直接將手中的情報狠狠地拍在身前的書案上,然後口中惡狠狠地說道:

“劉備老兒真以爲益州是他做主了嗎?

我尚未出兵討伐他,他反而還主動派軍南征,真是不知死活。”

雍闓之所以會如此生氣,乃是他手中的這封情報記錄的正是諸葛亮領軍南征的消息。

南中雖然地處偏遠,但對於在益州紮根數百年的雍氏一族來說,哪怕他們的族人大多不在成都,但他們的人脈網卻能保證他們能及時收到成都中的一切風吹草動。

故而在諸葛亮剛剛領軍離開成都後,雍闓才能如此迅速的收到這個緊急軍情。

雍闓在得知這個軍情後之所以會如此憤怒,倒不是說他對諸葛亮南征有多麼害怕。

早在之前諸葛亮料理益州衆世家豪族的消息傳到他手中時,他就已經做好了起兵反叛的大漢的打算。

儘管近百年來雍氏一族的主要發展方向在於南中,但他與衆益州世家豪族的關係,乃是脣亡齒寒的。

雍闓不可能坐視劉備與諸葛亮毫無顧忌的,繼續清理他的衆多政治盟友。

在早有準備的情況下,自大的雍闓當然對漢軍南征一事不會感到害怕,特別是在聽說此番漢軍的主帥乃是諸葛亮之後。

真正讓雍闓感到憤怒的是,他覺得劉備貿然派出諸葛亮南征,乃是對他雍闓的輕視。

這對於驕橫習慣了的雍闓來說,無疑對他是一種侮辱。

在雍闓身處的這處大堂中,不是隻有雍闓一人在場,他的族人及心腹部下皆在,整個大堂中總共聚集着數十人。

當雍闓惡狠狠的話語傳入那數十人的耳中時,那數十人的臉上馬上浮現畏懼之色,他們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雍闓。

其實雍闓單單從外貌上來說,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有着名士風範的士人。

畢竟雍氏一族傳承數百年,家中藏書肯定是有着不少的,而雍闓自小也是研讀經書長大的。

可不管雍闓的外貌再如何像一位敦厚士子,相由心生,內心險惡如蛇蠍的雍闓,自然地會讓他底下的人感覺到一種畏懼的感覺。

特別是當衆人想起雍闓以往那些毒辣的手段之時,他們心中的畏懼心理就更加不可抑制。

故而哪怕雍闓剛纔說的話有多麼大逆不道,但堂內的衆人卻沒有一人敢出言勸阻雍闓。

再大逆不道的話,他們過往也曾聽雍闓聽過。

而雍闓在看到他發怒後,身前衆人噤若寒蟬的樣子,他的內心浮現出一種極大的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好似讓他覺得自己,就是這南中的皇帝一般。

被滿足感填滿內心的雍闓,臉上的怒色減輕了不少,但他眉宇之間的狠厲之色,卻一分都未有所減少。

將自己當做南中皇帝的雍闓,在得知有人竟然敢不知天高地厚前來討伐他之後,那他的反應肯定想着不是退縮,而是果斷的應下這次挑戰。

想到此雍闓用冷厲的眼神掃視了一圈站在他身前的人。

今日能被他召集來大堂中的人,都是他可以信得過的。

於是很快雍闓便對着他身前的衆人,發出一道道口令。

隨着雍闓的一道道口令發出,一位位領命的人快速地離開大堂之中。

待得那些人離開之後,雍闓看着大堂中剩下的人,他伸手拿起身前案上的佩劍,然後便大步地朝着大堂外走去。

當雍闓踏出大堂之後,大堂中剩下的他的那些心腹,便自發的跟隨上他的腳步。

今日雍闓及他的一衆心腹,盡皆身穿甲冑!

而雍闓及他的一衆心腹所要前去的地方,正是縣內的郡守府所在。

雍闓的府邸距離郡守府並不遠,再加上整個滇池縣實際上本來就處於雍闓的控制之下,故而全副武裝的雍闓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郡守府之中。

目前的益州郡太守乃是正昂。

當雍闓領着一衆部下硬闖郡守府之時,正昂正在官署內處理着一些政務。

正昂乃是大漢朝廷親自委任的益州郡太守,可就是這樣的身份,讓他這個益州郡太守根本就不可能擁有多少的實權。

在過往的時日中,正昂只是雍闓的政治傀儡而已。

可正昂名義上畢竟是益州太守,在一些小事上,正昂還是有着處置的權力的。

正昂是個頗有責任心的官員,故而哪怕是在處理一些小事,但正昂依然是一副勤於公事的樣子。

不過就在正昂勤於公事的時候,他突然收到了雍闓正帶人強闖郡守府的消息。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正昂立即就意識到大事不好。

但還未等正昂做出反應,雍闓就已經帶着一衆心腹來到了他的身前。

正昂看着雍闓帶領着數十位人氣勢洶洶的來到自己身前,並且他們手中的兵刃上都各自帶着血跡,他便已然知道了雍闓今日來此的目的。

正昂是大漢朝廷放在益州郡的大義。

只要雍闓不是下定決心反叛,那麼在過往的時日中,哪怕雍闓處處防着正昂,但在表面上雍闓也不會做得太過分。

可今日雍闓卻擺出一副兵變的態勢,那麼雍闓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雍闓也沒打算瞞着正昂。

在看到整個郡守府已然被自己掌握在手中後,雍闓手持帶血利刃一步步靠近正昂。

在靠近正昂的過程中,雍闓將近來在益州的事情告知給了正昂。

之前爲了防備正昂與大漢朝廷相互勾結對他不利,因此在雍闓的佈置之下,之前正昂對外的一切聯絡都被他截斷。

故而正昂並不知道近來在成都發生的一些大事。

而現在雍闓便特意將這些事一五一十地告訴正昂,爲的便是看他的態度。

“劉備與諸葛亮倒行逆施,殘害忠良,如此豈是益州之福。

你也是益州之人,難道就願意看到這對暴君奸臣繼續塗炭我益州生靈嗎?

今我意欲奉天下正道,起兵討伐暴君奸臣,不知你可願加入我的王者之師中?”

當雍闓將自己的用意告訴正昂之後,正昂像是聽到了一件天大的笑話一般,臉上浮現了不可思議之色。

以臣叛君,竟還敢稱自己是王者之師,如此厚顏無恥之徒,他正昂還是平生第一次見。

不過正昂能被劉備委派來環境險惡的益州郡擔任太守,那他也不是無智之輩,他知道雍闓招攬他的用意是什麼。

他是劉備親自委任的益州太守,若他都因爲看不慣劉備的“惡行”而加入雍闓的叛軍中的話,那麼雍闓的叛軍就會變得更加師出有名。

雍闓的用意不難猜,但雍闓卻太過小看他了。

雍闓在說完招攬的話語後,便直勾勾地盯着正昂看。

他手持利刃對正昂說出招攬話語,爲的便是以性命逼迫正昂就範。

在雍闓看來天下間不怕死的人並不多,在他的這番威脅之下,正昂是很有可能會答應他的招攬的。

可是出乎雍闓意料之外的是,正昂在略微愣神之後,便手指他的鼻子對他直接厲聲呵斥起來:

“上天降下喪亂,奸雄乘勢四起,天下切齒痛恨,萬邦爲之悲悼,凡大漢臣民無論老少,莫不思竭筋力,肝腦塗地,解除國難。

你家族世代受到大漢恩惠,我本以爲你會親自招募人馬,率先行動,向上報答國恩,在下不負先人,以求功勞著於竹帛,千載史冊留名。

沒想到你竟要反叛大漢!

當年你的先祖雍侯,與漢結怨反爲漢所封爵賜土,這是何等的恩德與佳話!

爲人者不知報恩,與禽獸何異?

況你身爲雍氏子孫,卻因爲個人的私利,竟要置雍氏與漢四百年的恩義於不顧,你這樣又如何對的起你的祖宗?

忘恩負義稱爲禽獸,數典忘宗,卻是連禽獸也不如。

要殺便殺,大漢從來只有爲國捐軀的太守,沒有與禽獸不如者爲伍的太守!”

當正昂指着雍闓的鼻子呵斥完他之後,雍闓整個人都快氣炸了。

正昂的呵斥就如一把鋼刀一般插入雍闓的內心,在當世被人罵數典忘宗與忘恩負義,那簡直是與刨他的祖墳沒有差別。

最重要的是正昂的呵斥有理有據,讓雍闓半點都無法反駁。

盛怒之下的雍闓見正昂執迷不悟,他直接舉起手中長劍,一劍刺入正昂的身體之中。

鋒利的劍刃毫無阻礙的穿透了正昂的身體,正昂在感受到身上傳來一陣劇痛後,便直接癱倒在地上,嘴角中不斷流出大量的鮮血。

大量的鮮血順着正昂的嘴角,不斷地流淌在地上。

看着剛纔還義正嚴詞辱罵他的正昂,現在卻即將死亡,雍闓的內心中就浮現出不少快意。

但爲了解自己剛纔所受的屈辱,雍闓對着瀕死的正昂語出嘲諷道:

“真是愚不可及,你以爲你今日的愚忠,將來會得到劉備與諸葛亮的讚賞嗎?

待諸葛村夫領軍進入南中之後,恐怕他自身難保!”

說完這番話後,雍闓不禁大笑起來。

他對己方的優勢有着十足的信心,南中乃是他的主場所在!

可面對着雍闓的猖狂大笑,即將死去的正昂卻一點都不擔心,在臨死之前正昂用盡全身的力氣高喊道:

“縱算丞相無法將你捕殺,那冠軍侯呢!”

當正昂的這句高喊在雍闓的耳邊響起後,他的笑聲戛然而止,他的眼中第一次浮現驚疑之色。

而雍闓身後的一衆心腹在聽到這句話後,他們的臉上盡皆流露出惶恐之色。

冠軍侯!

縱算是南中再如何偏遠,但以糜暘立下的赫赫戰功,也足以將他的威名傳遍整個南中大地。

而在看到雍闓及他的一衆心腹的驚疑與惶恐之後,卻是輪到正昂的臉上流露出笑容,哪怕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力正在快速流逝着。

糜暘雖遠在千里之外,但只要他在一日,那麼大漢就一日不會被人輕視。

有這個大漢庭柱在,正昂死的很安心。

不知何時,正昂已然死去。

但他臨死前的那句高喊卻猶如有着魔力一般,在雍闓及他的心腹耳邊不斷迴盪着。

不過雍闓也不是尋常之人,他很快驅散了腦海中的胡思亂想。

雍闓強迫讓自己鎮定下來,然後他對着部下吩咐道:“將正昂的人頭割下來,派人送去諸葛村夫的大軍中。”

吩咐完這件事後,雍闓便朝着外方走去。

當雍闓踏出房外的那一刻,一陣冷風吹過,讓雍闓不禁打了個冷戰。

相比於身體的寒冷,內心中的驚疑更讓雍闓覺得不適。

他是十分忌憚糜暘的。

可這時雍闓想起了府中那位使者對他做出的種種保證,他的內心便漸漸安定下來。

有大魏爲他撐腰,他還需要怕什麼?

想到此,雍闓內心又浮現了豪情壯志。

夕陽西下,雍闓不屑地遙望北方:

諸葛村夫,今日我便反了,爾又奈我何?

推兩本書番外:亡國之恨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番外:亡國之恨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章 江陵城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6章 此路不通章推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
推兩本書番外:亡國之恨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番外:亡國之恨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章 江陵城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6章 此路不通章推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