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

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

糜暘在闡述他觀點的時候,在他的示意之下,法邈起身帶領着許多文吏,向在座的諸大臣分發糜暘之前打探到的情報。

或許一開始往關中安插司聞曹的細作不容易,但情報工作向來講究萬事開頭難。

當以華安爲首的一批精銳細作在長安及關中其他的城池紮根後,越來越多的司聞曹細作開始深入關中,爲糜暘構造起一個完善的情報網。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而在擊敗曹真後,糜暘便一直想着籌謀出一個完善的北伐策略。

爲了這個目的,近來一段時間關中的司聞曹密探,相繼送回來不少有用的情報。

目前劉備及諸位漢臣手中收到的這封情報,是法邈這段日子以來將那些關中傳回的軍情彙總後整理出來的。

在劉備打開手中的情報觀看以後,他很快便被其中詳細的內容給吸引。

更讓劉備感到稀奇的是,由於關中傳回的情報多而雜,故而法邈在整理那些情報時按照糜暘的示意,在每一條的情報後面都備註上一些批註。

那些批註主要以重要程度與可信程度從高到低排列。

這樣一來任何一人拿到這封彙總後的情報,都會有一目瞭然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是劉備及諸位漢臣,之前從未感受到過的。

斥候,或者說密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在華夏的大軍中出現。

可當世的情報工作,只有說有,卻很粗糙。

粗糙到什麼地步呢?

對於一件事,往往可能出現多位密探重複報告,甚至每位密探報告的內容還很可能各有不同。

這往往就會給當世的將領,極強的誤導性。

甚至由於當世情報太過繁瑣及失真,故而當世的許多主將,很少有親自看情報的習慣。

例如當年曹操之郭嘉,劉備之龐統,最早乾的都是爲這二位明主整理情報的工作。

孫子兵法中專門用一篇來提醒將領要重視情報工作,不是說叫他們簡單的派出密探,這件事哪怕是個傻子將領都知道。

孫子想提醒將領的其實是,要懂得完善獲取情報的機制。

而對於這一點來說,來自於後世的,當世又出身商賈之家的糜暘,可謂是做得比當世絕大部分將領都好。

哪怕劉備身爲一國帝王,手中能調動的資源遠遠在糜暘之上,但他獲得到的情報,卻不一定有糜暘準確。

例如劉備之前曾派人探查過目前關中諸魏將的經歷,而目前關中有兩位曹魏重臣是重點調查對象。

一人便是剛剛成爲涼州刺史的衛臻,另一人便是坐鎮長安數年的雍州刺史夏侯楙。

在之前劉備的調查中,探子大多說的都是夏侯楙這人雖出身高貴,卻從未有過領軍經驗,顯然不是一個足以忌憚的對象。

但在糜暘調查到的情報中,卻對夏侯楙有着更加全面的評價。

夏侯楙雖從未展現過兵略之能,但他卻有着非凡的治生才能,曹真的征伐河西之戰及南征梁州之戰,皆是夏侯楙在長安爲曹真提供軍需。

有着非凡的治生才能,代表着夏侯楙在關中有着很高的政治聲望,而頗高的政治聲望,是會對漢軍攻打長安造成很大困擾的。

因爲情勢危急之時,夏侯楙可運用他的政治聲望,調動長安的百姓共同守城。

這是任何攻城方,最怕遇見的一件事,特別長安還是當世的超級大城。

糜暘詳盡的情報內容及恰當的評析,讓劉備及諸位漢臣心中對當下的關中敵情,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而隨着目光的流轉,劉備及諸位漢臣在看完所有情報中的內容後,他們越發對方纔糜暘的觀點有了強烈的認同感。

方纔糜暘認爲漢軍北伐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最爲艱難的攻城戰,這一點在座衆人聽進去了,但還是有不少人心中有些不以爲然。

包括劉備。

畢竟當下關中魏軍兵力空虛,而漢軍剛剛經歷過梁州大戰,士氣高昂,兵精糧足。

不少人心中都覺得接下來的北伐不說望風而降吧,但也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大的阻礙。

可他們手中的情報,卻讓他們意識到接下來北伐另一方面的嚴峻性。

關中其他堅城就不說了,就拿控扼渭水要道的陳倉城來說。

陳倉位於渭水上游,若從渭水順遊而下,不過幾日便可抵達長安城下。

對於這樣一座拱衛長安的要城,早在西漢時期,歷代漢代帝王就耗費許多人力物力修繕它的城防。

就連曹真在南征之前,也特地加強了一次陳倉的城防。

在多次的加強之下,陳倉城現在是擁有內外兩座城牆的堅城,單單講述陳倉城的城防數據並沒意義,直接打個比方就好。

關中之陳倉,猶如荊州之江陵,公安。

這兩座堅城的城防有多麼堅固,在座諸位漢臣及劉備是有着直觀體會的。

正因爲有這體會,故而這一刻劉備及諸位漢臣的臉上,很明顯流露着失望之色。

而糜暘好似怕諸位漢臣及劉備不夠失望,他直接語出驚人的做出一句推斷:

“以陳倉之城堅,我軍短時間內絕難攻克。”

攻城戰的難度,與城池的堅厚程度成正比關係。

當然縱使城防再完善的城池,也會有被攻下的那一日,但那一日的到來,無疑需要的時間不短。

這段時間,漢軍等得起嗎?

或者說大漢的國力,耗得起嗎?

當糜暘的這句推斷出來後,原本寂靜的大堂內頃刻間響起一陣陣躁動聲,就連劉備的眉頭也深深皺了起來。

陳倉控扼渭水要道,短時間內無法拿下陳倉,代表着漢軍短時間無法兵臨長安城下。

至於率軍繞過陳倉?

關中地圖可就在那高高懸掛着呢。

陳倉不僅控扼渭水,還坐落在關中四道的出口,這代表着漢軍無論從哪一道出兵,糧道都會暴露在陳倉守軍的攻擊範圍之下。

關中魏軍步軍雖損失慘重,但騎軍的建制還是完善的。

在平原地帶貿然將糧道暴露在騎軍面前,這種後果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慄。

當然由於羌氐騎軍的加入,漢軍目前也有着一支不俗的騎軍力量。

但先不說一衆編制混雜的羌氐騎軍,整合需要多久的時間,就說曹魏騎軍只需要襲擾糧道即可。

從漢中到長安的糧道是綿長的,不可能每一處都派重兵防守。

而之所以衆人在聽到糜暘的推斷後,會顯得躁動不安,乃是因爲糜暘的這個推斷,等於間接推翻了原先劉備定下的戰略。

早在劉備來梁州之前,他就親口說出“北伐關中,收復長安”的口號。

從這個口號可知,劉備是想漢軍一進入關中後,便以最快的速度收復長安。

但從糜暘的推斷來看,劉備定下的這個戰略,以當下的情勢而言是做不到的。

糜暘在軍中的聲望自不必說,他做的推斷是很容易讓人信服的。

更別說糜暘還將詳盡的情報放在衆人的手中,看着那些情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糜暘的推斷有沒有道理。

可正是知道糜暘說的是對的,衆人的反應才那麼大。

因爲這與他們心裡一開始的預期,落差太大了。

本來想着能在不久後就能收復長安,但現在.

而衆人之中,無疑劉備心中的落差最大。

糜暘在說完他的推斷後,也一直在注視着劉備的臉色。

糜暘很清楚劉備有多麼想盡快收復長安,但爲劉備好,爲大漢計,他必須要婉轉的先讓劉備打消這副想法。

就不說從當下的情勢來說,劉備的那個目標本就不切實際,就說當下漢軍中蔓延的驕兵思想,也必須得到遏制。

梁州大勝在極大激勵起漢軍士氣的同時,也讓漢軍上下漸漸瀰漫着一股驕兵之風。

這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驕兵之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不少漢臣的判斷,甚至連劉備也受到了這種影響。

不然衆人心中的落差感又從何而來呢?

驕兵之風瀰漫,求勝之心又太過急切,再遇上定下的戰略戰術不切實際,有着明顯的錯誤,這會給漢軍帶來致命的隱患。

原來的三國曆史上,有場著名的大戰,便是這樣造成的。

那場大戰叫做夷陵之戰

糜暘是不可能會坐視這樣的情況發生的,哪怕有一分可能都不行。

而糜暘一直注視着劉備的臉色,也是在探查劉備是否聽明白了他含蓄的勸諫。

劉備親征關中,能夠將漢軍的士氣激發到最大,但同時也讓糜暘的身份發生了轉變。

在北伐之戰中,他不再是決策者,而是一個謀劃者。

這就代表着哪怕他有再好的謀略,若是劉備不同意那也是枉然。

而劉備是否會聽從他的勸諫呢?

這一點糜暘心中也沒底。

劉備是個性格很鮮明的統帥,他最鮮明的性格便是容易上頭。

定軍山之戰與夷陵之戰,都是他在上頭的情況下打出來的。

而劉備一旦上頭起來,連諸葛亮都拉不住。

糜暘在觀察劉備臉色的時候,他的目光也被劉備所察覺到。

隨後劉備直接用責怪的眼神回了過去。

好你個糜子晟,翅膀硬了是吧!

自己纔剛剛那麼獎賞過你,結果你就這麼在衆人面前給自己“當頭一喝”!

不過責備歸責備,劉備倒也能理解糜暘的做法。

糜暘終究是採取了委婉的勸諫方法。

而在糜暘的提醒下,劉備也對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了一些懷疑。

細細思量後,他也覺得自己可能是太過心急了。

但劉備也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他在用眼神責怪了糜暘好幾遍後,用清冷的語氣開口問道:

“我軍若不直取長安,那我軍該如何北伐呢?”

說完後劉備便直勾勾的看着糜暘。

要是你光知道否決,卻沒有相應的優秀策略,朕一會就下詔削你的食邑。

就削你個幾十戶,以示懲戒。

嗯,目前糜暘的食邑是五千戶.

而糜暘在聽到劉備的詢問後,他暗自深深的鬆了口氣。

他不怕劉備問他策略,就怕劉備一直上頭下去,不管不顧。

而劉備的詢問,也讓堂內衆人都將目光聚集到糜暘的臉上。

許多人的目光中,代表着強烈的求知慾——大將軍,快教教我怎麼打魏狗。

甚至在場的史官,都下意識地拿出毛筆,想着記載下這歷史性的一刻。

在衆人的目光聚集之下,糜暘伸手指向了關中地圖上的某處。

在燭光的照耀下,糜暘的手指影子好似化作一把利劍般,直插進關中地圖上的褒斜道中:

“自古以來,關中連接漢中便有四條要道。

暘以爲,褒斜道可用之。”

當年劉備拿下漢中後,爲了來日的北伐,便耗費許多人力物力整修漢中連接關中的四條要道。

這四條要道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和金牛道。

漢軍要想進入漢中,通常情況下只能從這四條要道中選擇一條行進。

而糜暘之所以會說褒斜道可用之,乃是褒斜道是這四條要道中道路最爲通暢的。

褒斜道又名斜谷道。

無論是當初曹操兩次南征漢中,還是曹真這次的南征,魏軍主力都是通過褒斜道進入漢中。

魏軍那麼多人都能行軍那麼順利,對於漢軍來說自然也可以。

可是在糜暘說完這句話後,堂內衆人的目光又變得疑惑起來。

褒斜道是很好,但褒斜道在關中的出口距離長安很近。

方纔糜暘的推斷,分明是不建議優先攻取長安的,當下又怎麼會建議漢軍從褒斜道進軍呢?

迎着衆人疑惑的目光,糜暘嘴角露出笑容:

“諸君試想一下,褒斜道出口與長安距離甚近,若是我軍從這道進軍,賊軍會作何反應呢?”

還會作何反應?

那肯定是調集一切能調集的力量,守備長安呀。

衆臣中的孟光很快說出這一判斷。

孟光的這個判斷,得到了堂內諸臣的認同。

可糜暘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堂內諸臣齊齊驚訝。

“要是賊軍將關中大部分力量都調去長安附近,那關中的涼州不就愈發空虛了嗎?

空虛不取,更待何時?”

這一刻,糜暘說出了他心中的真正想法。

明取長安,暗奪涼州!

而在得知糜暘的這個想法後,劉備輕笑出聲。

這小子,就沒一次打仗是按套路來的!

凌晨還有一章。

歐力給,我要月票。

(本章完)

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7章 懾服徐詳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推兩本書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3章 先斬後奏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番外:亡國之恨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2章 小心有詐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
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7章 懾服徐詳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推兩本書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3章 先斬後奏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番外:亡國之恨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32章 小心有詐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