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

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

在得到姜維的計策之後,楊阜於第二日一早就去尋找曹真。

陳倉作爲涼州的一道要塞,本來城防就十分堅固。

後來曹真推斷來日漢軍北伐,極有可能會將陳倉當做第一目標,所以他更是調集大量人力物力來加固陳倉的城防。

曹真加固陳倉城防的辦法也很簡單,那便是學習諸葛亮與關羽的辦法,在陳倉的城牆外再修築一道外城。

曹真將糜暘當做他一生中最大的敵手,對於糜暘過往的戰績肯定有着十分深入的瞭解。

糜暘打的第一場仗,便是現在被時人認爲當世防守反擊最佳戰例的公安之戰。

對於糜暘的成名之仗,曹真往日研究的次數不下十遍。

通過多次研究曹真得知,公安之戰糜暘之所以會取得大勝,除去他本人指揮得當,還因爲公安城那特殊的城防,讓糜暘無後顧之憂。

若沒有這一點,糜暘後面斷然也不敢作出分兵襲營的舉動。

曹真是個善於學習的將領,他既然知道公安城防的特殊能大大有利於守城一方,那他就沒道理不去學習這一點。

於是在平定河西之後,曹真便將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擴建陳倉的外城上。

曹魏人才極多,他們是不缺乏建築大師的。

再加上曹魏的國力雄厚,所以可能對季漢來說要耗時許久的工程,但在曹真的督促下,不過半年就已經初見成效。

站在陳倉城外的曹真看着眼前那有着大致輪廓的巍峨城牆,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笑意。

這一道可稱爲天塹的城牆,將來便是他擊敗漢軍的關鍵。

想到這一點,曹真轉身對着身後的心腹愛將郝昭言道:“當陳倉外城建設完畢後,孤會讓你當這陳倉守將。

你可有信心將來爲孤,爲大魏抵擋下賊軍的兵鋒?”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士。

郝昭少年從軍,初任部曲督,後屢立戰功,逐漸晉升爲雜號將軍。

章武元年時,河西發生大叛亂,時領兵鎮守河西的郝昭屢敗叛軍,成功穩定住了河西部分地區的局勢。

若非有這一點前提的話,河西全境可能全都舉起叛旗,後來曹真平定河西之亂也會更加艱難。

因爲郝昭的戰功,曹真在平地河西之後便對他頗爲賞識,並將他調來身邊任用。

當成爲關中的一把手後,曹真的麾下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只是對郝昭曹真卻是另眼相看。

由於心中的另眼相看,曹真纔會將鎮守陳倉的這個重任交予郝昭。

畢竟一座城再如何堅固,若是防守的人出現問題了,那也是沒用的。

面對曹真的詢問,郝昭臉露堅毅,北地出身的他不會假惺惺的婉拒。

郝昭對着曹真一拜道:“臣在一日,陳倉就在一日。”

郝昭說的話很直白,但卻顯露出一種城在人在的豪壯。

聽到郝昭雄壯的話語,曹真不由得大笑起來。

“何必如此。”

在曹真看來,陳倉當中囤積着大量的軍械糧草,又有着兩道堅固的城牆守護。

只要郝昭能正常發揮,那麼縱使糜暘再如何善攻,郝昭守住陳倉是不難的,郝昭不用心存死志。

只是沒有一位上司,會對以命任事的下屬不喜歡。

所以曹真笑着拍着郝昭的肩膀言道:“只要將來你能守住陳倉,孤保舉伱封侯。”

對於喜愛的下屬,曹真一向不吝於封賞。

而以曹真當今在大魏的地位,他承諾的效力不下於魏帝曹丕。

在聽到曹真對自己的承諾之後,饒是性情一向堅毅的郝昭,臉上也流露出幾分喜色。

封侯是當世任何男兒的夢想。

見郝昭被他成功擊起鬥志,曹真本來還想詢問郝昭幾句來日守備陳倉的方略,可就在這個時候,親衛來到曹真身前對他稟報:

“楊涼州求見。”

曹真在聽到這個消息時,一時之間還有些詫異。

儘管楊阜是他的心腹愛臣,只是平常若沒有重要的事,楊阜也不會主動求見他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曹真便留下郝昭繼續督造陳倉城牆的建築工程,他自己則是在親衛的帶領下來到楊阜的身前。

見曹真到來,楊阜馬上對着曹真一拜,在一拜後楊阜對着曹真言道:

“臣有要事請大將軍決斷。”

聽到楊阜這麼說,曹真會意的驅散了周圍的閒雜人等。

在場中只剩下自己與曹真後,楊阜這纔開口將姜維的計策告知了曹真。

只是在論說計策時,楊阜並沒有說這計策出自姜維之手。

這是因爲楊阜十分了解曹真。

被曹操一手帶大的曹真與曹操一樣,對於當世名不副實的名士內心裡是看不起的。

這一點曹真倒是與曹叡十分相似。

很明顯姜維目前就是屬於這一種。

麒麟作爲古人心中的祥瑞之王,是五靈之首,在世人的心中地位比龍還高。

就連糜暘這樣的俊傑,世人也僅僅將他美譽爲鹿,姜維又何德何能能被讚譽爲“幼麟”?

楊阜雖然知道姜維所獻的計策極佳,但在楊阜的心中,他卻擔心曹真會因爲他的喜好而對這個計策有所猶疑,這樣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這樣的事,在過去的上位者之中很常見,再優秀的上位者也是人,是人難免就會被個人喜惡所影響。

爲了不讓這層擔憂成真,楊阜想的是先以自己的名義向曹真獻上這個計策。

要是這個計策最後成功了,那麼到時候他再說出姜維的功勞,這樣纔是兩全其美的事。

而果不出楊阜所料,在曹真聽完楊阜想出來的計策之後,他的臉上立馬就浮現了喜色。

曹真覺得楊阜的計策,很有可行之處。

曹真有這番看法,一方面是因爲自己的見識,一方面也是因爲這個計策是楊阜所獻的。

由於楊阜往日的功績,他所獻的計策本來就容易讓人更加相信。

在聽完楊阜的計策之後,曹真激動地以拳擊掌在楊阜面前踱起步來。

他正在思量該如何將這個計策轉化爲實際的步驟。

要想做到這一點,有一人乃是避不過去的,那人便是曹丕。

畢竟這個計策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層面,在這個層面有着決定權的只有曹丕。

所以曹真現在要想的,便是如何勸服曹丕接受這個計策。

照道理說以曹真目前在大魏的地位,要想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是曹真卻知道,這個計策與當今大魏的戰略背道而馳。

現在天下間的局勢,依然是曹魏一家獨大,但是季漢不是歷史上那個被曹魏所有大臣當作笑話的割據政權了。

儘管曹魏朝野上下還流傳着“蜀小國耳”這樣的蔑稱,但在連續取得幾次大敗後,這樣的蔑稱與歷史上相比是底氣不足的。

甚至可以這麼說,現在曹魏朝野上下有着一些“畏蜀如虎”的現狀。

而這個現狀,大多都是因爲糜暘而起的。

“暘識變數,料戰勢,無不如計,自魏帝皆憚之。”

這便是當今曹魏朝野上下,對糜暘的一種心理共識。

能讓自視爲華夏正朔的曹魏產生這種共識,由此可見糜暘在過去給曹魏造成的心理陰影有多深。

正因爲這種心理共識,所以目前曹魏的戰略是“以守爲攻”。

或許一開始這個戰略只有賈詡等寥寥幾人支持,但在過去幾場大敗的慘痛教訓下,這個戰略現在已然成爲曹魏大多數朝臣心中的看法。

曹真倒不會怕糜暘,怕到都不敢進攻的地步。

只是曹真知道,一旦他貿然提出主動南征的計劃,肯定會受到朝野中許多大臣的阻止。

特別是當知道要主動進攻糜暘所在的漢中後,曹真幾乎可以預見到這個計策所遭受的阻力會有多大。

呂蒙、曹仁這二位名將,不都是死在進攻糜暘的時候嗎?

所以他得想個穩妥的辦法。

在苦思冥想之下,曹真最後得出了一個想法,那便是他要親自回洛陽,向曹丕建言這個計策的好處。

想到此,曹真扭過頭對楊阜言道:“義山,孤準備回洛陽一趟。

待孤回洛陽之前,孤會下一道軍令,讓你暫時主持一應涼州軍政,希望你不要讓孤失望。”

聽到曹真的吩咐,楊阜立馬拱手向曹真承諾道:“臣必不辱使命。”

楊阜知道曹真之所以要趕回洛陽,很可能是因爲他今日所獻計策的緣故。

所以曹真是不會離開關中太久的。

只是有着糜暘在,就算離開不久,曹真也難免對涼州放不下心。

曹真繼續囑咐楊阜道:“孤離開涼州的事,你要多加保密。

只是想來這件事也瞞不了糜暘多久,所以你一定要切記,在孤回來之前,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不要主動出擊。

尤其是關中四道方面,務必要派重兵防守,不可有一絲掉以輕心。”

曹真說這番話的時候,臉上滿是凝重之色。

在曹真看來,他暫時回洛陽一趟乃是必要的,只是他走之後涼州的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

不過只要楊阜能堅守不出,那麼在他精心佈置的防線之下,想來樑軍也討不到什麼好處。

特別是梁州現在還在實施改革,也不大可能會主動發起進攻。

曹真的再次囑咐,讓楊阜的臉色比曹真更加凝重。

曹真讓他暫時主持涼州大局,是對他的一種信重。

可萬一在他鎮守涼州期間,涼州有所不測,那麼他的未來也基本上毀了。

所以對於曹真囑咐的事,楊阜不得不慎重。

楊阜對曹真再拜道:“大將軍放心,臣一定不會有所疏忽。”

見楊阜連續做了兩個保證,曹真的內心才安定下來。

以楊阜的才智,只要他不違逆自己的將令,想來涼州是無虞的。

其實目前在關中,曹真是一把手,而二把手並不是楊阜,乃是鎮守長安的安西將軍夏侯楙。

按常理來說,曹真走後,涼州的防務應該是夏侯楙接手纔是。

只是曹真對自己的這位姐夫瞭解甚深,對於軍略一事,這位姐夫可謂是一竅不通。

在這種情況下,曹真又怎麼敢將涼州交到他的手中。

不過夏侯楙雖然不通軍事,但在治生方面卻是一把好手。

近來關中的秋收、陳倉外城修建方面的人力、物力等事都是夏侯楙在籌措。

在夏侯楙的籌措之下,曹真始終無有擔憂後勤的情況發生。

要不是看在這一點的份上,夏侯楙早被曹真打發回洛陽了。

見將涼州的防務安排妥當後,曹真召來了他的親衛。

回洛陽一事,刻不容緩。

糜暘還不知道曹魏方面,正在醞釀着一場關於他的大陰謀。

正在巡視梁州地方的他,在不久之後就收到了來自於諸葛亮的來信。

不得不說,自從諸葛亮知道糜暘新政的內容之後,與糜暘之間的聯絡變得格外頻繁了起來。

那些聯絡之中,一部分是純粹的與糜暘煲信粥聯絡感情。

歷史上的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對於關係親近的人,哪怕是身處敵營,他依然會時常寫信問候。

有一些書信的內容,還流傳到後世被後人所知,而從那些信箋的內容可知,諸葛亮在私下裡也是個愛聊天的人。

例如他就經常寫信給諸葛瑾,跟他說及自己養兒育兒的煩惱,還提醒諸葛瑾該管管諸葛恪,不要讓他太放飛自我.

這樣的諸葛亮很有血有肉。

而之所以諸葛亮近來會經常寫信給糜暘,原因就在於當初他對糜暘的一個承諾。

“只要糜暘治政方面能讓他滿意,那麼糜暘便會成爲他第一個入室弟子。”

也許糜暘的新政正在實施當中,還未顯露出相應的優越性,但很明顯,糜暘新政中體現出“以民爲重”的觀念,很戳中諸葛亮。

只要道是對的,那相應的術有所偏差,那也無傷大雅。

可以這麼說在這個時刻,在諸葛亮的內心中已然將糜暘當做傳承他衣鉢的弟子了。

既然是弟子,那麼諸葛亮就會不吝嗇他對糜暘的關心與愛護。

當然諸葛亮與糜暘二人的身份都特殊,所以在二人往來的信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談的是公事。

例如今日糜暘所收到的信箋,便是諸葛亮之前對他分兵南下成都建議的回信。

在這封回信中,諸葛亮先是肯定糜暘的忠孝之心,但是他在信中還特地提醒糜暘:

南中的平定很重要,但是漢中的防務也不可大意。

特別是陰平與陽安關這兩個要塞,一定要派重兵防守,防止敵軍偷襲。

看到諸葛亮的這個提醒後,糜暘的內心中浮現了嘆息之色。

若歷史上鄧艾與鍾會南征之時,諸葛亮還在,或者他的佈置不被破壞,季漢怎可能滅亡!

2點左右,還會有一章。

(本章完)

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2章 小心有詐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2章 小心有詐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
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2章 小心有詐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2章 小心有詐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