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

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

這時的糜暘,還不知道孫權要親來公安城外的事。

自那日伏擊之戰後,他與呂蒙兩方就一直相安無事。

至今已經快十日了。

這將近十日的時間內,糜暘除了每日巡視城頭之外就一直在觀察,城外江東大軍營中的動靜。

但很奇怪的是,自那夜之後,呂蒙既不再集結大軍攻城,又不撤軍而去。

他就那麼靜靜的保持着四面圍城的態勢,安靜的令糜暘有些摸不着頭腦。

難不成呂蒙被氣死了?

歷史上的呂蒙,大約就是差不多在這個時間點病死的。

甚至他在拿下荊州後,孫權還來不及給他頒佈封賞,呂蒙就病死了,可見他的病情有多嚴重。

但糜暘也沒有如沙摩柯所建議的那般,領兵出城攻打江東大營。

畢竟敵情不明,貿然出兵對他不利。

如今公安城外還尚有數萬江東大軍結營,糜暘手中兵力並不多。

五千蠻兵因爲野性難訓,只能在危急時候使用,不能如自己的嫡系兵馬一般指揮順暢。

呂蒙畢竟是經年名將,能設伏重創其已經是萬幸。

要想憑藉弱勢兵力,正面擊破有着數萬大軍駐守的大營,那難度太大了。

以爲呂蒙是孫權麼。

這時關平來到糜暘身旁,他見糜暘的目光一直望向敵營,他對糜暘言道,“子晟,呂賊還沒撤兵的跡象麼?”

糜暘搖搖頭,他也略帶疑惑地說道,“按常理來推斷,呂賊經此大敗,應該選擇退兵纔是。”

“但就是不知其,爲何現今還未有動作。”

糜暘雖聰慧,也有部分先知的優勢,但他畢竟沒有千里眼。

那夜呂蒙吐血暈倒的事他並不知。

他不知道呂蒙現今還在休養中,無法起身安排大軍退軍事宜,他正在等着陸遜帶兵前來。

只是雖然有所疑惑,但糜暘卻並沒有過多擔憂。

畢竟只要稍微懂點兵法的人,都知道如今退兵應該是最好的辦法,呂蒙更不會不知道。

他現在不退,可能是在先向孫權彙報,等着答覆吧。

但就在糜暘要與關平迴轉身體,返回縣府中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了對面的江東大營中,各處正在緩緩升起一面大旗。

那面大旗四邊用金絲包邊,旗面通體紫色,而在那面大旗之中,龍飛鳳舞的寫着一個大大的“孫”字。

身爲孫權近臣加好友的徐詳,爲了活命,可謂是將《討孫寶典》寫的特別詳細。

當初孫權年少繼位,威望不足,所以爲了體現自身的尊貴,他特意在每方面都要進行特殊待遇,以示與江東諸將的不同。

例如孫權的帥旗,就是經過專門製作而成:金邊紫底,龍飛爲孫。

所以當看到和徐詳所描繪一致的孫權帥旗出現後,糜暘馬上意識到了一件事。

孫權竟然親自來了?!

看着迎風飄揚,在盡情展現自己風姿的孫權帥旗後,糜暘突地喚了關平一聲,“坦之!”

關平:“嗯?”

糜暘長吸一口氣,而後儘量讓自己的情緒恢復平穩,他說道:

“願與我並傳,一同名留青史乎!”

“嗯?嗯!嗯!嗯!.”

聽到這句話,關平先是有些疑惑,而後臉上馬上浮現出強烈願意的神情。

雖然他不知道爲何糜暘爲何會對他說出這句話,但他知道糜暘給他畫的餅,無一不實現了。

此刻在江東大軍的呂蒙營帳之內,不少醫者在呂蒙的牀榻前進進出出,他們的臉上都流露着沉重之色。

呂蒙的情況越來越不好了,想來就在這幾日了。

而在這數位醫者之中,虞翻知道的最多,所以他的臉色也最沉重。

呂蒙身體每況愈下,但呂蒙所依仗的陸遜卻還未率軍趕來。

這要是萬一呂蒙去了,那頃刻間這數萬江東大軍,就會又面臨着人心浮動的局面。

就在虞翻臉帶擔憂,在榻前思考當下江東時局的時候,一位高大的身影出現在了虞翻身前。

虞翻看着有人敢不經傳召就私自入內,他臉上不禁顯露了慍色。

何人如此大膽!

虞翻擡頭朝這人看去,卻當他看到這人相貌之後,他立馬就趕緊低頭對其一拜。

這位敢不經傳召,擅自入內的高大之人,不是孫權還能是誰?

孫權是剛剛纔到了江東大營外,在他到達江東大營外之後,立馬就先找到了韓當。

呂蒙早就在信中告知了在他病重期間,江東數萬大軍真正的主事人是韓當。

而當韓當見到孫權,這段時間來一向飽受壓力的他,當即哭着跪在了孫權身前。

孫權一來,軍心可安呀。

面對韓當的跪哭,孫權先對其進行了寬撫,而後命其在江東大營中將他的帥旗高高掛起,以安撫軍心。

並且他命軍中諸將立即到呂蒙軍帳外,等候他召見。

在安排了這兩件事後,孫權便快速趕來了呂蒙的軍帳中,來看望他的心腹愛將。

但沒想到,在軍帳中他先見到了虞翻。

看着這個他面前的虞翻,孫權腦海中瞬間想起了他與虞翻之間那些不愉快的回憶。

當年他初承繼江東,宗親孫暠叛亂意欲割據會稽郡自立。

而這場叛亂在時任會稽功曹虞翻的計謀下,才被輕易平定。

因爲這個功勞,本來孫權對虞翻是很賞識的,他一穩定江東後,就封虞翻爲騎都尉。

但豈不料孫權在將虞翻列爲近臣後,虞翻還以爲孫權如孫策那般性格開闊,就對其多次進行勸諫,並且言辭頗爲大膽,這讓孫權很是不喜。

終於有一次孫權對其忍無可忍,將其罷黜所有官職,趕回會稽了。

現今孫權在呂蒙軍帳中與多日不見的虞翻相見,被勾起不好回憶的孫權,臉上明顯不怎麼愉快。

虞翻也知道自己爲孫權所惡,所以他在對孫權微微一拜後,就自覺地離開了。

看着虞翻離去的背影,孫權不禁想起了當日虞翻真正惹怒他的那個建議。

“以子襲爵,符合人倫大義!”

兄長,你去世這麼多年了,還有不少臣子想着你……

如張昭、如虞翻。

孫權將心中的某些忌憚與想法深深壓在心底,而後他坐在了呂蒙的榻旁,看着這個一手將江東帶入危局的他的心腹大將。

在來之前,孫權心中對呂蒙有着憤懣,有着不解,亦有着失望。

但當這種種情緒,在他看到呂蒙如今骨瘦如柴,如風中殘燭的樣子之後,也都消散了大半。

不同於張昭、不同於虞翻,呂蒙雖在他兄長執政江東時期入仕,但真正對其提拔與重用的乃是他。

而且他對呂蒙還有着教育之恩,所以呂蒙算是他的嫡系。

如今看到他往日中最信賴的一個嫡系,竟然落得如此下場之後,孫權心中隱隱作痛。

若呂蒙死了,叔朗等一衆宗親堪用否?

孫權心中並沒有底。

就在孫權坐於榻旁沉思的時候,沉睡中的呂蒙因爲病痛緩緩醒來。

當他睜開眼之後,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旁邊的孫權。

在看到孫權突然在他榻邊之後,呂蒙臉上先是顯露錯愕之色,而後他的臉上浮現了驚喜之色。

他想起身參拜孫權,但可惜隨着他身體的越來越差,他現在連一丁點的力氣都沒有了。

但他還是弄出了些許聲響,打亂了孫權的沉思。

孫權因聲響望向榻上,他見呂蒙已經醒來,威嚴的臉上流露出了些許喜色。

“子明。”

聽到孫權輕喚自己的表字,呂蒙臉上不禁浮現了愧疚之色。

他用着沙啞的音色對着孫權慚愧地說道,“至尊,蒙無能,無法爲你拿下公安,還反而折損至尊三員大將,蒙該死。”

呂蒙雖無法起身,但他的話語中的慚愧與悲哀之色,聽得孫權有些動容。

呂蒙如今病重,孫權也不想太過苛責其,孫權緩聲寬慰呂蒙道,“勝敗乃兵家常事。”

“糜賊狡詐,一時得事,子明無須太過介懷。”

“至於三將之隕,皆乃糜賊一人之罪,吾定當擒殺其爲公覆等人復仇,子明勿憂。”

孫權是個典型的愛憎明顯的性格。

當他喜歡一個人時,那他無論犯下什麼大錯,孫權都會有寬容之心。

特別是呂蒙現在隨時會死去的狀態,孫權不想讓呂蒙太過擔心戰敗一事,而讓其病情繼續惡化。

畢竟此時,他還需要呂蒙的存在,爲他震懾江東世家豪族。

孫權在寬撫完呂蒙,就要離去讓其好好休息。

豈料這時呂蒙主動對孫權言道,“至尊此來,是要親自主持退兵否?”

面對着呂蒙的此番詢問,孫權沉吟一會後答道,“不然。我軍暫時不能退軍。”

一聽孫權此語,呂蒙還以爲孫權又想繼續攻打公安,他忍不住拖着病體勸諫孫權道,“至尊!”

“我軍士氣已沮,公安城堅且士氣旺盛,已不是我軍可以攻下的了。”

“當務之急,至尊宜退兵回江東,休養生息,以圖來日,這時切不可意氣用事呀。”

面對呂蒙的勸諫,孫權雖有心解釋,但想到他與張昭兩人的議事乃是秘密。

再加上如今呂蒙病重,他不想讓他太過勞心,所以他並沒有再言語。

只是沉默的起身朝着帳外走去。

而看着孫權那一意孤行的背影,呂蒙不禁着急起來。

他望着孫權的背影,連續呼喚至尊,並且口中連續說着“公安不可得”這五個字。

孫權本就因爲公安之敗而心中鬱結。

如今呂蒙又一直在他背後說着“公安不可得”,這五個他這時最不想聽到的字。

於是乎,在某個臨界點上,孫權爆發了。

已經走到帳門口的他,立即轉身看向呂蒙。

他眼中已經有怒火在聚集,他看着往日中他信任無比的呂蒙大聲道:

“公安不可得?那合肥可得否?”

“當初是伱,力諫孤背劉攻荊。”

“當初是你,告訴孤荊州易得。”

“當初是你,告訴孤合肥就算拿下也無用。”

孫權每說一句話,他就上前走一步,朝着呂蒙逼近。而他每走一步,他心中的怒火就越盛。

“孤信你了。孤給了你公瑾與子敬都沒有過的信任。”

“孤將江東十萬大軍,百員精銳戰將交到你手裡,但是你是怎麼回報孤的?”

“要兵孤給你兵,要糧草孤不惜得罪衆江東世家,都要爲你籌集。”

“孤傾盡江東一國之力,供給你打這場仗,但是你是怎麼回報孤的!”

當說完這最後一句話時,孫權已經逼近到呂蒙身前。

這時來自孫權的憤怒、不甘、悲哀等種種情緒,都化作江東之主的氣勢壓向病重的呂蒙,壓得本就病重的呂蒙又劇烈咳嗽起來。

咳嗽之後,血絲已現。

孫權對呂蒙心中是有着怨言的。

之前他一直顧慮呂蒙病重,所以不曾發作。

但在呂蒙連番的刺激下,孫權心中的那些怨言再也壓制不住。

當最後來到呂蒙身前,看着在不斷劇烈咳嗽的呂蒙,孫權的心中這時卻已經再無半點憐惜。

情緒如夏季江南的天氣般善變,正是孫權最大的性格特徵。

孫權俯身在呂蒙眼前,他近乎一字一句得說道,“子明,自你我君臣起兵之日時,江東就已經沒有退路了。”

“千古罵名已經在史書上抹不去了。”

“孤不懼罵名,但唯恨罵名之下,荊州難得。”

“現今縱使孤想退,但那些江東世家肯讓孤退嗎?”

孫權冰冷的語氣在呂蒙的耳畔響起。

這一刻呂蒙終於明白了,原來孫權對他心中有着那麼大的怨念。

這讓一心忠心於孫權的呂蒙,只感覺心中苦澀至極。

見呂蒙已經不再言語,孫權最後對着呂蒙言道,“你且安心休養吧。”

“軍事有孤,自有籌劃。”

在說完這句話後,孫權又朝着帳外走去。

但就在這時,呂蒙氣若游絲的話,又再一次傳到了孫權的耳中。

“至尊,義封膽守有餘,可守。”

“而若是要領兵拒敵,破敵護國,當用陸伯言。”

聽到這句話的孫權,身軀只是頓了一下,而後頭也不回的掀開了大帳。

陸遜?自己的侄女婿?

其雖然有長者之風,有些戰功,但讓其繼任江東大都督,他還不配!

這江東的大軍,就讓他親自管一段時間吧。

一會還有一章。

可能有點晚,因爲明天坐飛機離家,今天多陪陪家人。

請各位大大見諒哈。

(本章完)

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63章 空城計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請假一日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番外:亡國之恨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請假一日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22章 出獄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463章 空城計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22章 出獄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請假一日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
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63章 空城計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七百七十二章 斥問呂岱 扭曲事實第251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請假一日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3章 誰敢殺我?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499章 借場東風 贈你精兵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番外:亡國之恨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請假一日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22章 出獄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463章 空城計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22章 出獄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請假一日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