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

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

曹仁是曹操的從弟,亦是最早跟隨曹操的臣子之一。

雖然曹操一直提倡唯纔是舉,但至少在於軍權這方面,曹操最信任的依然還是他的宗親們。

而在曹姓宗親中,戰功累累又與曹操最親近的曹仁,無疑是曹軍中最負權勢的將領。

曹仁現任徵南將軍,四徵四鎮將軍在曹魏的軍制格局中,在曹操的有意提拔之下,無論是地位,還是手中的兵權,已經超越了四方將軍。

因爲曹仁在軍中的地位,所以曹操暈倒之後,曹仁便臨機應命暫時成爲了十萬魏軍實際上的統帥。

在過去曹操不能正常理事的數日之中,也正是曹仁暗中在代替曹操發號施令,維持着十萬魏軍的一切運行。

曹仁跟隨曹操三十餘年,君臣情誼深厚,而又因爲是堂兄弟的關係,所以曹仁與曹操之間的關係,是常人無法理解的親密。

曹仁看着既是他君主,又是他兄長的曹操,如今躺在牀榻上,眼見的狀態一日差過一日,他心中的滋味難受至極。

但就在曹仁爲曹操擦抹完臉龐的時候,躺在軟塌上的曹操眼皮動了動,他從口中發出一聲輕哼後,而後就慢慢醒轉過來。

在曹操醒轉過來後,他看到的第一眼便是曹仁那通紅的眼眶。

曹操的甦醒,也令軟榻旁的曹仁立馬就要呼叫醫官。

但他的這個舉動卻被曹操所阻止。

“子孝,給孤倒點水。”

當曹操乾啞的聲音傳到曹仁耳中時,他臉上浮現了大喜的神色。

過去數日之中,曹操亦有甦醒過。

只是每次甦醒,都又很快昏迷過去。

而如現在一般,能夠清楚認出自己,並且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一句話的,還是數日來的第一次。

曹操的這個表現,令曹仁以爲曹操在慢慢好轉了。

他急忙興奮的起身倒水,卻因爲蹲伏在軟榻旁太久,導致腿腳有些發麻,差點摔倒。

但最後他還是及時穩住了身形,快速得取來了一杯水。

曹仁來到榻前,將曹操從榻上微微扶起,而後小心翼翼得伺候着曹操喝起水來。

喝完水的曹操,感覺喉嚨中的乾渴感好了很多。

而後恢復了些許精神的曹操,不禁開玩笑道,“當年與孤一起逐虎射豹,與孤一起陣斬敵將的仁弟,竟也會有腿腳不便的一日。”

“子孝,你老咯。”

面對着自家的親族,曹操一直有着別人難以得到的溫情。

而曹操所打趣的便是剛剛曹仁差點摔倒的事。

見曹操如往日一般,都有精神打趣他了,曹仁心中的歡喜之心更盛。

這一切無不在證明着,曹操的病體正在逐漸好轉。

曹操看着曹仁那兩鬢之間的白髮,他想到自己的年紀比曹仁還大,不禁唏噓道:“仁弟老了,孤也老了呦。”

曹操有些悲涼的語氣聽得曹仁心中一緊,他知道病中的人最忌心神不悅,因此他開口寬慰曹操道:

“大王乃是天命之人,怎能與臣相比。”

“大王如若不嫌棄臣,臣還想再追隨大王征戰天下十數年。”

聽到曹仁的寬慰,曹操的臉上流露出了笑容,他以手指點向曹仁的額頭,猶如少年時他教訓曹仁一般。

“你一向秉性忠直,怎的今日也學會用好話哄孤開心了。”

面對着曹操的教訓,曹仁臉上浮現不好意思的神色,一如少時。

很難想象,在外人眼中身爲天人之將,威望深重不苟言笑的曹仁,竟然還會有這一面。

隨後曹操問曹仁道,“仲康呢?”

見曹操問起許褚,曹仁便立即回答道:“吾命仲康值守在外帳,以免有宵小窺測王帳。”

曹操面對曹仁的這個安排,他點了點頭。

許褚武力非凡,又生性謹慎,曹仁的安排很恰當。

在問完許褚之後,曹操方纔問道:“孤那日昏厥之後,近來大軍一切妥當嗎?”

其實剛剛曹操從沉睡中醒來後,敏銳的他就發現他依然身處漢水大營的王帳中。

而在他昏厥之後,在如今大軍中能代替他指揮大軍的唯有曹仁。

現在曹仁卻能在他榻前侍奉,這種種一切足以表明,在他神智恍惚的這幾日來,十萬魏軍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危險。

正是因爲心中判斷出這點,所以他在醒來後看到曹仁眼睛通紅之後,不是第一反應詢問大軍近況,而是先以玩笑的方式來安撫曹仁的情緒。

畢竟曹操知道他的身體,短時間是無法理事的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還需要曹仁爲其執掌大軍。

而只要安撫了曹仁的情緒,那麼這十萬大軍自然也會安定下來。

現在他問曹仁近來對大軍的安排,也只是想趁着現在精神頭還在,想着爲曹仁查缺補漏而已。

在曹操發出詢問之後,曹仁便跪倒在榻前,將他這幾日所作的安排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那夜大王暈厥,臣便命虎豹騎封鎖高臺不準任何人離開,並且在漢水沿岸加強了防禦。”

“後來諫議大夫向吾建議,只要多加註意身處高臺之上的臣子即可,因爲他們纔是完全目睹全程的人。”

“至於高臺之下,臺階之上的臣子,他們身處臺下又因爲在黑夜中,所以不會知曉大王暈厥真相。”

“他們盡皆位分不高,乃是軍中中低層臣子。”

“若將他們全部禁錮,不得離開,一則第二日軍中士卒若不見這些臣子,難免會心中恐慌。”

“二則若少了他們,吾亦不能順利指揮全軍。”

“後來諫議大夫又建議臣,大王昏厥一事或可隱瞞,然跌倒一事卻不易隱瞞。”

“既然如此,吾不如先主動釋放出大王酒醉跌倒的流言,如此既可解釋當夜之事,又可防止更令人恐慌的流言傳出。”

“因此兩舉,數日來我軍並未出現什麼大的危機。”

當曹仁說完後,半躺在榻上的曹操臉上浮現感慨之色,他讚歎道:“堵不如疏,虛虛實實,樑道真乃當世奇才也。”

曹仁口中的諫議大夫,曹操口中的樑道,乃是賈逵。

賈逵本名賈衢,字樑道,河東襄陵人。

賈逵初爲幷州郡吏,遷澠池縣令,後拜弘農太守,現任諫議大夫。

在他入仕曹操以來,在軍政兩方面皆表現出了傑出的才幹。

在聽完曹仁的所有彙報之後,曹操終於放下了他心中的最後一絲擔憂。

他雖病倒,但大局有曹仁,謀劃有賈逵等一干文武雋才,足可無憂。

這些英傑纔是他魏國能否屹立不倒的關鍵。

在知道大軍已經漸趨穩定之後,曹操問出了他第二個最關心的問題。

“劉備是不是已經到了。”

見曹操問起此事,曹仁沉重的點了點頭。

對岸漢軍大營中漢中王王旗已經高掛,此事方纔已經有人來稟報給曹仁了。

隨着曹仁的點頭,曹操心中五味雜陳。

在劉備還沒到來之前,他一直想着等劉備這個生死大敵到來後,他該如何應對。

可是等劉備到來之日,他卻已經病倒了。

想到自己如今的病體,想到此生再難一統,完成年輕時的夙願,曹操不禁劇烈的咳嗽起來。

曹操的咳嗽令曹仁頓時大驚,他就要連忙去呼喊醫官,但曹操卻再次止住了他。

曹操將掩在口鼻處的手掌拿下,只見在他的掌心之中已經有着些許腥紅。

這一幕令曹仁愈加着急。

曹仁驚急的神色落在曹操眼中,他只是笑了笑,而後淡定的將手中的血液擦在一旁的錦帕上。

他縱有雄心壯志,他縱有驚天韜略,但歲月不饒人,英雄已經遲暮,爲之奈何?

他揮手讓曹仁上前,來到他的榻上坐下,他有話要對曹仁說。

在曹仁來到榻上後,曹操用無奈,傷感的語氣對曹仁言道:

“子孝,爲兄恐怕難以痊癒了。”

這時曹操不再以王自稱,而是將自己當成了曹仁的兄長。

曹操的這句話剛一說出口,曹仁眼神中已經充滿了驚懼,他拼命地搖頭道:

“不會的,不會的。”

“兄長我們回鄴城吧。”

“回到鄴城,弟弟爲你找尋天下最好的名醫。”

“等兄長養好身體,兄長再親自南征。”

“到時候,弟弟定爲兄長牽馬執蹬,爲兄長先鋒。”

“兄長一生中經歷了那麼多難關,此次定然也能安然無恙的。”

他的語氣中已經帶着些許哭聲。

曹仁的話,落到曹操耳中,他蒼白的嘴角不禁流露出些許笑意。

也許他不像劉備那般有着義貫金石的異性兄弟,但他亦有個對他真情實意的宗親弟弟。

一生殺人無數的他豈是畏死之輩?

只是在死之前,他要將一些事做好。

曹操看着曹仁,對其說道:“吾的身體自己清楚。”

“人固有一死,死不可怕。”

“只是爲兄有兩憂。”

“一憂是擔心無法將這十萬大軍安然帶回中原。”

“當初吾帶伱們千里跋涉南征,那如今自然也要將你們安然帶回中原。”

“現在的劉備,已經不可小覷。”

“一年之中,他連續取得漢中、公安兩場大勝,威望已著,士心已服。”

“且彼現在麾下智謀之士無數,樑道虛實之計策或可瞞他一時,但長久之下,難免有被識破的風險。”

“如今我軍是該退軍,但在退軍之前,爲了魏國將來吾還得做一件事。”

“趁我近幾日身體還有餘力,你命樑道爲吾修書一封給劉備,就說吾要在這漢水之上,與他一見。”

“只有吾出現在兩軍面前,我軍軍心才能穩固,而劉備疑心亦才能消除。”

在聽完曹操這麼說後,曹仁用擔心的目光看向曹操,他關切地問道:“可是兄長的身體?”

面對曹仁的關心,曹操言道,“不礙事。”

“吾身體雖不如以往康健,但只是簡單會面,還是並無問題的。”

見曹操如此說,曹仁立馬點頭領命。

而後曹操伸出手掌拍着曹仁的肩膀,他的語氣已經不復剛纔的淡然,變得沉重起來。

“子孝,萬一吾無法回到鄴城,你要記住吾今日所說的話。”

“當今之世,三家分疆,已與春秋戰國無異。”

“三家之中,我曹家最強,而經公安一戰後,江東孫氏已然最弱。”

“雖經漢中失利,然論地域之富,論兵力之衆,論人才之量,我曹家依然冠絕天下。”

“只是因爲連年征戰,中原元氣未復,故我曹家的國力不能全力發揮。”

“而劉備雖然佔據荊益兩郡,荊益兩州地域雖廣,但大多爲不毛之地。”

“地域雖廣劉備而不能盡其力,是以,將來子桓繼位之後,你務要提醒他,不要輕易起刀兵。”

“要先專心發展內政,休養生息,儲蓄國力。”

“子桓將來只要派遣良將,安心守住關隴、南陽、淮南三處要地,令劉備與孫權不要奪去這三處之地任何一處,那麼天下大勢依然在曹家。”

“天下富庶之地、人口稠密之地盡在北方。

只要子桓能安心發展十年國力,十年之後,南方若起兵十萬,北方或可起兵三十萬。

以北方之國力,足以正面擊潰任何敵人。”

“而在三處要地之中,務必要守住關隴所在。”

“關隴之地,多良馬,亦易出騎卒。”

“劉備與孫權戰力所缺者,便是騎軍。”

“若無騎軍,北方多平原,南方之兵在北方就無法馳騁。”

“不足爲患。”

“切記,切記!”

曹操說完後,又重重的拍了幾下曹仁的肩膀,而後最後鄭重囑咐道:“一定要守護好,吾打下的基業!”

曹操猶如遺言般的囑託,令曹仁眼中的淚珠開始不受控制的掉落下來。

他來到榻下,對着榻上的曹操不停叩首,口中鄭重承諾道:“臣謹記,臣謹記!”

見曹仁已經完全放心的記下了他的話,曹操的臉上方纔有放鬆之感。

來日之事誰也不能預料,他今日只是爲魏國的將來未雨綢繆而已。

他於榻上揮揮手對着曹仁說道:“去吧,去吧。”

曹仁領命,就要起身離去。

可就是這時曹操突然言道,“令樑道在信中言明,吾亦要見糜暘。”

聽到這句話的曹仁身形一頓,但他很快領命而去。

雖然他不知道曹操爲何想見最近那個聲名鵲起的糜暘,但只要是曹操的命令,他都會忠實的執行。

在曹仁離去後,曹操坐在榻上回憶着往昔,他嘴裡喃喃自語着: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當年他起兵時,爲的便是天下重歸一統,當初許多人以此詩句來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許多年過去了,當年嘲笑他的人,已經盡皆化作黃土。

隨着口中的不停呢喃,曹操的眼神已經漸漸堅定。

既然這一代無法一統,那就將志向傳給下一代,就看最後三家,誰會勝出吧。

第三章。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6章 此路不通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9章 糜暘到了第52章 魂斷鬱陵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0章 三駁潘濬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
第6章 此路不通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9章 糜暘到了第52章 魂斷鬱陵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10章 三駁潘濬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