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

?

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

張軒沒有說話,看向身邊的楊山。

楊山冷着臉說道:“不見賀人龍的旗幟,是決計不能走的,這是掌盤子的命令。”

羅岱說道:“我敢打包票,賀人龍已經派人在北邊截人了。他纔沒有那麼傻。只知道死追。”

楊山說道:“正好。”

張軒知道楊山外冷內熱,是一個好人,對他常常有所照顧,當初如果不是楊山的一念之仁,張軒一穿越過來,就一命嗚呼了。但是更知道,他是羅汝才的親信,只要是羅汝才的命令,他拼死也要完成。

他作爲誘餌在這裡,所以賀人龍不咬餌,是絕對不會提線的。

羅岱拿楊山沒有辦法,剩下的人都是楊山帶來的中軍,不要說羅岱了,就是張軒也指揮不動。只能恨恨的再次翻身上馬,再馬上檢查所有的武器,長弓,馬刀,還有兩柄火銃。

好在,賀人龍並沒有讓羅岱久等。

“來了。”卻見南方地平線之上,煙塵滾滾,似乎有萬馬奔騰之色。一面大旗,高高的揚起來,上面正寫着一個“賀”字,正是賀人龍來了。

“這時候可以走了吧。”羅岱手已經按在馬刀之上了,厲聲說道。似乎楊山一個不答應,就要火併當場。

“可以了。”楊山說道。

楊山的任務有兩個,一個是讓賀人龍咬餌,這個任務已經完成了,第二個就是帶張軒安全的回去。現在就要完成第二個任務了。楊山轉過頭對張軒說道:“你就跟緊了我,記住一定要跟緊了。”

張軒臉色有些蒼白,他努力要自己平靜下來。但是身體似乎不受自己的控制一樣瑟瑟發抖,他翻身上馬,學着羅岱的樣子,檢查一下自己的武器,也只有馬刀一柄,在馬上開弓這種高難度的動作,張軒是做不來的。

他知道,這是最危險的時候,能不能逃脫,就要看之後的一個時辰。

在遠離孟家莊的老營之中。

此刻老營正在虛張聲勢,遠遠的看上去甲冑分明,與闖營聯營,方圓十幾裡,看上有十萬大軍,但是整個營地之中真正的精銳很少,只有三千多人,這些人留下來,就是爲了在戰事失利的時候,拋棄整個大營的老弱,帶着李自成與羅汝才高層的家小逃命。

羅玉嬌此刻也是一身盔甲,手中握着腰刀,行走之間,身上的甲片彼此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音出來。

“姑娘,你休息一下吧,你昨夜一夜沒睡,營中的事務,暫時沒什麼要緊的,有什麼事情,我再叫你不遲。”田大娘說道。

“好。”羅玉嬌心神不寧,也不知道自己說些什麼,回到帳篷之後。坐立不安。

羅玉嬌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翻出來一尊觀世音菩薩像,擺在桌子之上,羅玉嬌跪在下面,說道:“信女羅玉嬌求菩薩保佑張郎平安,信女自知罪孽深重,不救菩薩保佑。那怕是永世沉淪,淪爲畜生道,也心甘情願。但我張郎。心地善良,走到這一步,乃是世道所迫。只求菩薩保佑,不求他得勝而來,只求他平平安安的,那麼他事有不成,投降官軍也行,只求他活下來,讓他活下來。”

羅玉嬌閉上了眼睛,眼睫毛輕輕的顫抖,再也裹不住眼淚。眼淚一顆顆從臉上落下來。

活着,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是這個時代普通人最大的奢望了。

“架。”張軒努力的揮鞭,恨不得將胯下的白馬給抽死。

一行人急速向北狂奔,就要衝出孟家莊周圍的樹林。

洪河在孟家莊這個地方繞了一個灣,孟家莊就在這個河灣之處,孟家莊的良田大多是靠着洪河,但是洪河也不是太美好的存在,畢竟淮河流域的水患,到了新中國時期纔算是徹底根除。

也不知道是爲防水患,還是爲砍柴方便,甚至是這些樹自己野生的。

反正在孟家莊附近有大片大片的林子,如今在秋季,雖然已經有落葉了,但是還有不少樹木還是鬱鬱蔥蔥的。而張軒也明白,大軍就隱藏在林子之中,但是到底在什麼地方,張軒卻是不知道。上面也沒有告訴他的意思。

楊山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雖然將奔馳之中依舊將周圍的大部分情況都收在眼中。

“羅岱,後面追得太緊了。你去擋一下。”楊山說道。

羅岱心中暗罵:“爲什麼是我?”但也知道現在不是起內訌的時候,悶哼一聲,說道:“知道了。”他一拉繮繩,說道:“兄弟們,跟我教訓一下這些秦狗子。”只是羅岱忘記了,他也是秦人,是秦狗子的一員。

張軒立即感到身邊少了一些人,後面的喊殺聲響起,但是漸漸遠了。

不等張軒鬆了一口氣。就見前面煙塵四起。

張軒打仗多了,觀察敵情這一項技能也算是點亮,一看煙塵就知道是騎兵,而且是正對着自己衝過來,但是至於有多少人,抱歉,張軒讀煙塵的技能,還差了火候,根本讀不出具體數量。

“跟進我。”楊山一聲怒吼,馬兒不慢反快。此刻也衝出林子,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張軒立即感到了身邊的隊形變化。從趕路的隊形,立即轉化爲衝陣的隊形,似乎是一個鋒矢陣。

以楊山爲鋒矢。兩邊騎士都落後楊山大概半個馬身,而張軒就在楊山身後四五個馬身的地方,正是全軍隊形最厚實的地方。

而前面正是賀人龍的大隊騎兵。

騎兵對衝,幾乎都在瞬息之間,張軒根本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雙方就已經撞在一起。

說撞在一起,也不是多合適的。

騎兵的隊形都是比較鬆散的,應該是說彼此擦肩而過,就在彼此擦肩而過的時候,雙方都有一個攻擊的窗口,一瞬間,人喊馬嘶之聲,刀兵相交之聲,重物墜地之聲,呼嘯的風聲,無數聲音充斥着張軒的耳朵之中。

張軒恨不得將自己埋在馬身之中,看不見這一切,聽不見這一切。但是硬生生的止住了自己的衝動。

在戰場上,越怕死的人,死的越快,如果他真的那麼做了,就是將性命交於人手。

“啊。”張軒大喝一聲,他並不知道他爲什麼大喝,不過,隨着這一聲大喊,似乎將心中的緊張慌亂全部喊了出起,他抽刀在手,看着對面一個人影衝來,一刀斬過去,刀還沒有砍在來人身上,但這個人已經翻身落馬。

越來是他早已被張軒前面的人給殺死,不過,一時間沒有落馬,順勢跑了幾步才落馬。

張軒心中鬆了一口氣,心中暗道:“幸好有楊山在前。”他高興的太早了。

一道黑影從張軒眼睛之中一閃而過,卻是在張軒前面有一個人落馬了,是自己人,只是剛剛速度太快,張軒都沒有看清楚,到底是誰?

他來沒有回過神來,就見一道亮光兜頭而來,是刀光。張軒下意識橫刀一架。他只覺手腕劇痛,好像被誰反手掰手指一樣。痛楚之感深入骨頭,手中的馬刀再也握不住了,頓時飛了出去。

張軒根本沒有聽到馬刀落地之聲。他已經被坐下的白馬帶遠了。

張軒這纔想起,他忘記了將馬刀用布條綁在手上。

“怎麼樣?”曹宗瑜問道。

此刻馬速減慢了不少,原來第一波衝擊已經過去,本來五百上下的馬隊,似乎減少了三分之一,大概有一百多人落馬。

“無事。”張軒一邊說,微微一擡手,就覺得右手手腕斷裂般的疼痛。他只能用左手拔出備用的長刀,說道:“還堅持得住。”

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三十二章 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十九章 敵襲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章 攻城三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七章 野菜
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三十二章 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十九章 敵襲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章 攻城三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七章 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