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

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

李過並沒有少在營地上下功夫,甚至在李過的計劃之中,馬鑾也應該是憑藉營寨抵擋夏軍纔是。

但是再好的營地也需要人把守纔是。

馬鑾所部幾乎全部丟在外面,大軍營地之中,還剩下數千士卒,大多是老弱病殘,再加上一些民夫而已,這些人在數量之上,還要在衝過來的南陽營之上,但是質量上就差太多了。

更不要說,這個駐紮十萬多人大營很大。

很大就意味着需要駐守的地方很多,而只有數千人根本連所有營寨都看不完。

不過一個回合,曹宗瑜就攻到營寨之中。

曹宗瑜二話不說,就下令放火。

火瞬間蔓延開來,熊熊的火焰冒出大片大片的黑煙,有一種遮天蔽日的感覺,即便是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見,比狼煙的動靜要大得多了。曹宗瑜的鐵盔之下,嘴角微微一動。

他知道他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足夠了。

大戰之時,後院起火,會給軍心帶來多大壓力,曹宗瑜用腳趾頭想就知道,而且曹宗瑜更知道是,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機會,張軒如果放過了,那就不是張軒。

曹宗瑜說道:“傳令下去,讓大家分配休息,等一會兒,還有的打。”

“是。”

曹宗瑜所準備的,不是參與到南邊戰場之上,而是準備好截殺敗兵。

縱然是幾萬頭豬一陣亂跑,想要抓住還要費上一陣子功夫,不要說是數萬士卒了。曹宗瑜預計到打掃戰場恐怕要費一番功夫了。

夏軍與忠貞營的戰場之上,交戰正酣。

但是張軒的臉色卻不大好看。

因爲時間比他預料的要遲了一會兒,此刻夏軍步陣,就好像是一張拉滿弦的弓,就等着一聲令下,射箭了,但是命令遲遲不來,這弓弦就必須保持拉滿狀態。

這樣的狀態會傷到弓的。

但是周輔臣那邊遲遲不能準備好。讓張軒有些心焦了。

並不是張軒沒有耐心,而是下面的士卒未必有太好的耐心。

“過於複雜的計劃,還是不要的好。”張軒在心中暗暗記上一筆,很多計劃看似美好,但都不足用,比如明朝的五路攻遼,宋朝的五路伐夏,看上都是一個分進合擊的計劃。

但是實際上都做不到位。

而張軒現在這個計劃,也算得上一個雙方協調的計劃。

而今僅僅是兩方協調,就弄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三方,四方,五方的協調,該麻煩到什麼程度。

“大將軍您看。”鄭廉大吃一驚,給張軒指到。張軒仰頭一看,卻看遠遠一道黑煙沖天而起,就好像是一條張牙舞爪的黑龍一般。張軒頓時大笑道:“好,好,好。傳令下去,不用等周輔臣了,現在下令反擊。”

這樣的情況出現在戰場之上,想讓人看不到,都不行。

一旦有人看見了,他們就會想發生了什麼事情,即便是最沒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他們後面出事,而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時候最能動搖士氣了。

恐怕李過等人想要控制局面,也不好辦。必然會有一陣波動。

這樣的機會送到張軒的眼前,張軒豈能不抓住,他埋伏在湖上的暗手,因爲水下的問題,被廢了,卻不想曹宗瑜的助攻這時候打過來。

張軒一聲令下,隨即一聲尖銳的哨聲響起,這哨聲,就好像是尖銳的利箭一般,似乎能刺穿人的耳膜。這一聲哨聲之後,隨即有無數聲哨聲應和。

哨子在軍隊之中的應用,還是張軒力主的,主要是用來指揮火器的,因爲哨子尖銳的聲音,能夠壓住火器的爆炸聲,而這一次反攻,就是火炮爲先。

本來是第一輪是紅夷大炮發聲,但是周輔臣的問題,讓紅夷大炮缺席第一輪,直接是第二輪,佛郎機炮,虎蹲炮,一起發生。

夏軍的士卒猛地撤退兩步,露出好多缺口出來,這些缺口中,明顯能看到一個個遠遠的炮口,而在炮口之後,一根燒紅的鐵籤,已經高高的舉起來了。

“不。”黨守素目眥欲裂,大聲喊道。

黨守素就是最前面的指揮官。

此刻他哪裡不知道張軒的意思,心中暗道:“好狠的心腸。”

他說張軒心狠,並不是他對忠貞營下手狠毒,而是他對汝寧軍。

隱藏着這麼多火炮不用,讓下面的士卒用人命跟忠貞營耗。說實話,面對忠貞營士卒,汝寧軍士卒雖然不落下風,但也並不是多佔優勢的,雙方几乎是兩敗具傷。

如果這些火器提前用的話,或許就沒有那麼多人死亡了。

張軒隱忍到現在,請君入甕,就是爲了畢其功於一役,但是對士卒們來說,就未必友好了。

一瞬間,在忠貞營面前掀起了一場鋼鐵風暴,無數散彈噴射而出,覆蓋了忠貞營最前面十幾步的距離。

不要小看這十幾步的距離,這裡可以說是人數最密集的地方,幾乎是人挨人人擠人。被散彈打上去,所有人都一面模糊,血肉橫飛。屍體一重疊着一重,很多人都看不清楚本來面目如何,只能看見皮膚上一連密奏的痕跡。

都是鐵沙石塊打上去的痕跡。

這一輪打擊,最少有數百人倒地身亡,受傷沒有死的,也與這個數量相差不大。

說時候,兩軍交戰的時候,死傷也不少。但是從來沒有這樣密集的一瞬間倒地,所有都驚呆了,特別是忠貞營很多士卒,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明明前面還有好像人的,似乎一瞬間,他們都倒地身亡了。

還死的如此悽慘。

而且這不是結束,雖然一輪齊射之後,各處炮火都以自己的炮速轟擊着,但是速度最快的,還是佛郎機炮,用事先裝好的子銃,一口氣開了十炮上下,速度才慢了下來。

即便速度慢下來,也足夠收割人命了。

不過幾個呼吸之間,忠貞營士卒死亡人數超過千餘。

張軒的計劃,再加上火炮超高速的殺人,不僅僅將忠貞營給嚇住了,連張軒自己都被嚇住了。

張軒並不是沒有聽說過現代武器的殺人速度,比如一天之內,戰死數萬人。但是總就沒有見過的,但在他的計劃之下,居然一口氣死傷數千人,這可不是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就在張軒眼前發生的事情。

一瞬間張軒的大腦之中冒出一個典故“三代爲將,道家所忌。”

古代人都說,爲將軍不得善終,而三代爲將,不祥。這些概念不過是夾雜在一些奇奇怪怪的書裡面,張軒是從來不信的,但是在這一瞬間他忽然相信了。死在自己手中這麼多人,還能稱作“祥”那纔是問題所在。

這樣的場景,連張軒這個始作俑者,都震撼非常。更不要忠貞營士卒了。

似乎一瞬間忠貞營的士氣崩潰了。

這就是李過所採用的精銳前置的反作用了。

忠貞營一營的精華,都在最前面,當做爲鋒利的刀刃,卻不想一陣炮火之下,幾乎全部死了。後面的士卒,頓時覺得沒有主心骨了。士氣如何還能維持的住。

縱然黨守素百般努力,也不能保持陣型了。

“殺。”這個時候,被壓制了好一陣子的汝寧軍帶頭反擊了,一瞬間就將忠貞營給打崩了。本來丟失的地方,也被重新奪了回來。大隊人馬向李過的帥旗衝了過去。

這一刻,大多數人都有斬將奪旗的衝動。李過的大旗,就是軍功,就是銀子,就是爵位。

由不得他們不動心。

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五章 猛鎮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九章 敵襲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章 風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九十章 拼死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章 大軍開拔
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五章 猛鎮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九章 敵襲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章 風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九十章 拼死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章 大軍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