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

第七十八章湘西之戰二

“鳴金收兵吧。”高一功臉色發黑,說道:“將所有將領都給我叫過來,還有攻寨的苗進叫過來。”

“是。”左右明顯的感受到了高一功壓抑的憤怒,也不敢多說什麼。立即下去執行。

不過一會功夫,大大小小几十個將領都叫過來了。

高一功目光炯炯的看着所有人,一一看了過去,所有人都不敢與高一功對視,一來也覺得今日打的太差勁一些了。二來就是高一功的積威所致。

高一功因李過戰敗之後,心思動搖,對軍中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太上心了。更多思考他自己的前程。但是他畢竟是一員宿將,他麾下的很多人都是崇禎十四年前都跟隨高一功的,也被高一功從延安一路繞了一個大圈子殺到湖廣之地。

不是鐵桿,也成爲鐵桿了。對高一功的畏懼,就好像是張軒麾下將士對張軒的畏懼一樣。

高一功緩緩的踱步,說道:“諸位兄弟,最近我高某人,可有得罪諸位兄弟的地方,是高一功剋扣軍餉了?是我高一功處事不公,還是我高一功欺凌諸位兄弟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不敢說話。

“有還是沒有?”高一功厲聲說道:“你們倒是說話嗎?”

“沒有。”一行人紛紛說道。

高一功說道:“既然如此,你們給我打得什麼仗,苗進,你自己說?”

苗進臉色蒼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末將行事不利, 請侯爺責罰。”

“既然如此。”高一功嘴脣輕輕一抿,說道:“拉出去,斬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大吃一驚。

能擔任一軍先鋒的將領,不敢說都是主將的親信,但也必然是非常有能力的,否則也坐不穩這個位置。

苗進,也算是義軍中的老人了,資歷很深,一步步走到今天。卻因爲一次進攻失利,就要斬首,所有人都有些不能接受。

苗進也大聲抗辯,說道:“侯爺,你要殺我,我苗進說不出半個‘不’字。但是單單是這個罪名,我不服。”

“好。”高一功說道:“你是義軍老人,你不負,我給你一個開口的機會,今日這戰打的,就是拎個娘們,也比你打的好。丟人丟到外面了,你還有什麼話說?”

苗進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他本就不是一個口齒伶俐的人,一下子將真心話說出來了,說道:“侯爺,我這半輩子都是在於官軍打仗,這莫名其妙就成爲官軍的一員,如果還要與義軍老兄弟做戰。我實在是,我實在是-----”

苗進所說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一時間幾乎所有將領都心有慼慼。氣氛有了一些變化。

高一功眼睛餘光掃過,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或許上面的並不在乎這些隔閡,最下層的士卒,不過是混口飯吃而已,還沒有想這個心思,唯獨是忠貞營的中堅力量,這些軍官們,哪裡不是廝殺過好幾年,即便談不上與官軍血海深仇,但絕對不友好。

單單以苗進舉例,在闖王最艱苦的時候,也就是崇禎十三年的冬天,闖王僅僅剩數百人而已,躲在山中,苗進就是這數百人的一員。

這樣的人並非苗進一個,很多人雖然是後來加入闖營的,但是並妨礙在崇禎年間大災荒之中,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其中又有多少是爲官軍所殺。

這是一筆爛賬,算不清楚是某一個人,但是掛在大明的頭上,決計是沒有錯的。

如果明軍勢大,不得已投降的話,其實他們也沒有這麼多意見,亂世之中,能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畢竟活人要比死人重要的。

但是而今明朝是一個什麼情況,岌岌可危,要他們這些人爲大明續命,他們心中沒有怨言纔怪。

如果他們面對是清軍,清軍與闖營的血海深仇,只在與明軍之上,絕不在之下。再加上清軍所做所爲,簡直是毫無人性可言。故而他們才能堅持下去。

在歷史上,就是他們這些人,一直堅持與清廷做對。堅持到高一功父子,李過父子紛紛戰死,堅持到明朝滅亡,萬曆被殺。堅持到了康熙三年。

不過,他們面對當初的義軍老兄弟,夏軍的時候,根本沒有這種堅持到底的信念了。

高一功目光一掃,暗道:“人心散了。”

此時此刻,沒有一個人提闖王。果然是死人哪裡有活人重要,闖王不管當初多麼英明神武,對他們有多少恩德,至少少數人念闖王的恩情,對大多數來說,雖然對闖王有感激之情,清明中秋,多上幾柱香是可以的,但是要讓他們以命相報,卻是不能。

這或許有些忘恩負義,但卻是人之常情。

高一功說道:“你們知道的,我豈能不知道嗎?當初投奔朝廷的時候,或許還存着爲闖王報仇的心思,只是可惜天意如此,非我等能夠挽回的,看隆武也算是中興之主,卻是大明國祚將盡。只是投靠曹營,也要選好時機。”

“你們也知道,張軒一戰滅了毫侯,毫侯僅僅殘留數千士卒東走,此刻還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曹營對我們分外看不去,覺得我們不過如此,闖營真正的精銳都被東虜打沒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殘兵敗將而已。”高一功說道。

“什麼?”下面的人一聽,一時間個個大怒,說道:“曹營是個什麼東西,不過是躲在後面撿了便宜,如果不是我闖營數次與東虜大戰,消耗了東虜的兵力,東虜怎麼會在襄陽城下止步?”

“對,不就是曹操有一個好女婿嗎?張軒比李軍師強上一點。”

一時間說什麼都有。

如今數年過去了,當初張軒在襄陽爲羅汝才建策的內容,與李自成所採納的計策內容早就傳開了,甚至多了幾分戲說的演繹。

其實在張軒現在看來,很多戰略計劃本無對錯,只有執行的難度而已。比如現在夏軍也開始爲兵源,戰馬,等問題所困擾,如果當初能橫掃北方,決計沒有這種問題。李自成之所以敗,固然有戰略問題,但是更大問題是李自成本身的問題,如同集結重兵數十萬,一片石之戰,並非沒有機會打贏的。

但是下層士卒卻很少能客觀的分析問題。

在他們的演繹之中,張軒早已坐上獨輪車,搖上了鵝毛扇。連羅玉嬌也變得美若天仙。絕色佳人一般。

讓張軒一見鍾情,最終爲了美人。爲老丈人打下江山。

甚至這種民間傳說一般的東西,在文宗朝,也了表示張氏得江山之正。以民間傳說爲藍本,召集很多文人墨客,編成數百萬的宏偉鉅作《江山美人志》。

當然這是後話。

高一功說道:“好了。形式比人強。曹營壓過我闖營,已經是定居了,但是這絕對不是我闖營士卒不能打。我之所以不投降曹營,並非爲了官府效力到底,而是要打出一個場勝仗。要讓張軒不看小窺我等,然後再投降,否則我們歸降之後,也不過遣散爲農而已,諸位兄弟跟着我南征北戰,難道僅僅是爲了這個嗎?”

這一句話,的確說到這些人的心坎裡面。

下面的士卒或許沒有別的想法,但是這種中層將領,絕對不可能沒有一點想法,讓他們放棄所有權利,老老實實 當農民,他們才做不到的。

正如見過人血的狗,很少能繼續當狗,嘗過權利的滋味,又有幾個人能安於平淡?

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章 平城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章 風起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九章 攻城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章 搶飯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
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章 平城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章 風起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九章 攻城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章 搶飯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