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

“不行嗎?”曹宗瑜說道。

白水寨是曹宗瑜負責的。

張軒從許都負責的新集寨到曹宗瑜負責的白水寨,分別有大大小小十幾個營寨。

白水寨是其中比較大的。

除卻一些保持後勤線的營寨之外,大部分夏軍就駐紮在白水寨之後,十幾裡之內。

可以將白水寨看做,夏軍聯營的第一座。

而這樣重要的地方,張軒自然會派一個自己的信任的人駐守,自然是曹宗瑜了。

此刻曹宗瑜就在寨牆之上,看着試射的火炮。

王大炮言語之中帶着一分苦澀,說道:“這已經是極限了。”

王大炮本以爲南京那邊以艦炮復刻出來的紅夷大炮,在射程之上,與清軍的紅夷大炮差不多。

但是今天一試,卻發現情況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的。

因爲是王大炮手中的火炮差了一籌。

即便有地勢優勢,也勉強覆蓋住對面炮兵陣地。將精準射擊,根本不行。

王大炮似乎爲了加固曹宗瑜的信心,說道:“不過請曹大人放心,東虜的火炮射程也不是多遠,他們不敢再後撤了,否則想轟開大寨,根本不知道多少時間了。一會兒東虜就要開炮了。還請曹大人暫避一時。”

似乎在驗證王大炮的話一樣,王大炮話音一落,就聽見對面炮火轟鳴。

好幾十枚炮彈一下子打了過來。

好一陣狂風暴雨。

打在寨牆之上,打在白水寨中,甚至有的打在白水河的橋樑之上,將橋板砸出一個大窟窿,又砸進水中,激起一道沖天的水浪。

王大炮二話不說,讓曹宗瑜暫避。

曹宗瑜也知道,在火炮大力之前,他在此也沒有什麼用處,只是叮囑幾句,就匆匆的下了寨牆。

在營地之上,有很多低矮的營房。看上去幾乎是半埋在地下的,上面有一層硬木,硬木上還有一層土。

曹宗瑜就進入這種營寨之中。

這是曹宗瑜的中軍大帳,此刻這裡點着不少火把,油燈。

“轟。”的一聲,曹宗瑜感覺到地面微微一動,知道有一枚炮彈砸在附近。

不過曹宗瑜絲毫沒有在意。問道:“各部都安排好了嗎?”

曹五說道:“都已經安排好了。”

這種半埋式的營房,是張軒的設計。就是類似防炮洞。即便是紅夷大炮直接砸上去,也未必能將房頂砸斷。

除卻在寨牆之上警戒,值守的士卒,大部分士卒都在這樣的營房之中。

“糧食,火藥足夠嗎?”曹宗瑜說道。

曹五說道:“我已經清點過了。在昨日國公緊急補給了一批。足夠我們用上一個月了。”

大營比鄰白水河,白水河就是他們水源地,故而曹宗瑜不怕水源斷絕。

他將身後的披風取下來,靠在椅子上,用披風蓋在身上,說道:“有情況叫我。”

說過之後,在一聲一聲的炮聲之中,居然沉沉的睡着了。

而此刻王大炮已經光着膀子,大汗淋漓的說道:“大炮轟他娘----”

現在的王大炮與當年的王大炮判如兩人。

當年的王大炮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個未老先衰的小老頭,說話走路,謹小慎微,唯恐走錯一步路,說錯一句話。

但是而今的王大炮,渾身肌肉成塊狀,一脫上衣,一股荷爾蒙的味道撲面而來。

這也是因爲王大炮今非昔比了。

當年他不過是流民中的鐵匠。而今他是一營之主,在大夏之中,也算是中層,甚至頭上還掛了一個武功子的頭銜。

大夏子男的爵位,並不是太值錢,但凡領兵千餘之上的軍官,都能掛上一個。

但是對當年連飯都吃不飽的王大炮來說嗎,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他自然十二分的爲張軒做事,吃飽穿暖之下,幾乎如同返老還童一樣。顯示出他才四十出頭的本質。

此刻雙方火炮轟鳴,彼此對轟。

王大炮打急了,揮手將炮手推到一邊,他親自上陣。

之前彼此對射,還有齊射,但是打着打着就亂了。就彼此各自爲戰,只要填裝好了,就立即發射。

王大炮也沒有指揮的必要了。

清膛,填裝炮彈,王大炮豎起一根大拇指,眯着一個眼睛,細細的瞄準好一陣子。

調整了火炮的角度之後,拿起一根燒紅的鐵籤,重重的插進了火門之中。

“轟。”的一聲巨響,硝煙瀰漫,火炮猛地一震,數千斤的火炮在後坐力的作用之下,猛地向後面一挫。

一時間所有人都看不見眼前的一切,只能聽見重重的咳嗽之聲。

忽然對面的炮聲爲止一滯。

王大炮立即感覺不對,拿起千里鏡看過去。

頓時發現一門紅夷大炮,似乎被炮彈打種了,整個炮身都有幾分扭曲了。更是翻滾到一邊。

王大炮還能看見在這一門紅夷大炮的周圍有不少紅色的東西。

自然是血跡。

“好。”王大炮大笑道。

在火炮瞄準技術之上,王大炮是所有炮兵之中最好的,甚至可以說炮兵營之中所有炮手都是王大炮的徒弟。

此刻他們都有仰慕的眼光看着王大炮。

不過,王大炮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這一炮五分功底,五分運氣,根本是不看複製的。

“看什麼看?”王大炮怒喝道:“讓你們停了嗎?繼續轟。”

似乎當炮兵的人嗓門都特別大,王大炮的聲音好像是一個響雷一樣,炮兵營其他人立即開始繼續發射。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清軍的炮兵陣地之上。

不過,他們這邊就不如王大炮好說話了。

只見百餘名士卒縱馬而來,長刀出鞘,甚至有幾柄長刀的刀鋒之上,還沾了血跡。

再加上地面之上的好幾具屍體。。

很明顯說明了問題。

“智順王有令,立即開炮,凡是動搖軍心者,立斬不赦。”

一個騎兵將領說道。

這些炮手,立即戰戰兢兢的回到自己的炮位之上,一面面對雖然可能打過來炮彈,一面面對後面只要敢異動,就立即處斬的督戰隊。

只能拼命的發射。

如果說之前,這些炮聲還想壓制住白水寨的炮兵的話。而今什麼也不想了,大多數都是瞄準白水寨轟擊。

不過,這一點上,清軍的炮手還佔據優勢。

原因無他。

是因爲白水寨太大了一些。

畢竟能容納三萬士卒,還有囤積的糧草物資火藥。幾乎是一座小城了。

無數炮彈的轟擊之下,白水寨也肉眼可見的發生了變化,最外面的寨牆尤其明顯。

不過,一會功夫就變得坑坑窪窪了。甚至有好些地方,已經傾塌下來了。

雖然白水寨之中的火炮多次轟擊到炮兵陣地之中,一來東虜在炮兵被轟擊之後,已經將炮兵拉開了距離,很多時候都擦肩而過。

直接轟擊中對面火炮機率很小,再加上後面有督戰隊,縱然死了一些炮手,火炮還要繼續開火。

清廷對炮手雖然重視,但是絕對沒有張軒對炮手重視。他們更重視的是火炮。

這樣一來,似乎形成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一時間彼此之間互不干涉。

白水寨也就在這一陣陣炮聲之中,漸漸的變成搖搖欲墜起來。

“轟。”的一聲。大片大片的煙塵掀起來。一段寨牆被硬生生的轟開了。

尚可喜一揮手,立即有萬餘步卒被驅趕出來。這些人沒有甲冑,只能刀槍等冷兵器,推着一些盾車,向缺口處衝了過來。

這些人在十幾天之前,還是夏軍。

沒錯,他們就是投降的棗陽守軍。此刻在八旗督戰之下,只能拼了命的向前衝。

只有攻進去纔有活命的可能。

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章 俠義第八章 攻城二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章 平城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十二章 撤軍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章 俠義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七章 攻城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四十章 瑣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二十章 黑夜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
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章 俠義第八章 攻城二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章 平城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十二章 撤軍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章 俠義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七章 攻城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四十章 瑣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二十章 黑夜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