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

張軒有一些不適應羅玉龍所說的話,感覺很是彆扭。

如果在後世,妹夫找小三,大舅哥不揍個半死不可,但是這個時代卻是這個樣子。

只是張軒卻不知道,他懼內之名,早已傳遍整個曹營,隱隱約約往外傳的跡象,只是沒有告訴他而已,否則羅玉嬌怎麼會給賀虎頭這樣的叮囑。羅玉嬌又爲什麼輕易接納了董小宛。

不是羅玉嬌不知道嫉妒,而是羅玉嬌分得清輕重。

張軒一直一來,在羅玉嬌之外,再也沒有一個女人。在張軒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且不說,兩人新婚燕爾,羅玉嬌又對他百依百順,感情很好。自然沒有出軌的想法。

只是曹營之中,卻被羅汝才帶歪了頭。

羅汝才酒色全要,最近病了纔沒有玩女人的勁頭。自羅汝才之下,各級軍官,很少只有一個女人的,下面的人雖然沒有固定老婆,但是一有獎賞就往暗娼那邊走。非發泄一番不可。

張軒就是一個異類了。

“二哥言重了。”張軒說道:“我這不是想先要一個嫡子,將來也好少麻煩事。”

這個說法是張軒臨時想出來搪塞的。

只是一聽見孩子之事,羅玉龍也有幾分黯然,說道:“這也是正事。”

兩人又商議了一些來日東征的事情。張軒看時間不早了,就告辭離開了。

羅玉龍送張軒離開之後,羅玉龍問阮大鋮說道:“阮現在覺得,我這妹夫如何?”

阮大鋮在一邊少說話,多觀察。此刻聽羅玉龍問道:“張將軍文武雙全,乃是出將入相之才。也是吳王留給您的左膀右臂。按理說不錯,只是有些地方做得過了一些。還好自己彌補。”

羅玉龍說道:“何事做錯了?”

“就是推薦張質爲曹營長史做錯了。”阮大鋮說道:“臨潁張將身兼文武兩道,一個在外爲將,一個在內爲相,其心不可測,故而少主想要重要張軒,張質就留不得。”

阮大鋮如此說,未必沒有想讓張質爲自己騰位置的想法。不過說得也是正理。這麼重要的兩個位置,被臨潁張家全佔住了,臨潁張家到底想要做什麼?

羅玉龍輕輕點頭卻是知道了。

三日的光景轉眼即過。

張軒大隊人馬沒有到南京,而是在南京之東等他會合。

羅汝才強撐着病體來送羅玉龍,他端着一杯酒,說道:“玉龍此去,必要旗開得勝。”

“請父王放心。”羅玉龍說道:“孩兒不勝不還。”羅玉龍說完之後,就杯中酒一飲而今,隨即翻身上馬,大隊人滿魚貫而出向東而去。

羅汝才目送大軍離去之後,對身邊的張應元,與張質說道:“這南京城之中,就交給你了。”

張質說道:“請殿下放心,南京城萬無一失。”

大隊人馬抽離之後,南京只剩下兩萬多戰兵了,不過張質卻拉出一批新兵來,這年頭只要有錢從來不缺少當兵的人。這數萬士卒雖然訓練還沒有訓練好,但是放在城牆之上,擺擺樣子,騙騙人,震懾一下城中人馬,卻也是可以的。

畢竟南京城的隱患,從來是在內,不在外。

雖然南京空虛,但是憑藉南京城牆,再加上北岸佈防的人馬,以及在西邊佈防的楊承祖部,大大小小加起來,也要四五萬人馬,足夠穩定局勢了,只要不出南京城中有什麼獻城的舉動,堅守好一陣子,決計不是問題。

楊承祖的人馬,要比羅玉龍早離開一兩日,此刻,他已經在正蕪湖與左良玉所部交上手了。

雖然羅汝才叮囑楊承祖守住長江上游,但是對楊承祖來說,進攻纔是最好的防禦。而楊承祖是騎兵將領出身,雖然隨着曹營的擴軍,越來越的純騎兵部隊,變成了步騎混雜的軍隊。

楊承祖所部也不例外。

楊承祖將麾下步隊留在後面鎮守,自己帶着五千精騎,可以稱得上狂飆突進。

所過之處,幾乎沒有一城一縣,可以阻擋。

不過在蕪湖疆內遇見了左良玉的步隊。楊承祖有心算無心,再加上動作夠快,一開始就給了左良玉一個下馬威,數千先鋒,被楊承祖銜尾追殺,活下來的不過數百而已。

這一場勝利,傳到南京城之中,曹營上下的心思也安定起來,不過左良玉卻暴跳如雷了。

蕪湖縣,左良玉大軍的校場之上。

幾十個人五花大綁,被壓制着跪在烈日之下,冬季的太陽不過是一種暖洋洋的感覺而已,根本不強烈。但依舊讓這些滿頭大汗,不過,他們並不是熱的,而是嚇的。

“大帥有令,爾等臨陣脫逃,皆斬。”一個士卒高聲喊道。

“嗚嗚---”之聲大做,這些人不知道想說些什麼,但是一個個都在嘴巴塞了一塊破布,他們不管怎麼努力,也說不出來一句完整的話。只能嗚嗚亂叫。

長刀曜日,一斬而下,人頭飛起,鮮血長流。讓冬季在這種肅殺之氣之中,顯得更加冷了。

黃澍路過這裡,只是看了兩眼,也沒有多在意。

黃澍從開封府調任在左良玉軍中當監軍,一開始也沒有什麼實權,不過別架空的一枚而已,他想辦法與左良玉搞好關係,黃澍是東林出身,在朝中不敢說關係多硬,總是比左良玉硬。

於是乎,黃澍似乎從左良玉軍中的監軍,做成了左良玉的幕僚,而且是得力幕僚。

爲左良玉解決了好些事情,被左良玉信重無比。此刻他心中卻是有心思,再加上在軍中時間長了。這種殺戮也都司空見慣,根本無需他過問。

“黃先生。”一個聲音說道,黃澍轉頭一看,卻是左夢庚。

如今的左夢庚倒是比當初瘦了不少,一身盔甲在身,也有幾分將軍的氣質了,黃澍說道:“原來是少將軍,可是有什麼事嗎?”

“黃先生是去見父帥吧?父帥正在氣頭之上,黃先生需要小心。”左夢庚說道。

“多些少將軍。”黃澍苦笑說道:“只是皇命在身,不得不爲之。”

既然如此,左夢庚也不好說什麼了。黃澍在左營之中得到重用,其中也有左夢庚的幫助,兩人的關係不錯。左良玉也讓左夢庚拜在黃澍門下學習,但是左夢庚哪裡是學習的料,他們之間的師徒關係,明存實亡。

不管怎麼說,有了這一層關係,兩人關係親近不少。

黃澍進了左良玉大帳之中,正好看見左良玉鐵青的臉。

黃澍就知道左良玉正在爲昨日一戰生氣。昨日一戰,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楊承祖雖然膽大,但也知道,南京空虛,防守爲主,進攻爲輔,不敢將所有馬隊都帶出來。

帶出來的不過是五千精騎而已。

而官軍這邊,左良玉先鋒雖然步卒畢竟多,但並不是沒有騎兵,又是左良玉麾下老人統領的,在他想來不求大勝,打一個勢均力敵卻是可以的,但是現實給左良玉一個很大的巴掌。

那就是官軍脆敗。被楊承祖銜尾追殺。一潰千里。

一場戰事的失敗與否,左良玉雖然關注。但其實並不是太在乎了。左良玉擔心的卻左營的戰鬥力了,左良玉畢竟年紀大了,他比羅汝才還大上好幾歲,歲月不饒人。又是在戰場之上一刀一槍拼殺過的,老了傷病纏身,也是自然之理。這一段時間他很少關注左營的具體訓練。但是再他看來,左營即便不如當初,但也能與曹營打個平手吧。

但是戰場之上結果卻是這樣的。大出左良玉預料之外。

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
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