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

馬士英怎麼可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馬士英想過不是一次兩次,他已經想了太多次了,正因爲如此,他才覺得正難辦。

首先,放棄州縣,在朝廷是大罪,主動棄守,在明面之上,不管怎麼說,都是說不過去的。

而且陣前撤退的難度,馬士英有豈能不知道啊。

馬士英擔心,黃得功根本就撤不下來了。

馬士英嘆息一聲,沒有多說話。楊龍友說道:“大人,或許可以考慮一下,大公子的意見。”

“哦。”馬士英心中頓時重視起來,即便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來,被重視的程度也不一樣,他兒子說出來,馬士英根本沒有怎麼想,就已經在心中否定了。

但是楊龍友說出來,馬士英卻重視非常。

楊龍友是的幕僚,文膽,謀主。馬士英也很瞭解自己個姻親,知道他絕對不是無的放矢的人。說道:“文驄,你的意思是?”

“分兵兩頭接敵,終究是支撐不住了。”楊龍友說道:“壽州城池決計比不上中都城池高大,如此一來將黃將軍撤到中都之中,堅守城池,開封城還能堅守三月,我們堅守時間一長,羅汝纔想來不會再此地久留的。”

馬士英嘆息一聲,說道:“你說的我都知道,只是文驄,滸山固然是猛將,但是此刻他真能撤下來嗎?”

此刻他有一些後悔,後悔分兵了。

他當初就擔心中都安危,不過他那個時候擔心的是羅汝才繞道直入,流寇向來是遇強則避,故而他將重兵囤積鳳陽,不敢輕動,唯恐被羅汝才鑽了空子,卻不想羅汝纔沒有到,羅汝才的女婿倒先到了,當初他與袁時中加起來不過兩萬之衆,三四個月不見,擴充了數倍之多,單單看規模大抵有五六萬之多。

每想起這個,他就後悔,當初在夏邑的時候,沒有狠狠心,即便拼光也要要了張軒的項上人頭。

此刻卻要自食其果了。

楊龍友說道:“此地與壽州相隔一二百里,大人又豈能盡知壽州虛實,何不寫一封書信去問問。讓黃將軍決斷?”

馬士英心中一動,說道:“如此,我就看看滸山的看法吧。”

此刻城牆之下的戰鬥,就落下帷幕了。

這一戰,楊繩祖與劉良佐根本沒有賣力的打。

楊繩祖本意就是震動鳳陽府,人到了,就行了,即便是在城下大勝一場,又能如何,有鳳陽城頭的官軍在,劉良佐一旦打敗,只需往城牆之下一躲,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楊繩祖是決計不敢追到城牆下面的。

而劉良佐之前一場大敗,將步隊丟得乾乾淨淨的,而今只剩下這一點馬隊作爲本錢,哪裡捨得將這一點本錢都拼光。。

既然雙方都沒有強烈的戰意,這一場大戰,也不過對衝了幾個回合之後,楊繩祖就撤退了。回大營而去。只等張軒大軍直撲鳳陽城下的時候,再一較高下。

張軒與馬士英在鳳陽城下,是風雨欲來,而在壽州城下,卻已經是黑雲壓城了。

張軒與羅汝才之間,消息以水道相通,故而羅汝纔得到消息比黃得功早上一步。

“哈哈哈。”羅汝才大喜說道:“黃得功啊,黃得功我這一次看你怎麼辦?”

“恭喜父王,黃得功決計坐不住了。”羅玉龍也說道。

羅汝才說道:“那是自然,玉龍壽州城打得怎麼樣了?”

羅玉龍面帶幾分難色。說道:“孩兒屢戰無功,還請父王責罰。”

在黃得功進入壽州城之後,羅汝才就任命羅玉龍爲攻城總指揮,統率曹營所有人馬,竭力攻城。當然了曹營的精銳馬隊卻不在攻城序列之中。

這是羅汝纔對羅玉龍的培養。

儘量讓羅玉龍熟悉統率大軍的感覺。

之前羅玉龍一直統率馬隊,雖然人數不少,但是本質之上,也不過是一個騎將而已。但是想承擔曹營統帥的職務,卻是遠遠不夠,這一次攻城之事,就是對羅玉龍的鍛鍊。

張質作爲羅玉龍的謀主,爲他出謀劃策。

張質在張軒身邊時間很長,經歷了張軒與袁時中聯手攻開封城的所有的戰事,而壽州城的城牆也遠遠比不上開封城。故而張軒攻開封城的很多辦法,都可以直接套過來用。

打造攻城器械,徵召各地民夫,指揮馬隊壓陣,等等事情都是羅玉龍經手的。

羅汝才幾乎將整個曹營的人馬都交到了羅玉龍的手中。

只是結果卻不盡人意。

原因無他,就在黃得功。

黃得功與陳永福不一樣。

陳永福是老將,固然守得滴水不漏,但卻沒有多少魄力了,只有守城,很少有反擊,最多不過派一些士卒襲營而已,但是黃得功卻不一樣。

黃得功個人武勇固然了得,但是戰場上的嗅覺更是厲害無比。

他常常在義軍攻勢如潮的時候,帶着數百,或者千餘馬隊,從各個城門之中,突然打出,在義軍的薄弱之地,一攻就走,或者焚燒攻城器械,或硬生生的將數營步隊打崩。或驅散民夫。

簡直是防不勝防。

最多的時候,一天出擊五六次之多,身後的從騎換了一遍,唯有一面黑虎頭旗始終不變。

羅玉龍對黃得功惱怒非常,在黃得功一次出擊的時候,帶着馬隊將黃得功給圍上了,狠狠的咬了黃得功一口。讓黃得功損失了數百騎,僅僅帶着百騎回到了壽州城中。

如果是一般將領,吃了一次敗仗之後,自然要回去休息聲息,但是黃得功回去之後,大開城門,將勇衛營所有馬隊衝了出來,打了羅玉龍一個措手不及,差一點就死在壽州城下。

也幸好,楊承祖,王龍,羅岱等人反應迅速,立即調集本部人馬支援,黃得功人馬少,但是有城頭上的炮火支援,一旦落入下風之中,就是撤退到城牆之下,尋求庇護。而義軍馬隊一旦靠近,就會被炮火轟擊。

想要維持混戰的局面,而在混戰之中,黃得功更是如魚得水。而義軍將士往往被打得士氣傾頹。

不是每一個士卒都是死士,見到幾乎不可力敵的猛將,即便明知道黃得功再厲害,也是血肉之軀,用人堆一定會堆死他的,但是問題誰能保證堆死黃得功之前,自己會不會先死?

最後這一場城下大戰,雙方死傷慘重,不分勝負,但是義軍的士氣好幾天都不能恢復。以至於下面的攻城,都帶着一股例行公事的感覺。

“算了。”羅汝才說道。

這些事情羅汝才都知道,可以說曹營之中,很少有事情能瞞得過他的。

“壽州攻不下就攻不下吧。”羅汝才心中暗道:“這一段時間玉龍在軍中也有一些威信了。也就足夠了。”

“張軒威脅鳳陽,想來馬士英一定會召回黃得功的。”羅汝才說道:“這一次,黃得功不在堅城之中。我一定要取了黃得功人頭。羅岱。”

“末將在。”羅岱有一些興奮的說道。

“你看好壽州四門,一旦有動靜,就飛速來報。並在後面追擊。”羅汝才說道。

“是。”羅岱說道。

“羅玉龍。”羅汝才說道。

“兒臣在。”羅玉龍說道。

“你統領所有馬隊,在鳳陽與壽州之間,廣佈斥候,一旦黃得功出了壽州城,就在路上截殺他。”羅汝才說道。

“是。”羅玉龍說道。

“羅戴恩。”羅汝才說道。

“臣在。”羅戴恩與張軒齊聲說道。

“你帶領後營,隨時準備從水路奔赴鳳陽城下。”羅汝才說道。

“是。”羅戴恩說道。

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六章 病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
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六章 病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