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

?

第二十二章醫療營二

“這一戰之後,以袁繼鹹的膽子,他是等不到援軍,是不會再追了。”羅汝才說道。

“爹爹神機妙算。”羅玉龍說道。

羅玉龍的臉色有一點蒼白,但是身子已經好了不少,最少能夠走動,傷口癒合的差不多了。

“舅舅,大兄。”王龍走過來說道。

羅汝才說道:“怎麼了,傷員都安置好了?”

王龍說道:“傷員都安置好了。”

“這麼快嗎?”羅汝才皺起眉頭說道:“是不是,你將手下擱一邊了,自己先過來?”

“舅舅不是。”王龍連忙解釋說道:“而是小妹所在什麼醫療營起了作用,處理傷口處理的非常快,除卻少數幾個傷勢重的現在還在醫療營之中,大多數士卒都已經處理好了,只要定期過去換藥就行了。”

“看來,這醫療營值得大用。”羅汝才說道。

“我也覺得好。”王龍不單單是因爲羅玉嬌而說好話,他還是一個將軍,說道:“士卒受傷之後,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對軍心士氣也是大有好處的。”

羅汝才微微頷首點頭,說道:“你們覺得這醫療營要擴大的化,該派誰去管理。羅戴恩,吉先生?”

羅汝才手下能衝鋒陷陣的人,不少,但是能夠處理庶務的人卻不多,羅戴恩是羅汝才的親信,一向掌管老營,而吉珪是山西就跟隨羅汝才的謀主,也算是行政人才之一。

“我覺得這兩位都不適合。”羅玉龍說道:“吉先生是父親謀主,片刻也離開不得,而叔爺雖然老道,但是管理老營輜重,已經事務繁忙了,如果再將醫療營交給他來管,他也忙不過來。”

之所以不提張軒,因爲張軒在義軍之中資歷太淺薄了,甚至羅汝才都無法確定張軒與他到底是不是一條心。怎麼肯將張軒委以重任?現在的醫療營不過幾十個人,根本無足掛齒,但是羅汝才一說擴大,那麼醫療營必然增加人數,張軒再管事就不大合適了。

“要不,讓妹妹來管?”王龍忽然說道。他見羅玉嬌在醫療營之中做的很高興,本能的想給羅玉嬌說好話,說道:“舅舅,你也知道,妹妹一直想上戰場,只是戰場哪裡是女兒家能上的,她一直閒着,難免會胡思亂想。不如讓她管醫療營,而且我看這醫療營之中,女人不少,用妹妹管,也正好啊。”

羅汝才一聽,沉吟一會說道:“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就讓玉嬌試試吧。”

羅汝才事務繁忙,沒有一點閒工夫,騎馬往老營而行,王龍與羅玉龍在後面,王龍問羅玉龍說道:“我今天與玉嬌說話,似乎聽說,有一個張先生,醫術很高明,對外傷很精通,還說什麼外邪啊,感染啊。”

“對。”羅玉龍說道:“有這麼一個人。爲兄這一條性命就是被他所救的。”羅玉龍一說起這個,就忍不住摸着自己腰間的傷口,那蜈蚣形大傷疤,看上去很難看,但是卻救了他的性命。

“這人在哪裡啊?”王龍斟酌詞句說道:“醫術如此高明,我得去拜訪一二,說不定將來還能用得上的。”

羅玉龍奇怪的看了王龍一眼,說道:“你不是從醫療營回來嗎?張先生就在醫療營之中啊,現在醫療營應該是張先生在主事吧。”

“啊。”王龍臉色一變,變得奇怪起來。

剛剛王龍去的時候,所有人都忙得四腳朝天。張軒也是如此,王龍的注意力也集中在羅玉嬌身上了,根本沒有注意到張軒。

“什麼?我要當醫療營的主將了?”羅玉嬌大喜,看着來報信的王龍說道。“我還記得,爹爹答應你們將來給你們各立一營,沒有想到,卻是我先當一營之主。”

義軍的建制有一些混亂,就現在而言,羅汝才的軍中,只有老營,馬隊。而馬隊之中,分哨。羅玉龍,王龍,還有其他諸將各領一哨。哨下分隊。對外一律稱曹營。

不過,羅玉嬌這個一營之主的水分相當之大,估計不過是老營的下轄單位而已。即便如此,也擋不住羅玉嬌高興。

因爲在羅汝才軍中,地位高,沒有具體司職的,也只有羅汝才的愛妾們,與羅玉嬌自己了。

對羅汝才的愛妾們,羅玉嬌向來是看不過眼的,她自己覺得他與那些鶯鶯燕燕,不是一路人。醫療營的權力不大,但是羅玉嬌卻覺得自己能做事,非常高興。

“那個玉嬌啊----”王龍還沒有說完。

羅玉嬌就說道:“不行,我要去找爹爹,將這個事情確定下來,然後趕快去醫療營之中,營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她話音一落,就起身離開,說道:“王龍哥哥再見了。”

“那個張先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王龍輕聲說道,好像是再追問羅玉嬌,又好像再問自己。

羅玉嬌立即到羅汝才那邊落實了這個命令,然後來到醫療營之中,確定自己新官上任。

羅玉嬌第一件事情,就是大筆一揮,將來幫忙的婦人全部拉進醫療營之中。瞬息之間將醫療營擴大的數倍。而並沒有多幹涉張軒的職位,張軒的手下也從幾十個人,變成一百多人。

張軒索性大筆一揮,討來很多用到用不到的東西。

比如鐵鍋。

不要小看鐵鍋,醫療營之中,有來燒水的鐵鍋還是從後營之中暫時借過來的。鐵鍋在義軍之中,也算是一項重要財產,還有乾淨的布匹,乃至於金瘡藥,以及其他的藥材。

羅玉嬌急匆匆的過去找羅戴恩討要,不過一會兒功夫就會來了。

張軒問道:“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羅玉嬌說道:“老營已經沒有多少物資了。叔爺說凡是有的都已經送過來了。”

但是老營之中,能供給的東西,少之又少。

張獻忠與羅汝才,半年之內,轉戰數千裡,雖然在黃陵城大破官軍,算是擺脫了官軍的追擊,雖然稱不上人困馬乏,但是物資匱乏,卻是實實在在的,雖然每破一城,都能弄一些東西,但是問題是,義軍行軍全靠馬力,能攜帶的東西,少之又少。甚至張獻忠專門有命令,不允許多拿重貨,拖累大隊人馬。

“不過,”羅玉嬌說道:“就要進山了,進了山,一些藥材什麼的,都會有了。”

“進山?”張軒說道。

張軒早已走糊塗了,他在只知道現在在四川,但是四川哪裡,卻不明白了。也不知道所謂的進山,到底是何處之山。

不過,他很快就明白。

醫療營在行軍的時候,是與老營走在一起,張軒發現老營之中人臉色越來越好,對糧食的管控也放鬆,張軒居然發現發下來的糧食,能讓人吃飽了。

“八大王回來了。”

“回來了。”

一聲聲好像是山歌一樣的呼喊之聲,彼此呼應,無數人高聲大喊。張軒看在兩邊山上,有一個個山民出沒,甚至有百姓,走進正在行軍的老營之中,是想從老營之中找熟人,有的找了個遍,也沒有找到人,只有長嘆一聲離去了,有的故友相見,不勝唏噓,一邊走一邊重敘舊情。

似乎是來到了老巢,上面對行軍的要求也不大。軍紀也鬆懈下來。

不知道繞過多少道山谷,終於豁然開朗,張軒也沒有想到,在羣山之中,居然有這麼一塊平地,簡直是神奇無比。而山谷之中,也有不知道多少人迎了出來。

不一會兒,上面就傳來命令,今日在這裡安營紮寨。

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五十章 雜務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七章 孫vs李
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五十章 雜務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七章 孫vs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