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

工匠們動手能力很快,再加上原材料充足。不一會,就組成規格稍有差異的大火箭。

張軒二話不說,將這些火箭全部放在城牆之上,用木頭架子支撐着,斜對着峴山方向。

一根根全部點燃射了出去。

火箭發射出去,咻得一聲,就好像是煙花昇天。

張軒立即用千里鏡追蹤火箭的方向。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火箭飛的太快了。

幾乎是轉眼之間,就聽見一聲巨響。

“轟。”的一聲爆破開來,震動了清軍與夏軍。一時間並不知道多少醒了過來。

張軒聽了這聲音,簡直如聞仙樂,一時間居然有失態之感。

雖然這一次實驗,充其量之上放了一個大炮仗而已。

因爲黑暗的原因,射程不明,方向性也不明確,僅僅能指定一個大概的方向。至於準頭,張軒覺得的,這火箭只能不扭過頭來打自己,就是好的。

讓張軒最滿意的是火箭的威力。

在張軒看來,火箭的威力要比火炮厲害的多,無他,現在火炮的炮彈種類有限,有散彈,鏈彈,如是等等。但是最重要的不是別的。

而是實心彈,最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實心彈都是戰場的主流,不會被淘汰那一種。

實心彈用來攻城拔寨,的確是有用。但是對輕步兵的殺傷,卻不是那麼有用了。

火箭縱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是可以爆炸的。

在張軒心中火炮的概念,早就一發炮彈落地,“轟”的一聲爆炸開來。

但是張軒這個簡單的想法,卻是這個時代的概念性武器,就如同電磁炮於後世一樣。

明代還是用於嘗試的。但是代價太大了一點,張軒在南京武庫之中,就繳獲一批開花彈。

但是這一批開花彈,要麼就是啞彈。人家老人家不開火。要麼就是習慣在炮膛之中開火。

張軒僅僅是試用一下,就炸膛好幾門火炮,於是乎張軒立即將開花彈打入另策,最少這一段時間之內,是不會再想這個事情了。

而這種大火箭,正是張軒所需要的。

射程或許不遠,最多一兩裡,爆破威力也很欠缺,但是孬好是會爆炸的。

而且這些火箭發射也很建議,只需一個木架子撐着就行,甚至危急時刻,連木架子都不用了。

而且加工方便。

這火箭的原材料,僅僅是木頭,火藥,紙張。最多爲了提高殺傷力,在爆破藥之中,再摻一些石子。

單單看原材料根本沒有緊缺的地步,在下襄陽城之中,就大批量的存在。

工藝也很簡單。

明末運用最廣泛的火器,從來不是火銃,也不是火炮,而是火箭。

因爲工藝太簡單了。

簡直婦孺之輩都能製作。只要有足夠多的原材料速度相當快。

張軒擡頭看看天,已經是月上中天的時候,好像剛剛到了午夜時分。

連峴山上的火炮,也變得有一炮,沒一炮了。往襄陽城中砸鐵球。

“將姚啓聖,胡澹兩個人請過來。”張軒說道。

不過一會功夫,兩個人都過來了,張軒立即將大火箭的樣品送上去,說道:“你們立即徵召襄陽民夫,乃是軍中工匠,將士。定然在明日日落之前,造出大火箭一千發。一發也不能少。”

張軒根本不去想下情如何,直接了當給兩人下了命令。

姚啓聖與胡澹兩人對視一眼,說道:“謹遵國公之令。”

隨即姚啓聖與胡澹商議過後,立即開始行動了。火藥不夠,從水師調集,從火炮的火藥之中挪移,從曹宗瑜所部挪,從後方要。

一是連水師的反攻都耽擱了一段事情,都放在運輸火藥上來了。

至於木頭,更是小事,不要說襄陽城中就有不少的木頭,單單是襄陽城之中大量的木製結構房屋,如果真給逼急了,說不得,將襄陽城的房子都拆了。

用來卷火藥的紙張,也沒有什麼難處。

就這樣張軒一直盯着這些大火箭的生產。隨着姚啓聖與胡澹兩人努力,襄陽城中,幾乎家家戶戶,只要能動彈的人,都是參加了組建大火箭的行動之中。

在太陽光再次照在大地之上。張軒的面前,就已經看到了一百發大火箭。

張軒一一看過去,因爲是急就章所建造的,看上很多地方,都粗陋無比。

但是並不妨礙他爆炸物的氣質。

張軒隨即暗暗搖頭,暗道:“一百發還是太少了。”

不要看一百發,但是張軒對這火箭的準頭根本不是太相信的。

一發出去,就是一個扇面打擊,至於多少能打在他想要的地方,那就聽天由命了。

爲了保持打擊力度,就要多增加數量。

“既然有這麼多火箭,我又何必想從高處轟擊峴山山頭之上,完全能用火箭轟擊,效果只會更好,而不會更差了。”張軒一夜沒有閤眼,滿臉血絲,心中暗道:“再加上發射容易,只需讓士卒們每人揹着一兩根火箭,在峴山下面發射,讓火箭在山頂之上爆炸開來。”

“不去奢求這些火箭能炸死多少人,只求這一輪火箭急襲,能在峴山之上製造混亂,給夏軍可乘之機就行了。”

峴山之上,就那麼多的空間,下面上去的人多了。上面就擁擠了。

然後被幾十枚大火箭一砸,想不出事,簡直是不可能的,隨即大隊人馬衝上去,在峴山之上,肉搏廝殺。

反正清軍援軍一時間過不來,夏軍又有人數優勢,就足以奠定勝局了。

一時間張軒有一種亢奮的感覺。

看上去怎麼也不像是一夜都沒有睡的人,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

不過,張軒雖然想到了解決辦法,但也知道,這樣的辦法,在第一次用的時候,纔是最有效的。

故此,張軒強制按捺住自己內心的激動,一定要囤積在相當數量之後,再做計較。

要一鳴驚人。

不過爲了軍心士氣着想,張軒並沒有放棄出城一戰,只是戰略戰術之上,就變得略顯保守了一點。

這一戰,張軒保持了剋制。

而多鐸卻沒有放過劉芳亮所部,猛攻不已,甚至想將劉芳亮在襄陽城下包圍分割開來。

不得已情況下。李過與袁宗第兩人紛紛支援。

不過,這樣的局面之下,劉芳亮還是沒有挽回局面。劉芳亮本人胸前中了一箭。已經不能理事了。

還好保密的手段還好,沒有讓事情擴大化。

只是即便如此,張軒不得不提前結束一天的戰鬥,緩緩的撤退。

這一天,因爲張軒表示剋制的想法。反應到傷亡之上,傷亡數字就是比較小的。

但也有幾千人之多,只是比不過第一日傷亡之大。似乎對面的人見傷亡這麼大,也不敢鬧下去了。

張軒也去看了劉芳亮。

劉芳亮也不是第一次受傷了,只是這一次的傷勢尤其的重,似乎是右臂之上重重的砸了一下,都腫了起來。

不能在揮刀殺人了。

張軒到的時候,劉芳亮正在修息,也沒有多說話。就離開了。

不過,張軒的所做所爲,知道的是張軒爲明日凌晨出擊做準備。只是被別人看在眼裡,解讀出來的,卻不是這樣的。

清軍很多將領,就在張軒這一戰中的草草收場,看做襄陽城中士氣低落,張軒已經無法維持作戰的士氣了。

也就是襄陽城的戰鬥,就要進入最後階段。剩下的不過是張軒的垂死掙扎而已。

不是他們小看張軒,而是清軍南下以來,抵抗最激烈的地方,也就是這裡了。

只是到了這種地步,想來張軒已經用盡全力了。

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章 伏擊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五章 鐵模?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一章 鐵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四章 鄖陽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章 搶收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十章 萬石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二十章 風起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章 填壕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章 樊城二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
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章 伏擊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五章 鐵模?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一章 鐵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四章 鄖陽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章 搶收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十章 萬石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二十章 風起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章 填壕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章 樊城二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