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崢盯着對面的車,雨幕中,白色越野穿行,他摸出兜裡的煙,低頭銜住根,撥開打火機點燃。
深吸一口,又緩緩吐出,煙霧後,男人的臉帥氣狂狷。
“當初你可不是這麼說的。”
紀峰吃癟,“崢哥,咱別這樣成不,打人不打臉啊。”
當初紀峰說阮凝啥來着,話倆人都記着呢。
蘇崢雲南被阮凝當衆揭穿身份,害的他險些被霍坤發現,那是霍坤的地盤、毒窩,蘇崢和楊瑞差點沒被她害死。
紀峰知道後,當着蘇崢的面就說:“阮凝也太不懂事、太任性了,這什麼女人啊,簡直就是個禍害,你看她長得那麼漂亮,上輩子狐狸精投胎來的吧,這輩子專門禍害人的?你是什麼身份,什麼職業,她一天想什麼呢,看到了不會用腦子想想?生的什麼心啊,是不是故意要害死你啊?真是沒見過比她任意妄爲的,什麼事就想着自己,不管別人死活,我看她啊,就是個壞心腸的狐狸精。”
然,後來在萬達遇到喬欣那次,紀峰又覺得阮凝好像變了。
她明明都看到蘇崢與喬欣在店裡選衣服,舉止親密,動作曖昧,卻沒像雲南那次,直接過去質問,而是默默的轉身,匆匆離開。
兩次反差,紀峰心中的阮凝多變、也多樣,真不像普通女孩子,她個性鮮明,愛恨分明,而今天的事,又在他心裡爲阮凝打上仁義的定義。
世風日下,道德淪喪。
不是誰都有這個心境去管一個陌生人的,難事在很多人眼裡,變成了粘上身就甩不掉的禍事。而很多情況下,大家會考慮因果,權衡利弊,路人摔倒不敢扶,遇到偷盜不提醒,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怕事,也怕攤上事,索性就漠視它的存在,一走了之。
只是誰也不敢保證,有一天,你會不會摔倒,她會不會遇到偷盜,當你無助時,卻沒一個人幫你,在沒有任何援手的情況下,就會發生駐馬店女子被出租車撞倒後,因無人施救又被二次碾壓致死的交通事故。
小事見大,一個人的本質,真的都是從箇中小事上看出的。
“崢哥,我道歉。”紀峰邊開車邊說。
蘇崢咬着煙,轉眸看他眼,笑笑。
他的丫頭,怎麼會是個壞心腸,不過說狐狸精倒不否認,勾人的時候,能把他心癢死。
“別跟太近,注意前面那輛轎車。”蘇崢說。
“好。”紀峰點頭,“你說這未森也真夠可以的,小嫂子回來這些天,他還派人跟着她,疑心病夠重的。
蘇崢扯起一邊脣角,哼笑下,他哪是不放心她,分明是不放心他纔對。
未森是怕自己來找阮凝,而阮凝那性子,十有八九會跟他回去。
他背後耍了多少手段,下了多少套,誰是當事者誰自己心裡清楚,要不是爲了任務,蘇崢才懶得把這些事告訴阮凝,倆人也藉着這些事做引子,吵給那些人看、聽。
彼時,越野車內。
初春雖是春,可淋上一身水還是能感受到那股冷意。
阮凝也注意到老奶奶上車後一直在哆嗦,別說她,連阮凝自己都冷。
她打開車裡的暖風,熱氣噴薄在身上,舒服多了。
阮凝抽出紙巾遞給旁邊的老奶奶,“奶奶,擦擦臉上的水。”
老奶奶伸出乾枯蒼老的手,推據,“謝謝你啊,我這有手絹,自己擦擦就好,”她衣襟滴着水,從兜裡拿出手絹也是溼的,水滴在座椅上,她歉意的說:“姑娘,不好意思啊,給你車都弄溼了。”
阮凝直接將紙巾塞她手裡,“奶奶,手絹溼了,用紙巾擦,擦得幹。”
她收回手,自己又抽了幾張,擦臉擦脖子,背上的衣服緊貼着皮膚,不舒服。
“奶奶,您家哪的?”阮凝說。
“張士。”
“哪條街的,我送你回去。”
聞言,老奶奶連忙推辭,“這怎麼好意思,你把我放在公交站就好,我自己坐車回去。”
車外,雨傾盆,雨刮器快速搖擺,撥開雨霧又很快被遮住。
這麼大雨,她下車又要被澆溼,年紀也擺在那了,很容易生病。
“沒事奶奶,我家也張士的,順路。”阮凝說。
“真的啊。”老奶奶驚喜,“你家住哪啊?”
阮凝胡謅一個小區,“夢想西鐵城。”
“噢,我知道那裡,坐地鐵總路過那小區。”
阮凝笑着點頭,“對,就那。”
人上了年紀,防備心低,很容易相信別人。
“你呢奶奶,住哪裡。”阮凝問,老奶奶報了個地址,阮凝沒去那邊,不是很熟,點開導航輸入街道。
陽城是遼寧省會,東北的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也是工業基地,歷史文化久遠,發展至今有十區,一市,兩縣。
地域大,阮凝不是處處都瞭解,有的地方她也沒去過。
根據導航指示,阮凝越開越偏離市中心,車內靜謐,氣憤有點尷尬。
阮凝問:“奶奶,您多大年紀了?”
奶奶回:“八十六了。”
這麼大歲數還出來擺攤,阮凝心裡不太舒服。
“你家裡都有誰啊?”
“就我自己了,老頭子前年走的。”
“你兒女呢?”
“有個兒子,在東陵了,住的離我遠。”
“你怎麼不跟他一起住啊?”
“……”
阮凝明顯感覺到老奶奶遲疑了下,然後聽到她一聲嘆息,‘他那房子不大,我再過去,住不下,而且啊,年紀大了,自己一個人清淨慣了。”
這都是藉口,阮凝不能理解,一個快九十歲的老母,做子女的你忍心把她一個人扔外面單住,萬一有什麼事,家裡連個幫打電話的人都沒有。
“你有勞保嗎?”阮凝繼續問。
“沒有。”老奶奶說,“我和老頭子都是農村上來的,以前考打點零工,現在年紀大了幹不動,也沒人要,只能做點鞋墊拿出來賣。”
阮凝握緊方向盤,“你兒子不給你生活費嗎?”
她笑了,笑得很寬容,“他都下崗了,媳婦到處打工,孩子剛上高中,到處都是錢,我自己又不是不能動,有手有腳的,賣的鞋墊就夠我吃飯了。”
阮凝咬牙,吸了吸鼻子,“奶奶,你一副鞋墊賣多錢?”
“我這手藝粗,不比現在那機器生產的,我就賣三塊。”
“你做一副鞋墊要多久?”
“現在眼睛不太好,一天也就能做三雙了,攢夠了就去賣,賣不完第二天再去。”
阮凝故作看倒車鏡,轉了下臉,手從眼角抹了下,“奶奶,這樣啊,我們公司搞小商品批發的,以後你有鞋墊就給我吧,我給你一雙五塊,你攢夠了就給我打電話,我去你那取。”
“哎呀,這怎麼好,賣不了那麼多錢的,你們公司要虧的。”老奶奶忙擺手,“你要的話,還來取,給我兩塊,行不?”
阮凝從車內視鏡看眼後座上的塑料袋,那裡最少裝了百八十,因爲是手工做的,沒包裝,剛纔全被水泡了,還怎麼賣。
“奶奶,你放心吧,我們公司賣得出去。”阮凝轉過臉,笑道:“說好了,五塊一雙,到時候賣得好,你可別漲價啊。”
老奶奶也樂了,“不會的,不會的。”